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说:“关于你想开早餐店的事情,我已经找从业多年的人咨询过。”
沈与问道:“哦,有什么收获吗?”
陈晨说道:“综合多方面,我建议您可以注册一家公司,然后把早餐店用公司的形式运行。这样会有更多的便利条件。另外,我认识的一位职业经理人提了一个建议。”
沈瑜看到陈晨故意卖关子,就直接问道:“我不会猜谜,你还是直接说吧,提了什么建议?”
陈晨说:“现在有很多大学,会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奖励扶持。滨海大学应该也会有这种便利条件,你可以去争取。”
沈瑜摇头:“这个早餐店还不知道能不能做成,即使做成了,也不知道能经营多久,去申请创业支持,必然大张旗鼓,弄得人尽皆知。万一生意经营不好,徒惹人笑话。”
陈晨耐心的劝解:“沈总,做生意不应该有这种担心。另外,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争取支持,也是向学校表明你对学校的尊重,同时也能给学校增光。
您有了这些支持,很多事情就会更好办。”
沈瑜说:“一个早餐店而已,没那么重要,更不可能给学校加分增光。”
陈晨还想再劝,沈瑜说道:“事情也不着急,我再考虑考虑。”
陈晨只好说道:“我先回去搜集相关的资料。经营早餐店,需要人手与场地。您有招聘合适的厨师,店长,服务员人的标准吗?”
沈瑜摇头:“目前还没有。”
陈晨在心里哀叹,我就知道是这样。
她平静的说道:“我可以帮你找人做出细致评估,到时候,您就可以知道,需要做哪些准备。”
沈瑜笑着说道:“辛苦你了。”
他送走陈晨,准备去采购一些修复家具用的材料,刚上车就接到了胡云霞的电话。
“沈瑜,你这两天忙不忙?”
沈瑜说道:“胡姐,我最近不忙。”
胡云霞说:“明天放假,我想请你和张姐来我这里吃饭,我下厨。你有时间吗”
沈瑜说道:“没问题,我还没尝过你做的菜。”
胡云霞说道:“那好,时间定在明天中午,你看可以吗?”
沈瑜:“没问题。”
胡云霞有些犹豫额说道:“另外,我打张姐的电话,可是打不通,只能给她发了短信。我不知道她能不能来。”
沈瑜说:“你不用担心,她的工作很忙,如果约不齐,那就再找机会,我这里随时都可以,先考虑你们的时间。”
“好吧,你等我电话。”
沈瑜放下手机,发动车子。
车子刚出院门,手机铃声又响了。
没办法,把车停下,看到是张鞠的号码,立刻按下接听键。
“张姐,您好!有什么指示?”
张鞠说:“我看到小胡的短信了,你在哪儿呢?”
沈瑜说:“我在文安之路,明天中午咱们一起去胡姐那里吃饭?”
张鞠叹了一口气:“我估计未必有时间。你现在有时间吗?我想找你帮我看点儿东西。”
沈瑜一听张鞠有工作,收起了玩笑的心思,说道:“吃饭的事情可以再约,我现在有时间。”
张鞠说:“你到我单位来,不要把车停在门口,停的远一点,来了之后,给我发短信,我去找你。”
沈瑜所在的位置,距离张鞠单位不算太远。他很快来到了目的地,把车停在张鞠单位几十米的马路对面,然后发了短信。
不久,他从后视镜看到,张鞠拿着一个文件袋,从另一个方向走了过来。
她打开车门,坐到了副驾驶座上。
沈瑜问道:“张姐,又碰到什么事情了。这么神神秘秘,不会是又让我看什么古董吧?”
张鞠想了想,说道:“我不能说事情的具体情况,有两件瓷器,想让你帮忙看看真假。”
沈瑜回想起上次的事情,压住好奇心,说说到:“咱们去那里看东西?”
张鞠没说去哪里,而是打开文件袋,拿出两摞照片,递给沈瑜,“你先看这些资料。”
沈瑜没多问,直接看照片。
第一摞照片拍摄的主题是一个青花小罐。
沈瑜看到小罐的第一眼,就觉得不对。
因为没有实物,没有办法借助于玩家游戏判断。
不过,他已经想有了鉴定的技能,查找瓷器的问题,还是足够用的。
他耐心的翻看其他照片。这些照片是按照描绘图纸的三视角度进行了拍摄,尽量拍到了瓷器的每一个面,包括底足。
第二摞照片,拍摄的是一件豇豆红的太白尊。
沈瑜仔细的看完了图片,理了理思路,对张鞠说道:“张姐。我觉得这两件东西可能都有问题。”
张鞠疑惑的问道:“以前你说,看不到实物就没有办法做出准确判断,如今怎么只看照片就说东西不对?”
