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侧目,“你就这么看好那个张宣?”
感受到妻子的目光,米沛笑笑解释:“不是看好,而是一种超乎寻常的直觉。
说来你也不信。上个月见宝放月假,我在一中校门口见过他,当时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那种感觉怎么说了,气质很独特,气场很凝练,有点潜龙在渊的架势。”
人很沉稳不假,相貌气质不错是实话,但还潜龙在渊?刘怡笑了,不想再说这个话题了。
虹桥这边的一家三口在茶余饭后议论两人。
而虹桥那边的两人却还在缠绵,这个缠绵直到虹桥上再次来人,出现叽叽喳喳的小孩叫声才停止。
杜双伶面皮子本来就很薄,今天能这么主动,已经耗尽了她过去十八年积攒的所有勇气。
此刻听到有小孩在虹桥上怪声怪气叫,哪里还受的住?
洁白的贝齿咬了某男人一小口,才挣扎开来,然后不管不顾,就把脑袋深埋他怀里,羞的不敢见人了。
张宣厚脸皮的回头瞅了那两个小屁孩一眼,又瞅了小屁孩后面的几个笑呵呵的大人一眼,也是跟着笑了笑,然后抓着怀里人的手,往紫薇公园另一端行去。
女人脸色发烫,低头像木偶一样任由他牵着走,不吵不闹。
穿过一片的花海,两人来到了另一端的资江边。
夕阳慢慢落山,河边的风逐渐大起来了,两人凭栏静了有一会儿后,张宣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
不由分说,打开帆布包,从里面找出一个红色盒子,在她的注视下缓缓递过去:
“生日快乐!”
感受到他的真挚,女人意动地接过,希冀问:“我现在可以看看吗?”
“它已经是你的了,当然可以。”
红色盒子里,是一条发光的铂金手链,在头顶晚霞的映照下,光辉闪闪,很好看。
杜双伶望着它,屏息了片刻,然后发出泉水一样的叮咚声:“是不是花了你很多钱?”
“我们两个之间还谈这些么?”
女人没说话,双手攥紧铂金手链深情凝望着他。
张宣眨巴眼,凑头过去,“你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就亲我一下吧。”
杜双伶瞅着近在咫尺的男人,眼波流动,薄薄的嘴唇微微张了张,又闭上了。之前表明心意把勇气用完后,现在有点气泄了。
见状,老男人走近一步,直接把嘴巴送到了女人唇前,距离不超过5厘米,眨眼示意:你快点,你快点,我也是要面子的啊……
眉毛弯弯,她的眼睛笑了。故意晾了某人一会儿后,临了临了还是再次微微张嘴,主动映上去,两人对撞了个瓷实。
几分钟后……
张宣问:“手链喜欢吗?”
“嗯,喜欢。”
“我给你戴上吧。”
“好。”女人适时伸出右手。
花了点功夫戴上,张宣见她爱不释手,就笑说:“你不担心它是假的么?”
杜双伶把衣袖拉下来,把手链遮住,眼睛定定地注视着他,仿佛在说:你送我的,假的也是真的。
对视一会儿,张宣禁不住打趣道:“你今天怎么脸皮这么厚了?”
女人再一次破防了,收回视线,又轻轻扑到他怀里,头抵着他胸口,无声无息的一直抿嘴笑。
张宣伸手慢慢抚摸着她的青丝,低声附耳说:“呢,你又占我便宜?”
女人不为所动。
张宣说,“听到我肚子叫了没。”
“听到了。”
“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饿了。”
“饿了该干嘛?”
女人双手环抱住他,依然不为所动。
老男人很无奈,只得使出杀手锏:“你要是再这样,我就吃你口水了啊。”
“德行~”但仍是不为所动。
行啊,你这样对我,老男人也懒得再搭话了,直接下嘴。
女人这次有动静了,迅速退一步,抬头笑意吟吟地说:“我们去吃饭吧。”
第63章 米见上杂志封面了
嬉闹一阵,两人再次穿过虹桥,回到江对岸。
张宣征求意见:“我们两个单独吃,还是喊阳永健和孙俊一起?”
女人想了想说:“喊他们一起吧,永健身体底子太差了,需要多吃好的。”
“好,听你的。”张宣点头,又问:“对了,孙俊这次怎么过来了?”
杜双伶解释:“他是来接永健的,以为永健像往常一样要回家看她妈妈。”
“倒是个有毅力的。”
“是呀。”
先是去买了一个小小的蛋糕,四人在“老六饭店”汇合。
看着张宣一口气点了好几个大菜,阳永健再一次问:“你是真的挣钱了啊?”
“对。”张宣解释说是摆地摊挣的钱,末了问她,“暑假要不要一起摆?”
阳永健又问:“从哪里进货?”
