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4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堂课结束之后,辛老师边收拾着讲义和笔记本电脑边说道:“耽误大家几分钟时间,说几个事情。
  林楠同学向学生会申请了一个学生社团,就是古代艺术品鉴赏。这个学习方向和咱们的课程学习有很大程度的契合。
  我听说同学们也都积极报名,这是好现象,我也非常支持大家的自主学习。
  几位同学找我商量,应该以什么形式开好第一次社团学习活动。
  我想了想,咱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来一次实践学习。
  我们想到的方案,是对照实物进行学习。例如去文化博物馆,或滨海最大的工艺美术商店和文物商店参观学习。
  这样的活动,可以延续咱们的课堂学习,也算是咱们专业课课程的拓展。
  之前,很多同学问过关于文物鉴定的问题。也可以在学习中做一次尝试。
  既然咱们班的同学都参加了社团,那就由林南同学来宣布第一次活动的安排。”


第846章 古怪的镇纸,现场教学
  林楠宣布了第一次社团活动的安排。
  时间就是今天的下午,先去工艺美术商店,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材料(这是为了照顾从其他学科转过来的学生),然后再去文物商店,由辛老师讲解一些鉴定的知识。
  她说完之后,向辛老师请示:“老师,您还有什么要求?”
  辛老师说:“我先说明,我本人对于文物鉴定只了解相关的一部分,类似瓷器,玉器,我都不懂,只能纸上谈兵,与壁画有关的文物,或许能知道一二。
  所以,这次只是学习,不是去买古玩。我知道很多同学看过某位先生的讲坛节目,这种节目特别容易刺激人的侥幸心理,觉着自己也是不是也能去捡漏,但是我想说的是—很难。
  首先,我本人没捡过漏,只是做研究。另外,我也不建议同学们现在去做尝试。
  在座的大部分同学还是要依靠家人长辈的支持,在你自食其力之前,花钱的时候要慎重一些。
  鉴定这门学问,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如果你真的喜欢,也要好好的打磨。不能急于求成。
  大家记住了吗?”
  同学们都表示记住了。
  下课之后,同学抓紧,抓紧时间吃饭。午饭之后,略做休息,1:30,众人乘车出发。第一站,工艺美术商店。
  辛老师依旧坐在沈瑜的副驾驶座上,后排座还是三位男生。
  车子启动之后,辛老师对沈瑜说坐:“我上次去那里,还是5年前的事儿,现在是什么情况啊?”
  沈瑜答道:“现在工艺美术商店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不过目前仍旧是国营单位,所以还是能够维持住原来的架子,但是商品更新的就有些慢。”
  辛老师问道:“你去的次数多不多?”
  沈瑜说:“我在读本科的时候,经常去那儿买绘画材料。现在的一楼是雕刻工艺品为主。有玉雕,石雕,玛瑙等等,以前香牙雕刻也很多,但是今年马上就会公布相关条例,我上次的时候,商店已经开始宣传了,马上就要禁止销售,以后就不能再进货,所以,目前卖的都是存货。”
  辛老师点了点头,“其他楼层还有吗?”
  沈瑜说:“二楼的刺绣和铜胎画珐琅工艺品,还有内画比较多。三楼是文房四宝和部分家具,四楼现在主要是卖紫砂壶,卖的都是当代的名家和工匠的手工壶,价格都不低。”
  辛老师问道:“以前有当代名家的作品。现在多吗?”
  沈瑜摇头:“以前,本地和本省的名家都会把作品寄存在工艺美术商店售卖,现在没有了。”
  辛老师说:“也对。现在大家都想在画廊和拍卖会上卖画,你的画廊相当于抢了人家的一部分业务。”
  沈瑜笑着说:“所以,咱们今天去的时候,您可别说我是开画廊的。”
  其他的同学也好慢慢了解沈瑜的一些情况,慢慢习惯了。
  三辆车很快来到目的地,辛老师带着大伙儿走进商店。商店客人很少,有些冷清。
  辛老师看了之后,发了一通感慨:“我记得我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店里客人特别多,没想到变成现在这样。”
  他带一行人在商店看了一遍,讲解了一些跟壁画相关的材料与工艺。因为部分学生本科阶段不是艺术专业,所以,学的很认真。
  一行人离开工艺美术商店,驱车又到了文物商店。
  下车的时候,沈瑜故意走慢了一点。
  这里因为靠近旅游景点区,所以客流量相对多。
  沈瑜走在队伍后面,店里有几个店员认得他,于刚要打招呼,被沈瑜用目光制止。
  来到这里,一帮同学明显比之前在工艺美术商店更加兴奋,对每一个柜台里的古玩都很感兴趣。
  沈瑜也有段时间没来了。习惯性的打开游戏地图看了一眼,呵,这店里还真多了一个蓝点,心想今天真是来巧了。
  他看了一眼,蓝点的位置,是在文房杂项区域。
  辛老师小声对同学们说:“咱们观看的时候,不要影响别人。我看到有熟悉的东西,就会对大家说,如果我也不熟悉的东西,咱们看看就算了,好不好?”