沈瑜说:“咱们先从罐子开始说起。
这件青花的小罐,应该叫做——清雍正仿宣德青花小罐。可惜,是一件仿品
高13。8cm,底款是“大清雍正年制”。
罐口部粗短内敛,肩腹圆鼓近球状,胫部弧收,外撇圈足,造型仿制的很像。
罐子外壁青花饰多重纹饰,肩部为如意云纹,腹部饰缠枝莲纹和如意云纹,胫部为仰莲瓣纹。青花发色与雍正官窑青花很像。
这件青花小罐的造型与青花发色仿制的很好。出问题的地方,就在罐子的纹饰上面。
我虽然没看到实物,但是,这几种纹饰的搭配与比例有些呆板。
按照正常的制作办法,瓷器的纹饰,应该随着器型变化进行调整。
这件仿品就是在这里出了纰漏。
制作仿品的人,其手上应该有明确的参照物。
我猜,那件参照物应该比罐子大一些,所以,作假的人参照真品,给仿品描摹纹饰,难免挂万漏一,终究比不了官窑器皿的千锤百炼。
至于另外这件豇豆红的太白尊,我觉得可能也有问题,但是需要看实物才能进一步确认。”
沈瑜说了很多自己的判断。
张鞠已经听明白他的意思,毫不犹豫的说道:“咱们现在就去看实物,还是老要求,到了存放物品的地方,一定要只看不说。”
沈瑜一边发动车子,一边回答:“收到。”
第177章 豇豆红团螭纹太白尊
沈瑜在张鞠的指引下,把车子开进一处大院。
两人下车后,通过了安全检查,在一间有多重保险的库房内,看到了照片上两件小型瓷器。
青花小罐与太白尊分别放在一个玻璃罩子里。
张鞠示意沈瑜可以近距离观察。
沈瑜在保卫人员的注视下,围绕着两件瓷器的展台绕圈,神态自然的边走边看。
在其他人的眼中,这位年轻人时不时的停下脚步,认真观察瓷器的某处细节。
实际上,他已经借用虚拟地图,确认这两东西都是假货。只不过,还需要找出假货的破绽所在,更要想出合理的说辞,方便对张鞠解释。
沈瑜的目光在太白尊的暗刻团螭图案上停留了很久,然后,转身对张鞠点了点头。
张鞠没有多说什么,按流程办理了手续,与沈瑜回到车上。
她系上保险带,问道:“怎么样,看出问题来了吗?”
沈瑜没有急着发动车子,对张鞠说:“有问题。我认为那个清雍正仿宣德青花罐子是假的。
另外,康熙豇豆红太白尊也是假的。这件瓷器仿制水平很高,有很强的迷惑性。我看了很长时间,发觉这件东西有两个破绽。”
张鞠侧头看向沈瑜,沉声问道:“破绽在什么地方?”
沈瑜盯着前方,用很慢的语速说:“青花小罐的问题,咱们已经讨论过了。
现在说说豇豆红太白尊。
这种太白尊是康熙御瓷的名品,几个大博物馆有收藏,也在拍卖会上出现过。
我曾经在博物馆见过一件清康熙豇豆红团螭纹太白尊。
真品太白尊的造型是短颈溜肩,呈半球形,线条细腻流畅。”
他指着文件袋说道:“这件仿品与寻常所见太白尊造型略有不同,溜肩更为缓和。
真品太白尊的下半段逐渐变成半球形,高在8。5cm左右,底部直径在12cm左右。造型的大小和比例是很难拿捏的。
很多仿品要么过大,要么过小。这也是太白尊制作难度之一。
刚才,我仔细的看了那件仿品太白尊,高约8。6厘米,直径12。5厘米,这个仿品已经无论是从尺寸还是造型上拿捏的比较准了,但是仍旧可以看出造型过于刻意。”
张鞠有些着急,说道:“你直接说仿品的破绽。”
沈瑜依旧是不急不慢的说:“太白尊上面,通常会有团螭纹图案。
这种暗刻图案,是在泥胚上做绣花功夫,需要技艺高超的工匠,将千锤百炼的功夫,在不经意间体现出来。仿造者很难有这种经历和心态,所以,如果仔细看仿品的暗刻团螭纹图案,还是能看出一点儿刻意的感觉。这是仿品的第二个破绽。
我觉得,有这两点破绽,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东西有问题。”
张鞠传思良久,拍了拍自己的口袋。
沈瑜猜到张鞠的意思,掏出烟来,递给她一支,也给自己点上一支。
张鞠像是自言自语的问道:“这两件瓷器,如果是真的,应该很值钱吧。”
沈瑜说:“明代永乐和宣德两个时期的青花瓷器,一直赫赫有名。如果是真的,大概要一百万以上。另外,康熙豇豆红太白尊也很贵。”
张鞠问道:“真品康熙太白尊,在市场上的价值有多高?”
