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沈瑜却没有停留,克里斯蒂娜抢先一步拦在了她和沈瑜中间。
女孩还想说什么,克里斯蒂娜说道:“小姐,画展的事情,您可以找我。刚才我已经和你解释的很清楚了。如果我们有需要,会和你联系。”
这么一会儿的时间,沈瑜和詹尼特已经走下了台阶。
詹妮特叫了出租车,两人做进车里。
女孩儿看到这种情况,只得放弃。她看着车辆消失的方向,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迈步离开。
克里斯蒂娜看到了这一幕,发了一则短信。
沈瑜坐在车上,收到了克里斯蒂娜的短信。他回信之后,放下手机。
詹妮特问道:“刚才那个女孩儿,是不是想找你?”
沈瑜说道:“也许,她是看到了我和克里斯蒂娜说话吧。”
詹尼特眼神凝重,想了一会儿,说道:“刚才在路边的时候,如果不是您反应特别快,带着我一起躲开。是不是我们俩会被她撞倒?”
沈瑜说:“很有可能?”
詹妮特笑着说:“我总觉得那也许不是意外。”
沈瑜问道:“你什么意思?”
詹妮特说道:“你猜,有没有可能,这个女孩儿之前就见过你?”
沈瑜把刚才的事情在大脑中过了一遍,深吸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詹尼特观察着沈瑜的表情变化,说道:“如果她之前就知道,刚才那一撞,也许就是故意的。现在的孩子真是厉害。”
沈瑜看着詹妮特,笑着说道:“你好像比他大不了几岁吧。”
詹妮特也笑了:“我像她这个年龄的时候,也还没有这么多的想法和手段。你觉得她的画作怎么样?”
沈瑜摇头:“我看了,基本没什么潜力。”
“这么肯定吗?”沈瑜点头,没再说什么。
……
两个人来到了拍卖行。拍卖行的人已经知道了报价的事情,但是,大家心照不宣,当做没有发生过。
几人来到了鉴定室,工作人员很快取出了几样拍品。
沈瑜最先注意到的是查尔斯·菲利格的水粉画作品。
这幅画创作与1894年,尺寸是39。5厘米x 16。3厘米。左下角有一个Filiger的签名。画家表现了一位布列塔尼的年轻人。绘画风格明显是受到了高更绘画的影响。
沈瑜在来之前,已经对要看的古玩,做了提前准备。
高卢国的一些评论家,把查尔斯·菲利格视为高更的得意门生。
但是,沈瑜觉得,菲利格的艺术,还有是拜占庭风格和布列塔尼流行意象的结合。
眼前作品中的背景,让人想起装饰艺术以及彩色玻璃窗艺术。
詹妮特告诉沈瑜,拍卖行对这幅作品的的估价是2万~3万欧。卖家的心里价位要略高。
沈瑜看到游戏地图上,这幅画显示为蓝点,就同意与卖家见面私洽。
接着,他又看了保罗·塞萨尔·赫卢的一副油画。这幅画的估价1。5万~2万欧。
1925年的座钟,估价是8千~1万欧。
阿尔佛雷德芒宁斯的作品估价是30万~50万欧。
沈瑜通过游戏地图,判断这几件拍品的估价都属于价格低谷,决定把几件古玩都买下来。
詹妮特立刻开始与卖家联络。
工作人员又送来了几件华国古玩。
第1150章 盯梢,清乾隆青花书灯
沈瑜在挑选古玩的时候,到画展毛遂自荐的女孩,已经来到了一个咖啡馆。
她找位置坐下之后,旁边座位有一个正在看报纸的老人,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
他背对女孩,用报纸遮住半张脸,低声问道:“今天的结果怎么样?”
女孩说道:“我已经见到你说的那个人了,可是他根本没搭理我。”
“怎么了?”
“今天太丢人了。”女孩先讲了她努力制造的偶遇,“那人反应太快,居然让我直接摔倒了地上。”
老人问道:“然后呢?”
女孩说道:“然后,然后周围的人帮我扶了起来。”
老人问:“那人就没什么反应。”
女孩喝了一口咖啡,“有,帮我收拾了画,然后还给我。然后,我没有办法和他搭话,只能表示了感谢,继续去展厅。”
她把后面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一直说到自己眼睁睁看着沈瑜离开,也没能再次搭上话。
老人沉默片刻,问道:“是不是你演的太过,引起了他的警惕。”
女孩:“怎么可能?大多数人遇到这种事情,都会表达抱有起码的同情,而这个家伙好像完全不懂怜香惜玉。”
老人:“他有没有说,对你的画作感兴趣?”
女孩:“没有。那个画廊的经理,根本就是在应付我,想快点儿打发我走。”
老人说:“据我打听到的消息,他们已经与几个年轻画家签约。他们的标准是什么?也许,是你的容貌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
女孩翻了个白眼,嘟囔一句:“现在怎么办?再找机会试一次?”
