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相机没法立即看到照片,还得把交卷送去洗照片的那里。
老农兴致勃勃地问:“能看看啥样吗?”
陈青云摇头道:“现在不行,得把照片洗出来,要不这样,你给我个地址,等照片出来我给你寄过来。”
老农高兴地点头,“行,那我给你留个地址。”
拍完了照片,陈青云带着许蓉回城里。
许蓉好奇地问道:“原来你要拍的广告照片就是刚才那个?”
陈青云说道:“没错,就是那个。”
“我还以为你至少要拍橘子呢。”
“这你就不懂了吧。”陈青云嘴角微微一笑,“拍橘子那是第一层的做法,我这个起码在第五层。”
许蓉掩嘴笑道:“你这是在盖楼呢,还一层五层的。”
陈青云说道:“你试想一下,之前给你看过的广告词,再配上一张沧桑老农的照片,这广告是不是就注入了灵魂?”
许蓉似懂非懂,听陈青云说起这些,总觉得有些超乎她的理解,但细想之下又确实是那么回事。
“走吧,现在咱们先去把交卷洗了,然后再把相机还给你爸。”
“嗯。”
两人在街上找到了一家洗胶卷的店,随后又一起来到了公安局外。
陈青云没有进去,就在外面等着,许蓉拿着相机去找她爸。
见到许君安,许蓉把相机还他,“爸,相机我用完了,现在还给你。”
许君安问道:“蓉蓉,你老实跟爸讲,你拿这相机去见谁了啊?”
许蓉脸颊通红,跺脚道:“爸,我见谁这事你也要管啊。”
第168章 大单来了
陈青云有催促,洗胶卷的那边加快了进度,三天之后就出了照片。
拿到照片之后,陈青云很是满意,他虽然不是摄影专业的,但那张照片拍摄得恰到好处。
照片上那个老农把生活的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拿着冲洗出来的照片,陈青云激动地回到桌球厅。
赶巧许蓉也在,这姑娘知道陈青云最近在卖橘子,所以经常来他这边看看。
大家见到陈青云回来,纷纷上前询问,“怎么样,搞定了吗?”
陈青云得意笑道:“有我出马,还有搞不定的吗。”
徐定元还是满肚子的疑惑,问道:“表哥,就算有了这张照片,仓库里那么多橘子就能卖掉了?”
陈青云说道:“别急嘛,一步一步来,现在还只是刚完成了第一步。”
“这才第一步啊……”
徐定元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过去了这么些天,还以为陈青云只差这一步了,结果这才第一步,想想后面那一栋楼里堆放的橘子,也不知得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卖得掉,可千万别最后都烂在了手里。
陈青云微笑道:“橘子没那么容易坏。”
王腾说道:“是,橘子是没那么容易坏,可我们大家伙都是替你着急。”
“再过几天,再过几天保证有人来买橘子,到时候只怕忙都忙不过来。”陈青云自信地说道。
众人皆心里犯嘀咕,毕竟可是十几万斤的橘子,过几天就能有人来买了?大家虽然也知道陈青云一直以来都很了得,他想要做的事情到现在为止都成了,但那么多的橘子真的只要过几天后就会有人来买吗?只是想想都感到心里没有底气。
陈青云也不做过多解释,所有的计划早就已经拟好,他现在要做的只不过是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
现在广告文案和照片都有了,接下来就是登报打广告。
其实,在此之前陈青云想过请报社的记者去乡里采访的办法,想要借此来曝光乡村橘子滞销的问题,但后来想了很多,请报社报道存在很多麻烦的地方,一个是需要和报社的关系,二个是需要全程招到记者,最后别人写成啥样也不知道,更不知道采访的内容得安排到什么时候才能放出来。
换另外一种直接花钱买广告版面的办法就简单多了,稿子照片都是我自己提供,不需要你们报社的操心,关键是只要花了钱立马就能登报。
当时要在报纸上登报打广告,需要的广告费并不高,一是当时的社会物价本来就低,二是报社特别多,你出的价格太高,客户就去找别家。
在此之前,陈青云早就已经联系好了十几家报社,其中有两家是本县的,另外十几家分别是市里的、省里的、还有外省的。
既然要广告,那就得广而告之,而且陈青云把重点都集中到了外省。
从本省找到收货商的概率相对要小些,从外省尤其是粤东这样的沿海大省找到收货商的概率要大得多。
用信封装好了广告词和照片,陈青云亲自来到邮局,把那十几个信封寄了出去。
接下来就是等待登报广告的日子。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这些天陈青云都是数着日子过的。
说到底,他心里也忐忑,万一要是没效果,那自己这一招可就成了臭棋,别说那些橘子卖不掉了,就是投出去这上千块的广告费也跟着打了水漂。
日子一天接着一天,这段时间陈青云每天都是白天玩玩台球,晚上就去象棋摊下下象棋,其他人都等得急死了,只有他看起来像是啥事儿没有一样。
其实真正压力最大的就是他,只是他没有表现出来。
