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199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时代之1993- 第5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年头刚进去就能拿1500多确实算高工资,不过对象是现在如日中的日企的话,一切又能理解。毕竟这工资看着多,其实在索尼这样的大企业里面算垫底的存在。
  当然了,这个垫底指的是办公室,不算车间流水线。
  张宣由衷地说:“你这钱途远大,以后要是发大财了,回来请我们喝酒。”
  丁艳红意气风发地表示:“没问题!虽然比不上大作家你,但只要挣钱了,那肯定请大伙吃好喝好。”
  回到教师公寓时,二楼没人。
  敲开三楼门,发现6人正在沙发上聊天嗑瓜子,电视也是开着的,不过放得尽是些广告。
  暗暗观察一番文慧,发现其一切如常,正巧笑着同阮秀琴和艾青聊天。
  张宣同众人寒暄几句后,就拉着杜双伶到一边问:“电话由于写作调成了静音,一时忘记调过来了,找我是不是有急事?”
  杜双伶伸手帮他抚平一下胸前的褶皱,“没有,我们那时候要去菜市场了,夜宵打算做海鲜粥,想问问你有什么特别想吃的菜没?”
  张宣摇头:“等会我下去写作,不吃夜宵,你陪爸妈吃吧。”
  杜双伶听到这话也没任何意外,嗯一声。
  ……
  也不知道从那天开始,校园充满了毕业季的气息,穿学士服拍照,校园广播一直在反复播放吴奇隆的《祝你一路顺风》、周华健的《朋友》、张学友的《祝福》、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和老狼的《睡在上铺的兄弟》。
  天天如此,天天是这5首歌打转转,让一帮子大四老鸟的心情跟着这些歌曲不断起伏,不断拥抱,不断流眼泪,眼里充满了对过去的伤心、不舍和未来的忐忑、期待。
  30日早上9点,毕业典礼在学校小礼堂如期举行。
  几千人齐聚一堂,小礼堂座无虚席,学校所有的毕业生、学校领导、各二级单位领导、学工处、校团委以及各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老师,悉数到场。
  张宣被安排到第一排靠中央的位置坐下,候场准备上台发言,旁边就是高校长。
  一见面,高校长就问:“听说你没准备发言稿?”
  张宣转身就把后排的主任卖了:“有领导说不想看我20岁的人长一张40岁的脸,让我上去随便糊弄几句。”
  闻言,旁边一众领导笑出了声。
  这倒不是针对谁,而是这些领导有一个算一个都他妈的40多了啊。
  高校长非常羡慕:“我倒是想随便糊弄几句,但是我这毕业典礼的稿子都用了好多年了,今天要是不用了,有点舍不得。”
  张宣问:“用好多年了?难道一字不改?”
  高校长说:“那也改的,起码每年的年号我都用了心的。”
  哎哟,这老不正经的!
  自从上次校庆跳舞折腾自己后,张宣就知道这正经的外表下有一颗不正经的心。
  不过凡事看人,要是张宣不在,学校其他领导就很难看到高校长这一面,这大概就是圈子的缘故。
  就像有些大老板,平时出门都是黑西装黑皮鞋,出口闭口都是几千万上亿的生意。可一旦喝了点酒后,酒桌上谈的都是姑娘和价钱……这就是圈子,只有和身份对等的人才会露出这一面。
  毕业典礼开始了,学校领导讲话,校长致辞,宣读表彰决定,老师代表发言……
  张宣坐在下面,面色如常。但心里却很认同主任的说法,每个代表都是说一堆没有实际意义的官话套话。
  轮到张宣这位大作家、大富豪校友上台发言时,台下掌声如雷。
  张宣站上去说: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说实话,站在这里非我所愿,我昨晚还跟主任抗议,不能因为我平时旷课多就害我。”
  从中大最牛逼的校友嘴里听到出乎意外的话,底下众人顿时来了个起哄、爆笑、鼓掌三连。
  张宣继续讲:“不过话要说回来,要不是中大的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不是中大的大胸怀包容我,我很难取得现如今的成就。
  对此我很感激中大!
  大家毕业即将迎来人生新的征程,一定是有一点点紧张、一点点迷茫,但是更多的是激动是兴奋,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所以在这个时刻,我能跟大家讲点什么呢?
  昨天我想了一晚上,也没怎么睡好觉。我在想,我和大家同岁,在这个即将开始人生征程的关键时刻,我能讲点什么呢?
  说实话,千言万语,真的不知道应该从哪讲起,而且讲太多是不是真的对大家有帮助,这是我昨天晚上觉得压力巨大的地方。
  我后来想,我只讲两点,根据我的人生阅历讲两点。
  第一、要永远相信梦想的力量。
  为什么在这里谈梦想?