张宣说:“红旗路,我嫂子在那有个批发门店。”
阳永健问:“一天大概能挣多少?”
张宣看着她说:“看你嘴皮子利不利索,运气好的话,每天上百不成问题。运气再差也有几十。”
阳永健盯着眼前的饭碗想了片刻,就下定决心:“暑假你叫我吧,我跟你学摆摊。”
“行,到时候我们回小县城摆,那里竞争力小,离家也不是特别远,腿脚勤快点可以早出晚归。”
这时孙俊也来一句:“能不能算我一个?”
张宣笑了,“我就知道你会这么问,以咱们的关系,那还用说吗。”
见身边的双伶也期盼地看着自己,张宣无视了,直接夹一块牛肉塞她嘴里。
因为在他的计划里,自己都没时间去真的摆摊,目的只是给阳永健搭个桥、改善生活而已。
所以,怎么可能让自己女人去受苦呢?
……
外面吃完饭,四人又紧赶慢赶回学校假山吃蛋糕。
蛋糕不大,人也不多。
但杜双伶却格外开心。
她毫不避讳阳永健和孙俊在场,唱完歌、许了心愿后,直接亲昵地拉着张宣一起手把手切蛋糕。
第一块蛋糕,杜双伶切给了张宣;第一口蛋糕也在旁边那两货的起哄下,也是笑吟吟地亲自喂到他嘴里。
孙俊拿一小块蛋糕,吃了几口后就问杜双伶:“你许了什么愿,说出来让大家高兴高兴啊。”
阳永健也立即附和:“就是,说出来大家听听。”
杜双伶一开始扭捏死活不愿意,后面见张宣也期盼地望着自己时,才脸红红对他轻声说:“我希望你这辈子好好的,我们俩好好的。”
张宣听到这话,什么也没说,两人对视十来秒后,也亲自切了一口蛋糕送她嘴里。
吃蛋糕,聊天,回忆初中的往事,四人谈性很浓,氛围格外的好。
热热闹闹,不知不觉时间就走到了晚上11点。
为了赶回宿舍,为了不被锁到寝室门外,几人也是不得不分开。
张宣带着孙俊去了男生宿舍过夜。
回女生宿舍的路上,阳永健挽着杜双伶的手,悄悄问:“你今天是跟他摊牌了?”
“嗯。”
“你俩正式在一起了没?”
杜双伶犹疑了下,临了说:“我也不知道。”
阳永健非常诧异,非常不解:“在一起就是在一起,没在就没在,为什么你也不知道?”
杜双伶沉默了,恍惚良久才再次开口:“他的心思,不全在我这。”
“张宣这混蛋,真是!”阳永健对这结果有点意外,却又不太意外,末了只得挽紧闺蜜的手腕,耐心安慰。
……
第二天,几人吃碗米粉后,步行去了红旗路照相馆拍照。
拍完照,杜双伶请几人下馆子,吃了顿便饭。
下午路过服装批发门店时,张宣告诉阳永健:“暑假我们就到这里进货。”
阳永健对着水泄不通的门店张望一番,惊讶道:“好多人啊,怎么会这么多人?有两个大妈好像在抢货?”
“嗯。”张宣解释:“这里的衣服进价比其它地方便宜,又都是大品牌,手快有,手慢无,自然会吸引大家的抢购。”
杜双伶插话问,“他们都是零售商?”
张宣回答:“差不多。不过她们之间很大一部分都是摆地摊的。”
孙俊也说:“哎呀!这些人进货跟打架似的,大喊大叫,看得我头皮发麻,摆地摊看来应该是蛮挣钱了。”
张宣笑笑:“现在邵市的服装店不少,但跟摆地摊的大爷大妈们比,那就是九牛一毛,不挣钱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摆呢。”
说着,张宣让几人在外面等一等,他也是逮着空隙挤了进去。
把辉嫂拉到一边,悄悄问:“嫂子,今天上午卖了多少了?”
“3000多,快4000件了吧。”辉嫂比划着手势回答,言语之中尽是激动之情。
激动之余,她又唉声叹气地忧愁:“要是这样下去,这一批5。7万衣服,估计10天不到就能卖完了,到时候我又得为进货烦恼了。”
有些话一听就懂,他哪里还不知道这嫂子的小九九,当即就无奈的摊手表示:
“我的嫂子诶,你就知足吧啊!人家辛苦一辈子也不一定有你这个月挣的钱多。
至于海关那边,如果有消息了,我肯定会第一时间告诉你的,不用担心你老弟跑了啊,咱们可是一家人,别人比不了的。”
小心思被道破,辉嫂笑呵呵的一点也不介意,“成,嫂子这辈子就靠你了。”
“哎哟,瞧你这话说的……”张宣歪歪嘴,翻个白眼就跑了。
他怕继续留在那,被表哥追着打。
……
6月10号,辉嫂提着保温瓶,再次给他送来了一只乌鸡,还是人参炖的,告诉他:“好消息,衣服还剩2。18万件。”
5天后,辉嫂可能是知道了张宣习惯性跟几人一起分享好东西,这次送了一只半炒半炖的鹅过来,掂了掂大铝钵,好家伙,得有七八斤重。
张宣道谢过后,就关心问:“嫂子,衣服都卖完了没?”
