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比莉莉丝还是强一些,可你每次看我的眼神很清明,为什么会上了莉莉丝的床?”
张宣无语:“你为什么要这么好奇?”
陶歌回答:“因为姐从小生活优渥,见识广阔,让我好奇的东西不多了。”
张宣玩笑说:“书上都说好奇是心动的开始,小心喜欢上我。”
陶歌认真想了想:“你要是再大个7、8岁,姐还真会考虑考虑。可你太小了,我想对你起感觉都起不来。”
张宣睁开眼:“喜欢年上?”
陶歌点点头:“喜欢比我年纪大的。”
张宣乐了:“那你这年纪够呛,得抓紧。”
陶歌不以为意,“别想着顾左右而言它,说说吧,你和莉莉丝是怎么回事?按道理,你身边那么多女人,怎么也轮不到莉莉丝啊?”
张宣反问:“在你眼里,莉莉丝条件很差?”
陶歌如实道:“平心而论还不错,尤其是身材特别有料,性子也大气,挺好一姑娘。
但人就是怕对比,我见过米见和文慧后,就觉得你不应该对莉莉丝下手。”
张宣沉吟一阵,半真半假开口:“我说我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我欠莉莉丝一世情,你信吗?”
陶歌拧着眉毛想了半晌:“虽然觉得很荒唐,但也觉得在理。
可能这就是别人口里的、莫名其妙的感觉?看对眼了?”
张宣点点头:“嗯,莉莉丝对我来说很特别。”
陶歌侧头看他:“有多特别?”
张宣措辞道:“怎么说呢,那种感受没法用言语来描述。
打个比方:如果有一天上帝告诉我,世界上的女人可以任我挑选。
但数量只限制在3个的话,莉莉丝就是我要选的第三个。”
陶歌有点懂了,戏谑问:“要是上帝只让你选一个呢?
选谁?米见还是杜双伶?”
面对这问题,张宣都不用考虑:“两个都要,少一个对我来说人生都没意义。”
陶歌听笑了:“呵,姐突然觉得人生有乐趣了,我等着看你将来怎么收场。”
张宣瞟了她一眼:“别跟我说你见识浅薄,你没见过这种事情?”
陶歌说:“姐什么奇葩没见过?只是你不一样。
从你的眼神可以看出,你对米见和杜双伶都用了真心,虽然渣,但这点我还是蛮佩服你的。”
张宣看着外面说:“我也不怕你笑话,她们俩加上我妈,是比我命还重要的女人。”
陶歌问:“你两个姐姐不是?”
张宣说:“她们有人疼,不需要我全力掏心掏肺。”
陶歌大笑:“要我是你妈,准保抽死你,辛辛苦苦养了几十年,到头来和两个认识几年的姑娘地位一样。”
张宣老神在在地道:“有些爱情你不懂,所以你现在还是单着。”
听到“单着”,陶歌明显不再这个话题上多说,转而说起了正事:
“你猜猜,这20天‘哈利波特’在欧洲卖出了多少册?”
上次一个月在欧洲卖出了355万册。
同时半个月内,在世界上其他20多个国家卖出了170万册。
而再次联想到后世“哈利波特”系列累积销售高达5亿多册的恐怖数据。
张宣琢磨琢磨:“全球拢共有400万册么?”
陶歌说:“再猜。”
张宣偏头问,“多还是少?”
陶歌吐出一个字:“多!”
张宣想了想,再次说:“450万有没有?”
陶歌笑着不说话。
张宣眯眼:“500万?”
陶歌还是不说话。
张宣一愣:“不会过了600万吧?”
陶歌这次不再卖关子了:“601万。刚好突破600万,达到了601万。”
张宣不淡定了,惊呼:“卖得这么好?”
前方是拐弯路,陶歌放缓车速:“刚开始看到数据时,我也很惊讶,比你还惊讶。
但是报纸上的报道就是如此,出版社给的清单数据也是这么多。”
话到这,陶歌回忆说:“你知道不,昨天上午我们得到这个确切消息时,我乐疯了。
谢琪直接疯了!
罗琳哭了,大哭!
这完全超乎了我们的想象,你现在的大名经常以罗琳‘老师’的身份出现在欧洲各大报纸,我每天都能看到。”
说着说着,陶歌直接把车停在路边,转头认真地道:“姐恭喜你,你现在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知名作家。”
听到这串数据,张宣现在有点懵。
不,不是有点懵!
是很懵!
他娘的20天卖这么多,已经不是意料中的事情了。
就算知道哈利波特会爆发,但也没想过会这么猛!
