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宣心思一动:“李正追求杨隽?他不是和张素芳在一起么?”
万军分析:“李正被董子喻拒绝后,一直心有不岔,总想找个和董子喻条件差不多的找回场子,可那杨隽是个硬骨头,不好啃。”
张宣吐口烟气:“老李前段时间一直在提那伍瑶,我还以而他要对伍瑶下手。”
听到“伍瑶”二字,万军笑哈哈地表示:“宣哥你就别装傻充愣了,管院可流传一个消息,说伍瑶对你一见钟情。”
张宣无语:“老李这家伙传出来的吧?”
万军没否认:“李正说他们管院学生会的人都知道,连小十一也知道了。”
张宣:“……”
……
陶歌回来了。
张宣亲自开车接的人。
老男人问:“你饿不饿,我们先去吃点东西。”
陶歌表示:“不急,先带姐去工地看看。”
张宣说好。
陶歌上次来过,工地上的人对她都有印象,知道这是银角大王的女儿。
看到张宣陪着陶歌在工地上转圈圈,两人有说有笑,大家心里都有数,前几天才出的事,现在银角大王的女儿就来了。
要是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鬼都不会信。
在出事地点停留一会,陶歌问李梅:“损失多少?”
李梅如数家珍:“大约4万3左右。”
陶歌听了当场没任何表示,直到要离开工地时才提一句:“你们要列个详细清单出来,以理服人。”
听到这话,李梅脸上都是灿烂的笑。
望一眼天边的晚霞,张宣问:“你还不饿吗,我看我们还是先去吃晚餐吧。”
陶歌抬手看看时间:“再等等。”
再等等?
张宣和李梅对视一眼,脑中立马浮现出了一连串猜测,但也没多问,于是三人站在一边开始闲聊。
十来分钟后,一辆黑色轿车从远处驶来,停在了三人身边,张宣的疑惑有结果了。
车门打开,银角大王的秘书下车对陶歌和张宣说:“老板在家里做菜,要我来接你们。”
陶歌当仁不让,率先上车。
张宣礼貌打个招呼后,也跟着上车,现在正是有求于人的时候,他压根就不会客气。
同车窗外的李梅相视一眼,张宣点点头,随后把车窗升上去,开始陷入了沉思。
银角大王竟然派司机来接陶歌和自己回家吃饭,这是他没想到的。
而且从刚才秘书的口中得知,银角大王在亲自做菜,这更是出乎他的意料。
尤其是秘书不避讳在场那么多人,高调出场,高调说银角大王亲自下厨招呼张宣,这意味着什么?
这话里有多少劲爆的消息,足可以让外界猜测一整年。
足可以让幕后之人今晚睡不着觉。
张宣赞叹,这一招隔山打牛用的妙啊!
老男人此刻的心情很好,很不错。
这才是手腕。
说到手腕,张宣心里不禁又嘀咕。
房地产这个行业不同其它行业,以政主商,在某种程度上,政得很。
但是不论怎么政,天河路228号已经向外界展示出了宏大规模和野心,按道理为了GDP、为了成绩,足够吸引一波人来造访才对?
可偏偏就怪得很,现实里没一个足够身份的人来慰问慰问,这里透着不寻常。
张宣暗暗猜测,要么在有心人眼里,自己早就和银角大王挂钩了。
而银角大王是空投来的,在没站稳脚跟之前,很多人选择观望。
而如今银角大王主动派秘书来撑场面,是不是意味着这位山大王已经脚踏实地,可以大干一场了?
算算时间,这位来羊城快一年了,似乎讲得通。
要是一年时间还没把手下的事情理顺,那完全可以养老了嘛。
另外,张宣心里还有一个猜测,就是自己可能在一些人眼里,只是一个假大空的角色。
虽然盈泰商城综合体规模甚大,但有心人只要稍稍了解下张宣的情况,就一作家,手下就一小小的外贸公司,根本没那钱支撑起十几亿的大项目,目前完全还是一个空中楼阁,花花架子。
所以很多人还没下定决心?
