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不错!”
“快说说。”
谢琪说:“由于有第一卷打稿,加上企鹅出版社一个月的大力宣传,昨天在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上市,一天卖了191万册。”
张宣吓了一跳,“一天卖出这么多?没弄错?”
谢琪瞄一眼数据:“没错,就是这么多,比第一卷的首发日足足多了58万册。”
说着,谢琪又丢了一句:“听说白宫那位,第一时间就吩咐助理买了,昨天在办公室看了快2个小时。”
张宣来了兴趣:“你怎么知道的?媒体就有报道了?”
谢琪兴奋地讲:“报道?何止报道!欧美媒体都快要疯了。
他助理把这消息泄露出来后,昨天米国总统在新闻采访要结束时,面对记者的提问,公开说‘冰与火之歌’非常不错,值得一看,建议大家看看。”
张宣听得咧嘴直乐呵。
这他娘的!连米国总统都亲自下场给自己推书?
这是不是史上第一?
其实他作为东方人,更愿意看到自家这位说喜欢自己的书,不过也就想想,那是不可能的,国情不一样。
191万册,这也算是厚积薄发了吧?
时隔半年的等待,全球读者给了他惊喜,又创了记录!
他脑子闹呼呼的,仿佛看到了2010年左右,那些人排队买苹果手机一样。
提到苹果手机,他激动的心情滞了下。
其实在他的设想里,手机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产业,可是经历过后世的他明白,手机除了系统外,也逃不过芯片这一坎。
这就有点难为人,好像要做点高科技东西,几乎都绕不过芯片。
总不能真逼自己弄芯片吧?
那玩意工程太大,难度太高,自己又不太懂,想想就有畏难情绪。
哎,烦人,手机这条路他是真的很有兴趣。
在校园里逛圈,不小心在草地上碰到了李正和他的新欢小学妹。
“宣、宣哥。”李正赶紧把手抽出来。
“啊?今天天气不错,天上既有月亮,还有满天星星……”张宣假装没听到,没看到,头望天,背着小手就优哉游哉走了过去。
李正腮帮子肌肉狂抖,想笑又想哭。
学妹拍一下李正:“要死啊你,说了别到这里。”
李正质问:“那我们去开房?”
“谁跟你开房!不跟你开房,才交往2个月,你就说了8次开房,你到底是跟我谈感情?还是图我身子?”
“我这是脚试鞋,鞋子合适了才能长久。”
“不合适呢?”
“不合适就早散。”李正自持长相出众,这个妹去了,还有下个妹再等待,怕个球。
来到图书馆,张宣找到了杜双伶、文慧和邹青竹。
“你怎么来了?”杜双伶压低声音问。
“来接你。”张宣如是说。
杜双伶担忧问:“你不是说今晚要写作的吗,不顺利?”
闻言,文慧和邹青竹都抬头看向了他。
张宣轻轻摇头:“还差点火候。”
不过不等杜双伶说话,老男人就转移话题道,“新书首日成绩出来了,191万。”
“啊?这么多吗?”杜双伶捂着嘴小声惊呼,脸上都是不置信的神情。
“当然,也不看看我是谁的老公。”
他眨巴眼嘚瑟一番,转头对邹青竹说:“青竹同志,明天是周末,晚上我们吃火锅夜宵吧,咱四个开瓶罗曼尼康帝庆祝庆祝。”
邹青竹通过文慧知道那酒很贵,顿时高兴地答应了。
收拾东西回家,不看书了。虽然才8点过,但这情形还怎么看嘛?
杜双伶的心已经不在这了,邹青竹也想着吃什么火锅好?
文慧安静地扫一眼三人,会心笑笑,拿好书本跟着出了图书馆。
第二天,全国媒体再次沸腾了,纷纷在报道张宣的壮举。
中国青年报:《作家三月,日销191万册,再创纪录!》
人x日报:《全球最畅销作家,日入1。12亿!》
沪市新民晚报:《征服西方!米国总统下场推书!》
……
……
张宣一边吃面条,一边看报纸,看得眼花缭乱。
此时客厅里出奇的安静。
杜双伶、文慧和邹青竹一人捧一张报纸,看得入神。
沪市。
文瑜面前堆积着一摞报纸,只见她拿个计算器拨弄一番:
1。1+2。2+5。5+33+29+1。12=71。92
71。92!!!
握着计算机发了会呆,文瑜深呼吸一口气,对旁边的周怡说:
“不算国内的图书收入,两年!张宣仅仅两年就从国外挣了72亿!”
周怡听得一愣,伸手拿过计算器看了看,许久才说:“你还有这闲心统计?”
