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6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能先买下来,再研究。
  沈瑜确定了目标,看到卖家田先生有空,就请他过来,询问这一盒瓷哨的价格。
  田先生走过来,看了沈瑜问的古玩,说道:“这些瓷哨都是我父亲在不同地方购买的,凑成了一套。”
  沈瑜问道:“我想挑几个购买,每个瓷哨单独谈价,可以吗?”
  田先生说道:“沈总,这盒瓷哨只能成套出售,你把最好的挑走了。剩下的可就没人买了。”
  沈瑜又问道:“整盒出售,什么价?”
  “您既然喜欢,价格好说,4万元。”
  沈瑜因为地图的原因,不确定这个价格是否划算,说道:“这套瓷哨里,有几个的品相不好,4万的价格,有点儿高。”
  田先生说:“沈总,您应该也听说了,我急着出售,已经把价格压低了。您买古玩,还在乎这4万元?”
  沈瑜发现有几个人看过来,也不想再耽误时间,“好吧,那就这么定下,我先买这一盒瓷哨,交易完成,再看看别的。”
  “好。我给你包起来。”田先生很高兴。
  沈瑜付款时候,周围有人看到沈瑜这么快买了一套东西,凑过来查看。
  “沈总,您买了一套瓷哨。恭喜。”有人祝贺。
  “这瓷哨……不错。”也有人说了半截,想想卖家田先生还在近前,又急忙改口。他们都看过这一盒瓷哨,都觉得其中大部分有问题,所以都没买。
  看到沈瑜买了瓷哨,人们怀着不同的心思,没有多做评论。
  沈瑜不顾姚老师的暗示,也不在意其他人的眼神,完成交易后,又去看其他的古玩。他很快又找到了线索光标指出的另一个古玩,一件核雕。
  他拿起核雕作品观察。这件作品以上好的橄榄核为原料,雕琢而成,意取“赤壁夜游”。核舟雕前中后三舱,船舱镂成两层,宽敞的舱室、舱顶的瓦楞线、轩窗等一应俱全。船两旁的花窗,皆可开合,舫前置一桌,几人围案而坐。作品中人物作高浮雕,共计二十六人,皆面目清晰,神态生动,衣纹线条流畅,生动再现了苏东坡与朋友游赤壁的场景。另一枚雕作成底托,上刻水莲纹为饰,工艺也是细腻生动。
  沈瑜没有收藏过核雕,但是,看过相关书籍。
  明魏学汐有《核舟记》记明奇巧人王叔远有类似题材之核舟,“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字共三十有四”。
  这件作品底部刻有苏轼所作《前赤壁赋》节录,“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文前面注“甲子年”,后署“谷生老道人作”款,较明之奇巧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叹为观止。
  美中不足的是,所刻的部分文字有损坏,导致模糊不清。另外,仔细观察,还能看到小舟后舱有一条裂纹。
  沈瑜判断,作品虽然有缺陷,但是,整器精巧雅致,微中见宏,尺幅之间展示大千世界,颇为巧妙。
  从款识判断,作者是清代核雕艺人湛谷生。湛谷生是粤省增城新塘乡人,清咸丰年间著名橄榄核雕艺人。据说,雕刻的工具全是自制,雕刻的手法也很独特。雕刻时,先把橄榄核含在口内,待湿透后才取出。每遇晴天早上,便对着东边的窗台,让阳光照射着,精雕细琢。
  姚老师看到沈瑜一直观察核雕,凑过来说道:“沈总,我不懂核雕,但是,您可要慎重。好几个人都看过,这上面虽然有名款,但是,大家都拿不准。
  另外,核雕有明显的损伤,再加上价格高,所以没人买。”
  沈瑜表示明白,但还是把卖家请来询问价格。
  卖家田先生告诉沈瑜,核雕价格是5万元,不讲价。
  沈瑜听到这个要价,就知道田先生自己也没把握。
  虽然核雕在地图上之显示为线索光标,没有办法估算价值,不过,他相信游戏给出的线索,不会太差。
  姚老师想劝阻。沈瑜示意自己有分寸,请他放心。
  沈瑜没有花时间讲价,直接买下了这件核雕。
  他已经用地图反复验证,剩余的古玩,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付款之后,和众人打了声招呼,与姚老师一起离开。
  等他们离开之后,很多人说起沈瑜买的古玩,有不少人偷笑。
  姚老师和沈瑜走出小院,说道:“沈总,瓷哨和核雕,是不是买贵了。”
  沈瑜先把自己的判断说了一遍,又说道:“当然,您坚持谨慎判断,是对的。
  我回找专门研究核雕的人,再看一看。至于那盒瓷哨,里面有六个应该是仿造的。
  不过,剩下的两个,一个是清末民初时生产的,还有一个可能到元代。只要这两个能确定,就不算亏。”
  姚老师不放心:“还是请其他几位顾问再看一看吧。”


第1226章 清末民初的瓷哨
  沈瑜回到办公室,把核雕以及两个瓷哨放进了修复空间,至于其他几件假货,直接扔到了角落里。
  三件古玩经过修复之后,游戏给出了评估信息。
  清嘉庆湛谷生刻核雕,赤壁泛舟。尺寸长4。6cm,价值区间:10万-15万。
  隋~初唐胡人面饰双孔青瓷哨,尺寸长4cm。价值区间:30万~35万。
  清末民初雀形白瓷哨。尺寸长5厘米。价值区间:3000~5000元。
  他估算着这三件古玩的价值,去掉购买的费用,算不得大赚。这一次的奖励和之前的奖励比起来,价值有些低。不过,倒是给博物馆增加了一些收藏种类。
  不过,核雕与瓷哨毕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买到的,如果要把修复后的古玩放到博物馆,需要找一个合适的解释,所以,他开始收集大量的相关知识,为此以后的解释寻找论据。
  关于核雕,可以用找核雕师傅修复为由,但是瓷哨比较难解释。
  沈瑜在资料中找到的,唯一能和自己购买瓷哨相互论证的,是首都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青瓷哨。那件瓷哨的装饰风格与可以与自己的瓷哨相互印证。
  他正在研究瓷哨的时候,鹿欣敲门走了进来。
  沈瑜放下手里的资料,问道:“今天的事情处理好了?”
