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要95下半年才能完本的第一本哈利波特,竟然提前了大半年。
可以想象,有着自己的倾囊相授,如今的哈利波特可以算的上脱胎换骨了。
就是不知道罗琳这次能不能顺利出版?
如果罗琳提前爆红,还会不会记得自己的恩情?
对于这个人心问题,尤其是西方人的人心,说句实在话,他也没个准。
不过帮都帮了,张宣也就不管那么多。
反正自己也就是随手抛抛鱼饵,至于鱼上不上钩,他都损失不大。
顶多几封挂号信邮票和信纸而已,不值几个钱。
要是鱼真的上钩了。
先不说实际经济利益吧,至少多了个朋友,也算是多了一条路。
这么想着,张宣拿起笔开始回信。
第396章 水墨画和油画有什么区别?
“青竹,你的火车票买了吗?”
期末考试第3天,张宣一边喝汤,一边问邹青竹。
“买了,后天上午的火车。”邹青竹回答。
闻言,张宣点点头,目光移向了文慧。
说起来,这是两人这个月第一次同桌吃饭。
自从上次的牛肉面之后,两人一度关系破裂,后来虽然因为买手稿和好如初。
但偏偏文慧从小姨家里回来时,在路上听到了张宣和小十一对话的虎狼之词。
面对扬言要把自己弄上床的张宣,就算知道是开玩笑的,但文慧还是克制了好久没跟张宣多说话。
要不是马上就放假回去了,文慧还能自制一段时间,在双伶面前尽量少沟通。
迎着张宣的目光,文慧平静地开口:“我后头天上午的飞机。”
听到两人的回答,张宣对杜双伶说:“我们再等两天,等阳永健一起走。”
杜双伶自然满口答应。
期末考试最后一门是考马原。
监考老师是两个上了年纪的老师,说是闭卷考试。
但监考的非常松,只要你不离开座位四处走动,人家压根不管你在干什么。
对这类思想课程,张宣从来都是得心应手,虽然拿不到高分,可拿个80分左右还是轻轻松松。
当然,其实他只要把试卷填满,只要不考试的一塌糊涂,阅卷老师看在“张宣”这两个字眼上,也不会做的太过难看。
相对于张宣给中大带来的名誉,区区开个小灶又算得什么呢?
试卷写满,张宣看看时间,还剩半个钟头。
检查一遍名字,填了,直接交卷。
“不多坐会儿?”监考老师压根没把他当学生,以非常诙谐的口吻交流。
张宣把卷子递过去,笑说:“明年再来,现在肚子饿了,得先撤。”
监考老师微笑颔首,“这几天食堂的饭菜不错。”
“诶。”张宣回应。
考试里的小十一看到张宣交卷出门,本能地也想交卷跟上,但是下一秒看到教室外面的杜双伶三女时,鼓鼓腮帮子又坐了回去。
“你们怎么就考完了?”张宣走过去问。
杜双伶轻声说:“我们最后一门不是专业课,开卷考试,大家都做的比较快。”
原来如此。
张宣一边走,一边征求意见:“明天青竹同志就要走了,今晚我们是去外面犒劳一顿,还是在家里做?”
邹青竹好奇问:“要放假了,你们两个联谊寝不聚餐吗?我记得以前你们都聚餐的呀?”
聚餐?
刘琳特意躲避万军不来,还怎么聚?
张宣圆着说:“联谊寝女生宿舍那边有人今天晚上的车,所以就下个学期再说了。”
接着又问:“青竹同志,要不今晚我们去外面吃吧,我请客。”
邹青竹看一眼杜双伶和文慧,摇头拒绝:“我们就到家里做火锅吃吧,到外面总惦记要回来,吃不开。家里随意喝点小酒,聊会天,想睡就可以倒头就睡。”
张宣问双伶和文慧:“你俩呢,有意见没?”
杜双伶嫣笑着说:“我也喜欢家里。”
迎着张宣的目光,文慧爽利一笑,算是默认。
商量完毕,四人去了趟菜市场,买了牛肉,买了水豆腐、豆芽、蘑菇、以及土豆等一些配菜。
老男人本来特别馋文慧的水晶肉和梁溪脆鳝,但是瞄一眼旁边的笑面虎后,只能把心里的想法给灭了。
乖乖买了一只鸭子,回去做干锅鸭。
回到二楼租房,张宣直接把电视打开,摊在沙发上当起了大爷。
三女视线在身上掠过,也是见怪不怪了,依次去了厨房。
晚餐是邹青竹打顶手。
文慧和双伶负责择菜洗菜。
老男人把电视台轮换了几圈,也没找到自己想要的节目。
后面想了想,有点过意不去,起身去了厨房。
靠着门棱,张宣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
邹青竹瞄他一眼,嬉笑着没做声。
文慧低头洗菜,干脆看都不想看他。
杜双伶向他眨眨眼,示意你哪里凉快你呆哪里去吧。
得,讨了个没趣。
闲着没事做的老男人干脆去了一楼。
不巧,老邓和鲁妮此刻正在吃晚饭。
看着地上的大包小包,张宣走进去拿双筷子先吃一块肉,好吃,再吃一块肉,还是好吃。
吃完第三块肉,张宣问:“怎么这么急,今晚你们就要走?”