文瑜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工作,忙起来时特别忙,闲起来也特别闲。
没事的时候就起了好奇心,真是不算不知道,算完我自己都吓到了。72亿啊!走到哪个国家都是有钱人,关键是他这个年纪。”
周怡没做声,在这一组数字面前,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人挣钱就像喝汤一样容易!
简直不可思议!
文瑜瞄一眼客厅里正看电视的老爷子,悄悄问:“嫂子,你不会真的强制慧慧回沪市读研吧?”
周怡也跟着看一眼客厅方向:“这事你哥不吭声,我一个人势单力薄。”
想起大哥对老爷子的敬重,文瑜也是很无力,问:“那你是怎么想的?”
周怡摇头:“我没想法。我尊重慧慧的意见,她想哪里读研就哪里读研。
不过老爷子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能理解。”
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心有不甘的文瑜不再多嘴。把计算机丢给对面望眼欲穿的林远盛后,捧起新民晚报又读了起来。
也不知道为什么?
每次看关于张宣的新闻,文瑜就感觉精神亢奋,就好比那啥啥啥一样。
在她看来,什么叫有本事?
挣西方人的钱才叫有本事。
……
邵市,前镇卫生院。
“主任,报纸。”小红探头探脑开门进来。
“哦,好,放那。”艾青一身白大褂,在忙着给病人开药。
小红把报纸放艾青跟前,玩笑伸手:“主任,今天是个好日子呀。”
艾青怔住了,有点疑惑。
但下一秒看到新闻标题时,立马掏出一把钱放她手里,高兴地说:“去买吧,等会也给我送两粒喜糖过来。”
“好嘞!”小红兴高采烈地拿着钱走了。
一天挣一亿多!
艾青捧起报纸,人都麻了。
艾青麻了,上村的阮秀琴更麻。
村支书一大早去镇上办事就听到有人在议论大作家又挣了多少多少钱?
一打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办完事匆匆买了几份报纸回家。
挤满挤满人的别墅里,村支书等阮秀琴心情缓了缓、才琢磨着说起了村里打算新修一座拦水坝的事情。
由于这几年雨水特别多,光一座水坝不够用,每到夏季很多水田都会被洪水淹没,水稻颗粒无收不说,成排成排的田埂都被冲垮了。
所以打算在上游再建一座新的水坝。
为这事,村支书一直有想法,村里人都有想法,可都不好贸贸然开口。
阮秀琴早就心知肚明,问:“需要多少钱?”
村支书支吾一阵,开口说:“秀琴,还差4万9。”
阮秀琴听得点头,没立马答应,说要跟儿子商量商量。
听到这口气,大家心里一松,都知道阮秀琴其实已经答应了,只是这钱是儿子挣的,要说一声。
……
京城,北大。
米见看完报纸,对陆诗雨说:“走吧,我们去吃饭。”
陆诗雨挽着她胳膊:“今天是你情郎的大喜事,请我吃大餐。”
米见好看地笑笑,说好:“我请你。”
走出宿舍,陆诗雨忍不住问:“找一个这么优秀的男朋友,心里很有成就感吧?”
米见说:“这是他的钱。”
陆诗雨说:“不迟早都是你的么?”
米见不好反驳,只能说:“他的事业铺开那么大,这点钱还不够用。”
陆诗雨想着报纸上的报道,觉得在理:“那他什么时候来京城?我们宿舍都盼着他请大餐呢。”
这几年下来,米见耳朵都快被这话磨成茧了,说:“下次过来吧,我让他请。”
同样在北大。
希捷安安静静地看着报纸。
娇娇在一边默默观察她的表情,见希捷看完报纸还保持着始终如一的神色时,不能忍了:
“希捷,如实招来,那晚你真没和这位大作家在一起啊?”
希捷细心把报纸放床上,“没有。”
娇娇叹气:“哎,你真是亏大了,亏麻了。换我,我免费送身子给他睡。”
希捷一脸忧愁地说:“你这个样子怎么好,我真是为你将来的Darling操心。”
……
沪市一基地。
刘倍拍完一场戏下来,打趣张文:“今天补拍结束了,也没见到你那大作家好友来探班,你上次不是在吹牛吧?”
张文转头问光头葛:“你跟她说说,我吹牛了没?”
光头葛慢条斯理:“刘倍,这不靠谱的东西这回还真没忽悠你,影视公司都成立了,那位有入伙。”
刘倍问:“真的?”
张文拍拍胸脯大嗓门道:“当然。”
接着打量一番刘倍:“我机会是给你提供了,看你能不能把握得住。”
大钢牙走过来,瞄一眼腿型:“想要把握住怕有点难!”
“哈哈哈!”
