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造富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造富年代-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海南不一样,没有那么多人,怎么能支撑起房价!”
  “怎么说都是你的道理了,你又怎么能知道,齐州的房价还能长?”
  李卫东很想告诉她,老子是重生一族,这点常识没有,那还能是人吗?
  现在银行发钱,广义货币增速百分之三十多,存款利息都到了百分之十几,老百姓不知道这些东西,但是有个词“钱毛了”,很好的解释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票子越发越多,物价越涨越高,是这两年经济的真是写照,甚至现在大街小巷都传出了要发行五百元,千元大钞票了。
  房地产到底存不存在泡沫,这个不用怀疑,但是什么时候破灭,很多人都觉得早着呢,这是特区,过热的经济,有一定的合理性。
  就如炒股一样,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肯定是最聪明的人,房价是高了,但是都相信还会更高,都认为自己聪明,不是最后接盘的。
  “就这价格涨不涨的都不影响,现在存银行利息都能十几个点了,你说国家还能吃亏了不成!”
  “你学过经济学的,这银行贷款利率肯定是低于社会平均利率的,不然谁还贷款去,所以现在的情况正好说明了,钱不能放手里,不然就是贬值,浪费金钱的时间价值!”
  李卫东手里的钱现在是多的不得了,陈谷那边传来消息,已经慢慢的出手了几乎所有的地块,还清银行贷款,至少能套现十几个亿。
  这也算是帮银行紧缩银根了,功德无量了。
  刘锦慧从后视镜看着李卫东自信表情说,“你还懂经济学?”
  “你老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三十年!”
  “不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刘锦慧纳闷。
  刚到家门口,停车位旁边停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李卫东纳闷,这是谁的车?
  按了下喇叭,就看到大门打开,谢明走了出来,后面跟着一个男人,再后面跟着朱小玲抱着孩子。
  “我说谁呢,原来是你们呀!”李卫东一看是朱小玲一家,高兴地说道。
  刘锦慧的同学不少,但是留着齐州的不多,所以大学同学基本上不怎么联系了,唯独这个小时候一起长大的发小关系很好。
  “我要不是听杨老师说,我都不知道你们回来了,回来也不说一声!”朱小玲埋怨道。
  “我们也是刚回来,哪有时间呀,想着过两天要去你家呢!”刘锦慧看着朱小玲心里很高兴,生了孩子,得和朋友分享这个喜悦的。
  “来,让我看看我干儿子!”朱小玲把孩子递给她老公,然后从刘锦慧手中接过李谦。
  “这才两个月吧,可真沉,得有十二三斤了吧,你这奶水肯定好!”朱小玲一边说一边逗着孩子。
  “没有,昨天他奶奶称了一下,十一斤多一点!”刘锦慧也抱起朱小玲的儿子,一岁半大小,胖乎乎可爱的很,“你怎么这么可爱呀?”
  “淘气的要命,都是他奶奶带的,现在他爸爸经常到工地,我一个人带不了,就和我婆婆他们住一起了!”朱小玲觉得孩子淘气是因为孩子的奶奶。
  李卫东看了一眼朱小玲的老公,觉得这也是个苦命的人,这婆媳关系得紧张到什么程度了,看来到了高速公路也不一定是好事呀!
  “小慧,真没想到,你住这里了,这可真大呀,还有眼泉在你家里!”朱小玲对刘锦慧的宅子羡慕的不得了,他们还是筒子楼呢!
  “这也就是住的方便点,能有什么!”刘锦慧心里高兴,但是自然不能表现出来。
  “哎,你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我还住筒子楼呢,要不是知道地址,我都不知道这是你家,这得啥样的身价才才能住得起这样的房子!”


第136章 陈谷凯旋
  送走了朱小玲,在家待了没两天,杨立梅过来接孩子和孩子的妈过去住两天,李卫东也清闲下来,正想要出去转转,就听到门口有人说话。
  听声音就知道是谁来了,想着时间也快了,这都六月初了,要是还不回来,李卫东就地派人去找了。
  “哥,我回来了!”陈谷在海南,去的时候带着八个亿,回来的时候变成了十二个亿。陈谷不知道,短短的几个月,李卫东从日本又赚了几个亿的美金,不然肯定傲气不起来。
  李卫东都后悔了,去海南惹一身骚,还不如搞外汇赚的多,谁让自己当时没想起来呢。
  陈谷和陈伟回来,马君也跟着来了,陈谷一回到海南就立马与张潘疏远,而且张潘也是志向远大的人,打心眼里看不上陈谷这样的。
  一方疏远,另一方自然也不会上赶着了,关系自然就远了,马君这次不知道为什么跟着来了,李卫东也挺好奇。
  “辛苦了,回来就好好的休息一下,陪陪老婆孩子!”
