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造富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造富年代-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集中精力搞几个系列,研发经费、生产成本也可以省很多。
  那些恨不得在同一个价位有几十种型号,美其名曰满足不同的客户需要,最后往往都是因为型号太多,造成了各种各样的麻烦。
  后来诺基亚和黑莓的落寞,除了系统之外,型号种类太多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邹毅用记下来之后说道,“我会如实的转告董事会,我想他们肯定会慎重考虑你的意见!”
  李卫东笑了笑,没说什么,虽然他是大股东,但是按当初的约定,现阶段他还没有全部的表决权,对董事会还起不来决定性作用。
  不过只要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不是傻子,就应该会慎重考虑李卫东的这个建议。
  “董事长,诺基亚去年的财务报表虽然还没有出最终版的,但是初版的已经出来了,今年的利润比上年增长了一倍多。
  尤其是到了下半年,可谓是爆发式的增长,可以预见明年的利润更大,董事会作出决定继续扩大产能,以满足剧增的市场需要!”
  “意思就是,今年我见不到分红呗!”李卫东打断了邹毅的话说道。
  “也不全是没有,可能会有一点,毕竟公司需要扩大产能,需要不少的投入!”邹毅听到李卫东的话之后笑着说道。
  “行,不分红就不分红吧,只要不让我再往里投钱就可以了,我现在可是穷光蛋,你们反而个个富的流油!”李卫东叹气的说道。
  几人发出善意的微笑,李卫东的这话说的符合事实,他直接持有的两个公司,无论是瑞博斯还是新盛,账户上的钱都不多,恐怕真没有名下的子公司的现金流多。
  说了一会话,李卫东就把几人送走,还说道,“快过年了,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过年的时候你们都忙,不用过来了!”
  今年的春节父母都在老家,只有李卫东一家四口在这里过年,虽然相对来说冷清了一点,但也是他们小家的第一个春节不能马虎。
  李卫东也不太希望有太多的人打扰,陪着老婆孩子过春节,也是一件温馨的事情。
  春节的前两天,李卫东的病终于好了,家里也开始除旧迎新,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坚决不能让污垢和他们一起过年。
  换掉去年的灯笼,新灯笼高高挂,对联也换上新的,年画也贴上,节日的氛围很浓。
  虽然已经做好了一家四口过春节的心里准备,但是除夕这天,李卫东一个人拿着酒杯,总感觉到有些不适应。
  想要叫谢明他们过来陪他喝两杯,但是自从家里的保镖数量增多之后,这些保镖也开始规矩了起来,不再和东家一桌吃饭。
  用谢明的话说,以前那是不懂事,不知规矩,以后人多了,若是再不守规矩,那就乱了尊卑,不好管理了。
  吃过饭,李卫东本以为自己的手机会很忙,但是他失算了,好像大家约好了一般,除了几个地位较高的,就没有人再给他打电话。
  已经不怎么用的传呼倒是响个不停,都是给他拜年的,现在短信这个功能还得在过两年,才能在诺基亚生产的手机实现。
  李卫东想要给家里打电话,但是村里到现在没有通过电话,以前有事都是打给李卫民,现在李卫民在老家也通不了电话。
  刘锦慧给老丈人一家打了个电话拜年,虽然嘴上说着吉利的话,但是脸上的表情多少也有一些忧郁,她已经大半年没有见到父母了。
  “奶奶个熊的,明年说啥不在这边过年了!”李卫东心里暗暗发誓。
  若是父母在跟前,在哪过年都可以,父母不在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
  好在春节过后,没两天李承文两口子带着李卫红回来了,港岛不放年假,李卫红的寒假要结束了。
  “爹娘,家里都好吧?”李卫东在深城机场接到父母之后就问道。
  这一句都好,自然问了家里的一切,爷爷奶奶姥爷,姥娘,还有父老乡亲。
  “好,都好!”沈跃英这一句回答又包含了一切平安顺遂。
  上了车,沈跃英就开始给李卫东絮叨家里的一切,要把他们回去这半个多月,所有发生的事情都要给李卫东说一遍。
  李卫东也做出俯首倾听的样子,对家里的事情还是有些惦念的。
  “听你这么一说,你这一趟回去,把所有的亲戚都走了一遍?”李卫东大开眼界。
  他甚至不敢想象,几乎每天都要去个亲戚家,农村本来沾亲带故的亲戚就多,李卫东家在村里又是明星,亲戚更多。
  “那可不,这一年家里发生了多少红白喜事来往,事上咱没去,过了事,咱们回家了不得去看看人家!”李承文说的理所当然。
  这些人情世故李卫东懂的真不多,他都不知道,若是这一年哪家发生了忧事,少了人,过年前后还得要去人家慰问一下。
  一路上两个多小时,李卫东都没有听完,父母和妹妹说的在老家里发生的事情。
  到了家里,刘锦慧带着俩孩子,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了!
