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欣看了看玉暖手,却拒绝了。“我能选这个沉香的暖手吗。那件玉的虽然好,但是,我可不知道都有什么人拿过。”
沈瑜说:“早都清理过了,放心吧。”
“我还是喜欢你雕刻的这件。”鹿欣拿着沉香把件不肯放手。
沈瑜说道:“好吧,等我给它做好抛光,就送给你。”
“谢谢。”
……
文明建设扶持项目名单要变动的风声,传开之后,引得不少人闻风而动。不管是计划内的项目还是觉得自己还有希望的人,都开始折腾。
沈瑜听着各方传来的消息,却稳坐钓鱼台。他不动,反而让一些盯着他的人,越发紧张。一些流言蜚语和小摩擦,不时的出现。
事实证明,张鞠的判断很准确。
风声传了一阵之后,很多人也度过了最初的紧张期,渐渐的发现,传言可能就是风声,逐渐的也就没人在意了。
天气一天一天冷了,沈瑜则也生活也越加平静。几个生意都已经有了成熟的团队在运作。他有了空闲时间,除了写字画画之外,还会做点手工,总算是体会到了有钱又有闲,究竟是什么滋味。
星期五的下午,他从学校回到酒店办公室。刚刚坐下,就听到手机响了起来。
看到是周选其的号码,立刻接通。
“周经理,什么事啊?”
周选其明显在压低声音说话:“沈总,跟您汇报一个事情,刚才来了两位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博物馆了门之后,直接要开始检查工作,还说把结果反馈给你,不能转达。”
沈瑜问道:“什么部门?他们检查什么。”
周选其说道:“某专项工作办公室的成员,要看卫生、安全标识,文明建设等项目。”
沈瑜说道:“现在怎么样?”
“正在检查,我打听了一下这是为了某专项工作成立的办公室。”
沈瑜问:“对我们有影响吗?”
周选其说:“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文明建设评分。”
沈瑜说道:“我马上过去。”
第1004章 见微知著,新收的瓷器
沈瑜驾车来到在博物馆。
他刚下车,从画廊临时调来的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用最快的速度说道:“沈总,来检查的人在a楼办公室,周经理正陪着他们。”
“我知道了。”
沈瑜走到办公室门外,过敲了敲门,推开门进去。
临时的办公室里,周选其正陪着两个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说话。他看到沈瑜进来,站起来说道:“沈总,您来了。”
两个陌生人也站了起来,但脸上表情非常严肃。
周选其在电话里给沈瑜说过来人身份,此时,还要当面介绍。来的二这位,一个名叫曹群,一个名叫高景,都是综合办公室的成员。
沈瑜笑呵呵的打招呼:“曹科,您好,高科您好。欢迎二位莅临指导。”
这两人和沈瑜握手的时候,脸上的表情终于松动,露出了笑容。
曹群说道:“沈总,您好。我们也是带着工作任务来的。”
沈瑜看了看在门外等候的员工,示意去准备茶点。
高景摆了摆手:“沈总,我们有工作要求,不用招待。我就直接反馈问题了。
我们看了一圈,发现了几个问题。
第一个,院墙、大厅、长廊……这些地方缺少禁烟的标识。
另外,绿化的面积不达标,这是硬指标。
关于文化场所要求有第3条,第12条,第28条……这些项目都有不达标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关于这些结果,我们已经给出了意见书。”
曹群拿出了一份表格:“您看一看,签收一下。”
沈瑜用眼角扫了一下周选其。
周选其等沈瑜看过表格,就接过表格说道:“我负责全面管理博物馆,按照工作职责,应该由我签收。”
高景说:“都可以。按照要求,半个月之后我们还会来检查,看是否改进?”
沈瑜看了他们写这些要求,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但还是耐心的答道:“谢谢二位。我们俩会按照意见,认真的调整。”
“沈总,我们就不打扰了。以后的检查,依旧是不打招呼,直接来检查。”二人说完工作,站起来告辞。
沈瑜和周选其送二人离开,才回到办公室。
他对周选其说:“这个综合办公室,到底是管什么的?”
周选其答道:“每次有什么活动或专项工作,都会临时组建这么一个具体负责实施的办公室。
这种办公室,可能是由被指定的某个部门组建,所以,临时被加了这么多工作,难免心情不好。”
沈瑜看了看意见书:“像这个禁烟标识,我们这儿都有啊。”
周选其解释:“他们说的是,我们的院墙外面的路上。”
沈瑜说:“院墙外面,不归我们管。”
周选其无奈的说:“那里的卫生归我们管,所以这一条也这么被参考了。不过咱们也有应付的办法。”
沈瑜继续问:“博物馆的绿化未完成,是因为季节原因,咱们的建设规划也被批准,不能随便改。”
周选其说了几个常用的应对检查办法。总而言之,要能自圆其说,有能让大家都有面子。
沈瑜见周选其能熟练的应对,就放心了:“还是你熟悉这些事情,辛苦你了。”
周选其犹豫了片刻,说道:“沈总,我在以前单位工作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像今天这种检查,要么是有紧急工作,要么,就是刻意检查。
据我判断,最近好像没有特别紧急的工作。
沈瑜问道:“你是认为有人刻意为之?”