思绪深远,张宣一下子考虑到了方方面面。
当然了,他觉得造成如今的局面,显然不是一个因素形成的,更多的可能是很多因素的综合体造就了一些人敢于冒险试探自己。
但不管怎样,如今陶显已经向外界透露信息了,该烦恼的就已经不是自己。
第409章 局势逆转
张宣还是第一次来陶显位于羊城的家。
门是陶歌母亲开的,这位虽然没见过张宣,但明显认得,亲和地说:“三月来了。”
张宣挤个笑容,喊:“阿姨,冒昧登门,打扰你了。”
“哪里话,外面风大,先进来坐。”陶母说着,给他拿了一双新的棉拖。
换好鞋,张宣跟着进了客厅。
他发现屋子有些陈旧,装修普通,桌椅板凳都普通,就连沙发都是老色的布艺沙发。
不过张宣并没有意外,到了陶显这种高位的人,要是还追求奢华反而落了下乘。
质朴,自然,才符合人家的身份气质。
陶母给张宣倒一杯热茶,张罗说:“她爸在厨房做最后一个菜,马上就要好了,你先坐着休息会儿。”
张宣双手接过茶,很是客气地说声谢谢。
陶歌知道是什么性子的人,直接用手拍拍身边,示意张宣坐过来。
见陶母去了厨房,张宣坐下就问:“你爸经常下厨做菜吗?”
陶歌说:“还好,他的爱好不多,喝茶做菜是他经常打发时间和我妈相处的方式。”
张宣意会:“看得出来,你老爸老妈很恩爱。”
陶歌小声揶揄:“姐也看得出来,你和三个老婆都很恩爱。”
张宣翻翻白眼,听她这么一打岔,心情倒是开阔不少。
在客厅没坐多久,大概就5分钟的样子,陶显就端着一盘油麦菜出来了。
晚餐还算丰盛,四菜一汤。
难能可贵的是桌上还有一个辣子炒肉,典型的湘南特色菜,这让张宣受宠若惊。
陶显拿出一瓶茅台,招呼道:“来,今天难得放松,我们喝几口。”
大老板让喝酒,老油子张宣不会客气,抛除自己有求人,自身的咖位已然足够,所以大大方方坐上去,压根不存在怯场一说。
陶母话比较少,更多的是以笑容待人。
前半段,四人都在聊聊家常,喝点小酒。
中间,聊着聊着又聊到了“发条女孩”身上。
对于文学艺术,陶母一改之前的沉默寡言,连着多问了几句。
比如好奇问张宣,为什么功成名就后还会冒着风险去写科幻小说?
张宣想了想,回答道:“我小时候经常在疑惑,为什么中国的文人难以在国际上出头?
长大了我才明白是文化原因。
所以我打算另辟蹊径,用科幻小说去攻城略地。要是可以,顺带挣点美元英镑回来建盈泰广场也是极好的。”
陶母瞥一眼在英国两个月都没有太大进展的陶歌,忍不住问:“伱觉得西方确定能接受你笔下的文化吗?”
张宣停下筷子,认真又谦虚地讲:“我可能成功,我也可能失败,但我觉得自己应该迈出这一步。”
陶母又看了眼女儿,笑着没说话了。
陶显这时跟他碰一杯,随后问:“听说你的地标建筑设计图快要出来了?”
张宣应声:“嗯,确实快了。”
陶歌插话问:“是什么样子的?预算多少?”
张宣说:“是三座57层的建筑组成,上面有一个超级大的露天泳池。
目前规划两座为甲级写字楼,一座为五星级酒店。
至于预算,还在计算中,还没出来。”
陶歌惊到了:“三座57层建筑?”
张宣说:“对,三座57的建筑。”
陶歌有些难以置信,缓一缓后就道:“虽然我还没看效果图。
但能想象到,要是真的建成了,别说羊城了,这个地标建筑在整个东亚都会赫赫有名,就是预算可能会超出你的预期吧?”
说到预算,老男人心里就郁闷极了,但说出去的话就犹如泼出去的水,没法收回来。
而且他也明白,陶显刚才是在试探自己建造CBD的决心。
于是只得继续强撑:“速度可以慢点,但要建就建独一无二的,建最好的。”
陶歌端起杯子说:“来,姐同你喝一杯,祝你心想事成。”
“借你吉言。”张宣跟她碰一个。
等两人喝完,又吃了几筷子菜后,陶显终于问到了正题:“西塔楼的事情你怎么看?”