就这样过了十天,广告到现在为止也是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
期间最让陈青云欣慰的是许蓉一直都陪在他的身边,不管情况怎样,许蓉都在鼓励陈青云,说是信寄出去需要时间,让陈青云别太担心。
这天,两人从河堤上散心回来。
刚一到桌球厅,就看到旁边的空地上停了好几辆卡车。
王腾急急忙忙地走过来,兴奋道:“青云,你到底使了什么法子,还真的有人来收橘子了。”
陈青云喜上眉梢,“真的有人来了?”看到那几辆卡车的时候他就在想,该不会是来收橘子的吧,没想到还真是,“收橘子的人呢,快带我过去。”
王腾着急道:“他们来了有好一会儿了,你不在我们也没人敢替你拿主意,正等着你回来呢。”
“走走走,赶紧过去。”
陈青云哪里还顾得上别的,赶紧往仓库赶去。
到了仓库,看到一个胖胖的中年大姐,这人看起来像是这群人的头儿。
陈青云走上去自我介绍,和那个中年大家问了好。
那大姐说起了自己的来意,原来她是粤东一家罐头厂的老板,看到了那片登报的广告之后便想着能帮帮这些乡里的橘农,于是跟着车队前来,想着能拖走多少是多少。
对方表明了来意,陈青云自然是热烈欢迎。
当即安排人来搬货,一个下午的时间,把四辆十吨重的卡车塞得满满当当。
本来陈青云还想留这位大姐一起吃个饭的,结果人家说是要赶着回去,说什么也不肯吃,付了钱之后跟着车队连夜返回了粤东。
四十吨橘子成功卖掉,至于价格陈青云也没有喊多高,本来就是为了解决橘子滞销的问题,赚钱只是顺带的事情。
给那胖大姐报的价格是一百五一吨,四十吨总共就是六千块钱。
这胖大姐的车队一走,仓库里立马就空出来了一半,七十吨的橘子还剩下三十吨。
众人以一种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陈青云,谁也没想到他还真的做到了,果然有人前来收这些橘子。
面对众人的惊叹,陈青云只是淡淡一笑,收起了那六千块钱,说道:“这是个好的开始,我相信接下来还会有更的人过来收橘子的。”
徐定元搓着手,笑嘻嘻道:“表哥,你这一下就赚了几千块钱,是不是该请我们吃一顿。”
陈青云笑道:“等这批橘子生意做完了再说吧。”
第169章 扩大战果
事实证明,陈青云一开始的着急都是没必要的。
首先是信件寄出去本身就得耗费时间,然后就算是广告登报了,到广告被人看到也需要时间,最后别人来买橘子,路上长途跋涉的还是需要时间。
陈青云当时也是因为心里焦急,有些乱了方寸,没有想到这些中间环节。
还有一个就是他习惯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九零年代那会儿没有互联网,也没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信息和物流的传播都远没有现在那么方便。
不管怎么说,之前一直压在他心头的大石头算是落了地。
有了第一个赶来收橘子的,马上就会有下一个。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那个粤东的胖大姐走后,半夜又有一个车队来到了陈青云的仓库。
这是一个省城的水果批发商,也是在报纸上看到了这个情况,组织了三辆卡车连夜从省城赶来。
为了卖橘子,陈青云也是没得休息,继续组织人手搬运上货。
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半,终于把这三辆卡车装满。
这三辆卡车都是五吨的规格,装满一共就是十五吨。
按照一百五一吨的价格,这一次卖了两千二百五。
这次之后,仓库里还剩下十五吨橘子。
此时的众人对陈青云早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么多的橘子,要是交给他们来卖,他们完全想不到办法该怎么卖,然而也没见陈青云大张旗鼓地做些什么,这七十吨橘子就已经快要卖完了。
王腾的俩眼睛珠子里都写着崇拜,笑嘻嘻道:“青云,你可真是让我开了眼界,现在这一仓库的橘子都快卖完了。”
陈青云自嘲道:“是不是还以为我会砸在手里。”
“当时看到这架势,会那样想也是肯定的,反正换了我绝对得砸手里,果然还是你厉害。”
“你也别光顾着恭维我了,其实你也不赖嘛,收龙虾的生意在你手里不也赚了不少。”
“嘿嘿嘿……我这点小钱哪能跟你比,你才是这个!”王腾冲着陈青云比了个大拇指,对他发至内心的夸赞。
其实这个时候身边的那些人无一不是和王腾的想法一样,大家都觉得陈青云太神了,仿佛这世上压根就没有他办不到的事情,还有什么好多想的,跟着这样一个牛人混,哪怕是安安心心当小弟,日后也必然是飞黄腾达。
徐定元拍着手道:“表哥,恭喜啊,这一仓库的橘子总算是快要卖完了,这钱也赚到了手,这趟浑水咱终于不用再趟了。”
陈青云却摇起了头。
众人表示不解,询问陈青云摇头是何意。
陈青云说道:“以前这确实是趟浑水,现在这趟浑水已经被我趟清,得趁此机会把水里的鱼全给捞上来。”
徐定元问道:“表哥,听你这意思,不准备卖完算了?”
