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风云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香江风云时代-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那就按你说的办,只要搜到白粉,我会他让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多谢老大,我会按照您的英明指示办。”

    “少拍马屁,没事快回去,非常时期你我都要小心。”说完他起身离去。

    马小珍定定地看着岳奇离开,片刻后一位保镖进来,他问道:“没人跟踪吧?”

    “没有。”

    马小珍点头掏出一支烟,又拿出一张钞票,保镖伸手点燃。

    他就着燃烧的钞票点燃香烟,看着跳动的火苗心里极度畅快,眼里尽是疯狂。

    太子道西街旁的一家茶馆里,刘伯安拿出三个红包放在桌上一推,“陆社长,其实你不用这样做,选地的事我们也会照办不误。”

    陆致远笑道:“刘署长误会了,事情怎样咱们都放在边。我没别的意思,交朋友而已,这些你拿回去。”

    刘伯安见陆致远诚心实意,也就不再矫情,收好红包后,斩钉截铁道:“九龙塘东有几个地块,我帮你找那种业主已经移民、信息非常隐秘的地块,就不知你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陆致远沉吟道:“年底吧。”

    “那行,正好港府马上成立土地审裁处,到时更方便行事。我就选明年回收的地块,选好给你回话。”

    “那就多谢刘处长,来日咱们共饮庆祝。”

    “那是自然,我多问一句,陆社长跟港督很熟?”

    “怎么这样问?”陆致远故作不知。

    “西斯来访,港督拉你做陪,咱们可都见着了。看来今后还要多多仰仗陆社长啊。”

    “刘处长客气,你我是朋友就不要生分,咱们来日方长。”

    “好,就是这话,来日方长。”

    两人对视一眼,举茶碰杯,一切均在不言中。

    真是算人者人恒算之,刘滦雄想要算计陆致远,却没想到一个巨坑正在向他招手。


………………………………

第二十七章抵港两年

    弥敦道《雅致报》报社内,陆致远与HLB国际负责人张文淼会晤良久。

    HLB国际是香港资深会计师事务所,已在香港执业多年,信誉良好。

    陆致远提出自己的集团架构设想后,要求HLB国际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策划案。

    这对于久历战阵的HLB国际来讲属于基本操作,毫无难度。

    张文淼满口答应,临走前握着陆致远的手道:“为顾客排忧解难是我们的天职,今后赵小姐专为陆虎集团服务,陆老板若有吩咐尽管直言。”

    说完他把赵青萍郑重地介绍给陆致远。

    陆致远见赵青萍三十来岁貌不出众却言谈干练、精神抖擞,感觉很满意。

    送走HLB国际一行,陆致远坐回办公桌前,吴尚香收拾茶几问道:“大哥,顾姐姐什么时候来帮你啊?”

    陆致远扯开一张报纸道:“还有个把月,怎么?想她?”

    “有她在你会轻松很多的嘛,不像我笨手笨脚话都不会说。”

    陆致远看着报纸里的股市报道,心不在焉地说道:“你做得很好,加油。”

    香港股市自1973年3月9日创下峰值1774。96点后开始下跌,至1973年年底(12月24日),恒生指数最低跌至只有400。21点,全年最终仍以433。70点收市,全年跌势之急、跌幅之大,十分惊人。

    尤其是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带来的油价上涨,已经影响弥广,大有演变成二战后最严重全球经济危机的趋势。

    美国、西德、杰本猝不及防之下已经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西方各国的股市也是一泻千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于是进入1974年后,香港恒生指数在上年狂跌75%的情况下继续下跌。

    现在“股市”二字已经成为朋友会面的忌讳话题,不过各大报纸关于股市的评论文章却仍然吃香。

    陆致远知道这个跌势只有到今年年底才会停止,去年股市的高点要到7年之后才会打破,而正式站稳则要留待12年之后。

    他暗自盘算,年底的时候怎么都要筹措资金进入股市,最关键是盯紧九龙仓和长江实业的股票。

    吴尚香见他看报认真,于是不再打扰,捏着一本《会计学》悄悄出去。

    片刻后电话铃响,陆致远顺手拿起听筒。

    倾听一会后,他淡淡地说声“知道,辛苦了”就挂断,然后拨通一个号码。

    “我知道游艇赌场是谁的了。”

    “谁?”陈志超的声音。

    “岳奇。”

    陈志超叹道:“早该想到的,谢谢,我知道下面该怎么做。”

    电话挂断后,陆致远兀自感慨。

    世上之事竟然这般巧合,当日用岳奇名号吓唬别人,如今两人却要针锋相对。

    不一会电话又响,他接通问道:“哪位?山子?怎么样,查到了吗?”

