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木做胎,所用的木料有楠木、柏木、杉木、檀香木、红木、乌木和黄杨木等。尤其是黄杨木,其色泽与竹黄近似,质地细腻,是上等的珍贵原料。一般先用这些木料做成各种形状的器物,然后在器物的表面,贴上竹黄,有的因为装饰纹样的需要,要贴上两至三层竹黄。
  现存的竹黄器皿上,常用的纹饰有如意、方夔、连瓣勾莲、回纹、雷纹、蝉羽纹、山水人物和花鸟等。
  竹黄工艺要求贴片衔接紧密,接榫斗角,毫无榫迹。
  竹黄工艺始创于荆湘邵阳地区,制成的器物有匣、盒、盘、文具等。器物表面呈鹅黄色,清淡幽雅,大多为光素,很少有纹饰。
  他最后说道:“秦老板如果见到没有纹饰的竹黄,或许就能认出来。”
  于老师点头:“没错。竹黄贴到木胎上,如果能够贴的恰到好处,的确可以天衣无缝,但是竹筒的纹理,不可能做改变。如果没有纹饰遮掩,仔细辨认,还是能看出与竹雕的区别。
  沈瑜说道:“竹黄工艺品风行各地,嘉定竹雕的工匠学到这手艺之后,就在木材上铁几层竹片,然后再进行雕刻。”
  他拿出西番莲纹的裁纸刀:“于老师,您看,刀柄上至少贴了两层竹片儿。”
  他把松动的玛瑙拿了下来,露出扁椭圆形的基层材质。
  沈瑜说:“镶嵌有点儿松动了,但是,正好可以看到里面的工艺步骤。您看,这里面是两片黄杨夹住象牙柄,然后又贴了两层竹黄,再雕刻纹饰。”
  于老师接过裁纸刀,反复观察细节,边看边说:“我听过、看过,但是没研究过。这手艺可真好,贴的严丝合缝,这么多年也没坏。再加上雕刻的工艺精细,保存的也好,真是难得。
  他把裁纸刀还给沈瑜,然后感叹:“这个老秦,防着我捡漏。可没防备你捡漏。不过,老秦要的价钱不低,你就不怕买亏了?
  沈瑜说道:“这两柄裁纸刀的工艺与材料难得。最关键的是,秦老板有一点没说错,的确是乾隆时期的工艺特点。西番莲纹繁复华美,夔龙纹对称庄重。竹黄的氧化程度,也可以与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
  现在亏不亏,我不敢说,但是,将来这类的东西一定会升值,而且越来越难找。”
  沈瑜敢买,当然有所依仗。
  秦老板的店里,一共有两件未被发现价值的文物,就是这两柄裁纸刀。
  于老师点了点头:“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原本,我还担心你去碰防画那些事。现在看来,你能把眼光放长远,这是好事。”
  沈瑜说:“您放心,我不会那么傻,去贪图那点儿眼前的小利。”
  两个人走路的时候,常有经营古玩的店主,招呼于老师进店喝茶。
  沈瑜问道:“于老师,我看您在这里的知名度很高。您捡过什么漏?”
  于老师说道:“哎呀,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我在这儿街上买了一个嘉庆五彩瓷器。当时是按照清末瓷器买的,价钱很低。这事儿不知道怎么就传出来了。
  沈瑜说道:“于老师,我觉得跟您一起逛古玩街,很难捡漏,认识您的人太多了。”
  于老师没说话,指了指沈瑜的提包:“我用你打掩护,你也用我打掩护了。”


第119章 单独行动
  沈瑜二人在热闹繁华的中福路上,逛了一会儿。
  于老师估算时间,对沈瑜说:“今天你在四宝堂捡漏,咱们最好换个地方看东西。你还有没有力气,咱们再去一趟艺云轩?”
  沈瑜说:“您老都不累,我怎么能说累呢?”
  两个人搭乘的士,来到了艺云轩。
  艺云轩是魔都的老字号,是以经营文房四宝、字画闻名的店铺。沈瑜早就听过这家店铺的名头。
  店里的经理认识于老师。
  因为于老师的关系,经理为沈瑜推荐几种订做的宣纸。
  沈瑜除了购买老纸,还买了艺云轩特制的笺纸,又为自己的古董毛笔,定制了几支上等的毛料制成的笔头。
  艺云轩的传统颜料种类,也比滨海多。
  沈瑜浏览柜台里的颜料标价,那些曾经让自己眼馋的珍贵颜料,这里应有尽有。这时候的价格,比起2020年几乎是差了几倍。
  他对服务生说:“您好,这几块交趾产的笔管藤黄,我都要了。”
  服务生把藤黄取出,计算价格。
  沈瑜:“五钱的上品洋红,要十盒,水飞朱砂十盒,珍品花青膏十盒,石青……
  箭镞朱砂印泥,镜面朱砂印泥……”
  于老师看着他如此买颜料与印泥,忍不住问道:“小沈,你这是准备画壁画吗,怎么买这么多?”