  这是因为回顾我过去走过的路,在我的人生中,我最难忘的就是四年大学生活。
  因为这四年大学生活在我的人生历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1993年,也就是4年前,我刚进大学时还是一个靠给各大报纸投稿赚取零花钱的乡下穷小子。
  但是一个偶然的想法,让我决定去换一条赛道,那就是开始写“风声”。熟悉的朋友都知道,这本书在我的人生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风声”这本书开始,我踏上了外面广播这几天经常播放的“一路顺风”。
  那时候在中大操场一遍又一遍地散步的过程中,我奠定了人生的梦想——要在文坛干些惊天动地的事情。天生我材必有用,日后自己一定要做个伟大的人。
  当然,建立梦想是很容易的,我相信每位同学都有很伟大的梦想,但是有梦想之后你是否去实践了?
  所以在我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告诉自己,光有梦想是不行的,要脚踏实地地真正做几件不一样的事情。
  我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是用“风声”另辟蹊径,一战成名。
  很感谢中大的因材施教,从那天开始,我就走上了旷课之路。
  我记得当时除了不逃主要学科的课外,其它时间都被我用在了写作中,有好多次班上同学告诉我:老师又点名了,你又没到,你成了班级旷课最多的人,你因旷课在管院出名了等等……
  那时候我还未成名,我也忐忑,但我还是硬着头皮根据自己的想法坚持了下来,结果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按照报纸上的吹捧就是:我一夜成名了,我一飞冲天了。
  跟你们换个俗气点的说法就是:我从癞蛤蟆变成了天鹅肉,同样是肉,但值钱了。
  配合着张宣那丰富的手势和表情,底下众人差点笑歪了。
  掌声如雷。
  “‘风声’成名后,我就在想,在这个遍地机遇的年代,绝对不是我比别人更聪明更勤奋。
  我觉得最大的不一样是我比他们更早地确立了人生的梦想,并且付出了实践。
  这就是我给大家的第一个建议,要永远相信梦想的力量。
  今天,大家即将走上人生的征程,尽早地确立梦想和目标,并且尽早地去付诸行动,我觉得这是大学毕业后,人生新的开始。
  第一点讲完,我要跟大家讲的第二点就是要勇于相信坚持梦想的力量。
  有梦想很容易,去实践梦想也很容易,但是坚持梦想很难。
  你今天能坚持,明天后天还能坚持吗?一个月后半年后还能坚持吗?
  刚才主持人跟大家介绍了我如今所得的成就:一次茅盾文学奖,两次包揽科幻界三大奖项,亿万富翁等等……
  这些成绩我就不跟大家一一吹嘘了,我要给大家讲的是什么力量让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四年前开始写“风声”,大一第二学期创作“潜伏”,而仅仅一年时间,我就跳出了舒适区,开始写科幻小说。
  现在我跟你们讲讲写科幻小说时遇到的难题,并不是我写不出、并不是我不会写,那时候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周边没人看好我。
  作为已经在中国文坛成功站稳脚跟的我,我的伯乐洪主编、额、现在应该是洪社长,还有编辑陶歌。
  他们看完我写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发条女孩”时,我清晰记得他们的表情:一脸懵逼!这是写得个啥?看不懂!
  要不是碍于我的名气和地位,估计他们早开喷了。
  接下来大家都应该能猜到,洪社长也好,编辑陶歌也罢,甚至我身边的朋友,都劝我回归传统文学,归回舒适区,不要去作妖,不要去作死,不要去破坏现在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局面。
  编辑陶歌当时问了一个很要命的问题:你这科幻小说我们不看好,国内其它同行肯定也不看好,那你怎么办?你去哪里发表?
  我当时跟她说:去国外。
  当得知陶歌在海外有庞大的关系网时,我就琢磨着我势单力薄,还要读书,海外我搞不定啊。
  后来我一拍手,想了一招:给她开始画饼,逮着机会就给她画无穷无尽的饼,为得就是让她支持我。”
  “哈哈哈……”
  听到这,连高校长都咧嘴大笑,小礼堂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原本枯燥无味的演讲硬是充满了欢乐笑声。
  看到自己的满崽如此受欢迎,下边观赏台的阮秀琴心里很是激动。
  倒是艾青和杜克栋要平常很多,毕竟雨果奖颁奖典礼现场都去过了,这和那比只能算是毛毛雨,不过还是挺为他自豪,为女儿有这份眼光感到荣幸。
  而整个中大现在最开心的必属杜双伶,看到自己男人风光比她自己风光还要开心,就像喝了蜜一样。眉眼弯弯地看着上面的人,眼里笑里都是爱。
  不同于杜双伶,文慧就是另一个极致,非常安静。眼神虽然也落在张宣身上,可在外人眼里显得毫无波澜,这幅样子让旁边留心的阮秀琴和艾青都松了一口气。
  不过表面归表面,其实文慧内心深处并不像表现的那么理智、平静。
  经历了昨晚在教室的一幕,她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看着台上侃侃而谈地人,文慧甚至在想:如果他的初恋是自己,双伶能不能从自己手上抢走他?他还会不会还爱上米见?
