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老板的表情有点僵硬。
沈瑜笑着说道:“作品中的人物虽多,但神态各异生动传神,虽然有损坏,但是能够看出刺绣的工序严谨。造型手法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
书画鉴定组和杂项鉴定组的几人对视,纷纷点头。
一位鉴定师对严老板说:“严老板,这下放心了吧。”
严老板问道:“估价是多少?”
几个鉴定师商量后,给出了15万~20万的估价。
严老板想了想,对业务员说:“麻烦您,我同意送拍。”
业务员早就等的着急,立刻领着严老板去签协议。
辛老师此时看着沈瑜,觉得心情舒畅。
今天,几个鉴定老师对于两件缂丝作品各执己见,拿不定主意。曲老师建议请沈瑜来看的时候,辛老师原本是不太放心的。
等看过沈瑜的鉴定过程,才知道这个学生非但容易相处,更是能力不俗。
他拉着沈瑜聊天,慢慢了解沈瑜的近况。
这是一个服务生走过来,“沈总,有一位张女士来找您,说是您的朋友。”
“好,我马上过去。”沈瑜站起来对辛老师说道:“老师,有朋友约我见面,我去看看是什么事情。”
辛老师说:“我这里没事了,你去忙吧。”
沈瑜和几位鉴定师打了招呼,匆匆走出去。
曲老师刚好鉴定完了一件瓷器,稍作休息,来到辛老师旁边坐下,说道:“老辛,怎么样?我没乱讲吧?你能碰到这么一位学生,算是捡便宜了。”
辛老师满脸笑容,还是客气:“也许是运气吧。”
第803章 点拨,顺势而为
沈瑜来到酒店大堂,看到鹿欣正陪着张鞠去坐电梯。
他急忙走过去打招呼。
张鞠问道:“我突然过来,是不是打扰你了?”
沈瑜说道:“不会,我没事,所以就去鉴定现场看东西。”
三人进了电梯,沈瑜按了楼层钮,说道,“您刚刚升值,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
张鞠说道:“我还在原单位工作,工作很顺利,我来这儿,是为了你的事儿,等一会儿到办公室再说吧。”
回办公室,沈瑜动手泡茶。
张鞠说道:“今天太热,不喝茶。”
鹿欣笑着说:“我去给您准备酸梅汤。”
张鞠笑着对鹿欣说:“谢谢鹿欣同学。”
沈瑜问道:“您这是想起什么事了?
张鞠说道:“那天喝酒的时候,我听纪磊说,你有办博物馆的想法。”
沈瑜苦笑:“你看这个纪磊,怎么把这事儿都说出来了,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但从来不敢说出来,免得惹人笑话。”
张鞠说:“这是好事,又不是什么做坏事儿,谁还没点儿理想啊,而且你这个想法,也是很正面的目标。”
沈瑜说道:“想法是很正面,但是呢,不太符合现实,起码目前的条件不具备。”
张鞠问道:“你想过具体怎么办吗?”
沈瑜说:“想过。”
他把自己咨询的信息说了一遍,又说道:“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为资金的问题和场地的问题。一直没有开始。”
张鞠说道:“聚会那天,我喝了不少酒,脑子有些乱,所以一时想没有想发。
这几天我在闲暇的时候,替你想了想,发觉你做这件事情,还是有希望的。”
沈瑜问道:“哦怎么说了?”
这时鹿欣送来了一大瓶酸梅汤,给二人各倒了一杯。
张鞠说了一声谢谢,端起杯子,咕咚咕咚喝了一杯,然后对沈瑜说道:“对你来说,收藏古玩不是难事儿,这一条件,你已经具备了。”
嗯,沈瑜点了点头,又给她倒了一杯酸梅汤。
张鞠说:“这一条其实是卡住了很多的人。你有这一条件,就可以做后面的准备,
关于钱和场地以及管理的问题,其实这都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
沈瑜问道:“需要什么前提。”
张鞠郑重其事的说道:“你要做的事情,是否符合政策?”
沈瑜问道:“现在~符合吗?”
张鞠端着杯子,说道:“嗯,现在你要办,可以慢慢申请,但是,我的建议你可以等。在等待中慢慢积累,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沈瑜没听明白,问道:“什么才算是合适的时机?”
张鞠说道:“做事情想要成功,最好的办法是顺势而为,这个势,指的是条件是否具备。”
沈瑜问道:“您还是直说需要哪些前提。”
张鞠说道:“我的意思是,除了你刚才说的那些之外,还有一条件很重要,直白点说,那就是社会是否需要?”