周选其:“我也不敢确定,但有这个可能。”
沈瑜说:“先应付着,我问一问。”
周选琪拿出了一个文件夹:“沈总,还有一件事情跟您汇报,是关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安排。”
沈瑜打接过文件夹,看到里面详细写明了博物馆所需的部门和人员设置。
周选其介绍:“部门和人员配置,基本都是参考了比较成熟的方案,分成了业务,后勤,人事三个大部门。结合咱们博物馆的实际情况,目前需要先搭架子,然后再招聘其他人员,分批培训。
按照您的计划,春节之后,博物馆对外营业,那个时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大概会达到23人。”
沈瑜看完,说道:“不错,就按照这个计划先开始招聘。”
周选其说道:“沈总,关于财务人员的招聘,建议您还是亲自把关。”
沈瑜说:“博物馆的财务需要尽快独立核算,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就先从酒店那里借调会计和出纳,临时过来工作。”
他想起了辛老师一直嘱托的事。随着博物馆建设越来越完善,辛老师想让沈瑜留一点实习的位置。
他对周选其说:“周经理,考虑人员安排的时候,留出一些机动岗位,可以招募志愿者和实习生。滨海大学有了文博专业之后,我的老师一直想让学生有实践机会。你觉得到了合适的时机,可以和滨海大学联系。”
周选其说道:“我记住了,宣传组和承接社会文化活动的部门,都可以留机动岗位。”
沈瑜把批准了招聘计划之后,回了酒店,开始打听今天检查的事情。
另一边,和韵博物馆准备招聘员工的消息传出之后,很快就有人来询问。
星期六的上午,沈瑜来到办公室,连续接到了几个多年未联系的人的电话,都是询问招聘的岗位和待遇,顺带推荐人才。
沈瑜以业务已经外包出去为由婉拒。
他平静了一会儿,把这些不良的情绪排除出去,打开了一个包裹,从中取出了一个瓷盘。
他先量了尺寸,又检查一番。觉得没有出入,就将其收进修复空间。
沈瑜拿起了手机,拨通了詹尼特的号码:“詹妮特,我已经收到了瓷器,我非常喜欢……”
他和詹妮特聊了些关于画廊和拍卖的话题,结束了通话。
又等了一会,听到提示音,打开修复空间,看到瓷器上原有的小伤,已经被修好。
他把瓷器取出,放在桌上观察。
瓷盘直径21厘米。撇口,小圈足。胎色灰白,通体施青釉,釉色青黄,釉面透亮有开片,釉质润莹亮泽,有玻璃质感。
内壁的釉下有印花缠枝花卉纹装饰,花纹清晰,纹样微凸,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这时,鹿欣敲门走了进来。
沈瑜抬头,问道:“人员选好了?”
鹿欣说:“酒店这里已经挑选好了一名会计和一名出纳,随时可以借调去博物馆。
沈瑜说:“让黎梦带他们去找周选其报到。”
鹿欣说完工作,注意到沈瑜正在看的古玩,问道:“你刚买的瓷器?”
第1005章 耀州窑青釉盘,印花工艺
沈瑜把瓷器展示给鹿欣看。
“詹妮特给我发消息,伦顿有一位藏家准备出售几件瓷器。其中就有这件。
我看了,觉得很不错,所以就买了下来。今天收到之后,觉得不算亏,对了,考考你,能不能认出这是什么瓷器?”
鹿欣和沈瑜待在一起时间长了,耳濡目染也听了一些瓷器知识。
她学着沈瑜的样子,看了瓷器的造型,釉色和圈足之后,斟酌着说道:“我觉得这像是青瓷,釉色有点儿偏褐色,这是越窑或者龙泉窑,或者是耀州窑?
另外,瓷盘内壁上的图案,应该是雕花吧?至于年代,我看不出来。”
沈瑜说:“不错,你的眼力有进步。这是耀州窑瓷器。而且是北宋耀州窑青釉折腰盘,直径21cm价格是1。45万英磅。
瓷器内壁的纹饰表现技法,是以直刀和斜刀交替使用的“半刀泥”技法来表现缠枝花卉纹样的阴阳向背,其刀法圆活、犀利、流畅,有力而圆润,立体感强,具有简洁婉约的装饰效果。
鹿欣想了想,问道:“什么是半刀泥?”
