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介绍完毕,杜钰一脸羡慕地说:“你看到了没,他们打情骂俏,好恩爱。”
希捷一歪头,笑得很甜:“看到了。不过我得批判他们:公众场合这样子肆无忌惮,这搁谁受得了。”
杜钰附和道:“批判得对,我要是暗恋张宣,我肯定受不了。”
希捷抿笑圆场:“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才是恋人,不虚伪,不假装,正当而甜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可爱。”
杜钰诧异地看了看她,随后漫不经心问:“希捷,你要是暗恋张宣,看到他们这样子,该怎么办?”
闻言,希捷站在原地,望着杜钰笑出了一整套长镜头。
杜钰心说坏了,这女人可比自己聪明多了,自己怎么漏口风了呢?
看到表妹憨憨厚厚的样子,希捷露出小小尖牙,做最后的挣扎:“我呀,暗恋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泛善可陈,我不需要它。”
杜钰不死心,破罐子破摔追着问:“我是说假如,假如你暗恋张宣,该怎么办?”
见瞒不过了,希捷走在冬日暖阳里,好久才开口:
“暗恋的故事有一万种讲法,假如是我,我选择接受他们的那一种作为结局。”
……
杜家别墅。
“菜在蒸笼里保温,你们是先吃饭,还是先洗澡?”
艾青知道张宣爱干净,所以有这么一问。
坐了一天一夜的车,浑身油腻腻地难受,张宣很是干脆:“姨,我还是先洗澡吧。”
张宣的回答没有出她意料,知道这位准女婿要回来,艾青已经提前一个星期做了各种准备。
比如毛巾、牙刷各种洗漱用品的采买。
比如整个寒假该吃什么菜,艾青都细化到了哪一天。
正因为这样,杜静伶前几天还在开玩笑:“妈,这么急着赶着,人家还不是你女婿呢。”
面对这问题,只见艾青说:“跑不了。”
杜静伶惊讶:“还没和双伶结婚,您就这么自信?”
艾青悄悄说:“这段日子我给你妹和张宣看过10多个八字,都说他俩姻缘必成,刀都分不开。”
杜静伶听了若有所思,随后调侃:“确实刀都分不开,您当初那样反对都没分开。”
艾青假装没听到这话,补充道:“秀琴是什么样的性子,我比她自己还懂,张宣又是个有孝心的,这婚事跑不了。”
杜静伶打趣:“不是阮秀琴么?不加个阮字了?”
艾青这回有反应了,转头瞪了大女儿一眼,就道:“你也别吃醋,国瑞当初来我家时,我也尽心尽力的。”
杜静伶说:“我不吃醋,我就是被您的举动惊到了,也太浓重了吧,前后反差也太大了点。”
见大女儿一个劲挖苦自己,艾青心情特别好,笑着权当没听到。
如今啊,她走到外面,那是倍儿有面。
只要听说她是大作家的岳母娘,别个不论是谁,不论是什么身份,都会对她热情三分,礼让三分。
而且这个热情和礼让,到县城都管用。
这就让艾青非常受用了。
吃完饭,张宣先是被闻讯而来的各大邻里围观了一阵,最后还被杜克栋拉着玩了一通牌。
睡觉的时候,张宣问双伶:“我今晚到哪里睡?”
杜双伶脸红红地看了看他,随即牵着他走向了自己房间。
张宣心里那个乐,连忙跟了进去。
对此,杜克栋两口子也好,杜静伶也罢,都假装没看到。
或者说,杜家人已经默认了。甚至见到两人感情如胶似漆,还有一种没来由的踏实感。
……
由于大雪封路,第二天张宣和杜双伶是走路回去的。
一起跟着去上村的还有杜克栋。他帮张宣拿一些东西回家,顺便想跟欧阳祝去山里打打野味。
快到十字路口时,一个邻居站在屋檐下大喊一嗓子:
“阮秀琴!你的儿子儿媳妇回来咯!快出来接人诶!”
闻言,十字路口的人家,有一家算一家,都走出来看热闹了。
张宣在他们眼里年年看,但每年看每年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半年不见,老家有了很大变化。
马路修整了,宽了很多。
村里多了五六栋红砖房。
还多了俩辆私家车,是那两个淘金客买的。
据说一个淘金客已经完成了身份转变,如今已经是市人大代表了。
走在马路上,张宣特意往河坝方向看了看,村里没有食言,河坝确实加高加固了很多。
别墅门口,老黄狗正在低头闻母狗味儿,见到张宣回来,立马跑过来迎接。
张宣真是怕了它,连忙抬脚制止。
开玩笑,嘴巴都不洗就想往自己身上蹭?那还得了,母狗味儿非让人误会不可?
