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神圣的,不是擂台上的屠夫可以轻易摆弄的。”
不过很快,他们就闭上嘴巴再也说不出话来。
后续数据显示,这部电影的票房仅仅只是两日两馆所得票房累计,其中一个影厅仅只容纳200余人。
于是众多的影评人坐不住了,那不是说这部电影的单馆单场单座票房达到了2。95美元?
在如今普遍票价仅仅3美元的年代,单馆单场单座票房2。95美元就代表着影片上座率超过了98%。
这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必须仰望而且难得一见的好成绩。
于是洛杉矶的影评人尽皆闭嘴哑口无言甚至三观尽毁。
一个拳坛屠夫跨界玩玩就能得到这种成绩,电影真的是如此轻而易举的事吗?那米高梅的滑落又是怎么回事?
联艺公司丝毫没有顾及这些,当即决定影片立刻在100家影院上画。
为了将观众尽早赶进影院,米高梅开始推波助澜,众多报纸开始宣传这一罕见的成绩,甚至电视也开始以新闻的方式进行报道。
此时的陆致远却并未关注这些,在交待剧组其他人慢慢筹备新电影之后,他独自一人来到王鸿生的家里。
“是这里痛吗?”王鸿生捏了捏陆致远的右肩问道。
“对,只要稍稍用力就有隐痛。”
“你耍一套拳术我看看?”
陆致远依言演练一趟八极拳,拳风晦涩,刚猛不足。
“这是药物的反噬作用吗?”
“看情形应该是的,你不能再继续修练技击桩和八极拳了,赶紧调理身体才是紧要。”
陆致远点头道:“只能如此了”。
他猛地想起孟汉堂死的那夜遭遇的三个杰本人,开口问道:“你对武藏四郎的武功套路了解吗?”
王鸿生摇头道:“不清楚,不过我听说他们很擅长配合,多是几人组合一起方才出手。”
“孟汉堂也说过他们单人的武功并不高,但组合起来威力十足。”
“他们对你有威胁?”
陆致远摇头道:“没有,我只是问问。”
“真要对上他们,分而击之才是上策。”
“不错,只有这样才能击败他们。”陆致远点头赞同,想想自己如今功力大降,不禁有些沮丧。
王鸿生见他如此,宽慰道:“你也不必沮丧,好歹这次强行升阶让你得以轻松击败乔刘易斯,不然你那个拂手未必能一击凑效。左右不过几年的时间,到时调理好后进展会更快也不一定。”
陆致远听得这话,方才重燃斗志。
回到公寓,陆致远见安妮一人在办公室里修改剧本,于是问道:“雪莉和大雷呢?”
“他俩去卡尔弗城了。”
“噢,你修改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那个老头也来催问,说准备画图。”
陆致远笑了笑,哪是画图啊,画故事板好不好。有了克里斯的辅助,他真的清闲很多。
“安妮,拍完这个你准备做什么?”
“不知道,我想可能真的要回去了。”
“回去做什么?”
安妮眼神迷茫地说道:“霍克回去也不知道说了什么,我昨天打电话回去的时候妹妹说家里有事,叫我得空我回去一趟。”
“需要我陪你吗?”
“不用,这是我和我家的私事。”
陆致远顿时黯然,安妮醒觉自己说错话待要解释,门被推开了。
“老板好。”王大雷招呼道。
“老板你也在啊?聊什么呢这么沉闷?”雪莉调侃道。
安妮吃吃地解释道:“没。。。没聊什么?我们。。。。。。”
陆致远在旁问道:“怎么样?有人卖吗?”
“六大其它公司精明得很,怎么都不肯出卖版权。至于米高梅。。。。。。”
“怎么样?”
“在考虑,可是老板你要这个版权到底有什么用啊?电影电视之外的版权还能做什么?拷贝了自己看?”
陆致远想想后说道:“能买就买,不卖拉倒。”
雪莉突然说道:“对了老板,你不在的时候,HBO打来电话,说上次拳赛的转播分成已经打过来了,要你自己接收。”
“嗯,多少钱?”
“34万美金。”雪莉兴奋地说道。
“这么多?”
