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点路,避开大林场的人,我们直接去龙王井。”
“听老板的。”
“叽。”
一行两人一狐步履匆匆,不管是池桥松还是任琼丹,赶路速度都飞快。即便没能化形的涂山孑,跑起来也比正常狐狸快。
不多时,山林已经在望。
“就是这里了,才晒了一天,小回龙的水位就下降一半,都快把龙王井给露出来。”池桥松带领两只狐狸精,来到目的地。
原本的小回龙河道,已经下跌很多,露出两旁的凌乱石块。
任琼丹四处打量,看着周围环境,缓缓说道:“此处平平无奇,既不能聚风,更不能纳气,水过而散,龙过而断,实在不是什么福地。”
一般而言。
不管是古墓,还是宝地,都有一些风水上的玄奇之处。
但龙王井这里,光看环境,就是个普通小山包,树木倒是稠密,连阳光都很少能透过树荫洒落在龙王井上方。
“你们帮我护法,我先带照相机下去,拍几张实地图片。”池桥松拿出头灯,戴在头上说道。
涂山孑却伸爪子拦住他:“叽。”
随即看向任琼丹:“叽。”
任琼丹闻言,顿时脸色一黑:“杀千刀的无毛老狐,心当真歹毒如此吗!”
却是涂山孑拦住池桥松下水,让任琼丹先下去试探危险,如果没危险,再轮到池桥松和它一起下去。
不过任琼丹只是瞪了一会涂山孑,就老老实实将绳子绑在腰上。
戴好头灯,拎起照相机,可怜巴巴的说道:“老板,奴……我若是有危险,抖动绳索,万望下去救我一救。”
池桥松点头应道:“放心吧,即便我不救,老涂也会救你,它这人嘴硬心软。”
任琼丹得了保证,一头扎进龙王井中。
才过去没几分钟,绳子就抖起来。
池桥松迅速往上拉。
涂山孑则站在一旁,略显紧张的看着水潭,也不知道它是在关心拍摄结果,还是关心任琼丹安危。
哗啦。
任琼丹被拉出水面,同样绑了绳子的照相机,悬在一旁。
她整个人都有些懵,好一会才吐出一口水,缓了过来,恢复一些精神:“那……那石刻有、有问题。”
“叽!”涂山孑发声。
任琼丹不理它,对池桥松说道:“我拍了没几张,就感觉浑身不对劲,差一点连《人相尸解术》都维持不住,神魂像是要离体一样。”
“你先休息,我下去再拍点视频。”
“叽!”
“老板小心点。”
“放心,这一趟我只拍视频和照片,感觉不舒服就上来。”他绑好绳索,一头扎进水潭,快速下降到漆黑之处。
头灯照射水潭壁,看到了无数眼睛组成的石刻尾巴。
咔嚓、咔嚓!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上古炼气士
咔嚓,咔嚓!
相机对着头灯照亮的眼睛石刻,咔咔拍照。
池桥松甚至自己都闭上眼睛了,但心中依然感受到难言的悸动,头也开始微微晕眩。
他忍着难受,将相机放下。
又拿起摄像机,开始对着石刻进行拍摄,并且不断往下潜水,顺着石壁上的龙形雕刻尾巴,往身体部分探索。
不过才往下潜入没几米,仅仅看到龙形雕刻的第一只狰狞爪子,摄像机的小屏幕上就变成雪花图像,拍不出任何画面了。
外面包裹的防水袋子,也开始往里面渗水。
他抱住摄像机,头灯往下方照射,看到龙爪往下的位置,眼睛形状的鳞片,从一开始的灰色,渐渐过渡为暗红色。
不过再往下,头灯的光线不足,这些眼睛形状的鳞片,伴随着龙形雕刻的身体,没入黑暗之中。
他心头的眩晕感觉越来越强烈。
勉强施展一次《小道望气术》,往龙形雕刻看过去,便见一道幽蓝色火焰勾勒而成的曲折身躯,向井底蜿蜒而去。
似乎冲向未知的尽头,在尽头那里,似乎又有紫色的光芒,组成一道门户。
散发着致命的诱惑,吸引着他往下探索。
“呼!”
池桥松强忍着难受与诱惑,身形一转,明劲、暗劲、化劲在双腿爆发,仿佛螺旋桨一样带动身体向上冲。
哗啦。
直直冲出水面,跳到岸边。
“呼……呼。”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叽!”
“老板,你怎么样了?”
