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输了。”
浅野深吸一口气,咬牙说出三个字。
轰!
会议厅气氛瞬间爆炸。
所有人激动地开始鼓掌。
这是自昨天以来,四国文化考察团第一次主动认输!
哪怕是刚才王桓说出“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这首回文诗,浅野也只是说了句佩服而已。
而现在,浅野低下了头颅。
因为他输的一败涂地!
正当众人欢呼的时候,王桓却眯起了眼。
认输?
认输就可以了吗?
他沉声道:“浅野先生,请问你还有其他的回文诗,要拿出来和我交流一番吗?”
浅野听到王桓的话,苦涩地摇了摇头。
还比你妹啊!
你特么的连《夫妻互忆》这种正反都能媲美名篇的诗句都写出来了,而且还是即兴创作出来的,劳资还怎么和你比?这不是找虐吗?
劳资又不傻,赶紧撤!
哟?不比了?这就不比了?
王桓眉毛一挑,你说比就比,说不比就不比?
下一刻,他声音变得冷厉:“真的不比了?看来浅野先生对于回文诗的理解也太粗浅了,我都还没尽兴了就已经结束。既然你们是来华夏学习交流的。那么我作为堂堂华夏人,就来好好教一教你们,什么叫回文诗!”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614章:真正的大招!彻底傻眼 (第二更,求订阅)
教一教你们,什么叫回文诗!
王桓声音铿锵有力,虽然他并没有咆哮,却仿佛巨钟震得每一个人耳朵嗡嗡作响。
每个人的目光全都注视在王桓的身上。
他想干什么?!
只听得王桓声音越来越洪亮:“我堂堂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何等璀璨,无数人究其一生,都无法研究透这些文化隗宝。而某些番外之人,学到了一些皮毛,就自以为有多么的厉害,想过来耀武扬威。我真的很佩服你们这些人的勇气。请问是谁给你们的勇气?梁静茹吗?……不要问我梁静茹是谁,我也不知道。”
“好吧,回到刚才的话题,不说其他,就说刚才的回文诗,你们真以为回文诗就是这么简单吗?那你们就错了,大错特错,现在我就来让你们开开眼界!”
说完,王桓直接让主持人准备了笔墨纸砚。
然后他站到了舞台中央,拿起毛笔开始书写。
《春夏秋冬》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这一次,因为王桓不是用粉笔写的,而是用毛笔。俊美飘逸的字体展现出来,瞬间赢得了满堂喝彩。哪怕是浅野这些人,都忍不住露出佩服的表情。
“好字。”
“不愧是书法大家。”
“那当然,王桓现在的墨宝,几乎无价了。”
“《兰亭集序》听说被一群书法家天天研究。”
每个人目光首先被王桓的书法吸引,虽然王桓的书法现在才是专家水平,但是人的名树的影,哪怕他现在写的一堆狗屎,拿出去估计都能够卖出天价。
并且根本不会有人质疑!
谁敢质疑他的书法没有达到大师水平?《兰亭集序》在那摆着呢,你敢质疑的话,那你照着《兰亭集序》写一遍试试?写不出来就给我闭嘴。
不过很快,大家就看向这首诗的内容。
“九言诗?很少见啊。”
“每一句诗点明一个季节,合起来就是春夏秋冬一年,倒是一首不错的诗。”
“没错,用词精巧,每个季节的特点跃然纸上。”
“可是它和王桓说的回文诗有什么关系?”
大家发现这首诗无论怎么读,似乎都不是回文诗。
每个人眼里露出迷惑的表情,看向王桓。
浅野此刻也不敢说话了,只是在一旁皱着眉头。他同样不明白这首诗到底有什么深意。
王桓淡淡一笑,再次拿起一张宣纸开始写: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冬》……
啪!
不知道谁水杯摔倒了地上。
但是没人管。
所有人就这么瞪大着眼睛,心中泛起惊涛骇浪。
这……
浅野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嘴巴张得老大。
大家心中同时泛起一个念头:这尼玛的还是人吗?
我的天,眼前的这首诗,每一句拆开居然都是一首回文诗。
春、夏、秋、冬……四首诗拆开,赫然变成了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的古诗。
更不可思议的,这四首回文诗,是先正着念,再倒着念!