“我也好奇地问过,他们说这次电视转播收入高达124万美元,40%分给你们拳手,然后你从中得到7成,也就是34万。”
陆致远点了点头,不枉自己在旧金山打生打死苦耗两天,这才囊获96万美元之多。
这可是1973年的百万美金啊。
………………………………
第一百零一章影评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和叙利亚的军队向以色列发动攻击。
石油输出国组织开始执行石油禁运、提高原油价格17%等措施,并且决定成员各国每月减产石油5%。
同月,在香港的立法局会议上,麦理浩终于宣布将要成立一个独立的反贪污组织,其职权直接对自己负责。
他郑重地说道:“值此非常时期,非常有必要成立一个崭新机构,由德高望重的人员领导,以权力打击贪污,挽回公众的信心。”
廉政公署由此开始筹建,香港即将迎来廉洁的黄金时代,并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成功实现由乱到治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公认的世界最廉洁的地区之一。
“如果你要到三藩市
记得在头上戴几朵花
如果你要到三藩市
你会遇见许多和善的人们
对那些到三藩市的人们来说
那儿的夏日时光充满了爱
在三藩市的街道上
和善的人们把花朵戴在发上
整个国家弥漫着一股奇特的气象
人们在变
新生代自有新的诠释
人们在变,人们都在变
。。。。。。“
陆致远拿起纸笺吹了吹,递给身后的吴尚香,“看看写得怎么样?”
吴尚香拿着纸笺手足无措,随手交给安妮,“大哥,这就是歌吗?我又不懂,还是安妮姐看吧。”
安妮接过曲谱看了看,高兴地说道:“这歌很好听啊,你做的?”
“当然不是,”陆致远心里说道,“原本自己只记得中文歌词,没成想如今又要还原成英文,真是累啊。”
对于安妮的问话,陆致远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
安妮哼上几句,“真好听,你准备把它用在哪儿?”
“陆奇每天早上跑步的时候。”
“我现在越发觉得这部片子会比《屏住呼吸》更成功。”
陆致远笑笑没接话。
《屏住呼吸》100家影院上映已经过去一周,从联艺公司现场观影调查结果来看,观众的反馈数据非常不错,观影人群集中在中年男士和少男少女,这充分显示影片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后劲十足。
在当今的美国,《屏住呼吸》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从整体来看,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大牌明星、没有华丽特效、没有任何超自然元素的噱头,但它完全利用了有限的狭窄空间、平日里司空见惯的道具和简单的人物关系的巧妙配置,凭借着出色的剧情安排和节奏把控,营造出了饱满的紧张感。
再加上传神的拉伸与特写镜头描述以及一惊一乍的配乐诱导,让观众全程都能以嵌入式的视角投入其中从而获得畅快的观影感受。
几位主角忽正忽邪、猎人与猎物的身份一波三转、剧中人性的考验、越战老兵的身份与遭遇、罗姬遭逢生活困境铤而走险以及后来的成功脱困,这些都是电影无可比拟的亮点。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纽约客》的著名影评人宝琳·凯尔旗帜鲜明地声称《屏住呼吸》是“希区柯克之后美国最佳恐怖片”。
这一言论让人大吃一惊,要知道这可是从不轻易接受别人观点、有“毒舌”之称的影评人宝琳·凯尔下的结论。
宝琳·凯尔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影评人之一,素以文锋犀利著称,奚落、挖苦、讽刺是其一贯风格。
她的文字充满了激情以及个人好恶,很多导演对她咬牙切齿,而很多读者却对她情有独钟。
自从1935年纽约影评人协会成立之后,电影评论对于电影的作用日益显著。
像五十年代的《纽约时报》影评人波斯利·克洛瑟,未能登上他的评论,纵然是年度十佳榜的影片也不可能赢得奥斯卡,没有获得他首肯的外语片就更加难以在美国取得成功票房。
其人的影响和地位竟至如斯,实在让人不可思议。
如今的70年代正是影评的黄金年代,优秀影评人层出不穷,宝琳·凯尔和冉冉升起的影评新星罗杰·艾伯特就是其中声名远播的两位。
罗杰·艾伯特少年得志,二十几岁就当上《芝加哥太阳时报》的影评人,三十岁出头便成为第一个通过写影评拿到普利策奖的影评人,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在星光大道上留下“星星”的影评人。
宝琳·凯尔率先发声之后,罗杰·艾伯特也不遑多让,随后发文表示“《屏住呼吸》决不仅仅是一部R级恐怖片这么简单,它对人性的探讨以及美国社会的冷静描述值得广大影迷深思。”
有了两位著名影评人的保驾护航,《屏住呼吸》后续票房自然不会差到哪去。
陆致远甩甩头,抛却这些胡思乱想,笑问安妮道:“昨天你家里打电话过来是催你回去吗?”