这比前生还快!还猛!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因为自己改进了“哈利波特”的故事深度和广度,增加了可读性,才导致提前大卖?
想了半天,老男人觉得可能还真是这个原因。
也只有这个原因才解释的通了。
只是601万!
601万啊!
每本为自己挣1。72英镑的税后收入。
600本就是1032英镑。
换算成人民币的汇率是12,那这20天自己进账多少?
进账1。23亿!
嚯!张宣心算一下,差点吓死了!
这比抢钱还快!
比抢钱还快!
晕头,头要晕了……
许久,许久,张宣想到前生哈利波特系列、及周边一共卖出80多亿美元时,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
缓缓神,张宣深呼吸口气,仍是不敢置信:“为什么卖得这么猛?”
陶歌解释:“有三个原因。一个是丰厚的利润促使出版社不计成本地疯狂宣传,疯狂扩展销售渠道。
第二原因是,这20天,又有6个国家引进了‘哈利波特’。
第三个原因就是口碑。
通过快4个月的发酵,哈利波特在全球引起了广发热议,话题居高不下,口碑直接宝爆棚。
消费者自发地口口相传相当普遍,这样是导致哈利波特一爆再爆的原因。”
张宣觉得在理,问:“我们国家什么时候引进‘哈利波特’?”
陶歌笑说:“人民文学已经在洽谈了,最迟3个月,会登陆我国。”
张宣问:“还要这么久,是翻译的原因?”
陶歌说对:“由于西方魔法类的书籍在国内比较少见,所以人民文学会在翻译上会多下功夫。
对了,你也是原作者,洪总让我跟你说一下,到时候有些地方可能要请教你,会按规矩付你报酬。”
出版就意味着有钱进,张宣没有推迟:“应当的,义不容辞,到时候通知我一声就可。
至于报酬,给不给都无所谓,你们包我三餐就行。”
陶歌纠正他:“公是公,私是私,不能混为一谈。
该拿的你不要看姐面子,一分都不能少。”
张宣说:“行吧,你们给我肯定也会接着,不给我也不问。”
说完,他关心起了发条女孩,问:“我的‘发条女孩’什么时候出版?日子定下来了吗?”
陶歌说:“日子定下来了,7月20正式发布。
基于你现在的名气,基于‘发条女孩’的高质量,企鹅出版社给足你面子,他们这次决定趁热打铁、借着‘哈利波特’的东风选择全球发布。
同时登陆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
张宣激动地问:“你弄清楚了没,大概有多少个国家?”
陶歌伸出双手:“41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发布。”
张宣眼睛大睁,好想说一句卧槽!
企鹅出版社不愧是英语世界第一大出版社!
不愧是全球十大媒体之一。
这发行渠道!这影响力!真他妈的不是盖的!
忒吓人!
第439章 给你生个孩子
震惊过后,张宣还是有点难以相信。
严肃问:“真的在41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发布?”
陶歌认真回答:“对,姐什么时候骗过你?这是企鹅出版社的负责人亲自告诉我的。”
张宣砸吧嘴,望着外面的车水马龙:“不是不信,就是觉得有点离谱。
嗐!你能想一个乡村少年能走到这一步吗?从吃不起白米饭一下成了全球知名人物吗?”
陶歌听笑了:“少到这跟我炫耀。”
不过接着她又说:“确实值得炫耀,只要‘发条女孩’的销售达到预期,你这世界级知名作家的神坛就彻底稳固了。
到时候走到哪都是有身份的人,令人瞩目,受人尊敬。”
张宣问:“卖出多少才算达到预期?”
陶歌伸出三根手指:“一个月300万册。”
张宣错愕:“全球?”
陶歌点点头:“当然是全球,不能指望每本书都能像哈利波特这样大爆发。
这个预期数据是企鹅出版根据过往图书的销售得出的预期值。
不过300万册相对来说也不低了,甚至很高了,这证明出版社很看重‘发条女孩’的质量。”
张宣第一时间没做声,而是在心里评估。
按道理作为世界第一科幻小说,尤其是现如今世界科幻小说还没有进入鼎盛时期,“发条女孩”这样一本书就显得难能可贵。
对这年代的读者来说,“发条女孩”的横空出世,足够新颖,足够有味,会生生把世界科幻小说抬高一个台阶,进入另一个时代。
所以,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发布,一个月才300万册,显然不符合张宣的期待。
世界第一科幻小说如果就这点逼格,那还有什么意思?
好歹也是后世霸榜畅销榜那么多年的书籍,就算比“哈利波特”差点,也不会差太远才是?
