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199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时代之1993-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娅米西餐厅三楼。
  游慧云拿起毛笔在砚台里蘸了蘸墨汁,沉默十来秒后,开始在铺开的宣纸上练字。
  这一练就是半个小时,宣纸是写了一张又一张。
  写完,把毛笔搁砚台上,把写好字的宣纸并排铺开。
  游慧云右手捻着下巴、对毛笔字认真观摩了一阵,随后用打火机把宣纸点燃,一张一张放到旁边的洋盆里。
  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宣纸燃烧殆尽,只留下一坨灰的时候,游慧云那死白的瞳孔中才恢复一点活力。
  顺过桌上的“风声”,打开书签,从之前的地方继续往下看。
  如此又是半个小时过去了。
  就当她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她突然感到胃部翻涌,放下书,捂着嘴,连忙跑到洗漱间,对着马桶呕吐了一阵。
  5分钟后……
  漱完口的游慧云拿出电话薄,拨了一个号码。
  电话一通,那边就恭敬称呼:“游姐。”
  游慧云说:“帮我办一件事。”
  那边道:“游姐请吩咐。”
  游慧云说:“帮李梅疏通一下纺织厂的关系。”
  那边眼睛瞪圆,一脸不解:“游姐?你这是?”
  游慧云说:“不该问的别问。”
  “是!”
  那边应一声,就试探着问:“那、那帮到什么程度?”
  游慧云直接说:“别让她吃闭门羹就成,其它的先不要管。”
  “好。”
  “不要让李梅察觉是我们在插手。”
  “好。”
  这通电话挂完,游慧云拿起桌上的一张照片,看了看,接着又打了另一个电话。
  这次她没看电话薄,两个手指跳跃几下,就熟练地拨了出去。
  她率先问:“要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那边说:“我今天刚到,再给我点时间。”
  游慧云嘱咐:“这事别让第三人知晓。”
  那边信誓旦旦说:“我办事,游姐放心。”
  再次挂完电话,游慧云来到试衣镜前,凝望着自己的镜像静默三分钟后,她撩起衣服,右手轻轻抚摸肚皮。
  ……
  回到二楼租房,张宣看看时间,已经是晚上7:31。
  哎,今天星期五你们都不回家,看来是飘了啊,竟然住宿舍。
  我一个孤寡老人好难过。
  张宣这么怨念着,也是走进书房,继续写作。
  通过一天天的艰苦奋斗,张宣对目前的进度是非常满意的。不知不觉间,“潜伏”小说已经走到了尾声。
  目前已经写到了42万字。
  离预计的45万字还差3万字。
  张宣坐下,耐心地再次打磨一番剩余的大纲和细纲,把大结局做到了然于胸。
  闭上眼睛,凝神静气,酝酿情绪……
  20来分钟后,张宣灵感爆棚,提笔,开始写……
  “哔哔……哔哔……”
  可是才写不到300字,他娘的,BB机竟然响了。
  哔哔你妈啊哔哔,关键时刻被打断,张宣郁闷地想把它砸了,郁闷地想把Call自己的人掐死。
  不过想到自己的BB机号码没几人知道,张宣忍了忍,还是伸手拿了过来。
  嚯!原来是你啊,陶歌!
  见到是陶大腿,老男人心情瞬间缓了不少。
  读完内容,张宣起身去了客厅,用座机打电话。
  “喂?”
  “叫姐。”
  张宣,“……”
  陶歌问:“你现在有时间吗?”
  张宣疑惑,回答道:“有时间。”
  陶歌说:“出来,来南门。”
  嗯?嗯!!!
  张宣错愕,猛然问:“你来羊城了?”
  陶歌说:“我在中大门口。”
  张宣看一眼外面的夜色,关心问:“你一个人?”
  陶歌说:“还有一个,你先出来。”
  “哦,好,马上。”张宣满脑子问号地挂了电话。


第259章 这腿真粗
  关门,下楼,穿过南门。
  张宣站在校门口,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寻摸一阵,也没找到陶歌。
  就在他想call呼机的时候,左肩膀被人从后面拍了下。
  张宣迅速转身,却发现是高中同桌杜钰,此刻她正一脸俏皮地看着自己。
  张宣说:“呀,这个点你怎么在这,不上晚自习?”
  杜钰说:“你猜猜。”
  我猜,我猜个鸡儿啊我猜……
  张宣打趣问:“看你脸色有一股喜意,难道是和学长在一起风花雪月?”
  杜钰笑说:“不是,是我表姐来了。”
  “你表姐?”
  张宣错愕,随即猛地反应过来:“你是指希捷?”
  杜钰含笑点点脑袋。
  张宣转头到处瞄瞄:“她人在哪呢,叫出来让我瞧瞧,我都好久没见过她了。”
  “你想见她?”