安妮闻言登时黯然,没了哼歌的兴致,“是的,叫我无论如何先回去一趟。”
“或许真的很急?你什么时候回去?”
“我准备明天回去,”安妮小声答道,瞥了瞥陆致远的脸色后又道:“我很快就回来的导演。”
“嗯,那你去吧,记得熟读剧本。”
安妮点头。
这时楼下电话响铃,吴尚香赶紧跑去接电话。
“需要钱的话跟我说一声。”陆致远平静地说道。
“不用了,我有的。”
“那么保重。。。。。。”
话音未落,吴尚香在下面喊道:“大哥,你的电话。”
陆致远扫一眼安妮后下楼接过电话。
“喂,哪位,我是陆致远。”
“老板,我是白蓝。”
“白蓝?我有很久没接到你电话了,你还好吗?没事吧?”
“谢谢老板,我没事,有两件事跟你汇报。”
“什么事你说。”
“因为选举临近,最近有多名华洋政客过来拜访报社编辑部,想要寻求《雅致报》的支持和推荐。”
“我们的报纸有这么重的份量吗?”
白蓝勉强笑道:“前段时间有人自费做过民意调查,超过四成的三藩市华裔选民都认同《雅致报》的选举推荐。”
“哦,这很了不起啊,白蓝,你干得真棒。”
“谢谢老板夸奖。”
“那第二件事呢?”
“加州传媒协会叫我们过几天去开会,说要颁发最佳国际新闻报道奖给我们,还有北加州华人媒体协会也要颁发最佳新闻评论奖、最佳采访奖、最佳新闻摄影奖给我们,老板你说这是不是好消息?”
“天哪,白蓝你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啊。没说的,今天晚上报社全体同仁聚餐,我请客。另外,你能开心我很高兴。”
“真的吗老板?”白蓝的声调有些颤抖。
“当然是真的,你开心最好。”
“谢谢你,老。。。板。”白蓝哽咽道,然后把电话挂断。
陆致远拿着听筒伫立当场,默然良久。
“出什么事了吗?”安妮走进来问道。
“啊?”陆致远这才醒悟过来,挂了电话,“没,没事,只是想问题出神了。”
安妮看看陆致远,又瞥了眼电话机,“那个老头找你。”
“哪个老头?”
“克里斯。”
陆致远一拍额头,恍然道:“对,我约了他一起去电影院看看。”
“是去看观众的反应吗?”安妮一下子高兴起来。
“对啊,一起去吗?”
“好啊,你等等,我去换件衣服。”
看着安妮转眼之间由忧伤转为雀跃,陆致远也跟着高兴起来。
………………………………
第一百零二章盛大婚礼
陆致远出门问吴尚香去不去,吴尚香说不去。
“那你休息,等大雷回来就说我们上街看看就回。”陆致远吩咐道。
吴尚香点头答应。
王大雷和雪莉去了联艺公司洽谈电影版权的事,因为最近有风声说大卫·皮克即将离开联艺去往派拉蒙,保罗在陆致远的甜言蜜语下逐渐有些软化,同意出售《大独裁者》、《桃色公寓》以及《西区故事》等拷贝影视之外的版权。
当然,也是因为临走的大卫·皮克有所意动,双方才有进一步洽谈的可能。
陆致远携安妮来到大门口,见克里斯戴着一副超大框黑色墨镜站在车边,于是笑问道:“你不嫌惹人注目吗?”
克里斯朝安妮点头后笑道:“不会,现在流行这个。”
“筹备组在卡尔弗城还好吧?”
克里斯耸耸肩道:“还不错,你也知道,筹备嘛,没那么严格的。”
陆致远点点头坐上驾驶位。
因为米高梅参股拍摄《格斗之王》,所以影片的筹备地点被他改在米高梅王国里。
克里斯以陆致远助理的身份参与影片筹备,随着众人日渐熟悉,也就不再有藏头露尾的必要。
众所周知,1945年前的美国大片厂因为垂直整合体系拥有全国17%的电影院,控制了全国45%的拷贝租用收入。
1948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颁布派拉蒙法案,禁止好莱坞大公司垂直经营制片、发行和放映业务,与此同时电视也开始普及和郊区化,由此好莱坞公司纷纷卖掉属下的院线公司,垂直整合体系最终崩溃,新竞争者进入放映市场组建了新的院线公司,多厅影院建设开始成为主流。
1969年美国多厅影院”公司率先营建了令业界为之瞠目的六厅影院,标志着巨型多厅影院时代正式来临,同时也为独立、艺术院线打开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