  李承文和沈跃英看到孙子和孙女,连忙下车,把老家里发生的一切抛之脑后,抱着孩子亲热的不得了。
  “孙子,给爷爷磕头,爷爷给你准备了大红包!”李承文掏出一个红包,对李谦说道。
  在李承文看来,孙子给爷爷磕头,比儿子给爹磕头还要高兴,若是能熬到重孙子给他磕头,那就更高兴了。
  李谦看着李承文手里的红包并不感兴趣,至于磕头就更不感兴趣了。
  李承文看孙子这反应,不见丝毫尴尬,反而在行李箱里翻出两件做工精致的陶瓷生肖,把鸡模样的那只放到李谦的面前。
  李谦有了反应,想要伸手去拿,这回李承文要求孙子给他磕头拜年就顺畅多了。
  看着跪在地上像模像样给他磕头的孙子,李承文洗得哈哈大笑,把玩偶递给李谦,把那只狗模样的放到李睿的婴儿车里。
  拿出两个红包,一个给孙子,一个给孙女,过年应该给压岁钱,虽然不在乎多少,但总归是要有的。
  李卫红也像模像样地掏出两个红包递给侄子侄女,红包的大小和在家里给李泰,海瑜和高海言的一样。
  并没有因为李卫东的关系,要多给几分,亲兄弟姐妹还是更纯粹一些。
  父母回来了,终于把这个没有过完的年补上了,吃了一顿其乐融融的团圆饭。
  “过段时间天暖和了,真的要回去?”吃过饭之后,李承文、李卫东父子俩坐在一起喝茶闲聊,李承文突然问道。
  李卫东听到老爹的这句话,看他的表情,先是一愣,心思暗转,就知道这话的意思。
  “当初来这里就是因为怀了李睿,现在孩子都生下来了,要不是因为怕北方的天气了,年前就回去了!”李卫东说道。
  李卫东安慰着说道,“当然你也可以先不回去,在这接着干木匠铺,合同还有两年呢!”
  “说的什么屁话,你们都回去了,我自己在这里呆着干啥?”李承文摇头。
  紧接着又叹了口气,说道,“只是可惜了这个赚钱的营生了!”
  李承文觉得可惜,但也知道这点钱对于李卫东来说不算什么,他挣这点钱,除了让他不开口问儿子要钱,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说到根子上,他能挣这个钱还是沾儿子的光,和伸手问儿子要钱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对于他来说,也只是找一个事情做而已,并不需要赚太多的钱,平时够给孙子辈买点零食玩具了就可以了。
  而且以李承文手里的钱,给孩子买零食买玩具,早就足够了。
  “若是舍不得,你就把木匠铺让别人管理,自己当个甩手掌柜!”李卫东提醒道,他和刘锦慧两人就是这样干的。
  管好人事,找个职业经理人,然后弄好监督系统,那个位置上有没有人也就无所谓了。
  再说现在的交通和通讯这么发达,完全可以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哪有这样的好事,这木匠铺子能挣多少钱,若是再雇个掌柜的就只有亏的份了!”李承文摇头说道。
  “那就开个大一点的,产生规模了,利润自然高了,你再雇个掌柜不就得了!”李卫东顺嘴说道。
  李承文如同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李卫东,把杯子里的水喝光,站起身来走出去。
  李卫东被李承文这么一看也有些尴尬,木匠铺差不多是手工作坊,机械化程度很低,哪里有什么规模效应?
  时间慢慢的过去,港岛的温度也在逐渐上升,到月底的时候,只需穿一件短袖就能应付早晚的温度。
  李卫东坐在客厅里翻看着报纸,喝着茶!
  报纸上财经板块的整个半面,用特别显眼的几个大字,以略带嘲讽的口吻,点评了已经发生两天的327国债事件。


第381章 投资雅虎
  李卫东看的报纸是一家有英格兰背景的媒体,报纸援引了英国金融时报中说的一句话,“这是中国金融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当然他们可能不知道,就在可以预计的将来,这最黑暗的一天也将发生在他们自己头上,巴林银行的倒闭不远了。
  李卫东虽然已经不再持有日经指数的看跌期权,但是依然关注着日经指数,经过一个小反弹后,最近正处于持续下跌的趋势中。
  他虽然也后悔平仓过早,不然还能多赚一半,但是心里也知道,若是让他继续建仓,继续炒作,也没有那个心劲。
  但是看着日经指数这个跌势,李卫东就知道巴林银行爆仓,恐怕就在这几天了。
  不知道到那个时候,金融时报会如何评价他们本土的证券公司,会不会用“最黑暗”这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词汇!