    “那三个杰本人的确挨家挨户问过一个人,后来惹上人命官司逃回杰本,再没出现过。”

    “一直没出现?你确定?”

    “我确定,警方对这个案子很重视,一有蛛丝马迹肯定全体出动。”

    “那你回来吧,辛苦了。”

    下午上班的时候,麦安主动打来电话,说有事可以直接上门说清楚,语气格外亲热,比之前几天的冷淡简直是云泥之别。

    陆致远心里发笑,原来他不赌不毒不贪不色唯独恋栈禄位。

    人皆有弱点,有弱点的人看起来才真实。

    正自凝神间,刘荣华敲门进来。

    “叔,你怎么来了,坐。”陆致远起身迎候。

    “保安室没事,我就过来坐坐。”

    陆致远倒上一杯茶水,“叔,刚想跟你商量个事,你一人在这边没什么朋友,不如找些元朗码头的好友过来做工,互相也能有个照应嘛,行不?”

    “你有几个钱?经得起这般开销?”

    “钱不钱你别管,我也不单为了你。现在香港这么乱,倘若真有那个帮派不知死活上门来骚扰,成果和阿香怎么办?”

    “你开得起工钱?”

    “放心,我有很多钱,你只管去联系。”

    “好,那我等会就去。还有,今晚回去吃饭吗?”

    陆致远想了想答道:“回去。”

    刘荣华笑道:“我下班后做好饭菜等你们。”

    看着刘荣华离去,陆致远暗自琢磨道:“今天是什么重要日子?”

    傍晚时分,陆致远带阿香回到陆虎园。

    饭菜都已上桌,看起来颇为丰盛。

    刘成果不时伸手试菜,自然引来刘荣华当头爆栗。

    陆致远笑笑,拉着吴尚香坐下,“叔,今儿是什么好日子整下这么一桌?”

    刘荣华用嘴咬开啤酒瓶,给陆致远和自己倒满,问阿香道:“喝一杯?”

    阿香点头,刘荣华倒满后答道:“今天什么日子你不记得?”

    陆致远一脸懵懂,刘成果抢道:“我知道,两年前的今天,大哥哥来我家。”

    阿香一怔,惊道:“真的吗大哥?”

    陆致远顿觉鼻子发软眼眶湿润,原来自己抵港已经两年。

    回首这两年,自己一步步爬到了如今初露峥嵘的地位,也是不易。

    不过这些远远不够,大丈夫当盛世建功,尽享道邦极乐才是。

    刘荣华端起酒杯叹道:“阿远,叔没看错你,仅仅两年时间,你就创下这片基业。我也晓得你并不满足,但事事都要步步为营,万不可操切从事。来,叔敬你,过来两年怎么说都值得庆贺。”

    陆致远和阿香端杯,刘成果大叫道:“我也要我也要。”

    刘荣华屈指就要敲下,陆致远劝道:“喝一口吧,没什么的,来,帮哥喝一口。”

    说完他拿起空杯倒上一点给刘成果。

    刘成果伸出舌头舔了一下,苦着脸嫌弃道:“真难喝。”

    三人哈哈大笑,一饮而尽。

    阿香喝完一杯起身盛饭,陆致远和刘荣华传杯弄盏继续添酒。

    五杯下肚后,刘荣华红着脸道:“阿远,叔谢谢你让码头那几个弟兄过来。叔老了,很多事力不从心,今后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成果可就交给你了。”

    陆致远心里咯噔一跳,很觉不详,于是连忙打断道:“叔你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怎么说起这话?成果与我亲如兄弟,你放一万个心。”

    刘荣华咧嘴一笑,“说着玩的,你紧张什么?”

    “说着玩也不行。”陆致远恼羞成怒。


………………………………

第二十八章卧虎藏龙

    5月11日,内陆云省发生地震,震中烈度达到九度,经济损失较重。

    陆致远在报纸上看到报道,心里很感难过。

    他把李承伟叫来问道:“内地云省地震你知道吗?”

    “我看过报道。”

    “我想捐点款,该怎么做?”

    “我要问问,你准备捐多少?”

    “怎么也得百八十万吧。”

    “只怕不妥,你得多想想。”

    “想什么?”陆致远不解。

    李承伟附耳私语几句。

    陆致远沉吟道:“言之有理,那就捐10万港币吧。”

    李承伟道:“老板,你也是新闻媒体人,不如问问新华社香港分社,兴许能直接捐过去,这样要比那些无良商人靠谱很多,你说是不是?”

