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造富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造富年代- 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让人把阿里巴巴的资料拿过来看一看,一看不打紧,差点把他的心脏病气出来,半年过去了,除了花钱好像啥也没做。
  当时就把郑思京叫过来说了一顿,本想让郑思京转告马芸他的怒火,后来觉得还是自己亲自见他一面比较好,别把未来的这个富豪整夭折了。
  不是李卫东对未来的淘宝有多大的兴趣,而是在中国这样的国度,想要把电子商务搞起来,便宜货是唯一的机会。
  这也符合当下的国情,米国搞b2c、卖正品可以成功,但是在国内消费普遍比较低的情况下,便宜才是王道。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作坊生产的东西才具有竞争力,而c2c才是小作坊赖以生存的经营模式。
  这也是未来淘宝能够火爆的原因,最后还带动了淘宝的b2b天猫业务,这都是后话了。
  甚至后来的拼多多也是靠这种模式起家的,越是贫穷的地方,就需要这种模式,便宜永远是这些地方的同行证。


第626章 对赌
  在中国便宜的东西才能有机会,这也是李卫东看中马芸的原因,马芸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平台把价格优势发挥到极致的人。
  而且在发挥这个优势的同时,还把很多的风险规避掉了,开创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改变了国内贸易规则,甚至成为众多C店的精神领袖,让这些C店店主对他感恩戴德。
  至于以后膨胀,那则是后话。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淘宝网卖的假货多,包括买家和卖家,花几十块钱买个LV的包包,谁信谁是棒槌!
  正是因为有这种情况,也成就了后来东哥的一句经典名言,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100块钱买不来正品,而东哥标榜自己卖的永远是正品,只要发现卖假货的,一定会罚得倾家荡产。
  但是淘宝作为一个平台,一个只提供交易渠道的平台,并不认为自己有义务保证这个平台上所有卖家卖的都是真货。
  这种放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三无产品大行其道,造成了国内不可估量的产品信用损失,甚至崩塌。
  但是不得不承让,中国经济和米国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米国做一些优质价高的产品,可以卖的很好。
  但是在国内的这个消费水平下,大部分人追求的是,如果这两者不能兼得的话,那就只好了。
  能用就行!
  这是后来很多用户对于在淘宝或者拼多多上买的东西的最实在的评价。
  是的,能用就行,听起来很心酸,但是这个状态在国内至少还要持续二三十年,甚至会更久,低收入人群太多。
  李卫东记得后世有一次315晚会曝光了一个卖电缆的厂家生产的电缆不合格,但是这个厂家却销量惊人。
  不是不知道不合格,而是价格实在便宜,再说有些电缆甚至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出于侥幸心理和成本因素考虑,似乎这么做也不足为奇。
  其实在中国目前这个阶段,搞电子商务的虽然不能说是多如牛毛,但是仔细找找,上百家还是不成问题。
  新盛控股集团下也有很多二级、三级子公司在搞电子商务,在这个互联网的年代,似乎不搞电子商务就显得落伍了。
  甚至现在李卫东自己都不知道,他投资的,甚至间接控股的电子商务公司有多少。
  但是电子商务,无非是B和C的三种排列组合,但是后世能够把这三个组合都做的不错的,也只有马芸了。
  即便后来的东哥也只是把B2C做好,虽然也有C2C的业务,但估计也只能算是而已,连他自己都承认。
  所以李卫东选择马芸,当然以后李卫东肯定还会投资某些人,但是力度肯定就没有那么大了,性价比没有马芸高,尽管他有各种毛病。
  李卫东看马芸依然紧张的样子,劝慰了一句,若是挫伤了他的积极性,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也不是李卫东想要看到的结果。
  马芸精神稍微振作了一下,能让李卫东说这话的人不多。
  李卫东拿起桌子上的烟,先自己掏出一根点上,然后把烟盒随手扔给马芸,并说道:
  马芸接过烟,表面上看的确有些轻松了不小,先是让了郑思京一根,然后才自己掏出一根,把烟盒又放回桌子上。
  香烟是市面上能够买到的,虽然价格不便宜,但也不是什么传说中的香烟,更不是什么国外进口的雪茄。
  马芸又有一些忏悔了,他现在
  经常抽雪茄,一根雪茄的价值比这一盒烟还贵。
  都说抽雪茄、喝红酒是有格调的生活品质,但是在那些真正有钱人面前,这些所谓的格调,狗屁都不如。
  李卫东继续说道:
  刚抽了一口烟进肺的郑思京,烟还没有吐出来,听到李卫东这话之后,一口真气差点呛死他,鼻孔嘴里乱冒。
  郑思京终于不咳嗽了,不过还是捋着胸口说道。
  马芸也有些尴尬,若说忽悠人,他是忽悠过,对于这个优点,马芸一直勇于承认,但是对李卫东他可真没忽悠。
  不忽悠就把钱送来了,他还忽悠个屁,都没给他发挥的机会,说起来还是挺郁闷的。
  现在跟他一起创业的,就有好几个是他曾经的学生,都是被他忽悠来的,在马芸看来,这不是缺点,是绝对的优点。
  但是现在李卫东这么说,他就不敢贫嘴了,只能还之以微笑,还是自认为最美的,最温柔的。
  李卫东淡淡地说道。
  马芸知道,这是李卫东在点拨他,于是很诚恳地说道:
  李卫东不好再多说,他既不是别人的父母,也不是什么教父,没有资格教他做人。
  即便是生意上的上下级,也只能算是一种合作关系,这种说教,说多了只会让彼此厌烦,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李卫东调整了一下坐姿,对马芸说道。
  马芸有些疑惑,没听说老板还有这个爱好,甚至还在全公司内限制黄赌毒呢!