  “可以见见。”
  杜钰玩笑说:“和我姨夫姨妈她们在酒店,你要是想见面的话,我可以带你去。”
  大晚上的,去酒店见人家,那还是算了吧……
  怕被打。
  张宣问:“她们来这边有事?”
  杜钰回答道:“有。”
  张宣一脸便秘:“这是跟我玩保密?”
  杜钰只是笑。
  接着她问:“你怎么在这?”
  张宣回嘴:“保密……”
  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一辆黑色奔驰缓缓靠了过来,后座玻璃降下,就见陶歌笑着向自己招手。
  “老同学,我先走了,您呢,继续搁这保密吧啊……”
  说完,一溜烟儿跑了。
  钻进奔驰后座,张宣瞟一眼,发现车里只有司机没有其他人。
  好奇问:“不是说随行还有一个人么?难道是指司机大哥?”
  闻言,司机回头礼貌地对他笑笑,继续开车。
  陶歌看一眼车外的杜钰,收回视线说:“别贫,姐带你见个人,一起吃个饭。”
  张宣回答说:“我吃了饭的。”
  陶歌说:“再吃点。”
  张宣讲:“我晚餐吃了两份牛排,肚子现在扒饱。”
  陶歌依旧说:“再吃点。”
  张宣望着车外不断退却的风景,收了玩闹表情,认真问:“带我去见谁啊,这么神神秘秘的?”
  陶歌回答:“很快你就知道了。”
  张宣莫名:“是大腿吗,你要给我介绍大粗腿?”
  陶歌转头盯着他看,看了会后忍不住笑问:“姐在你心目中,是不是也定义为大粗腿?”
  可不是么,要不是大腿粗,我怎么可能这么殷勤。
  虽然想是这么想,但是他不能承认。
  眼神扫过她的双腿,当即插科打诨道:“不要妄自菲薄,你这腿不粗,还蛮细。”
  陶歌跟着扫一眼自己的腿,偏头揶揄:“好看吧?”
  张宣支支吾吾,晃手称:“不敢评价。”
  两人的对话,司机都听笑了,情不自禁地瞧一眼内视镜,瞧一眼内视镜里面的人。
  陶歌说:“等会要见的人是我爸。”
  张宣讶异,“你爸?”
  “嗯。”
  “你爸怎么来羊城了?”
  “你以后会知道。”
  张宣问:“他老人家找我有事?”
  陶歌靠着座椅,全身放轻松地说:“没什么大事。
  他见我和洪总编前段时间为你奔上奔下,把人民文学闹得鸡飞狗跳,就想想看看写出‘风声’的大作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儿。”
  奔驰车不急不快,开得非常平稳,30分钟后,停在了一家老字号粤菜馆门前。
  张宣抬头打量一番粤菜馆,发现自己前生似乎来过这里,于是问:“你爸在里面?”
  “在里面,我们进去吧。”陶歌说着,率先走了进去。
  张宣没有犹豫,也是跟了进去。
  倒是司机没下车,像个木头一样坐在驾驶座没动。
  这个点粤菜馆人声鼎沸,几乎没有空桌。
  穿过一楼,上到二楼。
  陶歌推门而入,对里面喝茶的中年人喊:“爸,人我给你带来了,你自己看。”
  说完,陶歌就一屁股坐在了中年人对面。压根不给两人介绍介绍,拿过一杯茶喝一口,然后饶有兴致地瞧着张宣。
  晕!这姐们真不靠谱。
  陶歌口中的爸,是个典型的国字脸,大背头,一半是白发,一半是黑发,黑白相间,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灰色单衣,休闲西裤,皮鞋。
  得,张宣只打望一眼,就有一种直觉告诉他,这人是在体制里吃饭的,而且还身居高位。不然一般人没这种气势。
  人的脸可以变,性情也可以短暂的藏匿,但气质这东西,玄乎的很,没到那境界的人,装也装不像。
  张宣在打量对方的时候,对方也在无声无息打量他。
  四目相视,如今有钱有名望的张宣压根不怵,走过去笑着打招呼:
  “陶叔晚上好。”
  陶显温润地伸手示意,“晚上好,来,坐,先喝杯茶。”
  张宣依言挨着陶歌坐下。
  陶显和气地问:“饿了吗?”
  张宣回答说:“我中餐吃得比较晚,还不饿。”
  陶显一下就听出了张宣的意思,这是已经吃了过来的,给他倒杯茶就讲:
  “听陶歌说,有个大作家弟弟在这边读书,我初来乍到,对羊城不是太熟悉,所以就想找个亲近的人聊聊天,希望没打扰到你的创作。”
  张宣接过茶,道声谢谢就说:“哪里,这是我的荣幸。”
  面对体制里这类人,张宣一般都是遵循言简意赅的原则,不多说、不多问、不延伸。
  陶显很健谈,张宣也不拘束,两人以文学为切入口,天南地北的聊了起来。
  陶显可能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对张宣的新书“潜伏”非常感兴趣,旁敲侧击问了好多问题。
  陶显问:“你的新书大概什么时候能完成?”