涂山孑和任琼丹,都靠近过来,关切的看着他。
池桥松甩了甩头发上的水渍,微微定了一下神,回道:“让我缓一下,脑袋还有点晕……对了,帮我看看摄像机进水没有。”
任琼丹接过摄像机,打开密封袋口,发现袋子里已经有了不少水珠,不过机器还好,并没有被水浸泡。
“潭低的水压太强了,单靠防水袋不行,真要拍摄还得买深水设备。”任琼丹回道。
“深水设备也未必好使,你再看看摄像机,还能正常工作吗。”池桥松揉着太阳穴,缓解脑袋的晕眩之感。
任琼丹重新开机,发现摄像机还能拍摄:“可以,老板。”
“好吧。”池桥松没再说什么,他心里面有所怀疑,怀疑摄像机和照相机,可能根本就没拍到任何关于龙形雕刻的画面。
片刻后。
他休息好了,难受感觉全部恢复。
涂山孑询问:“叽?”
“你也要下去看一看?好,不过要小心,我感觉这龙形雕刻有勾魂夺魄的力量,看了之后会松动神魂。”
给涂山孑绑上绳索。
涂山孑将狼头小鬼吐出,化作一个黑烟罩子,将它自己包裹,这才跳进水潭之中开始下潜。
任琼丹一边放着绳索,一边轻声感慨:“连老板你现在的境界,都承受不住龙形雕刻的力量,这龙王井到底是什么人物的大手笔?”
她见过池桥松练武,真假雷音轰鸣,乃是武士境上三等的标志。
虽说武士境依然属于下士三境,但距离上师三境的巨擘们,也仅仅差一次悟道而已,根基早已经夯实雄厚。
浑身气血之强,邪祟咬一口,恐怕都会被烫死。
有如此强大的气血,神魂自然坚固无比——气血就像是房屋,神魂就是住在房屋的租客,房屋越坚固,租客自然越安全。
“若这里真的是通往地府的门户,恐怕……”池桥松眯起眼睛,“会与上古炼气士有关系,不过上古炼气士真的很强吗?”
正如科技在发展,武道也在发展。
上古时代的确百家争鸣,三教九流、旁门左道层出不穷,但这些都没能挡住大势,在近现代时期合流为武道。
武道之强盛,绝对吊打上古时期。
任琼丹对此以为然:“上古炼气士似乎并不比如今的武道高手强大,只是人们总喜欢厚古薄今,才生出了诸多炼气士的传说。”
不过。
她话锋一转,又说道:“但如今的武道,只有中武和下武还在发展,上武似乎早早就断了传承。老板,你说若是炼气士拥有上武传承,会不会有实力营造龙王井这项大手笔?”
“上武?”
池桥松正要答话,绳索忽然抖动起来。
他立刻发力,将水潭中的涂山孑拉出来,拉出水面的涂山孑,身体软绵绵的耷拉着,差一点就要昏迷。
任琼丹见状,又急又气:“你这无毛老狐,怎生如此逞强,就非要比我多憋气一分钟?”
涂山孑闻言,翻了翻白眼,没有回答。
躺在石头上,任由任琼丹帮它擦拭身体。
池桥松见状,好笑的歪了歪嘴——这生活秘书有点不称职,他爬上来的时候,也没见任琼丹帮忙擦水。
随即他又开始思考任琼丹所说的“上武”。
大夏民国武道昌盛,广为流传一句话:“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中武是内功,是气功;下武是外功,是横练功夫。
理论上来说,武道内功要比武道外功高一个档次,但事实恰好相反,大夏民国的主流是武道外功修士。
虽说到了上师三境,内功外功巨擘都能纵横大地,战斗力几乎不相上下。
但在下士三境阶段,还是横练高手更强。
而修炼气功的修士,只能在道观里潜修,或者外出降妖除魔卫道——真正想击杀邪祟,还得靠横练武者帮忙。
所以很多人猜测,上武未必就是更强大的修炼法门。
或许上武就是治国之策,又或许上武是科技手段,甚至上武可能是代表国力,是整个国家所修炼的道,而非个人的道。
“不过,若真有地府,且上古炼气士真的很强,或许这个上武也会是真实存在的修炼法门!”他心头砰砰跳,“很有可能,上武真的是修仙法门,否则地府从何来,肯定就是掌握修仙法门的上古炼气士所为!”
他还想到了交趾省督军马兰刀得自地府的《窍中二气》,这样的神通手段,似乎也很符合修仙之法。
“修仙啊!”
池桥松平复一下激动的内心,想到了家中良田十亩:“若是真有上武,我的良田里,又能长出什么样的本灵根?”
小回龙的流水潺潺,龙王井依然幽深不见底。
涂山孑也在任琼丹的照料下恢复过来,一把推开任琼丹,抖了抖湿漉漉的超小号道袍,尖叫一声:“叽!”
第二百三十九章 龙喋穴
“叽!”