  郑思京在旁边附和道。
  李卫东诱惑地说道。
  他之所以说1。3%的股票,不多也不少,也是有原因的,阿里巴巴目前经过了两轮融资,都是李卫东名下的公司投资的。
  尤其是第二次,更是一次性投资一个亿的美金,当时也让马芸和他的团队们纠结了好几天,这钱到底拿还是不拿。
  这牵扯到控制权的问题,他们自然知道公司能值多少钱,拿了这笔钱也就意味着控制权的消失,失去控制权也就失去了话语权。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很多人都视公司为自己的孩子,对公司有着天然的控制欲,不听自己话的孩子,还是孩子吗?
  但是不拿这笔钱,心里又总觉得和丢了似的;而且拿了这么多钱,也会有一个广告效应,一亿美金的投资,不仅是业内人士,就连那些不关心投资界的吃瓜群众,也结结实实的吃了一口大瓜,让阿里巴巴的名声响亮了很多。
  经过艰难的谈判,最后由李卫东作出决定,给了阿里巴巴一个极不可能的估值,融资最后,李卫东获得了51。3%的股份。
  这个股份比例对于管理团队就比较尴尬了,虽然他们自己还持有48。7%的股份,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养的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也被白菜带走了,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李卫东为了打消管理团队的焦虑心理,主动提出了委托部分股份的投票权给管理团队,直到公司上市为止。
  李卫东自然也有他的考虑,明知道一只
  股票是潜力股的时候,自然是越早投资越好,哪怕是多花一部分钱也是值得的。
  现在李卫东主动提出转让1。3%的股份,这样就会造成李卫东和阿里巴巴的管理团队各占一半的股份。
  看起来李卫东吃亏了,实际上他还是控股股东,整个管理团队有十几人,若是想要撼动李卫东的地位,压根就不可能,合纵连横这个计策人越多越好使。
  更何况阿里巴巴的发展还会有好几轮的融资,李卫东有的是机会。
  对于马芸来说,两年内实现一个亿的营收,似乎有些难度,但实际上对于一个拥有好几亿现金流的公司,若是真想做到这一点,难度并不大。
  其实对赌协议也算是一个赌局,但并不是赌博意义上的赌局,而是基于企业未来盈利情况进行的股权调整。
  资本市场以盈利能力或者营收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利润越高,营收越高,企业的价值就越高。
  在投资额既定的情况下,企业的价值越高投资额对应的股权比例就越低。
  反之,企业的价值越低投资额对应的股权比例就越高。
  所以,如果阿里巴巴的营收达到李卫东的要求,也在某种意义上说明公司的价值高,他所占的股权比例理应更低。
  如果阿里巴巴达不到这个要求,李卫东所占的股权比例理应更高,当然只是高的这一点,对李卫东来说没有太多的意义。
  事实上这也是李卫东给公司管理团队的一个激励,算不上一个对赌,更算不上赌博。
  李卫东的这个对赌协议,看起来很诱人,尤其是对他们管理团队,这个数字不仅仅意味着几百万,而是控制权。
  不过马芸的话却出乎了李卫东的意料,也让李卫东越发佩服,人家成功真不是只凭借运气,还有所谓的背景。
  马芸沉思了一下说道:
  郑思京也有些惊奇的看着马芸,当初谈投资的时候,他是全程参与并主导的,对于马云他们这些人的要求很了解。
  谈判的唯一难点就是控制权,为了这件事情说了多少话,跑了多少路,现在有这个机会,他却放弃了!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谈判的时候居理力争,寸步不让,那是作为创始人的本分,立场不同;现在想要捡便宜,也就失了本分,更怕失去了李卫东的友谊。
  而且马芸隐隐有个预感,阿里巴巴想要发展起来,还得经历过几次融资,只要李卫东想,拿回控制权很轻松。
  所以,相较于这一点股份,得到李卫东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李卫东曾说过,他无意控制公司。
