《我真不想当明星啊王桓胡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真不想当明星啊王桓胡蕾-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辉拿着一沓资料走入了办公室。

    “王桓,《疯狂的石头》排片今天已经确定了,十月一日首映排片场次九千左右,排片占比28。接下来的排片需要根据票房来浮动。”

    “哦?首日还有九千场?已经很不错了。”

    王桓最初估计首映能有六千场次就不错了,但现在却多出了三千场次,估计是千盛集团适当提高了排片。

    果然,陈辉道:“我适当找了下关系,千盛集团将《疯狂的石头》的排片提升到了6。不过这只是首日排片,若是票房不佳的话,次日排片估计会大幅削减。”

    王桓笑道:“有首日就够了!”

    因为没有资金储备,所以这部电影连路演都没有。

    倒是许元他们几人,在微博上注册了自己的账号,每天不遗余力宣传着电影。

    看着既辛酸,又好笑。

    “对了,中秋节你回家吗?”王桓问道。

    “不了,公司一大堆事情。刚刚签下了许元他们四个人,但是却连经纪人、助理都没有,所以我必须得抓紧将公司的工作搞起来,尽快步入正轨。”陈辉道。

    “哈哈,等《疯狂的石头》上映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王桓道。

    “我相信。”陈辉笑了笑。

    随着时间的推移。

    华夏中秋节的气氛越来越浓厚。

    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华夏传统节日,让所有在外面打拼的老百姓都生出了一分回家和亲人团圆的心。

    王桓回不了家,其实在过去的几年内,他也没有回过家。

    每次都是打一个电话回家了事。

    这一次同样不例外。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9月19日。

    王桓拖着一口小箱子,从魔都飞往京城。

    ……

    ……

    下午五点,王桓独自乘车来到了邀请函上的地址:京城xx文化大院。

    这里并没有在京城中心,而是靠近西郊。

    文化大院是一座占地面积极大的四合院建筑,黝黑的宅门、古铜色的门把子,青砖围墙,一眼看过去显得神圣而庄严。只不过此刻的宅门两旁,挂着两排大红色的灯笼。将这种庄严的气氛冲淡了不少,倒是增添了一分喜庆的韵味。

    门梁上挂着一块牌匾,牌匾上写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华诗社。

    “原来华诗社就坐落在这里,够气派的!”

    王桓暗暗点头

    此刻的华诗社门口,站着几名迎宾小姐,大红色的地毯从门口一直延伸到院子里面。让王桓觉得奇怪的是,华诗社如此盛大的典礼,门口却显得有些冷清,并没有一大堆记者在门口追捧的画面。

    王桓并不知道,其实华诗社每年的文化庆典活动,一直都很低调。而且是关乎传统文化方面的事情,所以娱乐记者们基本上不怎么感兴趣。至于一些受邀而来的媒体记者,早就进入里面了,哪里会蹲守在门口?

    没办法,如今的社会,娱乐至上。

    越来越少年轻人能够沉下心来研究浩瀚的华夏文化。

    正因为如此,华诗社为了提升年轻人对华夏文化的兴趣,才开了先例,首次和鲸鱼直播平台合作,准备利用网络直播的办法,来吸引年轻人。

    大门口陆陆续续有一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在迎宾小姐的指引下走入了四合院里。

    这些客人看着都十分有身份,基本上都是司机开专车送过来的。

    唯独王桓,坐着出租车过来。

    估计也是开了先例。

    因此当他下车来到门口的时候,迎宾小姐礼貌地拦住了他。

    “先生您好,请留步。”

    “呃……”

    王桓高估了自己的知名度,六个年轻的迎宾小姐,愣是没有一个人认出他来。

    其实这也不奇怪,别看他在网络上风生水起,但平时真正喜欢听歌的毕竟是少数。就算有人听了他的歌,估计也不知道他长什么样。

    “那个……我是来这里参加庆典的。”

    王桓微笑着道。

    “先生,请问您有邀请函吗?”

    一个迎宾小姐礼貌问道。

    “是这个吗……”

    王桓打开手机,将邀请函展示出来。

    这名迎宾小姐并没有打开仔细看,只是看了一眼封面和独特的防伪标识,便立即微笑着道:“是的,既然先生您已经在网上下载了我们的邀请函,那么您就可以进去参加华诗社的中秋庆典。不过因为华诗社的庆典会场门槛比较高,所以您等下进门以后,需要有一个小小的考验,在通过了之后才能获得庆典活动的资格。”

    王桓纳闷道:“还要进行考验啊?没人对我说呀?”