老邓解释道:“我一个伯伯去世了,我得早点回去送一程。”
张宣看了看鲁妮肚子,问:“导员的孕身才3个多月,这样长途奔波安全吗?”
老邓和鲁妮还是这个年代的老思想,觉得农村妇女从怀孕到生孩子都是地里劳作过来的,压根就没考虑这么多。
闻言,两口子面面相觑,才反应过来,问张宣:“那不回去了?”
张宣筷子动了动,又夹一块肉放嘴理,建议道:
“为了稳妥,我觉得你们就到这里过年算了吧,深城都不要去了,就呆这。”
老邓转头问鲁妮:“鲁妮,要不我们就呆这算了?”
鲁妮现在最宝贝孩子,当下立马同意。
鲁妮对张宣说:“大作家,我这孩子生下来认你做干爸,怎么样?”
张宣努努嘴,“男的就免了吧,女孩我乐意。”
老邓反驳:“女孩我不同意。”
鲁妮问老邓:“为什么你不同意?有张宣这样的干爸多好啊,从小文化熏陶。”
老邓用筷子指指张宣的脸蛋:“就这张嘴,就这脸,谁敢把姑娘跟他走的太近?”
张宣不爽了:“老邓你能不能说人话?我在眼里就这么不靠谱?”
“靠谱?”
老邓咧咧嘴,乐呵道:“我老邓虽然不懂男女感情,但也多少知道文人在这方面就没一个好东西。”
张宣喉结动动,想反驳几句,但想想自身吧,现有的温泉都两个了,好像也没啥子底气,不然将来容易被打脸。
老男人嗫嚅嘴,最后说:“算了,不跟你这种人计较,没甚意思。
我就这么跟你说吧,你要是生个女儿不漂亮还好,要是漂亮……”
老邓立马停筷子瞪他:“漂亮怎么着?”
瞧这架势要打人?
张宣翻翻白眼:“怎么着?你看到那小十一没?你将来你女儿就是这样追我儿子。”
老邓深以为然:“女孩太漂亮不好。”
张宣看鲁妮装饭去了,嘀咕道:“你就放心吧,根据遗传学,女孩长相随父亲,你这尊荣也生不出漂亮女孩。
要是真的生出漂亮女孩了,哼哼……”
老邓气急,指着门外温润地说:“请你给我滚。”
张宣把菜碗揽在怀里,不为所动。
鲁妮出来见到两人又在互损,都不带正眼搭理的。
晚餐一楼吃了,二楼吃,有点撑。
没得法,只得带着双伶去校园里打溜。
“咦,那不是你们联谊寝的丁艳红和欧明吗,他们怎么在一起?”路过外语学院时,杜双伶看着前方门口悄悄问。
张宣顺着看过去,正好看到有说有笑的丁艳红和欧明。
连忙走过去打招呼:“你们这前男朋友和前女朋友走一起,这是要干嘛呢?”
欧明摸摸大光头,微笑着说:“宣哥,你还没看出来么,我们现在都单身,临时搭伙看个电影。”
张宣惊奇,围着丁艳红转一圈就问:“小丁,你又把那180的英俊学长甩了?”
丁艳红停脚笑:“要过年了,不甩了留着干什么?”
张宣乐了:“你这么不主财,那你明年怎么办?”
“明年?”小丁叉腰斜一眼欧明,炫耀似地说:“明年我再找新的。”
杜双伶这时笑意盈盈地打趣道:“我觉得你们俩感情挺好的,可以再续前缘。”
欧明把头摇的叮咚响:“不不不,我们不合适,我们绝对不合适。
我只找白纸,小丁已经是水墨画了,我欧明不能要啊。”
小丁鄙夷地看着他:“就你?我才水墨画,我就是油画也不跟你一起。”
张宣插嘴:“对,就算绿油油也不跟他一起。”
小丁笑骂:“去你的大作家,你们要一起进去看电影么,欧明请客。”
张宣退后一步,“不了,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不远了,祝你们有个美妙的晚上。”
小丁扭着肥硕的屁股一边走一边说,“美妙的晚上?欧明做春秋大梦去吧。”
目送两人消失不见,杜双伶挽着他胳膊问:“我觉得这两人挺般配的啊,为什么不在一起?”