正者念是诗句,倒着念也是诗句。
合起来,它同样是一首完整的诗!
记者们:“卧槽!”
浅野:“卧槽!”
朴在天:“卧槽!”
就连万希文都骂了一句:“卧槽!”
回文诗居然还能这样玩,简直让他们开了眼界。
大家觉得自己脑袋都快转不过来了,浅野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自己以前难道真的学了个假的华夏文化?这到底什么人啊,连这样的诗都能写出来。
但王桓依然没有放笔,再次写了一句话:
“诚意笃仁居心正明明德”
这次,大家学聪明了。
立即有人喊了出来:“对了,也是回文诗,是一首五言诗:诚意笃仁居,笃仁居心正,仁居心正明,心正明明德。”
不少人立即鼓掌。
更有人说道:“哈哈,乔兄这么快就领悟到了。”
叫乔兄的人道:“过奖过奖,只要掌握了规则,估计大家都能够看出来。”
没错,连浅野也看出来了。只是此刻浅野却有些不明白,这首回文诗,和王桓刚才写的几首回文诗似乎差距不小啊,莫非它还有其它的奥秘?
他抬起头,刚好和王桓似笑非笑的眼神对视在一起。
浅野心中一激灵。
便听到王桓继续低下头开始书写:
三言诗:诚意笃,意笃仁;居心正,明明德
四言诗:诚意笃仁,仁居心正……
五言诗:诚意笃仁居,笃仁居心正……
六言诗:诚意笃仁居心……
七言诗:诚意笃仁居心正……
看到王桓所写的一首首诗,每个人觉得心都窒息了。
回文诗还能这么写?
又让王桓给玩出了新花样?
特么的你脑袋到底怎么长的!
短短十个字,居然能够拆成五首诗!
无论怎么念都能够成诗,正着念,反着念,三个字一念,四个字一念……全都是诗!
疯了!疯了!
可是当大家还在震惊中的时候,王桓再次开口了:“帮我拿一幅大宣纸来!”
所有人心骤然悬起。
这家伙,又要搞什么?!
很快,有人就根据王桓的要求拿来了一幅巨大的宣纸。
王桓闭上眼睛沉思了一会儿,然后骤然睁开眼,奋笔疾书。
可是这次,任何人都不知道王桓写的什么东西。
根本不是句子,也不是一段话,而是密密麻麻的单个文字。一个个文字从王桓的笔下印在宣纸上,看得人头晕目眩。
“这是什么意思?”
“肯定和回文诗有关,可是我看不懂。”
“我也看不懂。”
“好多文字,这已经几百字了吧?”
“怎么还在写?要写到什么时候?”
谁都没想到,这次王桓在宣纸上足足写了十几分钟,知道巨大的宣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他才停下来。
看向一脸懵逼的众人。
王桓淡淡一笑,开口道:“它叫《璇玑图》。”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615章:《璇玑图》,无可超越的存在!(第三更,求订阅)
璇玑图》?
啥意思啊!
看着上面几百个密密麻麻的文字。
如果不是王桓写的,恐怕此刻浅野已经开启喷子模式了。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
你确定不是在糊弄人?
众人看了半天,也不明白王桓的意思,大家都安静下来,等待着他的解释。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既然王桓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写下这么一副四宫格类型、浩浩荡荡好几百字的东西,定然有着它的深意。
王桓却没有说话,而是扫了浅野一眼,看向万希文。
因为此刻万希文忽然咦了一声,然后站了起来朝台上走去,脸色变得凝重。很快万希文就停在了这幅宣纸面前,一言不发,眼神变得专注。
一分钟。
两分钟。
三分钟。
良久后,万希文都没有出声,而是脸上渐渐现出了震惊之色,越看越心惊。
不仅仅是万希文,在会议厅里还有好几名老者,同样不知不觉围了过去,将眼镜推高,然后死死盯着宣纸上的文字。
浅野终于看出不对劲了,因为他刚刚看了一会儿,似乎从这错综复杂的文字大阵里看到了一首诗。
“这文字里面藏着诗!”
