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许世彦酒品还行,喝多了也不至于胡说八道,或者又哭又闹,顶多就是坐在那儿发呆,再不然有个地方倒头就睡。
许世彦夫妻,在大营住了四天。
中间找时间,去许世彦的大舅、二舅、大姨家里都坐了坐,还去了隔壁苏安瑛的大爷苏维诚家里吃了顿饭。
反正苏家人对许世彦都挺好,特别热情,非得留许世彦一家子多住几天不可。
许世彦惦记着家里的君子兰,心里就跟长草一样,好歹住了四天,再也忍不住了。
正月初七上午,夫妻俩带着四个娃,坐车返回松江河。
跟着一起来的,还有苏安芳和苏安花两个。
苏维忠一心想着把俩闺女都嫁到东岗去,就跟苏安瑛商议,想让老五老六送苏安瑛一家子回去,顺道在那边住一阵子。
或是跟许世琴学点儿手艺,或是帮着苏安瑛干活看孩子。
老爷子打的好算盘,他是觉得让俩闺女去许家住着,左邻右舍的瞧见了,总有那热心肠的人给保媒拉纤,指不定这姻缘就遇上了呢。
苏安瑛犟不过亲爹,只能跟丈夫商议。
俩妹妹在大营也没啥可干的,指望她俩种地干活根本不行,不如过来给她俩找点儿事情做。
别的不说,暂时先跟着苏安瑛一起照看君子兰花苗也行啊。
家里君子兰花苗越来越多,许世彦这么多事情呢,顾不上。
许世琴年后也得回去上班了,没时间照看。
苏安瑛要照顾四个孩子,忙起来怕是连饭都吃不上,哪有时间照看君子兰花苗?总不能把活全都扔给周桂兰吧?
让老五老六过去帮忙照看着,一个月给点工钱,好歹比找外人强。
许世彦一听也在理,家里现在摊子越铺越大,真是需要几个好帮手。
苏安芳苏安花都没结婚,没啥拖累,轻手利脚的干啥都方便。
就这样,许世彦答应了让俩小姨子跟着一起走,不过他没说是回去照看君子兰。
在苏家这些天,许世彦连提都没提过君子兰的茬儿。
这事儿,让谁帮忙淘登花苗和种子,都得给人家好处,不然的话,以后别人知道他养君子兰挣了钱,肯定都不乐意。
都是亲戚,让人帮忙,给多少?许世彦现在还没挣钱呢,也不知道将来能挣多少。
给多了,他舍不得也拿不出来,给少了,以后全都是麻烦。
索性,就不提这个茬儿,以后别人知道了,就说是跟朋友合伙的生意,他自己做不了主,这样更省心。
反正如今也淘登不少了,以后能遇上就弄点儿,遇不上也就拉倒,好好培育手里这些就不错。
今年过年晚,正月初七就已经二月十九号了,中午外头化冻,温度也高一些。
众人下车,直接找个驴吉普坐着,没觉得怎么冷,一路就回到了东岗。
回家第一件事,肯定是去爹妈那边看看。
周桂兰一听说苏安瑛的两个妹妹都过来住一段时间,立刻就说,那不如让苏安芳和苏安花住在这边,正好跟许世琴作伴儿。
白天俩人到许世彦家,帮着侍弄君子兰,晚上回来住。
要是她们乐意,还能跟许世琴学学做衣服啥的。
周桂兰这么安排,其实挺合许世彦心意。
要知道他这是单门立户过日子,没跟老人在一起。
这家伙,忽然住过来俩小姨子,都是没结婚的大姑娘,传出去别人会不会说闲话?
去年苏安花在的时候,主要是周桂兰母女大多数时间也在那边住,左邻右舍的都知道,没人说闲话。
如今许成厚不上山看参了,周桂兰也不可能住到儿子那边去,要是苏安芳姐妹都留在那边,就不太好。
再有一个好处,周桂兰这头时常会有些岁数大的老太太过来串门。
这年纪大的人吧,都爱给人保媒拉纤,这不正好么?也省的许世彦费心费力去踅摸了。
他只要嘱咐老妈一声儿,说一说苏家那头的要求,这事儿就能成一半儿。
到时候有人来提媒,许世彦费点儿心思打听清楚,行,就相看,不行,就拉倒,多简单。
“嗯,我看这样行,正好五妹妹六妹妹跟世琴年纪相仿,她们在一起也有话说。
闲着没事儿,还能跟世琴学点儿手艺啥的,最起码学学踩缝纫机。
以后这玩意儿,家家必备。”许世彦连连点头,表示同意母亲的提议。
那头,苏安瑛也觉得婆婆的提议挺好。
她倒是没那么多心思,主要就是觉得,有许世琴在跟前儿,说不定俩妹妹真能跟着学出点儿啥来。
就算不指着手艺吃饭,这女人也该学点儿针线啊,要不然以后结婚有了孩子咋办?