张宣回答:“互相嫌弃,互相看不上,心野咯。”
……
冬天太冷了,就不想动,洗澡都巴不得在温泉里洗。
这不,张宣上半夜都在泡温泉。
洗完澡,杜双伶缩在他怀里,双手圈着他脖子问:“亲爱的,喜欢吗?”
“嗯,喜欢。”
“满意了吗?”
“嗯,满意。”
“还来吗?”
“不来了,休息。”
“看来是不喜欢嘛。”
“那?再来?”
“那刚才是不满意嘛。”
“那你说是来,还是不来?”
“我是女人,来不来不都得靠你嘛。”
“那就来。”
“不,你家娘子要休息。”
“那就休息。”
“可我睡不着嘛。”
“你这是反了是吧?”
“放过我,我错了……”
第397章 我就瞄三眼
次日,又是阴绵小雨,寒风一吹,有种透彻骨子里的冷。
上午送完邹青竹。
下午三人去市区买了一些年货。
张宣还给阮秀琴和大姐各买了套衣服,还买了2双鞋。
买完自己家的,又得给老杜家买点礼品。
文慧全程都在陪两人,帮着提提东西,直到逛街快要结束时,偶然遇到心仪的土特产品,才买了些。
吃晚餐时,张宣给文慧倒了一杯饮料,感谢说:“帮我们提了一天的东西,文慧同志辛苦了。”
接受到他的视线,文慧会心笑笑,“不跟着你们,我也没地方去。”
杜双伶挽着文慧的手说:“青竹走了,今晚我去三楼陪你吧。”
文慧看看张宣,巧笑着说:“我求之不得,不过你先问问你家这位吧。”
杜双伶笑意盈盈地望向张宣。
张宣可怜地表示:“我的家庭地位一向很低,不用问我。”
吃完饭,杜双伶找着机会在他身上赖了20分钟,直到把某人拱火到快要不行时,才笑吟吟地跑了。
看着门关,沙发上的张宣郁闷了,自家媳妇最近好像会玩欲擒故纵了,总是把自己撩拔得火热火热的。
在外界的压力下,学得还挺快。
老男人这么想着,又躺倒了沙发上,闭上眼睛想着想着,忽然又想到了文慧领口里面的风景。
他又不傻,文慧最近若有若无在刻意疏远自己,他自然能感受到。
只是他有点莫名,相处一年下来,文慧以前的性子是很大方的一个人。
现在这么敏感?
不应该啊?
再次想象一番雪花白的风景,张宣摇摇头,算了,又不是自己女人,懒得浪费脑细胞。
思绪到这,老男人打开电视看了一通,后面没有好看的节目,兴致索然,又去了书房。
开始查找资料。
得益于专人专干,两个月下来,自己的书房藏书一直在暴增。
真的是暴增。
两个月前,自己书房才200来本书,如今已经累积到817本。
环视一圈书墙,闻着淡淡的油墨清香味,他很喜欢这种感觉。
坐在椅子上,他在思考下一部书写什么。
真的要写人世间?
这可是一篇10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展示了几十年的社会变迁。
他觉得全部照抄人家的不适合。
不仅时间线不对。
故事地点也不对。
还有一个就是,自己也是写了两部反响不错的书的人了。
得有追求。
尤其是“潜伏”,其中有一半是根据自己的学识原创,这鼓舞了他继续原创的想法。
不过他毕竟是重生者。
不会傻到后世的宝贵东西自己不去用,也不会傻到全本都要坚持原创。
按他的想法,下一本书是要回归传统文学的。
原因很简单嘛,你们不是觉得我不会写传统文学么,老夫就写出来打你们的脸。
打得你们一个个都给我闭嘴!
虽然自己不是那种特别爱出风头的人,但看着报纸上一天天都在藐视自己,是个人都忍不了。
沉思一个小时候,张宣决定借鉴“人世间”的大纲,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修改。
他打算从寒假开始,走街串巷收集素材,未雨绸缪做准备。
为了精益求精,为了超越原作“人世间”,这本书他计划写2年。
从来年春天开始写,写到97年春天结束。
主意已定,张宣开始铺开本子,打开墨水瓶,拿起笔开始写初步大纲。
原作“人世间”是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围绕春节欢宴、家庭聚会、重大事件布局全篇,展示近5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
这个50年,张宣决定改一改,把时间线缩到30年。
最多延伸到97完本的时间线。
既然时间线改了,那很多内容就必须要自己原创。
这个他倒不怕,他坚信自己的阅历,也相信自己的笔力。
而且自己前生几十年的阅读经验也不是盖的,丰富一本这样的书不说小儿科吧,那也是绰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