涂山孑叫声急促。
它似乎有了不得的发现,通过任琼丹来转述:“无毛老狐说他想起来了,此处极有可能是传说中的古墓,龙喋穴。”
“龙喋穴?”池桥松疑惑,他未曾听说过。
涂山孑则不断比划手势,又连声“叽、叽”叫唤,让任琼丹帮忙翻译。
“龙喋穴是一种特殊的墓穴,墓主人会选择一条龙脉,在龙脉尾部寻找穴位,然后钻井修墓,意味着驭龙宾天。
升天为阳,入墓为阴。
所以龙喋穴要挖深井,井下极阴之地为棺椁所在地。
这龙王井石壁上绘刻的石眼龙雕,乃是喋血之龙……龙喋血将死方能入阴间,意喻将墓主人从阴间带入阳间,从而达到驭龙宾天的效果。”
随着任琼丹的转述,池桥松渐渐明白,他迅速问道:“老涂,既然这是一处古墓,那墓主人身份你可能推测出?”
涂山孑点点头,又摇摇头。
任琼丹代为转述道:“他的意思是,龙喋穴之墓乃是帝王规格的墓穴,墓主人绝对权柄煊赫一时,甚至可能是封建王朝的帝王。”
“封建帝王?”
“可能是乱世期的小王朝帝王。”涂山孑指点江山。
超小号道袍之下,整个神态意气风发。
任琼丹双目含情,温顺地充当翻译:“主要是这处龙喋穴之墓,点在玉斗山脉的尾巴上。而玉斗山脉虽然属于南干龙,却是一支截断之脉。
龙气不足,贵亦可言啊。”
大夏民国旁门左道之中,有风水一脉。
曾为这千万里山河,定过龙脉走势——以昆仑山为万山之祖,为天下龙脉之祖山,一切去脉皆从此来龙。
龙向东而生,向西而亡。
故此。
大夏民国疆域之内,有两条断头龙,和三条干龙。
一条断头龙从昆仑山出发,向夷播海方向逶迤,称作西断头龙;一条断头龙则向乌梁海方向奔驰,称作北断头龙。
这两条断头龙乃是西去之龙,主导死亡——故此大夏历史上,游牧民族多从西北侵入。
而另外三条干龙,都是东去之龙,主导繁衍生息。
一条干龙从昆仑山出发,行走于黄河之北。经过祁连、太行山脉,一路奔行到三韩半岛入海,再从波涛中冲入扶桑之地,称为北干龙。
一条干龙,行走于江河之间,横穿中原大地,经过秦岭、大巴诸山,散入江、河、淮、济四渎,再入海隐伏,称为中干龙。
还有一条干龙,行走于横断山脉与天府之国,散入武陵之后分为数支,最终龙首吞吐润金陵,龙爪入海抓琉球,称为南干龙。
这三条干龙当中。
北干龙最长、最凝聚,所以大夏历史上,王朝多为北伐南而一统。
中干龙最短、最分散,所以中原人杰地灵,滋养了大夏文明。
南干龙虽然长、却分散、还有断裂,所以大夏历史上,南伐北而一统的王朝少。
“玉斗山脉就是南干龙的分支,并且属于已经截断的分支,虽然也有龙脉气运,但先天不足,气运自然浅薄。”
任琼丹略懂风水,她将涂山孑的话,加以润色,让池桥松明白了大夏民国的龙脉来布局。
正所谓来龙去脉。
龙脉之说,源远流长,自有其中道理。
她正色道:“风水一脉虽然被武道内功剔除,大夏官方也不支持。但那些内功法师巨擘,若不通风水根本没法行走江湖。”
池桥松对此,表示认可:“的确,风水不可尽信但也不可不信,当初小青之母被杀,还是嗣汉天师府的费法师亲自出手,祭拜山川、调理气运。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这处龙喋穴之墓,我们要如何发掘?”
一人两狐,都有些为难。
涂山孑借助任琼丹之口道:“若能稳固神魂,便能下水探墓,否则这喋血之龙的摄魂能力,会让我们难以维系。”
池桥松闻言有了决断:“我能坚持片刻,但还不够,若我能晋升羽士境,或许便能扛得住喋血之龙摄魂。”
“那就先回去,龙喋穴在这里跑不了,我们等池哥你修成羽士,再来探墓。”
“也好。”
面对难以抵抗的喋血之龙,一人两狐只能先回去。
不过确定了龙喋穴的神异,池桥松的心情不错,这座乱世小王朝帝王之墓中,或许就有上武的线索。
回到越野车上。
池桥松一边开车,一边聊到:“这龙喋穴之墓,或许被人发掘过。”
任琼丹好奇问道:“老板如何判断的?”
“幽冥凭证。”
幽冥凭证的材料不可考,年代也不可考。
若是近现代所制造,比如大夏建国前的乱世时期,有人绘制了幽冥凭证,则代表这处龙喋穴之墓被发现过。
若是墓主人的殉葬品,既然从墓穴中流出,意味着墓穴已经破损。
涂山孑则有不同看法:“被发现有可能,但并未被盗走宝物,否则这头喋血之龙石雕,不可能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