“这才一个铁山乡的橘子,要把县城的橘子全都卖完还早着呢。”
陈青云露出了舍我其谁的自信笑容,他这广告都已经打出去了,也已经有人登门来收橘子,而且可以肯定广告的效果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今天这两个来收橘子的只是先头兵,紧接着还会有更多全国各地的收货商前来。
如果不趁现在扩大战果,那他前面所做的这些就变得毫无意义,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担着这么大的风险,只为了卖铁山乡一乡的橘子实在是格局太小。
陈青云要做的是把整个县城的橘子全都卖了。
外面已经天亮,众人也都疲惫不堪,陈青云给那些搬运工结了工资,让大家全都回去休息。
这一觉陈青云没睡多久,中午的时候就醒了。
醒来之后坐在床上,他就一直在想,要把整个县城的橘子都收上来,这事儿不是小事,光靠他一个人想要搞定太困难了,身边起码得再来个帮手。
想来想去,想到了钟美玲,她这种工作能力用来当陈青云的帮手恰到好处。
陈青云的身边正好缺这么一个事无巨细都能应付得来的人。
于是乎,陈青云给徐定元交代了几句,如果遇到有人来收橘子,就让他来接待,自己则去找钟美玲了。
去和平饭店的路上,陈青云又路过了李霞的那家粮油店。
这次路过的时候发现店铺虽然还开着,但门口贴了张纸,上面写着门面转让。
门面转让那几个字着实让陈青云感到意外,他一直觉得这粮油店生意虽然一般,但要养活这母子俩应该是问题不大的,不过李霞居然想把这家门面给卖了,看来要么是这粮油店的生意不怎么样,要么是她不想再干这行了,就想把门面给卖了。
这条街上李霞这间门面位置还算不错,而且在陈青云的记忆中,以后这里的低价也是涨到了过万一平。
陈青云当时就在心里琢磨,既然李霞要卖门面,那我岂不是可以把它买下来。
但他也清楚自己和李霞之间的过节,如果自己上门去谈,李霞百分百的不会卖,哪怕就算是卖,也肯定会喊一个很高的价格,所以陈青云没想着自己上去谈,而是想到了王腾。
正好李霞没见过王腾,根本不认识他,到时候让王腾来谈,尽可能地压一个低价,把这门面给买下来。
想到这,陈青云差不多在心里已经有了计划。
买门面的事情可以等到回去之后再和王腾沟通,现在他要做的是去找到钟美玲。
到了和平饭店,陈青云急匆匆地走进去。
本来是想要找钟美玲的,结果正好遇上她今天又不在店里。
没辙了,陈青云只好随便找来一个服务员询问,“你们钟经理呢,怎么不在店里?”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求而不遇了,他也担心钟美玲不在和平饭店干了,这样该上哪去找她。
“我们经理这几天一直都在请假,有时候在店里,有时候不在。”
“怎么回事,出什么事了吗?”
服务员小声说:“我听说的,好像是咱们钟经理她家里人病了,她得经常请假回老家去探望。”
陈青云问:“病得很严重吗?”
服务员说:“具体我也不清楚,好像是挺严重的,她还找老板借钱来着。”
“你知道她老家在哪儿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