辉嫂眉飞色舞地说:“卖完了,昨天下午都卖完了。目前只有800来件边边衣服挑剩了没人要了呢。”
“不是吧,边边衣服有这么多么?”他问:“那这800件衣服你打计划怎么处理?”
辉嫂自信地表示:“这好办。我打算找时间去摆摊,2到6元一件去处理掉,我打包票,到时候肯定有很多人会争着抢的。”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张宣很是认可这个方法,不认可都不行,这价格明摆着就是送了。
说完衣服的事,辉嫂就走进一步低声说:“钱已经归拢了,你还剩15万在我那,什么时候去拿?”
张宣看了她眼,打趣说:“别个有钱都是一拖再拖,嫂子你倒好,似乎急着把钱给我。”
辉嫂拍手道:“可不是。这么大一笔钱放家里,我总是有些提心吊胆的。出门都不敢走远了,晚上睡觉也不踏实,经常半夜起来检查一遍钱,人都快疯了。”
张宣沉吟一阵,就认真地告诉她:“高考后吧,我到时候要把钱带回村里还债、跟建新房子。
这段时间需要再麻烦你一下,马上就要高考了,需要复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根本挪不开脚。”
“成,你高考要紧。那我先把钱放邮政存个活期,到时你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取出来。”辉嫂也知道这个时间点对他高考很重要,于是爽利的提了这个办法。
“好,谢谢嫂子。”
……
米见上杂志封面了。
这是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紧张氛围中,班上为数不多的闲散话题。
6月25日,上午。
第二节课休息间隙,班长肖继红挥舞着两本“青年文摘”杂志和一张汇票从外面兴高采烈地冲进来。
一进教室,肖继红就大声喊:“米见!米见!你上封面杂志了!你上杂志封面了!”
第64章 是我唐突了
听到这个尖锐的鬼畜叫声,全班像集体溺水了一样,骤然安静了三秒左右,然后“哗”地一声爆发了,都争先恐后问这是怎么回事?
尤其是班上的男生,还特意跑过来抢肖继红手里的杂志,急着一睹为快。
哄抢一番,有一本“青年文摘”杂志落到了人高马大的陈日升手里。
然后张宣理所当然的,也看到了杂志封面。
封面的内容:气质如兰的米见一身素白,端坐在教室座位上。左手握着一个咬了一口的红苹果,苹果上面还有两个浅浅的牙映;右手拿一支钢笔,正对着桌面上的数学试卷沉思。
照片上的米见气质出尘,很美,美到惊心动魄。只是稍稍打一眼,就如同看到了冰山上的雪莲,花开冰雪里,绝世有红颜。
陈日升用一副“你好牛叉”的表情崇拜道:“米见,你真厉害啊!竟然上了杂志封面!请客,请客,快请客!”
面对众人的起哄,米见第一时间没说话,而是对着杂志封面轻轻皱眉。
思索良久后,她抬头问肖继红:“这照片是你拍的,对吗?”
肖继红兴奋地说:“对!是我拍的,那天看你在想问题的样子很有味道,就拍了。”
米见又问:“照片也是你寄的?”
肖继红邀功似地拍拍胸脯道:“青年文摘杂志不是举办了一个封面人物征选大赛嘛,我看到消息就把你的照片投了过去。
当时我就模模糊糊感觉你能中头彩,没想到还真中了啊!……”
听到巴拉巴拉一大堆,米见顿了顿,平复了一下心情才说:“可是你没经过我的同意,也没向我打过招呼,我至始至终都不知情,对吗?”
米见的声音不大,也不急,平平淡淡却如同一盆冬天里的冰水,一下就把火热的肖继红浇了个透心凉。
肖继红反应过来了,他这行为是侵权,有点莽了。而且米见是个恬淡性子,并不喜欢这样高调。
“不是,不是,我、我、我真的没有恶意,就是觉得那天的你实在太美了,才没忍住偷拍了一张。”
知道问题出在哪的肖继红说着说着,想起了什么,赶忙把手里拿着的汇票单往放到米见桌上。
小心翼翼地解释说:“这是大赛的最终奖金,2000元,你被征选上了,自然是你的。”
把汇票放好后,不等米见开口,肖继红又生命力顽强地自我保护道:
“真的,米见,我真的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单纯的想当然了,请你相信我,我真没有利用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