老人说道:“我安排好,会通知你的。”
老人站起来,结账离开。这位老人又矮又胖,走路速度缓慢。
他慢悠悠的走进一家书店,挑了一本儿书,寻找阅读座位。
店中大多数的位置上,都已经有了顾客。他来到一个双人位置旁,向已经坐在那里的顾客问道:“我可以在这里坐下吗?”
那人放下书籍,说道:“当然可以,请坐。”说话的人,正是那位克罗艾女士。
老人坐下之后,发觉两个人挑选的是同一位作者的作品。于是,开始小声讨论起这位作者。
他们的话语中,偶尔夹杂着一些题外话,但并没有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两人聊了一会儿之后,胖胖的老人家决定买下书籍,向克洛艾告辞,结账离开。
过了一会儿,克洛艾站起来离开书店。
他们旁边的一个顾客,跟着离开书店,走到了街对面,钻进一辆车。
车子后排座上,一个人正拿着望远镜,观察克洛艾。如果沈瑜在这里,就会认出,拿着望远镜的人,是他刚认识不久的休伯特。
来人向休伯特汇报了自己收集的信息,迅速离开。
休伯特也指挥司机,驾车离开。
富苏拍卖行。
沈瑜已经和几个买家见过面,分别用三万欧买下了查尔斯·菲利格的作品;用46万欧,买下了阿尔佛雷德芒宁斯的作品;用2万欧保罗·塞萨尔·赫卢的一副油画。
但是,在购买1925年的座钟时,出了意外。卖家可能发现沈瑜真的想要购买,所以,直接开出了八万欧的价格,而且,不肯降价。
沈瑜觉得,这个价格,再加上各种手续和税费,已经无利可图,立刻停止私洽。
卖家虽然对沈瑜的果断放弃有些意外,但是,还是坚持,座钟到了拍卖的时候,会卖出更好的价格。
沈瑜只能表示祝福。
至此,他看好的古玩中,还有一件清代的青花烛台,等待和卖家私洽。
等待卖家赶来的时间里,他再次观察烛台。这件烛台高25。5cm分段烧造,拼接组装而成,有大中小3层圆盘,分别是灯盏托盘,中层蜡盘和底层托盘。中间以线条起伏、富于变化的3截圆柱相贯联,器型线条起伏收放多次,使这件器物极富韵律节奏之美。
烛台以青花描绘纹饰,自顶盘内的如意云纹起,有连珠、卷草、缨络、贯套花卉、忍冬、落花流水、缠枝莲、什锦花卉等十余层纹饰,是一件精心设计、工艺考究的官窑力作。这种分层拼装,曲线多变、纹饰超过十几层的工艺风格,令人联想起唐英于乾隆五、六年制作的青花五供中的花觚。烛台青花发色沉着,胎釉质密,尚有雍正遗风。
沈瑜曾经见过在烛台底部双圈内书“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的烛台。
但是,眼前这件烛台,没有款识。
拍卖行的几位鉴定师,因为找不到明确的证据,只能把这件烛台定为清中期的青花烛台。
沈瑜倒是觉得,这有可能是乾隆官窑落款方式尚未定型的一个例证。
他观察烛台的时候,回忆起《清档》乾隆纪事有记载:二月初九日,太监胡世杰将青白花书灯一件、御笔诗一首,交唐英照此款式并蜡盘里的字样,先烧几件送来,其字并图书,据按青花白地一色烧造”。
因此,沈瑜猜测,眼前看到的这件瓷器,有可能是《清档》中这批“青白花书灯”的一件,为乾隆亲自创意,太监胡世杰送交,唐英奉旨督造,再送入宫中供乾隆御用的一件“唐窑”名品。
此烛台清代本名应为“书灯”,是一种文房器具,与乾隆瓷制五供中的烛台的功用、造型均不相同,后者在清宫档案中被称为“蜡台”,与“书灯”相较一俗一雅,泾渭分明。
因此,虽然这件瓷器没有款识,但他很像买下来。
拍卖行对这件烛台的估价是3万~5万欧。沈瑜预计,只要价格不超过10万欧,就可以买。
等了二十多分钟,詹妮特带着一位女子走进鉴定室。她给沈瑜介绍,这位女子就是卖家。
沈瑜通过聊天了解到,这位卖家是从长辈手中继承了这间瓷器。
卖家对沈瑜想要用私洽的形式购买瓷器,并没有反对。双方开始谈论价格。
过程非常顺利。卖家提出了6万欧的价格。沈瑜考虑了一会儿,不想节外生枝,便答应下来。
于是,双方很在詹尼特的帮助,办好交易。这个结果,让双方皆大欢喜。
沈瑜等着拍卖行帮他办交易凭证的时候,点开游戏页面,查看购买提示,他很想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
玩家购买清乾隆青花书灯一件。尺寸:高25。5厘米,价值区间:25万欧~30万欧。
他看到游戏的评估,轻轻的松了一口气。
