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即食蜜片的工艺不算特别复杂,切片,用上好的蜂蜜腌制。
可以制成罐头,最好是单片塑封的独立包装,小零食嘛,一片一包,随时可以打开吃。
人参,可药用可食用。
药用就不用说了,什么人参再造丸、人参大补丸、人参健脾丸之类,都用得上。
人家国外还可以单独提取人参皂甙、人参皂苷等成分来使用。
普通食用方法,多数就是炖鸡汤、泡茶、煮粥之类,应该说挺费事。
这种即食蜜片,完全就是当小零食来吃,随时随地想吃了,打开一包。
有上好的蜂蜜炮制,去除人参的火气,可以滋阴润燥、增补元气。
相对来说,更受一些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工作繁忙的白领喜爱。
许世彦这么一介绍,技术组这些人就全都傻眼了,谁也没想到还可以有这种方法。
“组长,你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是咱们生产出来的人参,是省里药材公司直接收走。
这种,药材公司没有采购计划。”旁边有人提出异议。
许世彦笑了下,“你们觉得,以目前咱们县人参发展的势头,再有两三年,产量翻一倍的情况下,省药材公司,还有那个能力全数收购么?
如果,他们不能全数收购,我们辛辛苦苦栽培出来的人参,销路在哪里?”
几句话,吓得底下一群人脸色发白。
“不能吧?人参一直都是统购统销的,省里还能不收购?
那要是省里收不了那么多,咱可咋办?”
计划经济时代,人参经营实行的是统一计划、统一生产、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政策。
抚松出产的人参,由省药材公司和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统一收购。
但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各地人参产业蓬勃发展。
到1989年,上级下发文件,除了上述两个公司按照之前签订的五年购销合同进行收购外,其余部分由县里自行组织收购。
那个时候,人参产量急速增加,县里根本没有能力全面收购,这就导致了大量人参积压。
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还是没能挽救局势。
从九零年开始,人参价格暴跌,九二年跌落谷底,从此,人参市场一蹶不振。
而现在,情况有了变化。
因为参地用肥料的缘故,人参大面积增产的时代即将来临。
那么,省药材公司和保健品公司,还有那个能力全额收购么?或许能坚持几年,但是接下来前景依然不乐观。
国人有个习气不太好,跟风,只要看见别人做什么挣到钱了,就会引起很多人一窝蜂的涌进来。
参业也是如此,这几年人参增产,参农收入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各地参户大面积扩种。
不用说各个社队原本的参场,各个企事业单位或者自己批参场,或者跟林业局下属林场合办参场。
甚至于小学、供销社这些单位,但凡有点儿钱可以投入的,都会往里投。
人参种植面积盲目扩大,造成的后果就是人参价格暴跌。
种出来的人参无人收购,参农为了减轻损失,互相压价。
所以在今年春天,县里开表彰会的时候,许世彦就提出来,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控制人参种植面积,不要盲目扩张。
不过,他的一番言论,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不少人觉得,许世彦现在是有了正式工作,脱离了农业队,就忘本了。
不顾大局,反而要限制其他人发展,阻碍县域经济腾飞。
这是在替国营参场说话,要垄断市场,反正说啥的都有。
一些反对的人,差点儿把许世彦先进个人的评奖都取消。
幸亏有管书记力挺,许世彦才没被处分。
之后许世彦回来,跟林书记谈过这个问题,林书记的想法跟许世彦一致。
任何领域,盲目扩张只会酿成更大的危机。
所以一参场必须走在前头,不能等到危机来了再想办法破局,那时候就晚了。
“国营一参场,全县四个参场中历史最悠久的,算是老大哥。
所以一参场必须起到带头的作用,我们作为一参场的技术研究部门,必须打头阵,拿出拳头产品,决不能让外人看不起。
产品出来了,至于说销路,不用咱们费心,林书记和县里管书记会考虑。
我们要做的,就是技术攻关,价值最高的、利润最大的、客商最想买的产品做出来,这是我们的任务。”
第二百八十五章 历诚容的心思
“人参蜜片只能说是个小玩意儿,咱们今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产品。
