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
第114章 就是玩儿
下午5:30。
阮得志准时放下报表,收拾好东西,起身对正在看报纸的张宣温和地说:
“张宣,走,我们回家了。”
“诶,好。”
张宣看报纸都看腻了,早就等着这句话呢。应一声,报纸一丢,也是赶忙起身跟上。
出了海关大门,张宣看这舅舅直直往家里走,没有丁点要去菜市场的意思。
就凑头问:“亲爱的老舅同志,你不是说做大餐给我吃么,不去买菜的?我可不吃海鲜啊。”
阮得志扶了扶眼镜,微笑说:“别担心,你舅妈已经买好了的。”
别担心,别担心……
怎么能不担心呢?
想到那舅妈买的菜,张宣对这顿大餐的期望值立马减半。
……
新式小楼,四楼。
两人一边聊着天,一边走,有说有笑,花了20来分钟才到家。
换好鞋子进门,一来到客厅,张宣才发现自己真他娘的想多了。
就说阮得志同志今天要亲自下厨呢?
原来是家里来了客人。
来的是一家三口。
一个中年男人,一个中年女人。
还有个20岁左右的红衣服女生,应该是他们的女儿。
这么养眼的三口人凑一家,也是少见。张宣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听老舅和对方的热情称呼。
中年男人叫苏进,正在客厅低头研究象棋残局。时不时还和厨房里的人搭一茬话,满嘴粤语,说话很有磁性,光听声音就知道是一个非常有修养的人。
而中年女人呢,叫秦月明。正在厨房帮厨,同杨迎曼碎碎叨叨的,在一起择菜、洗菜、切菜。看样子两女人关系极为要好。
阮得志喘一口粗气,把公文包放茶几上,就对跟杨蔓菁坐一起的红衣服女生招呼道:
“小十一,你来啦,今天得跟我喝一杯。”
闻言,盘坐在沙发上的“小十一”笑眯眯地说:“阮叔高升,一杯哪够啊,我今天得敬您三杯。”
阮得志乐呵呵笑了,“行,这话我爱听,我先去做菜,等会跟你好好喝。”
说话算话,阮得志拉过张宣草草介绍一番,还真就撸起袖子进了厨房。
迎着客厅里一大两小的三双目光,张宣礼貌地笑了笑,然后用水杯接一杯水,不紧不慢喝完。
接着进了卧室。
没办法,不洗澡不行。
这种酷暑天一整天呆在海关仓库,早就被汗水闷透了,全身满满一股子汗臭味。
他怕在客厅呆久了,把人家臭到了。
……
刷牙洗脸,洗澡洗衣服,张宣足足用了20多分钟。
再次进到客厅,还没落座,苏进就突然抬头跟他说:
“得志讲你会下象棋,还下的蛮好。来,我们来一局。”
象棋啊?
会啊。
从小学三年级就会了,农村里那时候没得什么玩,不就是天天看老人下象棋么?
只是老夫两世为人,积累了几十年的技艺,就怕你下不过,等会哭爹喊娘落了面子。
见人家一脸期待的模样,张宣也舍了做缩头乌龟的心思,静悄悄地坐了过去。
心道你要找死,那老夫就送你一程。
免费的啊,不收费。
……
两人一共下了三盘。
第一盘,苏进明显没把张宣这毛头小子放在眼里。落子随心所欲,大开大合,有进有退章法自如,一副天老大他老二的王者风范。
只是下着下着,苏进就只剩了一个炮。
而反观张宣呢,悠哉悠哉的,苏进一落子,他就立马跟着落子,中间不带一秒犹豫的。
仿佛下着玩似的。
对头,那份惬意,那份自然圆融的洒脱,就是下着玩儿。
但同样是下着下着,张宣却还有车马炮,占尽上风。
继续勉力走了十来步,苏进顿了顿,低头沉思一阵,投降了。
第二盘,苏进谨慎了很多。
但没卵子用啊。
苏进费劲心思走一步。
张宣还是老样子,立马“啪”的一声,随手就跟一步。下得干净利落,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苏进怔了怔,抬头看他一眼,目光落在棋盘上,细细斟酌后,又走一步。
然而还没等他的手抬起来,张宣又是“啪”的一声,立马跟着走一步。
苏进,“……”
杨蔓菁,“……”
小十一,“……”
苏进无语归无语,但还是挺有韧劲,继续低头琢磨。
小十一偏头瞅了瞅自己父亲,又悄悄观察了一会张宣。
某一刻,等了许久还不见自己父亲走棋。小十一起身倒了两杯凉茶过来,给苏进一杯,给张宣一杯。
张宣有点意外,竟然还有人给自己倒凉茶?
要知道自己来这舅舅家好多次了,都是自己接的饮用水啊,还没人给自己倒过茶呢。
哎!