  邹青竹一会喵喵双伶,一会喵喵文慧,很是担心和失落。原本可以7年时间形影不离的闺蜜三人,却因为一个男人,硬生生把时间缩短到4年,让她有点欲哭无泪。
  台下小十一的视角和其她人都不一样,她盯着张宣,脑子里满满都是学生会会议室里的画面,那时两人肌肤相亲,差点怀孕。心里忍不住念叨:要是上次真的意外怀孕了,会怎么样?
  另一个区域,柳思茗偷偷问董子喻:“这样的男人,喜欢吗?”
  董子喻没做声。
  柳思茗说:“再不行动就没机会了,一旦毕业这个男人今后跟你再无瓜果。”
  董子喻心里一揪一揪的,里边涌现出前所未有的惆怅。
  但最后还是说:“他就像草原上极速奔跑的狮子,我就是那个摄影者,可以远远摄影观赏,要是靠近他,会被撕成粉碎。”
  柳思茗望着她胳膊:“张宣要是狮子的话,也是雄狮子,在动物法则里,雄狮子可以拥有狮群,也就是一群女狮子。”
  董子喻笑了笑:“哪来的女狮子,是母狮子。”
  柳思茗眨眨眼:“一样一样,都是围绕雄狮转的,都是为雄狮交配下崽的。”
  董子喻听不下去了:“我在你眼里就变成这样的人了吗?”
  柳思茗望着前面的人:“如果对象是张宣,我并不觉得丢脸。
  你信不信?社会上其它地方不说,光就这个小礼堂,只要有机会跟他交配下崽,保证有无数女生会试一试。”
  董子喻默认这一观点。
  等到笑声小点时,张宣接着往下说:“一开始陶歌对我爱理不理,后来被我缠烦了,就敷衍我说“再看吧”。
  最后可能是被我缠怕了,陶歌跟我约法三章:如果“发条女孩”没成功,我就继续写传统文学。
  我答应了。
  有一说一,那时候我在人前虽然表现的很有把握,但其实也没什么信心,心始终都是悬着的。
  尤其是“发条女孩”在国外投稿一连被拒接十多次后,信念差点崩塌。
  但好在我坚持下来了,好在我画的饼让陶歌坚持下来了,所以才有我后面的辉煌:霸榜世界图书销售榜单前三。
  身为东方人能做到这一点,我自认为这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这个成绩真的算是全球图书市场的奇迹。
  那么是怎样的动力让我愿意坚持信念不崩塌?
  你们可能对我充满了非常多的好奇和羡慕,而且我也相信在座的各位未来也一定会出现伟大的人、干出伟大的事。
  在这个时刻我想和大家多说一句,坚持梦想绝对不是人干的活,是阿猫阿狗干的活。如果没有钢铁般的意志,你是绝对干不了的,我觉得坚持梦想并不好玩。
  所以在今天这个滚滚洪流的大时代,我提醒一下大家,如果真的要干一番大事业,要提前做好准备。
  在我的写作生涯早期,有好几次晚上做梦醒来,觉得自己好像离梦想渐行渐远,我经常问我自己是否有勇气再坚持下去?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但我想我都走到这一步了,没退路了,一定要走下去,不管这次“发条女孩”成功与否,我不能让人生充满遗憾。
  我一定要去试一下自己喜欢的科幻小说领域,看自己能不能创造一个奇迹?所以我下定决心要做这件事情。
  做了这个决定以后,我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顾虑。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干砸了,我就名声不保。
  所以当时我说服自己,在刚开始的一两年时间里,要极其低调,高度保密,脚踏实地,直到把成绩做得差不多的时候再站出来说话,甚至换一个笔名,我觉得这样成效会大一点。
  我用各种方法客服了我对陌生领域的恐惧、对“发条女孩”失败后有可能引起的后果的恐惧,然后有了“发条女孩”的功成名就。
  今天站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我相信你们为了梦想都付诸了行动。
  而我要问的是,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二十五年后,你们还有没有坚持梦想的勇气和决心,而且相不相信坚持梦想的力量。
  这就是此时此刻我给大家的两条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