而且如今优秀的科幻小说少,“发条女孩”出现的时机非常好。
同时又有企鹅出版社这样的大出版做背书,占据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没有500万册以上,张宣都觉得难以接受。
见他沉默,陶歌问:“你在想什么?”
张宣伸出一只手:“我在想,如果第一个月没有500万册的销量,我这书就算失败。”
陶歌眯眼:“500万册?”
张宣看着她眼睛:“500万册。”
陶歌面露惊讶:“你是真敢想!比企鹅出版社的专业人士都敢想!”
张宣翘起二郎腿,不以为意:“我当然敢想,因为我是作者,没有谁比我更懂这本书的质量了。
而企鹅出版社之所以没敢想,那是他们对科幻小说缺乏足够的了解。”
陶歌视线落在他面庞上,安静看了一会,某一刻突然说:“要是你的新书第一个月突破500万册,姐跟你睡一晚。”
张宣有点懵,这是什么鬼逻辑?
不过陶歌在他没回过神来之前,又悠悠地补充一句:“放心,让你白睡,事后我还是你姐,不让你担责。”
张宣还是有点懵:“你为什么突然变得如此生猛?”
陶歌双手抄在胸口:“500万册,姐怎么样也觉得不可能,企鹅出版社也不敢想。
要是真的达到了,证明你眼光独到,证明你的视界不是我们能想象的,姐跟这样优秀的你睡一晚有何不可?亏吗?”
张宣:“……”
陶歌笑问:“怎么,没自信了?”
张宣玩笑道:“不是没自信,而是我在想一个哲学问题:你跟我睡一晚怀孕了怎么办?”
陶歌偏头思虑半晌:“要是怀孕了就是天意,姐把孩子生下来,让你白睡一辈子,还不让你负责,爽吧?”
张宣这次彻底不会了:“一本书,至于这么大赌注?”
陶歌回答:“500万册!就算哈利波特在相同条件下,第一个月估计都只能达到这个成就吧?
你知道欧洲那些专家是怎么评价的吗?
这是一个特例,也是一个现象级的事件,不说后无来者,在人类出版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很难复制的经典。”
张宣提醒:“可你别忘了,我现在也是哈利波特的作者,现在乘着哈利波特这股东风,而且还背靠企鹅出版社,这开局就是王炸,理应不会比哈利波特差。”
陶歌再次思考一番,最后还是摇头:“难!你说的这些企鹅出版社难道不知道吗?
错!他们是专业的,有着丰富的出版经验,这些都知道,这些都有考虑,但最乐观的估计也只给出了300万册。”
说着,陶歌微笑看向他:“怎么样,要不要跟姐赌一把?”
张宣眼皮掀掀:“你不是说对我没兴趣么,怎么三番五次打我的身子打主意?”
闻言,陶歌嘴巴微张,气得不轻:“你既然这样讲,那姐也就实话告诉你,我对你这个人没兴趣。
但我对你的作家名气和才华很着迷,这东西不是财富和权利能左右的,也不是财富和权利能染指的。”
张宣嘀咕:“所以你就愿意为我生孩子?”
陶歌沉默了,侧头望向窗外,好一会儿后又呵呵地笑了起来,转头问他:“你为什么这么自恋?”
张宣换个姿势,继续翘起二郎腿:“这不是你自己说的?”
陶歌深呼吸口气:“你就不能抓重点?我是想表达我不看好‘发条女孩’第一个月能销售500万册。”
张宣戳她心窝:“你当初也不看好发条女孩能出版,也没把‘哈利波特当回事’。”
陶歌一窒,双手撤下来、把着方向盘上陷入了沉思,许久才抬起头道:“你不说,我都还没做过反省。看来我的思维确实局限在传统文学领域了。”
张宣煞有介事地点点头,“我建议你平时多看看传统文学以外的书籍,开阔下视野。”
“这话在理。”
陶歌问:“你下一部科幻小说写什么,有想法了吗?”
张宣眼皮一睁:“你不是希望我回归传统文学领域么?怎么又提科幻小说?”
陶歌说:“不知道为什么,也可能是和我这半年呆在英国有关吧。
尤其是看到罗琳从底层强势崛起,感受颇多。
相比国内文人相轻,我更希望看到你在国外大杀四方,那种中国人征服世界的快感,在感官上的冲击比你得茅盾文学奖的更大,更有趣。”
张宣诧异:“没想到你骨子里还有这样的热血一面。”
陶歌自我形象:“女人慕强,这是天性。这也是我对你身子没兴趣,但热衷你作家名气的原因。”
张宣无语:“爱慕虚荣,你怎么能说得如此理直气壮?”
陶歌撩一下头发,呵呵笑道:“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