真是活久见!
第一杯凉茶竟然还是一个外来姑娘给自己倒的。真让人唏嘘。
诧异地望了小十一一眼,见这姑娘对自己微笑后,张宣也是跟着笑了笑,礼貌地接过凉茶,头一仰,一口气喝了大半杯。
凉茶就是比饮用水好喝,甘甜,有回味。
只是可惜了。
美人计对自己没用啊!
苏进该死还是得死,比第一盘结束的更快。
第三盘一开始,苏进接过小十一递过的纸巾,抹了一把额头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细密汗珠子。
然后喝一口茶,端正坐姿,下的很沉稳。
尤其是落子5步以后,苏进每下一步棋都要深思熟虑,都要停留5秒以上。
这拧巴的情形,弄得张宣都看不过眼了。
娘希匹的咧!
就你这手艺还研究残局呢?
比村里黄富贵老人家都差了好几档,就更别和我下了啊。
张宣很无聊。
下棋的同时还要迎接杨蔓菁和小十一那看西洋景似的默默注目礼,是真的很无聊。
好想一边看报纸,一边跟苏进下。
但为了给人家面子,为了尊重小十一这姑娘的那杯茶。张宣又熄了这股子刻薄心思,临了临了还得装着非常认真的模样。
老男人无视旁边两女时不时的无声无息打量。耳观鼻、鼻观心坐在那,右手撑着下巴在想:第三盘要不要让苏进扳回一城?
毕竟人家好歹也是老舅的客人不是?
观衣着谈吐还是社会成功人士来着,还属于混的比较好的那种。
而且旁边还围观了两只货,在人家女儿面前是得给留点尊严。
可是……
干他娘的哟!
对面就是个臭棋篓子!让他很无力啊!自己已经放水了,放几次水了。
但苏进每次都成功地避开了自己设定的活路,每次都往死胡同里钻。
甚至有两次张宣直接送“车”过去给苏进吃,但人家犹豫来犹豫去,摸摸眉心,愣是没敢下手。
都成惊弓之鸟了都!
老男人此刻也是服气的。
是真的服气的!
铿铿锵锵,继续杀……
咬牙坚持到29回合,见张宣始终不弄死自己,苏进忽的觉醒了自知之明。一直紧绷的身子骤然一松,叹口气把棋子放下,就坦荡笑道:
“厉害!真是英雄出少年,厉害!让我叹为观止。”
张宣内心小有得意,但表面却不失风度的内敛笑笑,不去接这话。
因为这茬不好接啊,怎么接都是不对,都是落人家面子。
干脆装害羞得了。
第115章 好巧
……
晚餐很丰盛,六菜一汤。
考虑到张宣这个外甥在,桌上既有粤菜,也有湘菜。
粤菜有:脆皮烧肉,上汤焗龙虾,清蒸东星鱼。
湘菜有:红烧排骨,子姜炒鸭,虎皮青椒。
最后还有一个凉拌黄瓜,一个老火汤。
老舅的手艺是真心不错,张宣这次终于吃好了,吃如意了,吃撑了。
只是他很少去夹海鲜。
原因嘛,太简单了。
上次杨迎曼的四个海鲜,他只是象征性地吃了几筷子,然后就假装没吃过海鲜,初来乍到吃不惯。
所以,要是这次使劲吃,那不是赤裸裸打脸么?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大家活的都是脸面。有些事,双方就算心知肚明,但张宣也不会去主动捅破窗户纸。
可能是棋艺精湛的缘故,苏进在酒桌上同阮得志喝酒的同时,每次都拉着张宣一起喝。
一餐吃下来都快喝三瓶啤酒了。
饭到中间,秦月明吃完一块红烧排骨,用纸巾擦擦嘴角,突然问张宣:
“张宣是吧,听说你是湘省的,你是吃不惯粤菜吗?”
吃不惯粤菜?
怎么可能呢?
吃了不上火,味道还挺好。
老夫都吃几十年了。
张宣挤个笑脸说:“有一点点,在老家吃辣椒吃习惯了,刚来这边还是有些不适应。”
秦月明好奇问:“听说你老家在雪峰山底下,是不是大深山里啊?那应该很少见过这些东西吧?”