沈瑜解释道:“半刀泥,是陶瓷刻花技法名称。一边深一边浅的刻花技法为半刀泥。‘半刀泥’刻花,图案纹饰则简练明快,手法以印花、刻花和堆塑为主。其中‘半刀泥’法的刻划纹样,每根线条都具有深浅变化,虚实相间,使图案有凸起之感。刀法灵动跳脱,奔放潇洒,轻快酣畅如行云流水,使瓷器出现如冰似玉的艺术效果。”
鹿欣问道:“听你说,其中还有印花工艺?”
沈瑜说:“印花工艺在耀州窑瓷器生产中使用较早,也较广泛。采用印花工艺使得生产更加规范,可以生产尺寸、图案等完全相同的产品。在进行印花拍打胎体时,可使得胎体更加匀薄、致密,从而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耀州窑装饰工艺以刻花为特色,倾斜剔刻,极具立体感。碗心印花缠枝花卉,纹饰清晰,构图饱满,润泽有韵味,是耀州窑同类器物中的精品。”
这时,鹿欣的手机响了起来,她对着沈瑜笑了笑以示意抱歉,拿起手机看了看,却直接挂掉。
沈瑜问道:“怎么不接?”
鹿欣说:“是我爸。他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博物馆要招聘,问我能不能说上话。我直接告诉他,我级别太低,说不上话。”
沈瑜笑着说道:“你的级别可不低。咱爸要推荐什么人?”
鹿欣听到了沈瑜的称呼,看了他一眼:“我爸问了几个岗位的待遇,他是想自己过来工作。所以,我才拒绝。”
沈瑜问:“老人退休了?”
鹿欣说:“你别问了,绝对不行,他要是去了,周经理肯定没办法管理。”
沈瑜说:“行吧,你看着办,别让老人觉得受了冷落就行。”刚说完,他的手机又响了。
“看看,刚才还说你。这估计也是……”他拿起手机,看到是一个陌生号码。
按下接听键,听见就听一个男子的声音:“是沈瑜,沈总吗?我是袁先达。”
沈瑜想起了曾经认识的这个朋友。那还是他重生后,在街上画画儿的时候认识的袁先达,可是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不知他怎么又找到自己这里的。
他等说道:“袁哥,是您啊。好久不见。最近怎么样?”
袁先达非常高兴:“您还记得我呀。”
沈瑜说:“您别这么客气,现在在哪里高就?”
袁先达说道:“我有段时间没去卖那些工艺品了,就卖点文玩手串。我给你打电话,是因为我最近收了两件不错的古玩,但是别人都说不好。我想找你帮我看看,你有没有时间?”
沈瑜听到这里,有些不太好的预感。他和袁先达接触的时候,没发现袁先达懂古玩,卖点工艺品、文玩或许能赚钱,但是两年的时间,人到中年的袁先达去学着人家倒腾古玩,能否成功,真的很难说。
他犹豫了一下,说道:“袁哥,我现在有时间,但是我看古玩,也没什么把握。”
袁先达说:“我这两件东西,来源比较可靠。我现在距离你的画廊不远,你能不能抽时间帮我看一看?
沈瑜听袁先打这么坚持,就说道:“这样吧,您去画廊等我。那里有茶点,看看您喜欢喝什么,记我账上。”
“好好,我等你。”
沈瑜放下电话。
鹿欣问道:“是哪个朋友?”
沈瑜说:“是我在街上画画、卖画时候认识的。”
鹿欣笑了:“对了,我还听你说过你在街上画画的经历。”
沈瑜有些感慨:“那是07年暑假的时候,一晃都快三年了。”
“他找你有什么事儿啊?”
沈瑜说:“他收了几件古玩,想让我帮着看看。我是真头疼这种事儿。这半年多时间,常有人找我看古玩,我尽量拒绝。但是,袁原先达不一样,我记得第一次到街上摆摊画画,就他的摊子在我旁边,还给我一些指点。所以,还真要去帮他看一看。虽然还没看东西,但是我是真担心他被坑了。”
他站起来,说道:“我去一趟画廊。”
鹿欣:“你怎么不约他到酒店来?”
沈瑜说:“我买下酒店之后,很少宣传这事儿。为了宣传画展,所以,我在那儿出现比较多,估计有很多人知道画廊是我的,但未必知道酒店跟我有关系。”
……
沈瑜来到画廊,见到了他的员工,纷纷跟打招呼。
他边走边回应,来到一楼咖啡厅门口,远远的就看到袁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