她看着沈瑜,说道:“当社会需要,主管部门也需要一个文化场所的时候,这个势也就具备了,你这个时候去申请做博物馆,也会变得非常顺畅。”
沈瑜似乎明白了一点,问道:“您是说现在还不太合适?”
张鞠说:“现在条件还不太成熟。等到相关部门也需要有人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就可以提出申请。有了这个前提,资金和场地以及管理的问题,只要有了政策,都可以通过专业的机构去办。
沈瑜问道:“您估计这事儿要多久啊?我现在需要做什么?”
张鞠说:“时间我无法估计,另外,你现在做的就很好,加强和相关部门的合作,等你在相关部门那里积累了一定的信用度,自己也积累了一定实力的时候,那么,一旦条件成熟,你站出来做这件事情,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没有积累,即便条件具备,相关部门为什么会选择你呢?”
沈瑜想了想,问道:“按照这种思路,似乎是只考虑了好处,没考虑问题。”
张鞠说:“我说的只是一个大方向,做任何事情都会有阻碍的。如果你真的想要做这件事,需要你拿出勇气和魄力,当然,现在说这个话还有点远。”
她慢慢的喝的酸梅汤,等着沈瑜消化刚才的对话内容。
沈瑜把张鞠的话反复思索,大概是明白了她的意思。
“张姐,我有多少时间做准备?”
张鞠说道:“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需求出现,比如民间文化交流。但是,还不够。”
沈瑜说道:“张姐,我对信息的把握没那么及时,还请您及时提醒。”
张鞠说:“放心,以后有类似追索文物,或文化交流的事情,我会及时通知你,你主动站出来承担,相关部门必然会给你一定的便利。
你的现在的身份是画廊经营者,以后再增加博物馆馆长名头,也就顺理成章。”
沈瑜说道:“张姐,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让我加强和相关部门的合作。”
张鞠说:“就是这样,我的工作变动之后,发现很多对外工作,的确需要一批这样的人从中联络。你完全可以承担这个职责。”
沈瑜笑着:“既方便我,也方便你。”
张鞠说:“大概是这个意思,不过你不用担心。一旦有了支持,你会发觉做什么事情都很顺畅。”
她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沈瑜是真的听明白了。其实他心中其实是有疑虑的,尽管他也想为社会做点事情,但是这种合作会不会出现一些后患?
沈瑜觉得,还是当面问清楚好。他斟酌词句,说道:“张姐,这种合作开始之后,我会不会成被人称为白手套?”
张鞠笑了起来,把杯子放下,说道:“别说的这么难听,而且你这根本算不上什么白手套,你是看电影、小说,看太多了吧。我发觉搞艺术的人是不是都这么敏感?”
沈瑜说道:“张姐,您别误会。我只是想问明白。”
张鞠说:“你不用担心,这种事情已经有了很多操作的先例,文化交流行业也有。
我是在工作当中想出了这个办法,同时发现,咱们这座城市,缺少这样的一个人。
你可以仔细考虑。
我认为,你只要按照之前的合作方法坚持下去,完成目标的那一天应该不会太远。”
第804章 几个小目标,博物馆的开始
沈瑜送走了张鞠,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回想着今天和张鞠的谈话。
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张鞠所说的内容却给了他很大的触动。
毕竟博物馆任务已经出现了很久,始终没有任何进展。这让他有些怀疑自己能否完成这个任务。
但是,张鞠所说的话却给了他一线希望。按照张局所描述的画面,这件事情在可见的未来,是可以做成的。让他犹豫的是,自己所要付出的代价,毕竟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没有代价。
他打开酒柜,准备了一杯加冰的威士忌。抿了一口,感受着酒业的刺激,但还是不能驱散纷乱的思绪。
他来到窗前,居高临下,看着窗外城市的景色。车辆,行人在各自的路上涌动,像一个个抽象的光点,让他有一种看经营游戏的错觉。
这些车辆与人都按照一定的轨迹在运行。他想到了自己重生之后的生活,虽然有困难,但一直过的相对顺利。还有没有必要去冒险了?实在是难以决定。
恰好,距离酒店不远的大树树梢上,有一对喜鹊正在筑巢。
沈瑜为了分散注意力,就刻意去看喜鹊筑巢。
一对喜鹊每次叼来一条小树枝,堆积在刚具雏形的巢穴上,然后,孜孜不倦的继续重复工作。
沈瑜饶有兴致的看着喜鹊筑巢,情绪似乎收到了某种感染。
他沉默良久,一个想法渐渐抑制不住。
重生一次,如果还这么畏手畏脚,就是浪费了重生的机会。
有代价又怎么样?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出,难免会出错。只要自己小心操作。凭借着重生和游戏,这个任务非完成不可。
他把酒一口喝掉,走到办工作桌前,在电话机按了一下。
黎梦的声音穿出来:“沈总,您找我?”