听到这话,张宣盯着这女人眼睛看了三秒,临了笑着说:“确实是在深山里,从小到大没见过海鲜,所以有些吃不惯。”
秦月明察觉到丈夫和女儿同时瞟自己一眼,意识到自己可能失态了,于是打趣道:
“你棋艺这么好,人生的这么俊俏,又在这边上学,粤菜还是要早点吃习惯好,说不得以后啊,还找个粤省媳妇呢。”
不劳您操心哟,老夫有媳妇了。
张宣继续笑笑,不想应声。
……
小十一还真喝酒了,还真和阮得志连喝三杯。喝完还脸不红心不跳的又跟桌上所有人单独喝了一杯。
姑娘这一轮酒下去,桌上气氛是完全调动起来了,前所未有的好。
只是,可惜了……
面对一桌子粤语话,面对你来我往的热闹场面,张宣感觉自己和他们不是一个国的。不宜多说,专心吃饭,至多偶尔搭几句话。
饭后,苏家三口子走了,一起走的还有杨蔓菁母女俩。
目送五人离开,阮得志忽地说:“老苏是我大学同学,这些年我们的关系一直保持不错。”
张宣试探着问:“看他气度不凡,在哪高就?”
阮得志笑看他一眼,说:“他们两口子都在邮政局上班,住的地方离我这里不远。”
感情还是体制里的人啊,难怪苏进输了象棋还那么坦荡,是个大气的。
见外甥思绪神游开外,阮得志好像想起了什么。
顿足笑道:“说来也巧,你不是考上中大了吗,那小十一今年也填报的中大。”
张宣顺嘴问:“读的什么专业?”
阮得志摸摸滚圆的肚皮说:“好像读的管理学专业,你也是这个专业吧?”
有点意外。
确实有点巧了!
竟然也是读管理学专业,老夫不就是读的这个专业么?
虽然巧,但张宣也只是点点头,没兴趣再接口。
因为他感觉杨迎曼母女也好,苏家母女也罢,都是艾青那类型的人,表面露笑,骄傲却刻在了骨子里。至死不渝。
沿着街道走了一阵,路过一小区活动场时,两人停下脚步看了会热闹。
里面有打篮球的,有打排球的,有打羽毛球的,还有跳绳和跳毽子的。
呆了十分钟左右,阮得志问:“会蓝球吗?”
张宣下意识瞄了眼亲舅舅那大肚子,“篮球一般,羽毛球打的还行。”
“羽毛球?”
“嗯。”
“行,那就陪我去打会羽毛球,我正在减肥,要多运动运动。”说着,阮得志直接昂首挺胸进了小区。
望着那翘起天高的肚子,张宣以为自己听错了,竟然说要减肥?
既然要减肥,那晚餐为什么要吃三大碗?
为什么还要喝4瓶啤酒?
还要吃那么多肉?
有这样减肥的么,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啊,侮辱智商!
这个夜,阮得志体会了一把苏进的痛苦。
张宣拿个羽毛球拍,站原地基本没动。
而阮得志同志呢,不是在捡球,就是在捡球的路上。
中间,满头大汗的阮得志问:“你这是跟谁学的,这么会打?”
张宣又一记扣杀,“跟我高中班主任学的,人家那球可漂亮了。”
随后他建议道:“老舅,你要不要歇会?”
阮得志兴致正浓:“不用,接着来。”
如此……
十分钟后,张宣又问:“老舅,真不歇会?”
阮得志气喘吁吁道:“不用,我还成。”
……
又十分钟后。
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的阮得志主动说:“歇会,歇会,不行了。”
张宣憋着笑:“老舅,坚持才有收获,现在正是燃烧脂肪的关键时刻,不能歇啊。”
阮得志不吃这套,连连摆手道:“不成了,不成了,再打你舅老命没了。”
“……”
回去的路上,张宣把租赁小刘的仓库一事说了出来,说完紧着问:
“这小刘靠得住不?”
阮得志很满意这外甥的成长速度,他以前之所以不去帮着操劳这些琐事,就是为了锻炼他的为人处事能力。
见张宣一副认真的模样,阮得志拍拍他肩膀说:“小刘这人,怎么说呢,我还是熟悉的。爱耍小聪明,爱偷懒,但品性不错,讲脸面,为人靠得住。你在他那里租赁仓库,我倒是真安心了。”
听到这话,张宣心里最后一丝忐忑也彻底消失不见。
也是放心了。
……
第二天,休息好了的张宣起了个大早。
匆匆洗漱一番,还没等那母女俩起床就背着包下了楼。
早上人太少,张宣没敢走小区巷子里的捷径,而是沿着外面的街道而行。
路过杂货店时,又买了一些红包。
老样子,每个红包塞了200块。
而为郭海龙这人准备红包时,张宣沉吟了下,又掏出300塞了进去。
500块钱在这年头着实是一笔大钱,但对现如今的张宣来说是一笔小钱。
跟以后自己在海关的便利比,那500块更是一笔小钱。
不能省,不值得省。
第116章 出货
买完红包,又买了两条双喜烟,张宣才到约定的地点跟辉嫂父女俩汇合。
他走过去问:“嫂子、老爷子,你们吃了没?”
孙福成默默摇头。
辉嫂笑着说:“还没吃呢,正等你呢,走,我们吃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