张文和光头葛同时大笑。
……
外面媒体疯了,外面舆论炸了,身为当事人的张宣很是淡定。
吃完晚饭,手机一关,泡壶茶,就坐在窗边看风景,想事情,想着该怎么把“人世间”写好。
“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
客厅座机突兀地响了。
闻声,客厅中正在看VCD碟片的三女齐齐看向座机。
杜双伶反应快速,赶忙起身拿起听筒:“你好。”
“hello……”对面说的是英语。
这一连串英语把杜双伶人都整傻了,刚才还平静的脸上瞬间布满潮红,右手压了压小心脏,激动地用英语说:
“Just a moment,please。”
随后把听筒放一边,小跑着冲进书房:“亲爱的!电话!电话!”
张宣瞄一眼关机的手机,回头问:“谁的?”
杜双伶冲过来一把抱住他,仰着头笑吟吟地说:“世界科幻协会打来的,雨果奖!”
第588章 纷至沓来
张宣心猛地跳了一下,再次问:“谁的?”
杜双伶垫脚亲他一下:“雨果奖!”
“嚯!”
张宣一把抱住杜双伶转一圈、吧唧亲一口就跑到客厅,在文慧和邹青竹的注视下拿起话筒。
此时文慧和邹青竹心里很震撼!
她们跟张宣朝夕相处快三年了,前后跟着看了“哈利波特”、“发条女孩”和“冰与火之歌”,自然对科幻小说不陌生。
对号称科幻小说界的诺贝尔奖的雨果奖更不陌生。
“hello……”
张宣拿起话筒自报家门,然后同电话那头一阵热聊。
几分钟后放下电话,张宣眼里都是光,整个人仿佛像羽毛一样轻飘飘着,血液在沸腾,神经在冲浪,内心滋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
这种快感不是因为自己获得了这个奖项本身。
而是自己做为东方人,压制住了西方一票大佬而获得了此奖项,内心舒畅啊!
杜双伶现在有些情难自禁,拉着他的手、眨着亮晶晶地眼睛问:
“亲爱的,是哪本书获奖了?”
张宣再次一把抱住她,高兴的说:“发条女孩!发条女孩获得了最佳长篇小说奖!”
杜双伶此刻比他还兴奋,兴奋到忘乎所以,双手圈着他脖子:“恭喜你,亲爱的!”
“嗯!”张宣满脸是笑。
邹青竹站起来问:“真的是雨果奖?”
张宣小小嘚瑟:“当然!”
邹青竹发自内心地竖个大拇指:“张宣,你好厉害啊!”
张宣下巴努努:“厉害吧!”
邹青竹猛点头:“厉害!”
文慧视线在抱着的两人身上停留2秒,随后也跟着站起来,温婉笑道:“恭喜你,张宣!”
文慧不同邹青竹,张宣同她默默对视一眼后,说:“谢谢。”
放下杜双伶,张宣跑到书房拿了一瓶柏图斯红酒出来。
对三女说:“虽然肚子好饱,但今天不一样,还是想拉着你们陪我一起喝酒。”
见状,喜上眉梢的杜双伶赶紧跑去厨房取了四个专用红酒杯出来,摆四人跟前。
文慧笑着没拒绝。
邹青竹非常热情。
张宣先给双伶倒好红酒,然后给文慧和邹青竹倒好,最后自己也倒上。
他举起杯子:“谢谢你们陪我一起见证这一刻,干杯!”
“干杯!”三女举起杯子。
Duang地碰一下,四人面面相觑,围站着一起仰头喝。
张宣今晚心情大好,誓要把这瓶柏图斯干完!
杜双伶笑意怎么也藏不住,望向张宣的眼里充满了骄傲和情深!
文慧和邹青竹也为他开心,不扫兴,自然奉陪到底。
这副样子喝到一半时,手机响了。
一看,陶歌打来的。
电话一通,陶歌问:“恭喜你获得雨果奖!”
张宣问:“你不是在日本吗,你就知道了?”
陶歌说:“谢琪告诉我的。”
然后她笑问:“拿到这种大奖,心情怎么样?”
张宣就一个字:“爽!”
陶歌站在阳台上甩甩头发,望着外面的黑夜道:“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你现在也算是国内文坛第一人了,继续保持,姐看好你!”
张宣诚挚地说:“谢谢,没有你,我也不会这么快走到今天。”
陶歌没接话,而是问:“双伶在吗?把电话给双伶,姐跟她说几句话。”
“陶姐。”杜双伶接过电话,亲切地打招呼。
陶歌问:“姐恭喜你,你找了个好男朋友。”
杜双伶轻声开口:“谢谢姐。”
陶歌继续说:“姐很羡慕你,在最美妙的年纪遇到了自己喜爱的心上人,很难得。”
杜双伶侧瞄一眼张宣,“姐你不要羡慕我,你也会遇到的。”
陶歌沉默几秒,直笑道:“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