  沈瑜小声说:“传统的颜料从矿物与植物中提炼,原料少,加工也麻烦,以后会越来越贵。我担心以后颜料涨价太多,质量还下降了。所以,多买一些备用。”
  他在艺云轩一番采购,又装满一个提包。
  走出艺云轩,于老师看他带的东西太多,已经没法继续逛,就想请沈瑜到他家里去吃晚饭。
  沈瑜说:“今天让您跟着忙了一天,我哪好意思再打扰您,您好好休息。”
  于老师说:“你有需要尽管给我打电话,我这老头儿,就不耽误你年轻人的娱乐了。”
  两人约定,明天去古寺园市场。
  沈瑜搭车回到酒店,提着东西走进大堂,抬眼就看到大厅休闲茶座里,陈晨正和一男一女喝茶聊天儿。
  他注意到陈晨看过来,于是放下提包,挥了挥手,算是打过招呼。但是,他又有些后悔了。因为陈晨旁边的女孩儿,也注意到了自己。
  沈瑜看到,陈晨有些迟疑,另一个女孩儿则是眼睛一亮。
  他敏锐的察觉这场面不太妙。
  那个女孩儿扯了扯陈晨,“哎!那是你客户还是朋友,怎么不打个招呼呀?”
  她站起来,对沈瑜挥手。
  陈晨没有办法,站起来对沈瑜打招呼。
  沈瑜犹豫片刻,现在转头离开太没礼貌,还是走了过去。
  “陈姐!今天玩儿的怎么样?”
  陈晨听沈瑜换了称呼,立刻反应过来:“沈总,我给您介绍一下。这是两位我同学张小琴和欧临。”
  她又对两位同学介绍沈瑜身份:“这是我的客户,沈先生。”
  张小琴笑容满面的与沈瑜握手,同时说道:“沈总,以后多关照,我也是在银行系统工作。”
  沈瑜急忙说道:“岂敢,岂敢,还是请您多关照。”
  欧临跟沈瑜握手:“沈总,晨晨是我同学儿,多谢您的照顾。”
  沈瑜明白了,这男的是在宣誓主权,自己是被当成情敌了?
  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在呆下去,于是说道:“你们在这继续玩,我要回去打几个电话。”
  陈晨三人看着沈瑜离开,欧临忍不住问道:“陈晨,你这客户怎么这么年轻,感觉像是还没毕业的学生。他是干什么工作的?”
  陈晨答道:“不能泄露客户隐私。”
  张小琴说道:“晨晨,咱们俩吃点儿冰淇淋?”
  陈晨:“好啊。”
  欧临主动跑去买冰淇淋。
  张小琴早就按耐不住好奇,趁机对陈晨说:“晨晨,你够可以的,这客户这么年轻,比你还小吧?你是不是把客户拿下了?”
  陈晨拧了张小琴一把:“你越说越疯了。你要看好了,你自己去追。”
  张小琴:“那得看看他的底子厚不厚。”
  陈晨反问:“你以前不是只喜欢帅的吗?”
  张小琴说道:“帅有什么用啊?更何况,你这客户年轻,虽然不是特别帅,但是达到中等就足够了。如果他底子厚的话,那就是最理想的人选。”
  “哎呀,你别说了。”
  两个女孩儿的说笑,引得不少路过的客人投来目光。
  沈瑜回到房间,先给爸妈打电话。在电话里,把今天的事儿简单描述,让爸妈放心。
  洗漱完毕,给自己泡了壶茶,自斟自饮。
  接着,开始查看今天的游戏进度。
  今天参观博物馆,虽然没有办法购买文物,但是,有于老师这位行家讲解,增长了很多见识,游戏的经验值也缓慢增加。
  品尝了本帮菜,美食技能里多了一个魔都本帮菜的分类,状态是未入门。
  买了两柄清代裁纸刀,经验值增加。
  他翻开提包,将购买的纸卷样本,纳入修复空间,尝试修复手卷。
  空间提示:修复材料不够。
  沈瑜只能继续寻找。
  他盘算着,明天要抓紧时间,先去逛一逛本地的古董市场。希望能够收集一些仿古字画。
  第二天,沈瑜早早的起床,跟陈晨打了招呼,出酒店找本地的饭馆吃早饭。
  刚刚坐下,就接到了于老师的电话。
  “小沈啊,真是对不起,今天上午,博物馆突然有个任务。估计中午才能出来。你自己先玩一上午,我忙完了,中午再去找你。你看怎么样?”