“黎经理,来我办公室一趟。”
黎梦很快来到办公室。
沈瑜问道:“黎经理,自己办公司的期间,应该认识过一些做企划能力比较强的会专业人员。如果我想做一件事情,需要人做一个预案或者预算,你有没有相关的人选推荐?”
黎梦沉吟片刻,说道:“我知道有几个事务所的业务能力很好,您想咨询项目是什么类别,我可以找相关的人询问。”
沈瑜说:“与画廊的业务有关,文化展览,但是需要的资金很多。目前,我初步有了一个想法,所以需要找专业人士咨询。”
黎梦说道:“我去问一问,尽快给您答复。”
沈瑜笑着说:“辛苦你了。”
……
三天后。沈瑜的办公室里,他坐在沙发上,听着对面一个中年男子滔滔不绝的讲述企划预案。李梦和鹿欣坐在另一边,偶尔会给沈瑜讲解其中的一些名词。
沈瑜边听边翻看一份资料。资料中列出一个博物馆项目的各项需求,以及他最关注的费用问题。
李梦推荐的专业人士,就是这位孙先生。
听了他的的讲解,沈瑜才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刨去各种手续,仅仅一个小型的专项博物馆的投入,对于个人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趁着对方喝水的时间,沈瑜翻到翻到价目表,问道:“孙先生,我看到您列出的数据,很多都是一个模糊的数据。有没有这个邮电博物馆的具体数据?”
孙先生说:“这个小型博物馆的项目,是我们公司做的企划,所以,以此作为参考。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这个博物馆建的相对顺利,但是,因为是一年前的案例,所以,数据要做调整。”
沈瑜看到,这个所谓的博物馆,只是在一个栋老式建筑中做了改建,变成一个专项的小型博物馆。
沈瑜问道这个:“项目总共的费用是多少?”
孙先生说:“我只能大概的说,超过了8000万。
其中的大部分藏品都是征集来的,所花的费用并不多,关键在于前期的改造建设。后期的维护并没有算在内。”
沈瑜沉默半晌。这个方案或者说这个小心博物馆的设计,在他看来实在有些拿不出手。他想了想,说道:“如果我给你一个场地作为参考,能快速的做出大概的预算吗?”
孙先生没有立刻答应,想了想说道:“如果有具体的场地和价目的话,呃,我可以试一试。只能预估。”
沈瑜找出陈晨提供的几个场地资料,选出其中最贵的一份,说道:“这是一份场地资料,其中有详细的面积与价格,能不能以这个为基础,所以一个大概的预估。”
孙先生翻看之后,表示可以做一个大概的预算。
他开始快速计算,不时的记下一些数据,很快,在一张A4纸上列出了大概的目录。
“沈先生,您看一看,这是我计算出来的大概预算。”
沈瑜看到了目录中,首先是场地的费用,紧接着便是改造的诸多费用,还包括维护场地所需要的管理费用。
最后,预估的总价需要两亿。
他努力控制着表情,说道:“后期的维护费用,为什么没有详细列出来?”
孙先生说道:“沈总,我们做的博物馆企划,都是给相关部门做的,所以并不清楚后期实际操作的价格,只能给出大概的估价,但是,我预计费用会更多。”
沈瑜沉默片刻,说道:“谢谢孙先生的帮助。”他看向黎梦,说道:“按照咱们之前的约定进行。”
黎梦:“我明白。”
孙先生知道这是要送客了,站起来和沈瑜握手:“谢谢沈总,如果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找我。”
沈瑜:“谢谢您的专业指导。”
黎梦去送这位专业人士。
鹿欣一直在旁旁听,此时没有外人在场,她问道:“沈瑜,你真的想做博物馆?”
沈瑜点了点头:“有这个想法,但是要看等合适的时机。”
黎梦很快回来,说道:“沈总,刚才孙先生在这儿,我有些事情不太好说。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目前国内的博物馆当中,除了由相关部门的自己管理的博物馆,其他私人博物馆想维持后期运营,就需要大量投入,做到收支平衡的,更是少之又少。”
沈瑜说道:“我会慎重考虑的。”
鹿欣和黎梦离开,沈瑜慢慢的把这些资料收起来。别的不说,建一个博物馆前期的投入,就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