  对于给他赚钱的人,李卫东是要给面子的,而且陈谷现在觉得失去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心里肯定有怨气。
  要是不让他们见识一下房地产泡沫的威力,陈谷是不能服气的,这段日子什么也不用干。一边休息,一变等消息就好。
  “欢迎马总,进来喝茶!”李卫东和马君握了握手,对于以后的商业大佬,李卫东要保持一定的尊重。
  “李先生打扰了!”陈谷要回齐州,他知道李卫东在齐州,处于好奇的心里就一同前来,而且他们的公司基本上已经散伙。
  几人落座,李卫东拿起茶壶挨个倒茶。
  “李先生,陈总最近回笼资金,我记得李先生说看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继续投资的打算,还是另有打算?”马君耐不住性子,不过问题有些敏感了,这可算得上商业机密了。
  陈谷出手这些地块,肯定是落入到有心人的眼中了,而且他们有合作的项目,陈谷退出肯定瞒不过他们的。
  “我说过个人非常看好房地产行业,这是毋庸置疑的,回笼资金,继续投资房地产市场,这也是毋庸置疑的!”李卫东故作高深肯定地说道。
  李卫东不觉得投资房地产市场有什么不对,房价上涨,那是大势所趋不是哪一家房地产公司能够决定的,也不是房地产公司故意涨价。
  市场经济,没有足够的条件谁会提价,而且后来房地产市场的净利润并不高,但是却一直被骂,而银行因为房贷,一天赚几个亿,反而还感谢他们。
  从上到下,所有的阶层都希望房价上涨,房子上涨了,地才能值钱,财政收入才能增加,政府才能有钱办事,当然这种轮回肯定有结束的一天。
  马君感觉到有些惊讶,他早就想过,李卫东拿这笔钱会干很多事情,但是唯独没有考虑房地产行业。
  看了马君一眼,李卫东犹豫了一会还是说道,“不知道马总有没有兴趣一起合作?”
  至于怎么干房地产,他有自己的看法,但是那最多只是皮毛或者是纲,纲举目张,只有纲没有目是万万不行的。
  所以他得需要执行人,陈谷是不是合适,李卫东还不知道,但是马君应该可以,至少现在看起来不错,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他就负责告诉他们往哪个方向干就完了。
  他能凭借着一己之力,把企业做到行业有名,没有道理这辈子不行,有李卫东这个外挂加持,应该只会更强。
  陈谷瞬间有种心凉的感觉,他虽然给李卫东引荐过这两个人,但是从来都没有想过李卫东会直接抛弃他与马君合作。
  不过看着马君犹豫,又让他觉得主辱臣死,虽然他说不出这种话,但是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他的老大递出的橄榄枝还不赶紧接着。
  马君对于李卫东递出来的橄榄枝,当然想接,和有本事的人合伙做生意,那肯定是明智的,但是怎么个合作方式,得值得考虑。
  “和李先生合伙做生意那自然是求之不得,不知道李先生这生意应该怎么做?”
  “你到港岛考察过,应该知道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的,对这个你怎么看?”李卫东得打听一下他的想法。
  “我觉得住宅地产吧,资金流动快,抗风险能力要强!”在国内,商业地产基本上不存在,这个回答很符合预期。
  “应该是商业地产吧,咱建一座购物广场,现在放那里是一个价,但是过几年肯定又是一个价,咱们以建好的项目去银行申请贷款,又可以建设另一个项目!”
  “而这些商场可以租出去,你看港岛中环那里随便一个写字楼,一个月都是几百万几千万的收入,这资产慢慢的积累,以后得累积的多大呀!”