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股
许世琴一听说,苏安芳姐妹要留下来,更是高兴的不得了。
从小家里就她一个女孩,没人作伴儿,有时候确实孤单的慌。
尤其是看着别人家都有姐妹,属实挺羡慕。
之前上班还不觉得什么,如今在家养着也不干啥,时间长了真是没意思。
去年苏安花在这边的时候,就跟许世琴相处特别好。
许世琴一下班,俩人就凑一起,说话聊天干点儿啥活,挺好。
如今又多了苏安芳,许世琴更高兴了,赶紧去收拾了西屋,又抱了两床被褥出来烘着,晚间好用。
“往后你俩就跟我一起住,正好,我也有伴了。”
许世琴倒腾完被褥,又把柜子收拾了,腾出两个格来,留给苏安芳姐妹放衣服啥的。
西屋,三个姑娘有说有笑收拾东西,东屋,许成厚夫妻则是跟许世彦聊天。
“你们出门这几天,家里倒是挺热闹的,不少人都来找你。
立民领着个小伙子,挺年轻、戴个眼镜,过来找你好几回了,说是啥参场的书记找你有事儿。
你得空赶紧去参场一趟,问问立民,到底咋回事儿。”
“还有,松江河林业局那个姓郭的主任,昨天也来找你。
说什么你让他帮着打听的事儿,有消息了,让你抽空过去一趟。”
许成厚也不明白儿子找人家又啥事儿,反正他就是给传个话。
“再就是咱队里,这几天要开会分地了。
于书记让人来问我,这个参地还承包不了。
眼见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咱要是不去看参,队里得赶紧找人。
我跟他说了,咱今年不承包看参了,谁愿意去看谁去。”
这是爷俩早就商议好的,许成厚答应了儿子,自然不能变卦。
“行,我知道了,爹。
明天我先去郭哥那头,我拜托郭哥帮忙,再给淘登点儿君子兰花苗。
我估计是有信儿了,正好趁着正月里没啥大事儿,我跟建设、胜利他们再四处淘登一些花苗、种子啥的,也就差不离了。”
自家亲爹,没啥可瞒着的,许世彦实话实说。
“你们几个现在是不是淘登着不少了?弄那么多,将来能卖出去么?”
许成厚有点儿担心,这些玩意儿再便宜,也是花钱来的,这要是卖不出去可咋办?
“爹,没啥事儿的,眼下这点儿不算多。
多一点儿才好办,太少了不好整。”
不管啥产业,都得有个规模才好办。
多了,他可以想办法找车往省城运,也可以从省城找客商过来买,总得扣除运费之后还挣钱才行吧?
那要是就家里这几十盆,咋整?值当跑一趟腿儿的么?
他总不能背着个背筐,装上三两盆花,坐火车去省城吧?那不是开玩笑么?
许成厚不懂这些,但他知道儿子办事还算稳当,应该是心里有谱才敢这么干。
“那行吧,随你。
对了,你找人家郭主任帮忙,以后是不是得给人家好处啊?你这是挣钱的买卖。”
许成厚不懂经营,却懂人情世故。
要是搁以前,这种事情,中间人都得对个缝儿,也就是赚介绍费。
如今不知道还有没有这行当了,但是找人帮忙,好处肯定得给。
“嗯,这事儿我跟建设他们商议了,得带着郭哥一股。
郭哥不是外人,咱这些年没少麻烦人家,不能亏了他。”
郭守业那头,必须给足了好处。
不仅仅是这一回,后头还有事情要找人家呢,不给好处哪行啊?
