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可能还是双方的身份地位造就的。
文征作为邵市大拇指,久居高位,说话做事自然十分沉稳,压根就热情不起来。
廖芸倒是热情了几分,可是想到女儿没心没肺地一个劲往张宣嘴里送,再考虑到自己心中的猜测,热情也有限,仅流于言表的几句话。
几分钟后,话筒最后落到了谢琪手上。
这次两人的谈话氛围就轻松了许多。
张宣先是送上新年祝词,随后关心问:“你现在的工作感觉还适应么?”
这个适应是指跟陶歌合作相处愉快么?
谢琪高兴说:“还不错,谢谢你。”
“行了行了,我们之间不要客气。”
曾朝夕相处一个月,张宣跟她说话做事早就不再拘泥于形式。
又问:“我最近一直在忙,也没问问你们情况,‘发条女孩’怎么样了?”
谢琪看一眼沙发上竖起的几双耳朵,说:“目前已经投送了9家出版社。
包括剑桥出版社、牛津出版社、企鹅出版社等。”
张宣问:“结果怎么样?”
谢琪说:“有2家拒绝了,有2家做了积极回应。
其它的还在等待。
陶歌似乎对这两家开出的条件不满意,说还要再等等看看情况。”
拒绝?
这么经典的科幻小说还被拒绝了?
张宣觉得难以置信!
要知道前生里,“发条女孩”一经问世就横扫科幻小说各大奖项。
那受欢迎的程度,怎么着也跟“拒绝”挂不上勾吧?
再说了,原著“发条女孩”虽然爆火,但在逻辑上是有缺陷的。
而今生自己笔下的“发条女孩”弥补了这项缺憾。
内容更深、层次更丰富、逻辑更完善合理,理应比原著更有吸引力才对,没理由拒绝啊?
难道?
张宣心里一紧,连忙问:“拒绝的理由是什么?”
谢琪含糊其辞,“说是不看好科幻小说。”
狗屁!
放他娘的狗屁!
陶歌和谢琪她们投稿是有选择性投送的,是精准投送的。怎么可能连那家出版社不看好科幻小说这事情都不知情?
除非是因为自己的作家身份问题。
老男人瞬间明悟,应该就是身份问题了。
后世中国那么强大了,在西方都还存在狗眼看人低的东西。
搁这年头就更普遍了!
奶奶个熊!
妈了个XX的!
张宣心里郁结,忍不住在心中爆了粗口。
他现在想通了,难怪陶歌去英国那么久都没主动联系自己,原来是遇到了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
以陶歌那性子,要是没有大好消息,估计都不好意思宣扬,觉得丢人。
张宣问:“是哪两家出版社拒绝了?”
谢琪犹豫几秒,还是说道:“剑桥出版社和牛津出版社。”
两家英国排前五的大出版社,难怪,难怪!
此时张宣心里很不爽,非常不爽!
但还是安慰说:“拒绝了就拒绝了吧,没关系,过年你们先放松下来休息休息。
我写的书我知道好坏,大好局面肯定在后面等着,先别急。”
作者本人都这么说了,就算想好好表现一番的谢琪心里再怎么急切,也不会流露出来,笑说:
“好,有好消息了我第一时间通知你。”
“嗯,我等那一天,那替我问候一下你父母,祝他们新年快乐,我就先挂了,这边比较忙。”
“谢谢,你先挂吧。”
第402章 米见?阮秀琴的担忧
结束英国的电话。
张宣坐在沙发上陷入了沉思。
此刻他脑子里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想法,不会罗琳的哈利波特会比自己这本书先火吧?
那就真的蛋疼了。
现在的哈利波特有着自己的加持,比原作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就算罗琳的文笔再怎么稚嫩,但故事本身更加吸引人,又不存在身份问题,理应会很火。
思绪到这,张宣没来由地想起了罗琳上次信里说的“惊喜”。
也不知道惊喜到底是什么?
在“发条女孩”开局不利的情况下,原本淡然的老男人忽然有些期待,期待罗琳尽快红起来。
期待罗琳的惊喜。
“叮铃铃……叮铃铃……”
就在张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时,茶几上的电话又响了。
一看,好像不是邵市的区号。
0735,似乎是郴市的电话。
接起……
“张宣,新年快乐!”米见的声音。
“新年快乐!”
张宣应一声,问:“你们家今年在郴市过年?”