  李卫东向着沙发后面一靠,淡淡的说道,不过脸上多少有些惊喜,有种捡漏的感觉。
  马芸说道。
  李卫东笑着说道。
  靠公司盈利给投资者分红作为回报,恐怕公司都黄了,也赚不出他们投资的钱,投资者要的是出售股票,玩的就是击鼓传花,至于最后这一棒给谁了,那就看谁倒霉了。
  随着他们的聊天的结束,回来的几个孩子,也已经洗好澡,换好衣服,来到会客室,给李卫东诉说他们的经历。
  早上几个孩子要去八达岭看长城,但是去了之后就后悔了,作为在山区长大的孩子,看到延绵的燕山山脉并没有太多的惊奇,反倒是觉得累。
  最后只是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照片上还要写着的字样,证明他们曾经作为好汉到了长城。
  倒是吃的那顿燕山野味,让几个孩子还觉得不错。
  不过推荐他们去看长城的那个导游,也因为胡乱带路,累坏了几个孩子,被豆饼给开除了。
  导游乐呵呵的接过一天的工资,早早的下班走了,若是勤快点还能再去接一波游客,赚上一笔。
  听着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的给他介绍长城,颐和园,圆明园的各种故事,估计这些都是从导游那里得知,现学现卖的。
  李卫东宠溺的揉了揉女儿的头,这几个孩子属她说的最多,说的最快,关键还说不清楚,一句话颠来覆去说好几遍,嘴里噼里啪啦的说个没完没了。
  李卫东不得不一遍遍的纠正,这个年龄的孩子脑子跟不上嘴,还没想好呢,嘴已经开始说了。


第627章 乐见其成
  旅游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新鲜事,哪怕是以前去过的地方,再次去了也会乐此不疲,总能比成人发现更多的乐趣!
  而且整个过程压根就感觉不到累,一直乐享其中。
  此时李卫红已经累的坐在沙发上不愿意动了,而几个孩子还能叽叽喳喳的说着,甚至还不时的相互争辩。
  小孩子的精力果然不俗,只要不是写作业学习的时候,总是那么的充沛。
  不过这个时候玩的兴奋,劳累过度,晚上肯定要作妖了。
  李卫东揉了一下外甥女的头发,温柔地说道,五个孩子,两女孩的地位绝对高,女儿如果是小棉袄,外甥女也能是外套了。
  李卫红半躺在沙发上,有些慵懒地说道。
  李卫东问道。
  李卫红还是躺在沙发上,笑眯眯地问道。
  李卫东好奇地看着李卫红,这是李卫红第一次对李卫东生意上的事情有好奇心,不过看起来更像是开玩笑的样子。
  李卫红脸不红地说道。
  李卫东点点头继续说道:
  今天晚上来的人很多都是创业公司,成立时间都不长,但也不什么小企业,法律顾问肯定不会少。
  李卫东不无嘲笑地说道。
  这次李卫红的脸色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
  她的这个考试水分就有些大,占了在港岛律所工作的便宜,限制不多,而且很多科目是免考的,关键是通过率还蛮高。
  李卫东看妹妹的脸色,虽然不知道这里面的关隘,但是想想国内对港岛的政策,就知道肯定有什么猫腻。
  李卫东提醒了一句说道:
  !」
  李卫红肯定地说道。
  这可不是什么好话。
  李卫红连忙摆手说道。
  …。
  她是去学习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律师,要一步步扎实地走下去,就算给她一个大案子,以她现在的能力也肯定不能胜任。
  李卫东摇头说道。
  李卫红有些傲娇地说道。
  不过李卫红也知道,如新盛控股和蚍蜉资本这样的公司,法律顾问甚至法务基本上是不会解约的,就算有空缺也不会要菜鸟。
  陈军敲门走进来,对李卫东说道:
  李卫东看时间才六点多,距离约定还有一段时间,不过既然客人都到了,那也就不用再浪费时间了。
  李卫东看着李卫红问道:
  李卫红反而有些犹豫了,刚才说的欢都是过嘴瘾。
  李卫东霸气地说道,他们这种人家,不去欺负别人就已经不错了,还能害怕别人欺负不成!
  虽然李卫东做生意,结交朋友的时候会尽力避开那些有隐形人脉,或者是白手套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