许成厚听了,点点头,还行,三儿子处事方面倒还算周全。
“嗯,这事儿我是给你提个醒儿,你要是小打小闹呢,就随便。
你要是想往大了折腾,最好再跟咱队于书记,公社陈书记,都打个招呼。
有啥事儿,队里也能帮你担着点儿。”
许成厚岁数大了,经验多,少不得给许世彦提个醒儿。
“成,我知道了,爹,这事儿我心里有数。”
许世彦笑笑,看出来了,老爹现在是一心替他着想,比他考虑还周全呢。
“哦,对了,还有件事儿,初五那天,老二拿了两百块钱回来。
说是他暂时就能凑这些,剩下的,等他划拉着钱了,再给我。
那二百块钱,我给你,就当是老二也入一股了。
你也别吱声儿,以后有啥出力的活,你就叫他,将来不管挣几个钱,记得分他一点儿。”
许成厚把二百块钱交到了许世彦手里,算是替二儿子入个股。
“唉,我这养了五个儿子。
以前就觉得那几个又精又灵,还都有工作,有他们在,就算我老了也不至于没人管。
如今看看,越是聪明的越奸,还赶不上你俩呢。”
老话说“偏疼不得济”,一点儿都不会错。
老大是长子,从小就得爹妈看重,哪怕是许世先惹了那么大的祸,许成厚也还是对儿子寄予厚望。
老四机灵,老五聪明,都得爹妈喜欢,可越是这样儿的,越是私心重,只顾着自己不顾爹妈。
反倒是成天闯祸挨揍的老二,和这个蔫了巴登最不受重视的老三。
以前觉得没出息,却偏偏是没出息的孩子更孝顺。
许世彦一听说二哥拿回来钱,惊讶之余也挺高兴。
“我二哥这两百块钱啊,还不知道从哪儿借的呢,指不定还瞒着我二嫂。
行,我听爹的话,这事儿带上二哥。”
许世安在养殖场干活,那边还要建花棚,养君子兰的事本身也瞒不过他。
这样正好,可以顺理成章的带着,以后那哥几个挑理,许世彦也有话说。
一家子在这边吃了饭,下午四点了才回家。
好在有老两口给照看着家,不管是住处还是花棚,都烧了火,屋子里挺暖和的。
花棚里种下的种子,也开始发芽冒出一点点头来,出芽率还可以,不算低。
许世彦对君子兰的种植,又多了些信心。
正月初八上午,许世彦先去松江河找了郭守业。
郭守业一见许世彦,就告诉他,过年这些天,他帮着打听了不少地方。
泉阳林业局、露水河林业局、白河林业局、三岔子林业局等地,亲戚朋友家里但凡在的,他都让人帮忙问了,还别说,真有不少。
“这些是地址,你过去找人的时候,就说是我告诉你的,人家就知道了。”
郭守业递给许世彦一个小本本,上头都是一些地址和人名。
“哎呦,我可得好好谢谢郭哥,你这帮了我大忙了。
哥,这事儿你放心,弟弟挣钱了,肯定落不下哥。”
第二百六十七章 参场书记
有了郭守业给的这份名单和地址,许世彦回家就把赵建设等人全都叫到一起商议。
正好去年大家伙都去过一些公社、参场给做技术指导来着。
看见那上头的地名,各找熟悉的,然后分头行动,带上钱出发干活去。
趁着正月里还都没啥事闲着,赶紧往回划拉,等着过一阵子忙了,谁还有工夫折腾这些?
别人都去忙了,许世彦不行,他还得去趟参场。
别管林书记找他有啥事儿,韩立民都说好几回了,冲着韩家也得过去一趟啊。
于是,许世彦跟着赵建设等人一起出门,骑着车子直奔参场韩家。
韩文忠和韩立民一见许世彦来了,都特别高兴,赶紧去隔壁找了一分场场长历秉卓,还有他家儿子历诚容。
历秉卓一听说儿子口中的能人来了,立刻就跟媳妇说,赶紧准备点儿饭菜,要请客吃饭。
然后,历秉卓打发儿子历诚容,赶紧去林书记家里请人。
历秉卓自己,则是亲自去韩家见许世彦。
“哎呦,这位就是许技术员吧?
没少听我们家诚容提起,那孩子可佩服你了,说许技术员是大能人啊。
之前一直都没机会遇见,今天总算是见着了。”
历秉卓见了许世彦,格外客气,朝着许世彦伸出右手。
许世彦在历秉卓进屋的时候就站起来了,这时也伸出右手跟对方握了下。
“历场长你好,久仰大名。
诚容兄弟夸张了,我就是个普普通通老农民。”客气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不,不,许技术员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你的事迹我都听说了。
就你整的那个地枪,如今各个参场都用来看参,好使。
还有那镐头,我们参场现在全都换这种了,干活快。
更别说你研究出来的那个参地肥了,你们二大队今年的产量,简直让人眼红啊,太厉害了。”
去年东岗公社二大队人参产量迈上新台阶,平均每丈产水参二十五斤。
这可是抚松参业发展的里程碑,别说抚松了,就连附近县城,但凡是栽种人参的地方,就没有不知道的。
这话,许世彦倒是不好接了。
“过奖过奖,就是一点儿小聪明,被大家捧的太高了。”
“那个,韩大哥,我这儿有不少问题还想请教许技术员。
我家诚容去请林书记了,不如就请许技术员,还有韩大哥、立民,咱一起上我家去坐坐呗?”
历秉卓今年快五十了,比韩文忠小几岁。
两家是邻居,相处的挺好,历秉卓开口相邀,还说林书记也会去,那韩文忠还能拒绝?自然很爽快的应下。
“成啊,左右没啥事儿,上你家坐坐去。”
韩文忠笑呵呵点头,穿戴妥当,众人一起出了韩家去隔壁。
一行人进了历家东屋刚坐下,那边历诚容和一参场书记林启越也到了。
历秉卓少不得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