    “好,咱们等会就去。”

    新华社成立于1947年,是新华通讯社的香港分部兼亚太总分社。

    香港岛湾仔皇后大道上,陆致远下车后环视四周。

    一年了,他再次涉足湾仔,看着左右日益繁华的街道,心里有些喜悦。

    往前走五分钟,陆致远看着招牌问道:“香港新华社,就这?”

    李承伟点头道:“正是。”

    见大楼比较陈旧,陆致远问道:“你来过?”

    “来过两次,到这里跟到家一样。”

    陆致远拍拍他的肩膀笑笑,径自走进大楼。

    李承伟跟在后面。

    走上楼梯,陆致远听到有个清脆的女声在唱:“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歌声清越悠扬,荡人胸怀。

    陆致远顿住脚步闭目凝神,“这是《橘颂》?”

    “确是屈原的《橘颂》。”

    两人来到三楼,右首第一个房间有一纤辫垂鬟的女子,正轻拢慢捻歌振琴弦。

    陆致远暗赞却没多加理会径去第二个房间,里面一群人正在讨论剧本。

    来到第四个房间门口,李承伟上前敲门,里面有人应声,两人推门而入。

    一位白净脸孔戴副眼镜的中年人起身迎候,李承伟满脸笑容介绍道:“庄主编您好,这就是我提过的老板陆致远。老板,这位是新华社主编庄文田先生。”

    陆致远上前握手道:“庄主编盛名在外得闻久矣,今日有缘见面,幸何如之。”

    “哪里哪里,陆先生孤身一人闯荡北美取得赫赫之功,如今天下还有何人不曾识君?”

    三人互相吹捧一番后各自落座,一个秘书模样的女子过来斟茶然后出去。

    “陆先生今日登门有何见教?”喝下一口茶后庄文田撑撑眼镜问道。

    “庄主编,我们都是在外打拼的游子,对祖国的一举一动无不记挂于心。这次云省突发地震,受灾区正好是本人家乡,所以想捐点绵薄之力,以表拳拳寸心。”

    庄文田尴尬道:“这事我不好决定,你也知道如今可是非常时期。不如咱们去问问宣传部长黄光玉先生,看他如何示下。”

    陆致远欣然同意。

    三人出门上楼来到宣传部长办公室,又是一番见礼寒暄。

    黄光玉身材稍胖浓眉大眼,听得陆致远表明来意后,语焉不详道:“按理我不该拒绝,不过…你准备捐多少?”

    “10万港币。”

    “这么多?”黄光玉面露难色。

    陆致远赶紧解释道:“我这钱全是《雅致报》创办以来的利润所得,光明正大。我也是社会主义教出来的新一代华夏人,祖国母亲有难断不能袖手旁观,还望黄部长酌情周全。”

    黄光玉这才放心,“伟大领袖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你的资金根正苗红,我就帮你捐过去。放心,直接捐到云省。”

    “那就多谢两位,在下这厢有礼了。今日天色尚好,不如我请二位吃个便饭如何?”陆致远起身递过自己新开户的存折客气道。

    “陆先生不必客气,这几天我们实在太忙,还是改天吧。”黄光玉接过存折婉拒道。

    陆致远正想问话,门口进来一人,五十上下五官英挺,正是明星鲍方。

    他身后还站着三人,抚琴女子也在其中。

    鲍方见陆致远在里面很惊讶,不过一时情急也没招呼就直接问黄光玉道:“黄部长,听说剧本又被否掉了是吗?为什么?”

    黄光玉正色道:“内地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评法批儒’,这可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我就问你,《屈原》是法是儒?是法我挺你,是儒就停止筹拍再也不要提起。”

    “可我们六次定稿,这怎么可以……”

    “涉及原则问题就算一万次定稿也照毙不误。”

    陆致远在旁听得两人对答,约莫猜出是什么事,于是插嘴道:“黄部长,请听我一言。据我所知,屈原是反对贵族阶层、反对奴隶压迫、反对战争和诸侯割据的爱国人士,这明显是儒家所为。你们大可找历史系教授求证,根据回复再决定影片拍摄与否,也好过在这理争词辩,您说是不是?”

    黄光玉和鲍方一听眼睛发亮,顿时觉得棘手问题举手可解。

    “陆先生,刚才没招呼,实在得罪,你说去哪里找历史系教授求证为好?”鲍方拱手歉道。

    “自然是内地名校的历史系教授最为权威,你可千万别贪图路近去香港大学。”

    黄光玉附和道:“我说老鲍,还是你亲自跑一趟吧,越快越好。”

    鲍方点头道:“我这就回去收拾,下午动身。你们几个过来见过陆先生。”

    三人进门见礼招呼,陆致远才知抚琴女子是鲍方二女鲍起瑾,另两人分别是许鲜和陈瑾波。

    四人出去后,黄光玉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