  一行人开始有序的参观,林楠和一位同学负责拍照。
  辛老师带着大伙儿看了一会,很快在书画区域找到了几个熟悉的东西。
  他指着一副立轴,对学生们说道:“这是一副临摹永泰公主墓壁画的立轴,作者是潘絜兹。
  永泰公主墓的石椁线刻极其精美,游丝细线勾勒出的优美的人物线条。潘藉兹的临摹,不仅发扬了先人的美术风格,更融入自身的智慧,使设色明艳却雅致,构图古典却明快。”
  服务生凑了过来。“您好,这幅画的尺寸1是36×68厘米。是真品,价格是12万。”
  辛老师说:“谢谢,我先看一看。”
  他又对学生们说:“潘絜兹有对敦煌石窟壁画的研究和临摹的经历,他又通过对历代服饰、建筑、器物和礼俗的深入研究,参与永乐宫等壁画的修复。所以在创作中融合传统工笔和壁画技法。”
  看过立轴之后,众人跟着辛老师又走到了古籍善本展示区。
  辛老师对着展示柜看了一会,指着里面的一本书对大伙说:“大伙看,这是敦煌壁画选的一辑。1952年敦煌文物研究所编辑。”
  他对旁边的服务生说道:“您好,这套书应该是有二辑,和三辑。您这里展示的是全部吗?”
  服务生说道:“对不起,这本书只有一本,价格是7000元。”
  这本书的价格让辛老师皱眉,他说了一声谢谢,然后自言自语:“如果是三本7000元,倒也不贵。”
  服务生看出些门道:“老先生,我们这里是国营单位,保证质量。真品和仿品都会向顾客说明。”
  辛老师没买,只是表示的感谢。
  他又向学生们讲解了这本书的研究价值。
  沈瑜已经借用这个时间,确定了自己看到的那个蓝点,是一块清代的白玉雕刻螭龙并镶嵌紫檀的镇纸。
  看他看到辛老师说完书籍,一直没找到好的素材,就走到柜台,请服务生取出镇纸。
  服务生认得沈瑜,按流程取出镇纸。
  沈瑜拿起镇纸仔细查看之后,对之前的判断有些犹豫了。他总觉得雕刻螭龙的这块白玉不像是清代的工艺。
  不过,这东西应该不是仿造的。
  他看了看标价,问道:“价格是6万元?”
  “是的。”服务生答道:“不能讲价,您是熟客了,知道我们这里的价格。”
  沈瑜不想耽误时间,对服务生说道:“我买了。”


第847章 清代玉雕螭龙镇纸?
  “沈瑜,你看什么呢?”走在队伍后面的一个同学,因为辛老师讲述暂停而觉得无聊,无意中发现落在后面的沈瑜正在看东西,于是凑过来问道。
  他这一嗓子,引得不少同学把目光移了过来。
  沈瑜用手指了指单据,示意服务生快点儿办手续,然后转回头去对同学说道:“我看了一块镇纸。”
  “哟,你让人把古玩取出来了?这东西很贵吧。”
  这位同学看清楚了沈瑜手里拿的东西。
  另一位女生问道:“这是玉镇纸?能给我看一下吗?
  沈瑜笑着说:“看古玩,通常是不能过手的。”
  林楠凑过来,看了看柜台里的标签,又看看镇纸,然后对沈瑜说道:“这是清朝的镇纸?6万元?你要买?”
  沈瑜点头。
  “这么贵?6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6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这个班里的大部分学生还不能自力更生。
  霎时间,好多同学都往这里凑。
  “沈瑜,你要买这个吗?”
  “这个镇纸是什么时候的?是不是真的?”
  “要不要请辛老师来看一看?”
  ……
  没等沈瑜回答,已经有人自作主张把消息递到辛老师那里。
  沈瑜心想,自己动作已经很快了,但是还是被人看见了。如果等学习结束之后再转回来买,又担心被别人买走。
  现在事情被人看到,也没有理由去埋怨别人多嘴。
  辛老师走了过来,几个同学让开了一条通道。
  辛老师看了看镇纸,对沈瑜问道:“沈瑜,你要买这个镇纸?”