浅野浑身一震,再次开始探索。
果然如此,不一会儿,他再次找到了一首诗。
然后接下来,他越来越专注,彻底沉迷进去。
一首。
两首。
三首
……
随着时间的推移,浅野浑身开始颤抖,他觉得他发现这个《璇玑图》的秘密了。
诗!
好多诗!
密密麻麻的文字里,藏着好多好多的诗!
这些看似杂乱无章、错综复杂的文字,正着读有诗,反着读有诗,就连竖着读、转着读同样也有诗。
浅野越读心中震撼越厉害,最终脸上的表情犹如见了鬼似的。
怎么可能?
王桓怎么可能写出这什么《璇玑图》的?
他还是人吗?
不过浅野没有研究太久,因为这里是文化交流会,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不可能浪费太多的时间让大家研究这幅图。
很快,主持人打断了每个人的思考:“各位嘉宾请先入座,我们还需要继续接下来的交流环节。谢谢大家的配合。”
浅野晃了晃想得头痛的脑袋,走下台去,刚好撞到了同样皱眉的朴在天。
浅野低声道:“朴兄,你找到了几首诗?”
朴在天道:“八首。”
浅野道:“我十三首。”
朴在天道:“我感觉还有很多诗没找到。”
浅野道:“没错,这副文字图内,据我估计隐藏着不下于一百首诗,可能更多……”
朴在天低声惊呼:“这么多?我还以为最多只有五六十首。”
浅野摇摇头,他在华夏文化上的研究比朴在天深的多,所以能够看到的东西也更多。在他眼里,这个《璇玑图》有一百首诗都只是他的最低猜测。
忽然,他听到了旁边万希文传来的声音。
万希文:“王桓,你这个《璇玑图》里到底藏着多少诗?刚刚的时间内,我找到了大约五十多首诗。但是我只是找了一个右上角一个角落。”
什么?
浅野和朴在天浑身僵住。
只找了一个角落就找到了五十多首诗?那整个图里得有多少诗?好几百首?
我勒个擦!
浅野觉得自己已经失去思考能力了。
王桓一直在盯着浅野的表情,他淡淡一笑道:“万老,此事以后再说。现在嘛……我有几句话想对我们的国际友人说。”
他来到了台上,接过主持人的话筒:
“浅野先生,今天你说要跟我在回文诗上交流一番,请问现在浅野先生可满意了?有没有觉得这次交流会过得很充实?还有没有觉得我们华夏学者的水平不行?”
三句铿锵有力的质问。
浅野脸色涨得跟猪肝似的,半响后他才道:“王桓先生在诗词上的造诣,果然非同凡响,我深感佩服。不过这个《璇玑图》,是不是有点太过于繁琐了?八百多字,就算它藏着一两百首诗又如何?哪怕是我,有足够的时间堆砌文字,也能将这么多诗填进去,只不过没有你这么快速罢了。所以……我看不出《璇玑图》有什么震撼的。”
呵呵。
没什么震撼的?
王桓露出微笑,语气却并不那么友善:“浅野先生,如果你在华夏文化上的研究水平太低,就请不要再说诸如此类的话,徒然惹人笑话。”
浅野阴沉道:“王桓先生,你什么意思?”
王桓指着他背后的《璇玑图》,身上气势迸发,目光炯炯:“你们这些国外之人,又岂会真正知道我们华夏文化有多么的深奥?浅野先生,今天既然你是来学习华夏文化的,那么这幅《璇玑图》请你记好了,回家去好好研究,什么时候,你能够从里面找出两千首诗,再来华夏找我。光是这幅图,就足够你研究一辈子!”
两千首诗!
听到王桓的话,整个会议厅里的人彻底呆滞。
所有人震撼得目瞪口呆。
“这不可能!”
浅野傻眼了一阵,忽然尖叫道。
“呵呵!”
王桓不再理会对方。
不可能?
这可是《璇玑图》啊!
在平行世界里,被誉为回文诗至高无上的存在。
《璇玑图》,总计841个字,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不等。经过后人研究,统计可组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诗。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
一幅《璇玑图》!
里面藏着将近八千首诗!
无数人穷其一生都无法研究透彻。
普通人即使想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