  沈瑜说道:“于老师,您尽管忙您的事。等您有空了再说,我自己出去转转。”
  于老师详细说了几个可以去的古玩市场。
  沈瑜放下手机。既然没有事情催着,就不用着急了,他要了没有米团和豆浆。
  这种米团中间裹着油条,辅料有榨菜或者甜味花生粉。
  他吃过早饭,边抽烟边查看路线。于老师不在这里,自己正好可以没有顾及的购买残损古董。
  他先去了中福路古玩市场。这里有古玩商贩很早出摊儿。
  沈瑜看过每一个摊位,没有发现满意的字画。
  他的目标是那些便宜的仿古画,或者残损字画中的可用材料。
  奈何,这些地摊上摆的字画,假的太明显,材料也不好。
  既然地摊儿上找不到,沈瑜只能去售卖字画的古玩店里找。
  听于老师说过,附近哪几家店是老字号。
  他在几家店铺中,看到了民国和清朝时期的几幅字画。这些是真品,但不是他的目标。
  沈瑜走到一家名为阅古斋的店铺门口。这也是于老师推荐过的店铺。
  伙计看到沈瑜站在门外,热情的请他进店。
  沈瑜打量这家店铺,一共两面柜台。一个柜台摆文房四宝,另外的柜台摆的册页扇面,墙上挂的全是字画
  伙计很年轻,服务态度热情:“这位先生,您想看看字画还是文房四宝?”
  沈瑜斟酌着问道:“我想看看字画,有仿制的比较好的字画吗?”
  伙计先是一怔,似乎明白了沈瑜的意思,笑着说道:“我们店里,有清代、民国的字画,当代的也有。如果您想要真品的话,需要和我们老板谈。店里还有一些老的仿品,和现代的仿品出售,价格相对便宜一些。”
  沈瑜说道:“我买不起真品,想看看比较好的仿品或者老仿字画。”
  伙计说道:“您这边请。”


第120章 终于开始修复了
  伙计引着沈瑜,走到摆放扇面的柜台前,指着柜台里的十几个卷轴说道:“这些都是仿品,也有几幅仿的比较好的。”
  沈瑜的目光扫过摆放书画地方,然后指着一幅扇面,对伙计说:“我能看看这张吗?”
  伙计将扇面取出来,平放在柜台上,对沈瑜说:“这幅扇面,是从扇子上拆下来的。原本已经破损的厉害,老板请装裱师傅进行了修复。”
  沈瑜看了一眼,差点笑出来。这哪是修过了,简直是惨不忍睹。
  扇面是一幅山水画,画的是草庐中有几个友人聚会,草庐外一派山野景色。
  扇面折叠的地方磨损严重,特别是穿扇骨的部分地方,有条状缺损。最严重的是,扇面左边缺损严重,缺少了这部分,留下了不规则的缺口。
  现在用的装裱,是直接把扇面贴在一张略大的仿古纸上,然后把缺损的地方,用颜色相近的纸糊住了。
  由于破损有些明显,扇面的落款什么都已经磨损掉了。
  这张扇面给人的感觉就是乱。这样的修复,还不如保持原状。
  沈瑜问道:“这画磨损的这么厉害,还能收藏吗?”
  伙计说:“扇面虽然磨损的有点儿厉害,但是,您拿去当个观赏品也不错,价格不贵,200元。”
  沈瑜没有计较这一张扇面的价钱:“我再挑几幅,你给我便宜点儿。”
  伙计说:“您先挑,看好哪一幅,一起算钱。”
  沈瑜没有办法凭着虚拟地图来判断真假,这还是他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
  他只能凭着经验,从装裱上判断新旧。
  伙计按照沈瑜的要求,取出一幅又一幅字画。
  沈瑜先看装裱,再看看里面的纸张墨色。
  这家店铺的仿品,或者说仿古画,也不知是从哪里收集来的,全都是大名头的书画家。沈瑜看到有何绍基的对联,王铎的条幅……
  赵孟福的牧马图长卷,石涛的山水册页,恽寿平的花鸟册页,还有一幅王时敏的中堂……
  当然,这些字画全是假的。
  沈瑜把可能用了老纸老绢的字画看过一遍。其中,大部分的装裱材料,都是近几年生产的纸张,只有一两件破损厉害的作品,其材料相对老一些。
  他一共挑出三幅,一张是石涛的山水册页,共有八页。
  册页上绫锦已经破旧不堪,沈瑜判断,应该是清末民国的材料。
  另有一个破损的卷轴,是文征明款识的山水画,也不知是如何磨损的,看起特别破旧。
  最后是一幅山水画,落款是董其昌。这张画是由三张纸拼接起来的,其中一部分的纸墨最老,大概有30cm高,十几厘米宽,其余两张纸,都是做旧的材料。
  沈瑜对伙计说道:“我选出来的三幅画,加上前面的那一张破损的册页。您给算算价格。”
  伙计拿出计算器,边按边说:“扇面300。册页200。卷轴300,长卷300。一共1100元钱。”
  沈瑜说:“我买了四幅画,您给便宜一点。”
  伙计说:“我是雇员,没法让利。”
  这时,从店后走出一位穿着短袖唐装的胖子。
  他看到伙计与沈瑜这里的情况,走过来问道:“这位朋友来买仿古画吗?”
  伙计介绍:“这是我们的招老板。”
  沈瑜说:“我选了四幅画,您给便宜点?”
  招老板看了看四幅画,直接说道:“您给900元就可以。您初次来,咱们也交个朋友。”
  沈瑜点头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