    迎宾小姐并没有不耐烦,而是微笑道:“是的,需要考验,这样的考验流程其实是对年轻人的一种小小考察,如此也能够更加凸显出华诗社对文化的重视。因为只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年轻人,才能够有真正参加庆典的资格。”

    王桓懂了。

    不愧是华夏最顶级的文化社团。

    居然连参加庆典都要考核一番,难怪袁启将华诗社抬举的如此之高。

    他继续问道:“那进去后会考核什么内容?”

    迎宾小姐解释:“您进去后,就会见到左右两旁有六扇门,它们是华诗社的六门,分别代表着传统文化的:诗、词、琴、期、书、画。您需要进入这六扇门内,通过相关的考验,取得通行的令牌,如此方能过关。”

    “不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八种古文化吗?怎么没有歌赋?”

    王桓问道。

    “歌赋两个类别太晦涩了,因此华诗社将它们融入了诗词里面。”

    迎宾小姐道。

    “懂了!走着!”

    说完后,他就大跨步朝里面走去,一边走一边道:“其实就是这么一扇扇门闯过去对吧?六门,嗯,没问题!”

    听到王桓的话,六名迎宾小姐面面相觑。

    最开始的迎宾小姐连忙喊道:“先生,不是的……您只需要进入一扇门就可以了,而且也不是闯门,是请门。这两个的意思差别很大的。”

    迎宾小姐声音恰好被一辆驶过来的汽车掩盖了过去,见到又有新的嘉宾来了,她只好担忧地看了王桓的背影一眼,转过头继续迎接客人。


………………………………

第278章:闯门?请门?(第三更,求订阅)

    “被邀请来的嘉宾,都要考验?而且还称之为闯门?”

    “还好我之前购买了平行世界的一本诗词书,另外获得了系统的琴棋书画大礼包,不然这次估计要丢脸了。”

    王桓倒是没想到华诗社还挺霸气的,这样的话就避免了一些浑水摸鱼的伪文人。

    他可不觉得这种考验是对自己特邀嘉宾的一种侮辱。

    倒是对华诗社这种严格的制度感到由衷的佩服。

    同时心中再次赞叹一声:“华诗社,名不虚传!”

    进入四合院里后,发现里面空间比他想象的更大。

    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庭院。

    两旁果然有六间厢房,。

    每一间厢房的门上都写着两个字,从左到右转一圈,依次是:诗门、琴门、棋门、书门、画门、词门。

    此刻在庭院里有着不少媒体记者,一个个扛着摄像头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

    见到王桓进来后,有好几个人都认出了他来。

    一名记者飞快跑了过来,笑着问候:“桓哥你好。”

    王桓看了一眼对方:“你是?”

    这个记者连忙道:“桓哥,我是鲸鱼直播平台的,今天我们鲸鱼将会全程对华诗社的这场中秋节庆典活动进行直播。现在我们正在直播花絮呢。很高兴在这里就见到了桓哥,要不你跟直播间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说完,记者指了指旁边正将镜头对准他的摄影师。

    正在直播?

    王桓吓了一跳。

    尼玛的,要不要这么突兀?

    劳资刚才还在扣鼻屎,应该没有被人发现吧?

    王桓心中,脸上笑眯眯:“正在看直播的网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桓,今天有幸被华诗社邀请过来参加中秋文化庆典。希望我接下来的考验会让大家满意哈。”

    说完后,他就招了招手。

    然后朝着第一扇门“诗门”走去。

    记者听到王桓的话,有些懵。

    考验?他记得王桓不是作为特邀嘉宾前来的吗?要什么考验?

    至于直播间的网友,则开始沸腾了。

    “桓哥参加的活动越来越高端了。”

    “兄弟们,开赌了:桓哥这次在庆典上会不会搞事情?”

    “楼上的醒醒吧,你以为华诗社是什么地方?桓哥虽然厉害,但要在华诗社搞事情,还没这个资本。”

    “若不是鲸鱼直播平台说桓哥会参加这次活动,我以前从没听过华夏还有一个叫华诗社的社团。”

    “作为一个清北文学院在读学生,我严肃告诉各位:华诗社可不是你们想象中的这么简单。在它面前,什么天王巨星、影帝影后,都是土鸡瓦狗。”

    “楼上惊现学霸,学渣瑟瑟发抖……”

    “……”