  张宣回答说:“还要写3万字左右,预计一个星期完成初稿。”
  陶显点点头,儒雅地说:“人民文学的洪总编对你的新书评价很高。我都有些期待了。”
  闻弦知雅意,张宣顺着说:“洪总编过誉了。等定稿了,到时候还请陶叔掌掌眼。”
  陶显嘴巴张张,这时服务员端菜进来了,他把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等服务员把菜摆好,酒摆好,离去后,陶显拿起酒问:“三月,能喝酒的吗?”
  张宣微笑着应答:“还好,能喝一点。”
  听到倍感熟悉的酒场文字“还好”,陶显当即就不再客气,给他倒了半杯白的。
  喝酒,吃饭,三人又是一阵热聊。
  饭到中间,陶显突然问他:“你对新书冲击茅盾文学奖有信心吗?”
  张宣一愣,不着痕迹扫了眼陶歌,见陶歌微微点头后,他就谦虚地道:
  “这个怎么说呢,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
  也不瞒叔叔,走文坛这条路,只能用‘志存高远、事在人为、为者常成’来勉励自己不懈怠。”
  陶显似乎很满意这回答,后面喝酒的氛围明显比之前更浓烈了。
  虽然频频举起酒杯,但三人其实都控制着酒量,一顿饭吃下来,谁也没多喝,谁也没醉。
  结完账,出包厢,下楼梯的时候,三人在拐角处遇到了一个秃头男人。
  陶歌见这人用一种惊讶的眼神看着自己三人时。
  就悄悄问张宣:“你认识这人?”
  张宣望着已然快速离开粤菜馆的陌生男子,摇摇头,一脸迷糊。
  街边寒暄几句,司机送陶显先一步离开了。
  陶歌没一起走,打算跟张宣回租房。
  理由嘛,她迫不及待地想看“潜伏”小说的剩余部分。
  张宣在拦出租车时,刚才的秃头男人躲在不远处的公用电话亭打电话。
  电话响了6声才接通。
  那边的声音不大,但有点不耐烦:“怎么这么晚了还打电话。”
  秃头男子说:“游姐,我在饭馆遇到了张宣。”
  游慧云问:“张宣?他不是吃了晚餐的吗?怎么还在粤菜馆?你没看错?”
  秃头男子瞄一眼不远处打的的张宣,确认道:“就是他,他现在和一个女人站在路边打的。
  您以前让我调查他那么久,不会认错的。”
  游慧云问:“女人?他女朋友?”
  秃头男子说:“不是,是人民文学的那个女编辑。”
  接着不等游慧云再问,秃头男子急急说:“游姐,您知道我还看见谁了么?”
  游慧云问:“谁?”
  秃头男子压低声音:“我看到新来的银角大王了。他跟张宣还有那个女编辑一起吃饭。”
  游慧云紧着问:“北边来的那位?”
  秃头男子说:“对。”
  “确定吗?”
  “百分百确定,游姐。”
  游慧云回忆一番,又问:“那个女编辑是不是姓陶?”
  秃头男子说:“姓陶。游姐,这两人应该是父女,我听到那女编辑叫‘爸’。”
  游慧云震惊了,缓了好一阵才
  嘱咐道:“把这事忘掉吧,就当今天从来没看到。”
  “知道了,游姐。”
  挂完电话,游慧云闭着眼睛想了一番,又熟练地打了一个电话。
  电话一通,游慧云就说:“别调查了,回来吧。”
  那边一脸懵逼,才到地方,就又要回去?但还是说:“是。”
  接着又问:“游姐,那以后还……”
  游慧云说:“以后也不用了。”
  “好的,游姐。”
  再次挂完电话,游慧云找出电话薄,拨打了一个号码。
  “是我。”
  “游姐。”
  游慧云说:“计划变一变,你尽快抢先把纺织厂拿到手,然后转手卖给李梅。”
  那边沉默了几秒,消化完信息就问:“怎么个卖法,还请您指示。”
  游慧云说了八个字:“干干净净,公事公办。”
  “好,我知道了。”那边应一声儿,又问:“那这次要隐瞒吗?”
  游慧云说:“完成交易后,让李梅知道,我需要这个人情。”
  “是。”
  ……
  晚上的出租车通常不好打,但这次运道不错。
  前面两次没成功,第三次得手了,遇到空车。
  回到中大,时间悄悄走到了11:14。
  双伶还没回来,三楼的灯也是熄的,三人果然在宿舍住了。
  洗漱一番,两人一前一后进了书房。
  张宣继续写作。
  陶歌则捧着“潜伏”小说,呆在一边安静地阅读起来。
  两个小时过去了,两人没反应。
  三个小时过去了,两人还是反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