就是以高丽参为蓝本,争取打造出有我们自己特色的,抚松长白山红参。
这个好像县里参茸公司也在研究呢,咱就跟他们比一比,看谁先研究出来。”
不管做什么事,有竞争才会有动力。
许世彦故意这么说,就是为了让手底下这些人都打起精神来。
当然,县里在研究这个长白山红参,也确有其事,不过一直没啥进展。
许世彦也是憋着一股劲,非得带人攻克技术难题不可。
“接下来,我们还要发展各种人参制品。
比如说,人参精华露、参力源口服液、参宝酒、人参糖、参茸咖啡、人参银耳罐头、人参烟、人参茶,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这些东西研究出来,趁着九十年代保健品的风,不光可以出口国外,国内也能打开销量。
“将来我们的技术可以了,还能做人参美容霜、人参护肤露、人参洗发液、人参精华皂。
只有我们自己把产业精细化、品牌化了,才能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
而不是简简单单种地里三年,起出来加工卖掉完事儿。
要记住一点,原始粗放的生产加工方式,永远只能挣最少数的钱,咱们的钱,都让人家挣走了。”
应该说,许世彦这大半年的书,真不是白看的,各种理念理论都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他说的这些,更是打开了一扇门,让所有人看到了门外的世界。
“好,组长说的好。”历诚容第一个鼓掌,其他人回过神来,也跟着鼓掌。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憧憬和希望。
“组长,你刚才的话,我可以记录整理下来么?”历诚容随即问了句。
“我觉得,这个不光是我们技术组应该学习,咱参场大部分人都应该学习。
甚至说,全县参业相关人员,都应该看一看。”
“整理出来也行,先给咱林书记看看,至于说县里头,这个得请示林书记。”
许世彦现在是一参场职工,有事还是先请示领导,领导允许再做。
毕竟他刚才的一番话,在别人眼里很可能就是画大饼,不切实际。
传出去,人家保不齐还得笑话他异想天开。
所以许世彦觉得,具体分寸拿捏上头,林书记比他在行,他不好擅自做主。
历诚容点点头,“好,我记住了,稿子出来,我先给组长看看,你说行,我再给林书记。”
“行,今天的会就这样,时候不早,都下班回家吧。”
一场阶段工作总结会、以及下阶段工作展望会,就这样结束。
正好时间也差不多了,许世彦直接让大家伙儿下班回家。
“许哥,等我一下。”许世彦刚推着车子往场部外走,身后传来历诚容的声音。
“咋地了?有事儿啊?”
许世彦回头,看着历诚容,却发现,这小子的脸好像有点儿红。
七月份天气是热,可这都四点多了,也不至于热的红头胀脸吧?这小子病了?
“咳咳,那个,许哥,麻烦你,把这个给苏安花同志。”
历诚容咳嗽两声,一脸别扭的把一个纸包递给许世彦。
“这是我前阵子去县里,买的一块纱巾,我看着挺好的,麻烦许哥帮我送给她。”
这话一出口,许世彦还有啥不明白的?
合着历诚容这小子,惦记上小姨子苏安花了啊。
想起前阵子,历诚容总忘许家跑,说是请教什么问题。
闹了半天,这小子特么没安好心呢。
许世彦上下打量了历诚容几眼,哼了声。
“原来你小子,不是去请教问题的,你是去追姑娘啊。
行啊,眼睛挺贼,看上我家六妹妹了。”
平心而论,历诚容长的还行,比不上纪同忠那样的好相貌,但也算品貌端正仪表堂堂。
就是近视眼,戴着眼镜,许世彦打听过了,近视的不重,三百来度,应该不遗传。
人长得可以,工作也行,国营参场的工人,技术组骨干,年纪轻以后肯定有发展。
年龄也相配,历诚容二十一,苏安花十八,俩人处两年定下来,正好苏安花二十就能结婚了。
这年月,女孩子多数结婚都早,像苏安瑛那样二十三才嫁人的,属实不多。
家世更不用说,历诚容他爹是一分场的场长,家里哥哥姐姐也都有工作,各自结婚了。
历诚容是最小的那个,之前听历秉卓说起,往后要跟老儿子一起过。
历诚容的母亲,许世彦也见过几次,人还行,通情达理,不像恶婆婆。
想起过年时,老丈人给安排的任务,好歹今年过一半儿,任务看起来也能完成一半儿。
有一点不太对,这老五的亲事没动静,咋老六先来了呢?
前世也这样,老六先结的婚,老五岁数挺大了才结婚。
难道说这辈子还这样?
得,这事儿回家跟媳妇商议商议再说吧,得空还真得抓紧时间,给老五介绍一个。
老六岁数还小呢,可别真的抢前面去。
丈人和丈母娘都是老做派,这要是乱了顺序,估计老两口心里该不舒坦了。
许世彦又看了历诚容两眼,从心而论,历诚容这小伙子不错,不论哪方面,都挑不出毛病来。
可就有一样儿,胆子是不是小了点儿?喜欢姑娘还不敢去追,竟然委托许世彦帮忙送东西?