    现场,记者听到王桓的话后,心中微动,招了招摄像师,便随着王桓的脚步跟了上去。

    因为今天,领导给他的任务就是跟着王桓。

    只要王桓出现在直播间,就不担心热度。

    所以他不敢错过任何细节,否则很容易饭碗不保。

    ……

    王桓来到写有“诗门”的厢房面前。

    仔细一听,发现里面有着悠扬的读书声传出,似乎是有不少人在朗诵诗歌。

    “咚咚咚”。

    他眼里现出疑惑,犹豫片刻便敲响了房门。

    “进来。”

    一个略带苍老,但是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王桓顺势推门而入。

    便见到里面是一个明亮的大房间,房间的摆设类似古代私塾,有着二十多张桌椅板凳。每张凳子上都坐着一名穿着大周服装的年轻人。

    二十多名年轻人此刻手里拿着一卷书,在朗诵一首诗。

    旁边还有几名央视三套的摄影师架设着摄像机,在拍摄眼前的画面。

    在讲台上,是一名精神矍铄的老者。

    老者见到王桓,愣了愣,忽然眼睛一亮,连忙迎了上来。

    “你就是王桓?”

    王桓点头:“是的,您好,我是来……”

    他话还没说完,老者就拍了拍他肩膀:“哈哈,好样的。王桓,你小子真是了不起啊,一首《琵琶行》,让我们所有研究古诗词的老头子都拜服了,现在大家都还对这首诗爱不释手呢。真没想到,你在古诗上的造诣居然如此之深。哦,忘记自我介绍了,瞧我这记性,我叫曲明风,在清北大学执教,之前给你打过电话的,你还记得不?”

    “啊?呵呵,是吧?曲老,您好。”

    王桓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什么时候眼前的老头给他打过电话。

    曲老看着王桓,眼里欣赏之色越来越浓:“对了,你可要记得你当初答应过我的事情,到时候你可不能被其他的老家伙给招揽了,不然我可是会生气的,哈哈。”

    “啊?呵呵,是吧?好的。”

    王桓还是没想起来,自己答应过眼前的老头什么事情。

    算了,他是来闯门的。

    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想到正事,王桓瞬间来了精神:“曲老,您好,我是来……”

    “哈哈,知道,不急不急,对了,除了《琵琶行》,你平时还留下了什么诗没有?能不能让我这个老家伙开开眼界。”曲老再次打断了王桓的话。

    “咳咳……没有了。”

    王桓觉得眼前的老头有点太热情了,他都招架不住。

    算了,他是来闯门的。

    正事要紧。

    王桓第三次出声:“曲老,您好,我这次是来……”

    “你呀,年轻人这么着急干什么,庆典还没开始呢。不过你这小伙子倒是挺懂得礼貌,其实你没必要过来请门的。既然来了,考验就没必要了,我直接给你牌子吧。”

    曲老一边说,一边从身上摸出了一块做工精美的巴掌大小的木质牌子,递给王桓。

    牌子上面写着:2019年华诗社中秋庆典。

    不出意外,这就是刚才门口迎宾小姐说的通行令牌了。

    “这……”

    王桓傻眼,他还没提闯门的事儿,怎么眼前的老头就将牌子给他了?

    行吧!

    既然对方都给他牌子了,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谢谢曲老。”

    王桓感激道,然后退出了诗门,朝着旁边的琴门走去。

    “真是个好孩子,太懂礼貌了……”

    曲老站在门口,露出淡淡的微笑,越来越对王桓感到满意。因为他看到王桓又进入了琴门,不出意外,这小子又去请门了。


………………………………

第279章:闯琴门!抽题目!(第四章,为℡念兮丶何以兮ぃ加更)

    琴棋书画,古代所谓四艺。

    那么为何琴排在第一位?却很少人知道其中的原因。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琴是最早诞生的,所以排在最前面。也有另一种说法,由于琴以无形无相而排在第一。但不管哪种说法,都说明了古琴在华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可惜的是,近代因为钢琴、吉他、小提琴等各种乐器的兴起,懂得古琴的人已经不多了,或许再过一段时间,古琴就会湮灭于历史长河中。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如今国人会弹古琴的人不多,能够深入研究就更少了,而我的古琴已经是专家级的水平。不出意外,整个华夏怕是很少能够胜过我。”

    王桓心中有底,上前敲响了琴门。

    “请进。”

    依然是一个老者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当王桓推门而入时。

    便见到里面有十六个穿着古装的年轻人正在抚琴。

    古装、古琴、古乐。

    叮咚的音乐声声入耳,听得让人心中无比安宁。

    最前面同样坐着一个老者,同样也在弹奏着古琴。见到王桓进来,老者只是抬头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