  沈瑜看到辛老师过来,知道他懂这个一些文房四宝的鉴定,便将镇纸放在桌上,示意辛老师可以拿起来看。
  辛老师小心的拿起了镇纸,依次看玉质、浮雕的螭龙纹饰,以及镶嵌的紫檀。
  这时候,同学都围过来看,等着结果。
  刚才辛老师的讲解过程,虽然很生动,但毕竟没有实际操作。谁都没想到,沈瑜会突然在这里买一件东西,而且还用6万元的价格。
  辛老师来之前,已经嘱咐过大家不要买古玩,大多数同学并不知道沈瑜买古玩的经历。因此,很多人看向沈瑜的时候,眼中的神色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在众人的等待中,辛老师终于开口了。“这镇纸不错。”他又看过价格,对沈瑜说道:“我看的未必准,你觉得这个价格怎么样?不便宜吧?”
  沈瑜说:“镇纸的雕刻挺好,材料也不好,价格能接受。”
  辛老师说:“你之前的事情,我知道一些,你自己判断。”
  他说的意思是,让沈瑜自己拿出主意。但是,听在同学们耳中,这话就变了一个味道。
  很多人觉得辛老师是不看好这东西,当着商家的面,又不能直接了当的说,于是这样提醒。
  也有人也跟着提醒。“沈瑜,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想买东西,也别着急嘛。”
  沈瑜无奈说道:“谢谢,谢谢。这东西我挺喜欢的,即是观赏器也能实用。”
  这时,服务员已经把票据开好。通向店铺内部的一扇门打开,何年从里面走了出来。他已经从服务生那里得到消息,刚刚收到的镇纸有人要买,而且还是熟人来买。
  他听到是沈瑜来买的时候,心里有些不太舒服。沈瑜捡漏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但是,来者是客,无论心里怎么想,自己总不能装作不知道,还是走了出来。
  走进店铺,就发现为了好多人围着柜台,服务生已经完开好了票据,沈瑜正在付款。
  何年笑着走过来说道:“沈总,今天怎么有时间来买东西呀?”
  这个称呼让同学们很不适应,议论的声音很快消失。
  沈瑜刷卡完毕,把卡收起来的时候,看听到了何年的声音,就对答道:“何老师,又来打扰您了。今天我是和老师,同学一起过来。”
  他把何年注意力引向辛老师。“这位是辛教授,现在到我们学校教书,是我的导师。”
  何年看到站在人堆里的辛老师。急忙绕过柜台过来握手。
  “辛教授,您好,在拍卖会的时候见过一面。不知道您今天过来,没做好接待,实在是抱歉。”
  辛老师与何年握手,同时说道:“何老师,您别这么客气,我们到贵店学习,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今年带文博专业的研究生,这些都是我的学生,来长见识。您多包涵。”
  何年说道:“您能带学生来,是我们的贵客,特别欢迎。说实在的,这个古玩鉴定也是难,您能来给我们看一看,我特别高兴。”
  两个人寒暄的时间,服务生已经开始帮沈瑜包东西。
  何年抽空看到沈瑜的动作,说道:“沈总,您觉得东西怎么样?”
  沈瑜急忙说道:“何老师,您就别这么称呼了。”
  何老师说走过来,说道:“这件镇纸,是我上个星期收的,当时拿不太准,因为这上面的玉雕和清代玉雕的风格不太一样。
  我当时是判断是清代工匠模仿汉代玉雕风格的雕刻作品。”
  他又看向辛老师,说:“您给看看怎么样?”
  辛老师说:“我已经看过,东西很好。”
  他对沈瑜说:“沈瑜,你既然买了镇纸,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他的想法,是借机让其他学生长一长见识。
  沈瑜不想把自己的判断说出来,但是看到众人的目光,只好编一个理由。
  他示意服务生停止包装,拿起了镇纸,说道:“我对这个镇纸并不完全了解,只能说说个人判断。首先,雕刻的美感好,材料也好。以羊脂白玉制成,螭龙作“S”形,极具动感。镶嵌了紫檀当做镇纸,是一件非常完美的文房用品和观赏器,所以我觉得6万应该不贵。
  何老师刚才的对玉雕的判断非常高明。如果对玉雕风格不了解,通常会把它当做仿品。”
  何年说道:“听了辛老师和沈总的话,我就放心了。”
  他对辛老师说:“您别见怪,我这是给公家干活,不敢出岔子。”
  辛老师说:“您的经验,可比我们这些学院派丰富多了。我还有几个问题,能不能向您请教?顺便也给我这些学生们解解惑。”
  何年:“您别客气。”
  听了两人的讨论,很多同学有些眼馋,想要观赏一下,但是想到这个价格,还是忍住了好奇。
  沈瑜把镇纸收起来。
  辛老师看到了一件清人雕刻汉砖砚,何年把砚台取出来,让大家可以近距离观看。
  两个人边研究,边用砚台作为素材,开始给学生们讲课。


第848章 拆开之后,答案出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