  要知道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和327国债相比,更具有戏剧性,更显幼稚,更不符合一个正常人的思维逻辑。
  一个金融行业类的公司,尤其是投资银行,证券公司这类杠杆比较高的金融机构,更以风险控制为其生命线。
  至少最基本的失误不能犯,不能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
  但是巴林银行却能干出这种事情来,一锤子下去,不是八十,而是八亿,单位英镑,直接整破产了。
  让交易部门和清算部门归同一个人管理,甚至没有监控,每日的财务报表漏洞百出,却没有人能看出来。
  这位年轻的总经理,即使在监狱里也认为,他所做的这些违规行为理应受到阻止,而且也能够被阻止。
  虽然这么说有撇清责任的嫌疑,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著名投行,其内部的风险管控形同虚设。
  李卫东继续看着报纸,随着国债327的落幕和定格,后面肯定会有一系列紧随的问责,这不仅是中国的特色,全世界都一个样。
  虽然最后的处理决定还没有出来,但是李卫东知道这件事所牵涉的所有人,无论是受益的还是亏损的都交没有好下场。
  若是用封建迷信的方式来解释327国债,简直就是沾染瘟疫的孽障,谁沾谁倒霉。
  李卫东不是可惜这些人,若是用有罪推定,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更何况这些玩弄资本的人。
  只是觉得中国好不容易出生的债券期货市场,就此陨落,有些可惜。
  而且威赫赫的万国证券谁将会随着没落,若是万国证券不出这么一档子事,以他发展的速度,估计真能成为中国的美林。
  毕竟此时,万国证券已经在海外有不少的分支机构,而同期的国内其他证券公司,还没有摸清投行的真正意义。
  后来的万国证券被工商银行的申银合并成为申银万国,后来又和宏源证券合并成为申万宏源,总之是越来越没落了。
  李卫东想要插手万国证券,旗下也能有个证券公司,但想到其中的门道还是不敢介入,估计现在万国证券在风口上呢,谁碰谁倒霉。
  李卫东合上报纸,其他的报纸不用看,估计也都是这方面的报道。
  毕竟现在港岛是在英的治下,又是发生在内地的金融事件,他们怎么能错过这个宣传的大好机会。
  他们得竭尽所能的让全港人知道这件事情,借此说明大陆的金融市场还是不靠谱的,不要报太高的幻想。
  李卫东没有等太久,没过几天,英格兰这个“大英”的央行宣布,巴林银行因经营失误,损失十亿美元以上,资不抵债,倒闭。
  消息传出,立即在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界引起一连串的剧烈波动,东京股市暴跌,伦敦股市暴跌,道琼斯指数直接跌去了三成。
  李卫东拿着几天前的报纸和今天的报纸对照着看起来,虽然事情差不多,但是报道的风格却是天差地别。
  一个强调人为,一个强调制度,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李卫东看了嗤笑不已,但是舆论掌握在人家的手里,你有什么办法。
  也是这天,在米国旧金山硅谷,一家比较普通的咖啡店,临窗的座位上坐了两位年轻的男子,其中一位具有典型的东方面孔。
  两个人,面色焦急,不时的看着手表,频繁的望着窗外,明显是在等人。
  “杨,你觉得付小姐会同意我们的融资方案吗?”老外问这个东方面孔的男人。
  “说不好,但是他能这么快抽出时间和我们谈,我想我们就有机会!”杨远志面色平静,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
  “我想也是,三个月前在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她能拿出四十万美金,当做创业资金,现在她没有道理不同意!”
  老外虽然说的洪亮而肯定,但是话里的语气多少有些不自信,说这话的意思多半是给自己打气鼓劲。
  “大卫,其实我们不用担心,就算是付小姐不同意我们的融资方案,还有红杉资本,我能看出来她对我们很感兴趣。”
  “不过无论如何,我们现在都必须要扩充资本,来打响我们的知名度,不然仅靠现有的收入很难维持日常运行!”
  杨远志能看出大卫的不自信,杨远志来自宝岛,虽然是一个标准的技术男,学的也是电机工程,但是心思细腻。
  尤其是对同样来自中国的付晓敏,杨远志有一种天然的直觉,他能感觉到付晓敏话语里对他们这个仅有几人的公司的重视。
  中国人脑子弯弯绕太多,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