“那个,许哥,你听我说,我,我,那个。”
历诚容被点破心思,紧张的不得了,话都说不明白了。
急的他脸色通红,额头都见了汗,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许世彦被这傻小子逗笑了,不禁摇头。
“喜欢自己追去,让我从中间递东西算怎么回事?
我是当姐夫的,帮外人追自家小姨子,像话么?”许世彦白了历诚容一眼。
“你要真有心,就跟你家里人说,打发了人,去我家或是我妈那边,提亲。
喜欢姑娘不要紧,咱堂堂正正,别偷偷摸摸好像见不得人似的。”
许世彦没接东西,只拍了拍历诚容肩膀,然后推着车子走了。
留下历诚容愣在原地,脑子里都是刚才许世彦的话。
真有心,就跟家里人说,打发了人去提亲。
“许哥,我是真心的,我这就找我妈去。”
历诚容朝着许世彦的背影喊了句,抬腿就往家跑。
第二百八十六章 奶油冰棍
许世彦骑车子回家,刚进门,就见到自家那俩小的,在院子里玩。
这俩孩子都是顶着一周岁会走的,如今已经走的很溜了。
成功从四脚兽进化到两脚兽之后,这俩娃算是彻底关不住了,成天往院子里跑,不让出来都不行。
“清清、慧慧,来,过来找爸爸,看爸爸给你们买什么回来了?”
许世彦停好自行车,朝着孩子们招招手,然后从斜跨的兜子里,掏出个用毛巾包裹的东西。
“冰棍儿,奶油的,快来,一人一根儿。”
奶油冰棍,五分钱一根,参场商店新来的货。
许世彦刚才路过瞧见了,给孩子们买了几根。
还特意管人家借了个茶缸装着,外头裹上毛巾,生怕化的太快。
“爸爸。”
许世彦每天下班都带吃的回来,俩小的见到爸爸都特别高兴,倒腾着小短腿儿,咯咯笑着往爸爸那儿跑。
这俩刚学会走路还不到俩月呢,这就抬腿跑。
看着俩娃绊绊磕磕的朝自己跑,许世彦担心的够呛,赶紧迎上去,把俩小的搂在怀里。
“来,一人一根。”
许世彦解开毛巾,从带盖茶缸里,拿出冰棍来,给俩孩子一人一个。
“源源、萍萍,你俩又作什么呢?有冰棍都不来吃?”
俩小的拿着冰棍欢喜不已,可俩大的却在墙角不知道捅咕啥,连爸爸回家了都不理。
许世彦走过去,发现这俩在瞅地上的蚂蚁。
“爸爸你看,弟弟吃蛋糕,把渣子掉地上了,然后就有好多蚂蚁过来。
我用妈妈放在衣柜的卫生球,在这里画了个圈。
然后蚂蚁就全都傻了,找不到回家的路,都在这圈里转悠,可好玩了。”
许海源指着地上团团转的蚂蚁,向许世彦解释。
“我们老师说,蚂蚁是凭着气味儿找路的,还真是。”许海源一脸得意,向爸爸卖弄。
许世彦无语,翻了个白眼,这熊孩子啥事儿都能干出来,这一天天闲的,祸害蚂蚁呢。
“你放假了闲的是吧?”
熊玩意儿,自打育红班放了暑假,这家伙可放羊了,一天天没事儿就是可哪作。
惹得苏安瑛一天天冒火狼烟的,有时候许世彦回家都得吃挂落儿。
“我已经找人给你说好了,秋天上小学一年级,正好跟树庆一起。
你也就剩下这几天逍遥了,等着上了小学,你要是不好好学习,看我怎么抽你。”
许世彦抬手,捏了捏儿子脸蛋,然后把冰棍递给这俩大的。
“得了,先吃东西吧,别祸害那些蚂蚁了,瞅你这一身的土,你妈瞧见不揍你啊?”
这孩子也不知道搁哪造的,裤子上都是土。
“你妈回来没有?家里做饭了么?”许世彦一边帮儿子拍打裤子,一边问。
其实都不用问,要是苏安瑛回来,许海源哪敢造成这样子?
“你俩慢慢吃,看着点儿弟弟妹妹,我做饭去。”许世彦起身,就要进屋做饭。
结果一进门,就见到苏安芳、苏安花两个端着饭菜往东屋走。
“呦,你俩把饭菜做好了?我还寻思我做饭呢。
你二姐还没下班啊?养殖场这么忙?”
这姐妹俩留在家里照看君子兰,还有四个调皮捣蛋的娃,还要洗衣服做饭,也是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