“对啊,今年两个姨妈他们都回老家过年了,外公外婆也让我们一起过去。”米见说。
张宣开口:“我之前还寻思着等会给你打过去,没想到你打过来了。”
米见莞尔一笑:“我就是怕你打到邵市去,才早早给你打过来。”
张宣夸赞:“不错,伱还是第一次主动给我打电话,大年夜能听到你的声音,我觉得这一年都值了。”
说完又快速补充一句:“有你在,我下一年也值了。”
米见静静地笑着,没做声。
张宣问:“你们吃年夜饭了没?”
米见回答:“刚吃完,你呢,你们吃了吗?”
张宣说:“也是刚吃完,本来想把第一个电话打给你的。
还好突然接到了其他人的电话,不然肯定扑了个空。”
说着,张宣问:“你们看春晚呢吗?”
米见说:“没有。今晚我外婆70岁生日,我爸妈他们正在张罗庆生的事情,等会我就出去。”
原来是70大寿,难怪米见一家去了郴市。
聊了一阵,快要结束时米见对他说:“过年了,你要趁机好好休息休息,别把自己累着了,身体要放在第一位。”
张宣厚脸皮问:“你这是关心我吗?”
听到他语气中的快乐因子,米见眼带淡淡笑意地望了望窗外的城市夜景,不忍拒绝,最后轻轻“嗯”了一声。
张宣高兴地说:“行,我听你的。春节我一定好好放松放松,你别担心,四月份我去北大找你。”
米见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但老男人理解为默认。
就在张宣和米见聊得正火热时,阮秀琴端着一盘糖果上来了,但听到满崽对话,听到“北大”二字,她停在了原地。
逮着儿子忘乎所以的侧脸瞧了小会,阮秀琴又不动声色地退到了楼梯口。
下楼去了。
此刻脑子里一点都不平静。
因为她忽然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在长相上让她都觉得自叹不如、十分惊艳的人,米见。
阮秀琴把糖果放灶上,自己来到灶膛的条凳上坐好。
一边打理灶膛里的柴火,一边在脑中翻天倒海。
北大,在她认识的人里,只有两个人在这个学校。
一个是对门小卖部的那雯。
一个就是上次来过家里的米见。
刚才满崽那热情的语气,竟然不是对着双伶讲的,这让阮秀琴心里很是担忧。
她手拿铁钳子,把快燃尽了的柴火聚到锅底下,心里在寻思:米见这闺女她见过,一起近距离说过话,一起吃过饭,给她印象是非常矜持、非常有气质的一姑娘。
这样的姑娘怎么会跟满崽搅合在一起?
本来就担心莉莉丝,现在又钻出一个米见,阮秀琴心情很是复杂。
如果仅仅是莉莉丝,阮秀琴最多担心儿子花心,担心儿子爱玩。
要是米见……
女人懂女人,她很是心疼双伶。
在阮秀琴眼里,双伶是她内定的儿媳妇,自然不想她受委屈。
等了20来分钟,阮秀琴吐口气,把铁钳放下,再次端着糖果上了二楼。
张宣还在打电话,不过对象不再是米见,而是换成了李梅。
几分钟后,电话又换成了陶歌。
这个晚上,张宣累成了狗。
先后给舅舅、陶显、洪总编、高校长、管院书记和主任等去了电话。
然后还接到了魏子森、李正、沈凡、欧明、万军的电话。
这还不算完,好像是商量好似的,303宿舍的电话刚过去,女生联谊寝一个挨着一个打进来了。
前后花了个把小时,张宣手都酸了,后面只要不是让旁边老妈误会的人,一律开免提。
躺在沙发上跟他们唠嗑。
最后一个电话是邹青竹的,打完,张宣思绪捋了捋,发现自己在中大熟悉的朋友就三个人没给自己打电话来了。
一个是杜钰。
另一个是小十一。
还一个是文慧。
杜钰,张宣不想主动打过去,因为可以预见,这老同桌十有八九会把战火烧到希捷身上。
面对希捷,老男人挺为难。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暂时还是躲着点好。
好在希捷不是一般人,自己不去瞎凑合的话,就基本无事。
前生不就是很好的例子么
高中毕业后,自己就和希捷再无往来。
至于小十一。
说真的,希捷自己都不想惹,干嘛去惹这女人?
不是找不自在么?
自动忽略。
而文慧,就算了。
查漏补缺,该打的电话都打了,不愿意接的电话一个都没来,他觉得挺好,挺舒服。
见满崽忙完了,在旁边纳鞋底的阮秀琴适时抬头问:“满崽,你给双伶去了电话吗?”
张宣摇头:“还没有,我打算明天下去一趟。”
阮秀琴问:“你明天就去拜年?”