等的就是现在。
面对这问题,张宣心里早有权衡,不能把心里的戾气表现出来。
反正大家都是聪明人,都是明眼人,以退为进获取足够多的好感最重要。
张宣措辞说:“其实这种事情在商业领域不算什么稀奇。我虽然才经商不久,但偶尔也有耳闻。
我的初衷是求发展,希望有个安稳环境建设世界级别的CBD,当然是讲究以和为贵。
希望能和对方开诚布公的谈一谈,也许大家不打不相识,还能成为朋友呢。”
陶显微微点头,认可这方法。不过他还是没有任何言语上的表态,只是带着笑意跟张宣干了一小杯。
吃完饭,张宣又和一家三口聊了一阵,最后以天色不早为由,提出告辞。
陶显很随和,亲自送他到门外,又让司机把张宣送回天河路228号。
路上。
张宣坐在后座,目光望着外面的车水马龙,心里却在复盘刚才餐桌上的一言一行。
不仅是自己的一言一行。
还有陶歌一家三口的一言一行。
最后他得出结论:虽然陶显什么也没表态,但能问到西塔楼事件,能亲自送自己出门,自己现在能坐人家的车回去,就是最好的表态。
思绪到这,老男人瞄一眼前面的司机,静悄悄地吸一口气,算是彻底放松下来。
……
就在张宣心情放松下来的时候。
另一边,隔壁商城的老板孙剑,此刻正怒气冲冲地骂儿子孙城。
傍晚时分,孙剑接到了手下的报告,说张宣被银角大王派人接走了。
说是去吃饭,而且还是陶显亲自下厨招待他。
当时得知这消息时,孙剑脸色气得煞白,心慌慌地乱。
而就在一个小时前,手下又告诉他,当晚去搞破坏的12人,都被人请去喝茶了。
12人,一个不落!
刚才,刚才手下又告诉他,派出所加重了立案侦查的力度。
一桩桩,一件件……
接二连三的事情正在向他表明一个道理:踢到铁板了!
踢到烧红的铁板了!
此刻的孙剑很气很暴躁,把唯一儿子叫回来就是一顿臭骂。
骂到忘形时,还砸了两件瓷器听响儿。
第410章 服软,做不成敌人就做朋友
人生就像坐过山车。
可能上一秒还在低谷,下一秒就到了高潮;可能上一秒还是峰值,下一秒又可能掉到了沟里。
世事玄妙,说起来真是神奇。
孙剑当初得知粤省提出要赶超亚洲四小龙、建立一个工业品大市场的政策时。他通过硬关系取得了政策支持。
并且他眼光独到,向上面提出自己的意见:随着经济的发展,认为一个工业品为主的大市场显然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于是建设华南地区最大城市商业中心的想法由此产生。
当初他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拿下优惠政策、拿下地皮,开始建设商城时。
孙剑感觉自己就像西游记里的如来佛祖,俯瞰羊城,是九天之上俯瞰人间众生的王者。
那时候他意气风发,走路都带风,走到哪都是座上宾,走到哪都能听到恭维声。
那一刻,孙剑也好,孙诚也罢,都觉人生值了。
可是天意难测,千算万算都没算到自己的美丽前景会被一个小人物打破。
会被一个正在读书的学生打破。
让人不敢置信、让人跌破眼球的是,这个学生竟然不靠扶持政策,就天真地想要建造超级商业综合体。
那时候父子两都认为这就是一个玩笑。
为了确保万一,两人还特意找关系探了底,得知张宣身家就几个仔儿,还没强硬背景时,都嗤之以鼻,都没当回事。
他们那时候还在谋划,天河路228号的纺织厂处于新政策中心,是交通轨道枢纽,是一块香饽饽。考虑怎么下手分一杯羹。
但是后面的事情出乎他们的意料,就是他们看不上眼的张宣和李梅,也不知道怎么的,这两人竟然从游慧云手里购得了纺织厂。
更郁闷的是,这张宣的书籍忽然大卖,眨眼功夫就获得了千万稿酬。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算了,充其量就一作家,没什么好担忧的。
可问题就出现在这,张宣和银角大王的女儿关系很要好,以姐弟相称。
走一起有说有笑的样子,就算别人告诉他们,这两人有一腿都信。
后面就不用说了,张宣和李梅动工了,在别人不可思议中开始动工建造西塔楼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孙剑和孙诚才感受到了严重威胁。
也就是这个时候,作为经理的孙诚开始恶向胆边生,决定铤而走险。
孙剑气极,恨不得一巴掌拍死这不成器的。
大骂:“你是不长脑子么?这种蠢事你也干得出?”
一直低着头被骂了半天的孙诚此刻听到这话,也忍不了了,抬头回嘴:“以前你不是经常干这事吗,我也是跟你学的。”
砰!
又一个瓷器听了响。
这是第三个了。
孙剑手指盯着孙诚额头:“跟我学的,你跟我学什么?
我那时候白手起家,现在还是白手起家吗?啊!伱不知道现在有多人在盯着我们吗,你脑子呢,被狗吃了?”
孙诚也是来气了,梗着脖子争论:“你这是典型的成败论英雄。
你当时怎么不拦着我?
别说你不知道?
一山不容二虎,富贵险中求哪里有错了?
你看看,我们的商城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开业,毛坯房都没还没落成。
可他们呢!可他们呢!
你睁开眼睛瞧瞧,7层西塔楼主体都快建好了,一边建造一边室内装修,整个商城马上就要完工,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