  陈谷突然说道,这让李卫东大为惊讶,难道出现了什么不可预测的事情了吗,陈谷在他眼里顶多是个执行者,什么时候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虽然这方法有些想当然了,但是说明已经思考过了。
  陈谷说的这一套,就是李卫东让陈谷在海南搞的模式,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银行能够贷款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可以,长期来看,最怕银行催款。
  中国地产行业做的最好的两家公司都姓万,一个是商业地产做到极致,一个是住宅地产做到了最大。
  上辈子的万达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对是成功的,人家老板也因此拿过中国首富。军事化风格明显,运行效率极高。
  人家对自己的定义非常的准确,不是不动产开发商,而是不动产经营商,开发一块地,自己干,自己经营,最后成熟了,人流量大了,自然成为了一个城市中心。
  而且这种商业地产,可以做一篮子计划,商超,影院,餐饮都可以进行整合,互相带动,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一加一大于二。所以商业地产,绝对是未来赚钱的项目,住宅地产只能赚点利润,而商业地产才是玩的资本游戏。
  所以李卫东绝对要是做商业地产,而且一定要抄袭万达,当然是成熟的万达,而要做住宅地产,那就一定是另外一家万字头的地产商。


第137章 走散了
  虽然现在王万科已经成立,都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了,但是李卫东依然觉得自己以后要是干住宅地产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好的质量,好的物业,这就完了,建好就卖钱,卖完再去开发其他的,然后循环操作,只要流动起来,这钱自然就来了。
  不过没有经历过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房地产企业是不完整的,只有经历过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司,最后才能成长起来。
  每一次调控,都会造成成千上万公司的倒闭,每个周期内又会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成立,然后周而复始,只要中国城市化进程不停,地产就不会停。
  李卫东毕竟有着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一番交谈,自然是让马君佩服的不得了,恨不得现在就谈下合作协议。
  但是李卫东自然不能这么干脆同意的,虽然人很聪明,但是不受点打击怎么能老实,所以他得等,等一个马上到来的机会。
  “你对房地产的见识,非常的透彻,人家都说醍醐灌顶,今天我是见识到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要不是你的一番话,这一个猛子进去,恐怕真出不来了!”
  “可惜小张没来,不然他跟你肯定谈得来,有些观点你们惊人的一致!”马君感慨着,他不知道出了什么问,但是张潘和陈谷之间肯定有了嫌隙,这合作自然就不好做了。
  李卫东心里想着,幸亏是他没来,不然这些话我就不说了,有些人知道的越多,干的坏事就越多,人品坏了,早晚是要出问题的。
  “李先生认为中央真的会用行政手段来控制房地产市场?”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的时间虽然不短了,但是真正的泡沫就是在海南,所以调控这个词从未出现。
  不只是马君没有这个意识,恐怕很多人都没有这个觉悟,以为开放了就开放了,这个东西涨的过高了就要跌下来,京沪均价才三千,你海南就已经六七千了,这肯定不行。
  所以要回落是一个共识,但是是不是市场因素,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高层已经决定,调控,以后大家就会知道什么叫特色经济。
  “拭目以待!”李卫东不用解释太多,
  “老陈,你带着马总在咱们齐州好好转转,咱这景点还是很多的,晚上在四季饭店好好安排一下,尽一下地主之谊!”
  李卫东送走了二人,看着他们远去,转头看见正要过来的陈伟,心中一叹!
  “李老板!”陈伟有些歉意的看着李卫东。
  刚才陈谷进去的时候,陈伟在外面和谢明丁原叙旧。他们是战友,虽然都跟着李卫东,但是自从去年九月份,李卫东就让他跟着陈谷去了海南。
  “呦呵,这才几天不见,肚子都起来了,这小日子过的不错嘛!”李卫东打趣道。
  “李老板见笑了!还要多谢李老板和陈总!”陈伟真心的感谢李卫东。
  李卫东给陈谷两千万,让他发奖金,他就是干保安的活,一下就给了五十万,可把他高兴坏了,有这钱还干什么保镖呀。一辈子也挣出来呀,所以他就向李卫东提出有辞呈,打算回去自己做个小生意。
  李卫东自然没有不同意的,能跟着他,他自然欢迎,想单干,他也欢送,但是情分就变了,他不是三圣母,也没有圣母的神力。
  “想好了?”李卫东递给他一支烟,陈伟帮着点燃。
  “想好了,您这里有老谢和小丁,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再说了,我这体能什么的也跟不上了,小丁能比我干的更好!”陈伟跟陈谷一段时间后,心态变化了不少。
  “行,按你自己的想法来,回去有什么困难,跟我说,钱的事情都不是事!”李卫东拍拍他的肩膀,算是同意了。
  丁原开着车,李卫东坐着副驾驶位置,看着窗外的街景,响水河畔这片老建筑突然成了文化街区了,自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
  人多了,摆摊的小贩自然也就多了,现在的小商小贩早已经褪去了前几年的羞涩,吆喝声此起彼伏,一个比一个大,听着还挺悦耳。
  也许当铺天盖地的电子喇叭出现的年代,这种吆喝声才绝迹,也变了味道,已经没有了原来的韵味,变得让人讨厌。
  远离了之后,声音才小的点,路上的人少了,车速才提上去。
  “小丁,有没有想法出去干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