见到满崽和双伶回来了,阮秀琴同志还是那么高兴,那么体贴。
吃完中饭,杜克栋跟着欧阳勇父子打猎去了。
张宣和杜双伶呢,一个扛着一把锄头,一个带着一把柴刀,跟着阮秀琴去上坟。
给张宣父亲上坟。
上坟,对中国人来说,有的是求心安,有的是求祖宗保佑,有的是告慰先人。
按照阮秀琴的说法,如今儿子有大出息了,应该及时告慰父亲。
张家祖坟离十字路口有点远,大概两里来路,在山冲冲里。
不过虽然在深山,但那里却有一个生产队,住着一百多口人,平日里人来人往的,倒也不显得阴郁。
坟头的草有点长,张宣拿柴刀认真扫了一遍。
接着还用锄头往坟的左右两侧添了一些新土。
阮秀琴此时忙得很,一边烧纸烧香,一边念念有词。说了一长串,大多是求保佑之类的。
中间阮秀琴还开心地对着坟头低声诉说:“你睁开眼睛看看,今天我把儿媳妇也带来了,是艾青的小女儿,漂亮又有文化,你要多保佑她,保佑她身体健康,今后顺风顺水……”
听着这话,杜双伶是又喜又羞,连忙跟着张宣磕头作揖。
欧阳祝不愧是闻名十里八乡的打猎好手,每次都满载而归。
这次也不例外,山鸡野兔挂满了一串串,把杜克栋兴奋地合不拢嘴。
张宣对欧阳祝说:“下次打野猪叫上我,让我去开开眼界。”
对他的要求,欧阳祝自然是满口答应,吸根烟讲:“等天晴,天晴了我们去云山水库看看。
上次有人看到10来头野猪在地里拱阳春,这样的冬天野猪没食物吃,很好找。”
所谓的云山水库是三十年前附近几个村在深山老林开挖出来的一个大水库,目的是为了灌溉农田,但如今已经荒废了,倒是成了狩猎的好地方。
按照计划,张宣在家过了几天悠闲日子后,就开始走村串巷地收集新书写作材料。
第400章 水,你们肯定会这么说
凡人世间,必有烟火,烟火味是人世间最温情最本质的味道。
不食人间烟火,顾影自怜,终究是太虚无缥缈了,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所以还得回到人世间。
追求生活质感,为了追求真实性、生动性、鲜活性,追求有感同身受的那种生活温度、气息和人情,追求一种亲切的、朴实的、生存的烟火味道。
这是张宣下一部作品“人世间”的立意。
因为时间线和发生故事的地点不同,就注定了他笔下的作品与原著有着很大不同。
为了把这部作品写好,为了超越原作。
张宣不仅把上村逛了一个遍,还去了隔壁下村,以及附近的十里八乡。
最后跟着杜双伶,把整个小镇和杜家段也走了一遍。
在这里运道不错,张宣如意找到了一家同原著高度相似的写作研究对象,这大户人家也姓杜,还是杜克栋没出五服的本家,叫杜成旺。
这个家庭三代人,三兄妹,四十年,而这四十年又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剧烈变化时期,命运浮沉、跌宕起伏、桑海桑田和天各一方,都与原著有着极大类似点。
除了年限40年不符合自己最初的设定外,竟然惊人的吻合。
张宣很激动。
听说大作家选中杜成旺一家作为深挖对象,杜克栋和艾青很重视,还亲自带着礼品上门沟通。
面对张宣这样的大文人,面对杜克栋和艾青这样的富贵亲戚,杜成旺很配合。
其实该怎么写,怎么写好,张宣心里早有基调,只是很多东西要演戏给外人看。
当然了,和杜成旺等一家沟通下来,他内心还是有很多实地感触。
怎么说呢,就好比之前自己的一切构想犹如空中楼阁,但同老一辈人的交谈之后,张宣有了一种脚踏实地的心安感。
半个月后,张宣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已经可以把书写好了,可以把书写的很接地气了。
但他还是没动笔,还是夜以继日的收集素材。
艾青现在对着小女婿那是非常满意、非常看重、非常钦佩。
为什么钦佩?
这半个月,张宣吃在她家,喝在她家,住在她家,艾青默默统计过,张宣平均每天只睡4个小时,平日里要么在收集写作材料,要么在书房熬夜完善大纲细纲以及人物刻画。
其它的先不说,光日记本都被张宣写满了4个。
厨房,把一切看在眼里的杜静伶小声对艾青说:“难怪这张宣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大的成就,毅力不一般,妹妹挑人的眼光真准。”
艾青很喜欢听到这话,不过更喜欢看到张宣和双伶平日里的相处,两人那小眼神、那小动作,像调了蜜一样,根本瞒不过有心人艾青。
找到与原著高度契合的家庭,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可也有些瑕疵,就是肖少婉一家人在小镇上的新家竟然和杜成旺是挨着的,是邻居。
这就让张宣很蛋疼了。
十次出门有八次能见到肖少婉,这就有点怪味了。
次数见多了,有时候他都在想,这是老天对自己不满?要惩罚自己?