第1151章 蕃人烛台与海清河晏烛台
沈瑜带着今天从拍卖行买到的三幅画和一件瓷器回到了酒店。
回来的路上,他一直在考虑对这几件东西的安排。
首先是这三幅画。购买价值看起来与市场价值相当,但游戏地图判断,这三幅画未来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他打算先把画放到博物馆展览,然后让画廊运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找机会卖出。至于那件书灯,自然是要放到博物馆进行收藏。
沈瑜购买到这件青花书灯之后,游戏给出了新的提示。因为他是在没有游戏帮助的情况下,遇到了书灯,而且就做出了准确的判断,所以游戏奖励了一条新的线索。
他打算明天去找线索,接着将三幅绘画和一批古玩,运回国内,争取尽快结束在巴厘的工作。
转天上午,沈瑜根据游戏线索的提示,在巴厘第九区,找到了一家古玩店。
他通过地图,看到这间店除了有线索光标,还有两个蓝点。
进去店铺,看到这家店铺中,有不少的华国古玩和工艺品。
沈瑜没有让店员推荐,他最先寻找线索光标。很快找到光标对应的物品——果然是一个烛台。
这件烛台外观如一个蕃人顶承盘。最上为一烛扦,下接宽沿盘状承烛泪小盏,再下则是做成蕃人形状的底座。蕃人单膝跪地,持一六边形铜镜,左臂上伸扶盏。眼若铜铃,阔鼻直口,头戴抹额,须髯卷曲,面貌异于中土之人。肩披如意云头帔,下垂流苏。环绕双臂有一披帛,姿态曼妙。手腕各戴一手钏,下身穿直筒长裤。
沈瑜确认了目标,就请服务生帮自己取出烛台。
他拿起烛台仔细观察,蕃人衣饰及承泪铜盏皆施淡蓝珐琅釉,铜盏内外壁饰缠枝莲花纹,云帔饰缠枝菊花和西番莲,长裤则点缀如意云头纹、海水纹等,颇有明代宣德遗风。器底有磨损,没有找到款识。
沈瑜猜测,器皿原本可能就没有款识,并非损坏。他判断,烛台造型别致,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铜胎厚重,掐丝及釉色具有康熙朝珐琅器的典型特点,整器制作精美。他与拍卖行打交道多了,了解的资料也与日俱增,记得2004年富苏拍卖行售出的一个类似烛台,可以与眼前的烛台相互比对。
他想服务生询问烛台价格。
服务生告诉沈瑜,烛台的价格是4万欧。沈瑜听到这个价格,压住了喜悦的情绪,只是告诉服务生,暂定这件烛台,他还要看看其他物品。
地图上还显示,在线索光标不远处有两个蓝色光点。
他很快就看到,在陈列柜中,摆着一排铜器,其中有一对以大雁为造型的器皿。
他请服务生把器皿拿出来。果然,这一对器皿就是地图上显示的蓝点。
沈瑜看到,这对器皿也是烛台。只是,其中一件品相不好,有损坏后修复的痕迹。
他拿起品相较好的一只烛台观察。烛台以雁为柱,上设圆柱烛扦,竖直笔挺,烛扦中部置圆形小盏,盏身平沿浅腹,腹壁外侧雕莲瓣造型,烛扦圆柱接于雁首,大雁神态安详,温和柔顺,曲颈垂首,雁喙微张,雁身挺胸,做竖直站立,两侧双翅微展,造型逼真传神,大雁双眼炯炯有神,雁的羽毛以白釉为地,上作掐丝金线,以不同部位分大小勾描羽毛纹路,掐丝精细,勾线流畅,展现大雁通身肌理,极具写实之功。
他还注意到,大雁喙足翅边原本均有镀金为饰,可惜磨损严重。大雁双足踏于底盘托座内部神龟玄武之上,底盘托座以珐琅彩绘施染,平口外延,直腹,底作如意纹三足,盘内描画海水江崖图案,其间海水汹涌澎湃,海浪翻卷交叠,内壁绘山崖立于海浪之上,山峦重叠,气势威严。
大雁踏玄武立于翻卷海浪之上,使整件烛台意取海晏河清主题,寓意黄河水清、浪静风平,天下太平。
沈瑜把一对烛台都拿起来观察,虽然没看到款识,但是,烛台的设计制作极具匠心,应该是清代珐琅器中精品。
他向店员询问价格,店员告诉沈瑜,这对烛台的价格是5万欧。
沈瑜让店员请来店铺老板,试着讲价,最终用8。6万欧的价格,买下了两组烛台。
这两组烛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款式,所以价格并不高。
沈瑜带着古玩回到酒店之后,就将其放进修复空间进行修复。等道修复完成,他点开游戏页面,看到了游戏对两组烛台的评估。
清康熙御制铜胎掐丝珐琅蕃人烛台。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