  鹿欣说:“您当了甩手掌柜,我们只好多跑几次。”
  沈瑜笑着拉她坐在自己旁边。
  鹿欣继续说道:“有两个以前的员工,回来求职,现在还没决定,毕竟,咱们这里的岗位都已经接近满员了。黎经理还有秦经理,想问问你的意见。”
  沈瑜说道:“这种事儿,你们决定就好。”
  鹿欣白了他一眼,还是把今天的事情说了一遍。
  两人说完公司的事情,鹿欣早就看到了沈瑜摆在桌上的三件古玩,问道:“这是你今天收回来的?”
  沈瑜把买古玩的过程说了一遍。
  鹿欣问道:“你这么自信?驳了人家姚顾问的面子,会不会让他心里不舒服?”
  沈瑜说:“放心吧,我不会当面撅顾问的面子,已经尽量把话说的周全一些。另外,过两天有一个活动邀请博物馆派人参加。我把这个名额给姚顾问,也算是一点小的弥补。”
  鹿欣盯着古玩看了一会儿,问道:“你就不怕自己看走眼了?”
  沈瑜指了指那几件假货,问道:“你看看那几件古玩怎么样?”
  鹿欣看了一眼就摇头:“不懂。不过,桌上这件核雕真精细。”
  沈瑜说道:“眼光不错,当时,很多买家看着核雕像名家作品,但是又不敢确定,都在犹豫。
  我刚才已经找人看过,基本能确定这是清代核雕名家作品。
  至于那一个瓷哨,只有这两件是真的。”
  鹿欣问道:“你买了八个瓷哨,只有两个是真的,会不会亏?”
  沈瑜说道:“核雕应该能值十万。一件就回本了。”他指着挑出来的两个瓷哨,问道:“你估计,这两件的价值是多少?”
  鹿欣说:“我没办法估算。”
  沈瑜说:“雀形瓷哨,大概几千元钱,但是这件青瓷哨的价值,应该超过30万。”
  鹿欣问道:“一个小瓷哨,这么贵?”
  沈瑜说道:“这东西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却有很长的历史。
  据考证,最早的由人类自制的能够发声的器具就是“埙”,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
  吹奏埙,需要相对专业的人,聪明的先民在埙的启发下,发明了一孔的哨子。初期使用杏核或者桃核在上面开一个小圆孔,声音尖利悠长,后来随着制瓷的发展,隋唐时期,人们便依桃核或者杏核的形状制成了瓷质的口哨。
  从隋唐开始至民国、近代,瓷质口哨有着较长历史。”
  他指着木盒里的瓷哨,说道:“这几个仿品,就是仿宋代桃核形瓷哨与杏核形瓷哨。
  为了便于吹奏,古人又发明了两孔的哨子,一个孔用来送气,另一孔则用来发声,送气孔小而直,发声孔较大,而且里面有一定的气流回旋的空间。送气孔和发声孔不在同一平面。
  开始的一种哨子送气孔是凹进去的,吹气时,这样气流就不会外漏,此类哨子声音比较迂回低沉。后来随着人们习惯的改变,送气孔一端就制成了凸出的样式式。这种哨子气流充足,声音清脆。
  尤到了宋代,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各类器物的制作工艺和考究程度达到了鼎盛。瓷哨,变成孩童喜爱的玩具更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至此也发达的地方,或者说只要是有窑口的地方都大量烧造,先是手工的,慢慢有了陶模以后就开始用模具造。有十二生肖、人物、鞋子、鱼、狮子、猫、蟾蜍、佛像等造型,戴一个哨子,不仅是一个玩具也是祈求吉祥之物。哨子,也就和传统文化连接在了一起。”
  他打开电脑,调出自己找到的宋代瓷哨,有宋代观音瓷哨、人物瓷哨、狮形瓷哨、鱼形瓷哨、辽金胡人骑马瓷哨、宋金胡人面双孔瓷哨、猴形瓷哨、宋代关羽造型瓷哨、猫形瓷哨等。”
  沈瑜拿起清末民初的瓷哨,说道:“到了清末,人们又觉得这种单纯的哨音不够悦耳,就发明了一种可以给里面注水的瓷哨,同样是两个孔,但是发声孔下端变得较大,里面能够容纳较多的水,从送气孔一吹,吹动发声孔下面的水,水的波动就会改变气流的方向,这种哨子发出的声音一般变化较多,相对动听悦耳。
  这件民国雀形瓷哨,是白釉黑彩,高5。2厘米,胎质较粗,整体塑成站立小雀,底部塑成圆台状,雀尾稍下垂,上半身施白色化妆土后罩透明釉,用黑彩点染出鸟嘴,眼及背羽,虽用笔不多,但形象生动自然,两孔置于雀尾。
  类似的瓷哨可能是清末匠人,仿造磁州窑瓷器烧制,可以在其中加水。”
  鹿欣等沈瑜放下瓷哨,拿起来观察。“这个瓷哨的造型,是不是有点歪了?”