倒不是老男人对肖少婉还念旧情,说实话他现在有点心静如水的感觉。
可是嘛,上次在邵市同米见骑自行车是撞见了肖少婉和肖采文两姐妹的。
当时他骑在自行车上假装没看见。
但肖少婉知道他看见了。
原因很简单,两人视线相交过,虽然只相交几秒就各自移开了,可自己的花心还是被人抓了现行。
尤其是肖采文,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总是搬个小凳子坐在屋檐下,然后每天看着张宣和杜双伶进进出出,真的寒碜人。
期间肖少婉阻拦过几次妹妹,可肖采文不听,依然我行我素。
真他娘的,跟自己阴魂不散了是吧?
农历27,张宣再次从杜成旺家里出来时,看着2米开外的小女人,心里这般想着。
“姐夫好!”见杜双伶这次没跟在身边,肖采文忽然眨眨眼,对张宣小声喊。
张宣一愣。
旁边正在晒太阳的肖少婉也是一愣。
肖少婉看也不看张宣,直接起身就给妹妹一个暴栗。
“姐,你干嘛打人,是你让我喊杜双伶姐的,他不就是我姐夫嘛?”肖采文捂着头。
“给我进去!”肖少婉指着屋里,声音不大,但穿透力很强。
“我又不是你奴隶,我凭什么要听你的?”肖采文不服。
“你进不进去。”
“不进去。”
“以后还想不想要钱?”
听到钱,肖采文起身进去了,不过才到屋里就小声抱怨:“自己没福气消受这样的男人,就拿我出气?
你看看如今的杜双伶,走到哪里都风风光光的,再看看你,条件又不比她差,就天天只能在晒太阳,我真是替你冤,交流了两年口水,最后却便宜了别个……”
听到妹妹叨逼叨逼的,一开始肖少婉没做声,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了一杯热开水。
但后面见她没完没了,越说越离谱,肖少婉直接把大门一关。
“肖少婉你要干什么!”肖采文吓了一跳,就想往后门跑。
“呀!肖少婉你个失败者,竟然把后门反锁了!你什么时候反琐的!啊!……”
听到屋里传来的惊叫声,张宣暗自笑了。
肖采文啊肖采文!你这是活该!别把你姐不当人,你姐你也敢惹!
别看你姐平时阳光灿烂,凶起来连我都不敢说话。
想起初恋那2年的个中滋味,老男人不说了,直接打道回府。
马上要过年了哎,该回家了。
十字路口,小卖部老板正准备杀年猪。
猪很大,有400多斤。
只是当5个大汉把猪按倒,小卖部老板准备进刀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这肥猪竟然流起了眼泪,两只前脚竟然拱在一起,不停向众人作揖。
“这,这还杀不杀?”捉猪尾巴的人惊问。
“不杀留着养老啊?”其中一个年轻人不迷信,催促小卖部老板赶紧杀,快按不住了。
小卖部老板犹豫了,他杀猪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亲身遇见这情况。
以前有个老屠夫碰到过这事,之后老屠夫不再干屠宰的行当,转行干别的去了。
“那老板,你行不行,不行我来,事后给我10斤肉。”一个单身汉跃跃欲试。
“你来。”见有人不怕,那老板很果断的把杀猪刀放下。
就在这时,小卖部老板的女儿那雯,那个北大老师从屋里出来了,看一眼猪,就对那老板说:“爸,这猪放了吧。”
“放了?”小卖部老板显然不是很情愿,400多斤的肥猪呐,足足喂了一年半。
“放了,我们不要了,谁要谁拿去。”那雯再次说。
见女儿态度坚决,那老板很是纠结,他们家条件好,家里就一个女儿,女儿的态度对于他来说就是天。
最后忍痛说:“你们谁要,谁拿去吧,别到我这杀就行。”
第401章 爆红,爆火!
旧年最后几天,地被冻裂了缝,小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满天飞。
24公分厚。
一大早上起来,张宣特意穿着靴子在屋外量了量雪,没过脚踝,足足24公分厚。
去年舅舅一家子在,人多,热闹。
但今年就张宣和阮秀琴两人,偌大的别墅,除了还有2条狗增加点活力外,有些冷清。
阮秀琴天刚刚亮就起来了,此刻正在拔鸡毛。
张宣把卷尺放一边,凑过去用商量的口气道:
“老妈,今年就我们两个人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