沈瑜说:“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一位博物馆的研究院,他给出的估价是一百二十万至二百万之间。”
张鞠猛吸了一口烟,左右看了看。
沈瑜及时的把烟灰缸拿出来,让她按灭烟头。
张鞠说道:“行了,我大概明白了。”
她调整了一下情绪,对沈瑜说道:“不要对人说起今天的事儿。还是老要求,这是为了保护你。
等一会儿到了我们单位的时候,不要在门口停车,明白吗?”
沈瑜说:“我知道了,看你这么严肃,我猜到这事情也不小。”
张局说:“你知道就好。上次的事情多危险。”
沈瑜刚想说什么,张鞠就及时拦住了话题。
“走吧!”
沈瑜知道对方是好意,就发动车子往回赶。
张鞠的心情比之前好了一些,用轻松的语气问道:“就那么一个小瓶子,居然那么贵,对了——那个太白尊。为什么会起这么一个名字?豇豆红?有什么含义吗?
沈瑜说:“太白尊又叫太白坛。据说是模仿大诗人李白的酒坛而得名。同时这个造型也像来圈鸡的罩子,所以叫鸡罩尊。
关于豇豆红,有很多说法。
《匋雅》记述“太白尊惟康窑有之,各色俱备,惟红独多。”
豇豆红是清代康熙晚期烧制成功的一种高温铜红釉,色泽不易控制,呈色半由天成,经常隐现深浅不同的斑点,正所谓“苔点,泛于桃花间”、“莹润无比,居若藓右暗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
《饮流斋说瓷》中称「淡红中显鲜红色与茶褐色之点,背光则显绿色」,这种豇豆红釉仅限于太白尊、菊瓣瓶、柳叶瓶、莱菔尊、蟠螭瓶、印泥盒、镗锣洗、苹果尊等小件器物,以文房用具为主。
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大红袍」或「正红」,通体一致,鲜艳明快,没有瑕疵;略次为釉色如豇豆,有深浅不等的斑点及绿苔,色调较浅为「娃娃面」。
豇豆红釉烧造难度很大,专供宫廷御用,因此极为珍稀。康熙朝豇豆红制器,常为八件一套,为皇帝御制文房用品。成套陈设,颇感震憾,其地位之高不亚于同时期诞生的珐琅彩器。历史地位非同凡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不重视清代收藏的扶桑藏家亦将其视为珍宝。
所以,太白尊是文房用品,豇豆红釉瓷器的珍贵,也有多方面原因。”
张鞠笑着说:“今天不虚此行,又跟着你学了东西。”
车子缓缓停下。
张鞠下车之前,对沈瑜说:“这几天我可能都不休息。什么时候能休息也不清楚,明天你去吃饭的时候,对小胡说一声抱歉。”
沈瑜说:“我记住了,等你休息的时候,我估计她还会再约你的。”
张鞠刚要下车,却又坐下,对沈瑜叮嘱道:“小胡不错,但是如果你没有谈朋友的意思,就不要去招惹她,免得耽搁人家。毕竟她比你大几岁。”
沈瑜无奈的说道:“张姐,你考虑的有点儿远,我开学才上大三。”
张鞠笑了笑,关闭车门,对沈瑜摆了摆手,然后走向办公大楼。
沈瑜看着她走远,发动车子。
他先去陪着父母完饭,接着回到自己住处。
第二天,休息了一上午,把自己收拾整齐,开车来到胡云霞的住处。
第178章 看电影,小提琴的价格
“谢谢胡姐的招待。”
沈瑜举起酒杯与胡云霞的酒杯轻轻碰了一下。
胡云霞笑颜如花:“是我谢谢你才对。”
她喝了一口起泡酒,放下酒杯说道:“以前很少喝这么贵的酒,跟你认识了之后,反倒习惯了这种口味了。”
沈瑜说:“你喜欢喝,我多送你一些。”
胡云霞摇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说这个,先尝尝我的手艺。”
沈瑜看着在桌上的四道菜,菜量不大,但做的很精致。
他夹起一块锅塌豆腐,慢慢的品尝,待咽下去之后,赞叹道:“做的好,香,把卤水豆腐换成内脂豆腐,又多了一种嫩的口感。”
胡云霞得到了赞叹,笑的眼睛眯了起来:“再尝尝辣子鸡丁。”
沈瑜示意一起吃。
两人各自夹了一块鸡丁。
沈瑜感受着香辣的滋味,说道:“嗯,真不错,既有淄潍菜的特点。”
胡云霞说:“我看你不止会做菜,更会吃。其实,我的厨艺不好,就是学了一点家乡菜。今天这几道菜,还是要看着菜谱才能做出来。”
沈瑜说:“有天赋的人,学东西就是学的快。”他又吃了一块红烧鱼块,然后说:“嗯,鱼块已经做的很好了,有滨海本地菜的味道。”
他放下筷子,问道:“你们店里最近怎么样,你学文玩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