“嗯。”
张宣解释说:“昨天艾青阿姨话里话外是希望我早点下去的。
虽然没明说,但我估摸着吧,是想让我陪陪来拜年的客人。”
阮秀琴秒懂,这是那冤家虚荣心作怪了,拉自己满崽去炫耀。
看破不说破,阮秀琴心里极其得意。
她觉得自己就像电视里的轮盘大赢家,不但把艾青小女儿变成了儿媳妇,还换一种方式折服了艾青。
母子俩就这话题聊了一阵,阮秀琴突然话锋一转。
问:“上次来家里玩的那两个姑娘,现在还跟你联系吗?”
第403章 斗智斗勇
嗯?
听到老妈突然问这话,张宣本能地警戒了起来。
不警戒不行,试问都能带来家里玩的朋友,怎么可能轻易不联系?
既然这样?
那阮秀琴同志还问,就显得有些刻意了。
这是怀疑自己了?
还真有这可能,毕竟莉莉丝去年就没怎么掩饰对自己的喜欢,老妈自然也看出来了,也问过。
难道自己哪里漏马脚了?
张宣脑子快速过一遍,感觉没问题才回答:“我们是很好的朋友,自然有联系的,老妈您怎么突然问这个了?”
阮秀琴问:“你去过英国,和莉莉丝见面了吗?”
张宣明白了,这老妈可能是真的察觉到什么了,回答:“见了,我在英国的临时住处就是莉莉丝和她表姐提供的。”
老男人在这里设了个巧,没直接说跟两女住一起,但也没否定,为以后来去自如做准备。
听闻这话,阮秀琴放下阵线和鞋底,问:“你跟妈说实话,你现在和莉莉丝是什么关系?”
这么直接的?
张宣自认为不是渣男,但也具备了一些优良特质,那就是脸不红心不跳:
“老妈,您问这话就没意思了啊。您也不看看我这张脸是随了谁?
吸引一两个女生不是很正常的事么?
我承认,莉莉丝确实可能对我有好感,但我又不是三岁小孩,怎么可能轻易接受的嘛。
我看您纯属多心了。
再说了,我要是花心也不会花心莉莉丝啊,米见不比她强多了,是不是?您要讲道理讲逻辑。”
阮秀琴看着他眼睛问:“那你跟妈说说,你和米见是什么关系?”
啥?
张宣傻了?
脑子一转立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合着刚才莉莉丝是烟雾弹?
米见才是正角?
失误!绝对是重大失误!
迎着老妈的眼神,张宣又把自己回家的事迹过滤一遍,似乎没哪里有纰漏啊?
因为忙下本书的事情,自己都没时间联系米见,也没给米见打电话。
再加上前段日子,双伶一直跟在自己身边,也没作案的时机。
那问题出在哪?
自己老妈自己了解,不会无的放矢。
等等!
自己唯一一次联系米见,就是刚才。
难道被偷听了?
张宣试探问:“老妈您在问什么啊?自然是很要好的朋友。”
阮秀琴不信:“真的只是好朋友?”
张宣回答道:“当然,我们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怎么说呢,我和米见的关系就如同我和阳永健的关系,您觉得我会对阳永健有非分之想么?”
阮秀琴说:“别糊弄妈,米见和阳永健可不一样。”
张宣问:“哪里不一样?”
盯着儿子看一阵,阮秀琴最后语重心长地说:“满崽,哪里不一样,伱比妈心里清楚,你是妈看着长大的,很多东西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
妈也知道,妈也能理解,身边出现一个米见这样出众的女孩,难免有把持不住的时候,但世界上的好女孩千千万,双伶才是最适合你的,最适合我们家的。”
看来是真的偷听到电话了,老男人心里郁闷极了。
但还是硬着头皮表态:“老妈您就放心吧。我们老张家,少谁也少不了双伶,我不会把她弄丢的。”
听到这话,阮秀琴心里踏实了一大半。
至于另一半她只能藏在心里。
儿大不由娘,这个道理她这些年看多了,自然领会的深。
在阮秀琴心里,这个儿子不论是好是歹,都是她的命根子,自然不会在大年夜穷追不放,适当提个醒后,就温和地说:“拜完年,把双伶带上来住几天,妈看到她就高兴。”
“诶。”
“去吧,去把电视打开,陪妈吗看会春晚,说会话。”阮秀琴吩咐。
“好。”张宣起身,把电视打开。
这个晚上,老男人过得可谓是胆战心惊。
因为和老妈聊天期间,不开眼的小十一突然打电话过来了。
好在小十一不愧是主持人,有着高智商高情商,分得清场合、拎得清轻重。
张宣只要稍微暗示一下,小十一立马心领神会。
她虽然喜欢张宣,用尽办法靠拢张宣。
但并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