  沈瑜说:“这是因为,在烧灶的时候,瓷哨略微出现了一点变形,所以价值也受到了影响。”
  他站起来,给瓷哨加水,让鹿欣试着吹奏。
  鹿欣试了试,很快就能让瓷哨发出清脆的声音,非常有趣。


第1227章 目标与机会,张鞠的消息
  鹿欣试过瓷哨,将其中的水倒掉,小心放回原位好,然后问道:“你还没说,那件青瓷哨,为什么价值很高?”
  沈瑜解释道:“我刚才说过,瓷哨由早期的乐器——埙,在发展中逐渐变小,向儿童玩具演变,原来埙的多孔、体大已演化成了小型、单孔的玩具,乐器的功能减化,而器型和纹饰更加丰富、生动。
  瓷哨器型中有许多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物形象,其中,人面纹也是重要的装饰元素,从隋唐到宋元时期的瓷哨,都有人面装饰。
  不过,不同时期有不同风格。人面纹由隋唐时期的肃穆威严,演变成了金元时期的亲和随意,各式花鸟纹更是成为哨具表面的常见纹饰。
  今天能见到的古代瓷哨,多为宋、金、元时期的各个窑口烧制,分模制和手工捏制两类,表面饰刻划、模印彩绘图案,哨部中空。
  我购买的这件胡人面饰青瓷哨,高4厘米,胎制裁较细,胎色深灰,釉色近乎橄榄绿,哨表模印胡人面饰,圆眼隆鼻,面带笑意,头发饰花式,为胡人少女特征,哨有两孔,应为隋~初唐北方地区窑场烧制。年代久远,保存比较好,所以,价值比较高。”
  鹿欣问道:“你想自己收藏这件瓷哨?”
  沈瑜摇头:“还是放到博物馆里。我打算以后再找机会收集一些瓷哨,特别是定窑的瓷哨。”
  鹿欣问道:“为什么想买这种瓷哨?”
  沈瑜说道:“古代烧制瓷哨的窑口有定窑、当阳峪窑、磁州窑、吉州窑等南北窑场,其胎、釉、纹饰图案、烧制工艺等特征与相同窑口同时烧制的瓷器十分相符,有些瓷哨利用特殊的器型,辅以精细的工艺,形成了独特的系列哨具。
  定窑是宋金时期北方的著名大型窑场,烧制的瓷器遍布大江南北,主导了北方白瓷的发展方向,既烧制有专供宋、金宫庭御用的高档瓷器,又大量烧制了满足社会各阶层民众需要的中低档瓷器,其中也包括了儿童玩具瓷哨。”
  他在电脑上调出几张图片,给鹿欣解释:“这几件是各大博物馆收藏的瓷哨,非常精美。
  这是定窑白釉人面饰瓷哨,高不过4厘米,胎质细白、施牙白釉,系湿瓷泥用模具制成立体人面饰,颈至头部中空,颈背置两孔,一孔用于系挂,一孔使吹入空气在急速回转中发出音响。人面模印纹比较随意,面目和善。为金代曲阳定窑烧制。
  另一例是金代定窑烧制人面饰瓷哨,高在3厘米左右,器型细瘦,模印人面上加戴高冠,胎质灰白,施釉白中带黑褐,非人为点染,应系白釉中铁原素在高温下自然析出,人物面目庄严,服饰的时代特征明显,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还有这件酱釉戴冠胡人面饰哨,高4厘米,胎质棕褐,釉层硬亮,高温烧成,哨表模印胡人像,圆眼隆鼻,头戴异族风情的帽饰,哨背置两孔,应为金代北方窑场烧制……”
  接着,他又找出了绿釉人面饰哨,酱釉鱼形哨,酱釉茧形哨,白釉椭圆型素纹哨,白釉椭圆型模印花卉纹哨,椭圆型无釉模印纹哨。
  “此类哨体由于窑口的不同而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