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199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时代之1993- 第6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半晌见儿子有了动静,阮秀琴接着嘱咐道:“有时间去看望希捷,妈挺想看到这姑娘。”
  张宣点头:“我知道了。”
  车子动了,很快就到了前镇。
  到了镇上后,开车的赵蕾有意放缓了车速。
  张宣看了会外面的街景,随后收回目光说:“直接去长市吧。”
  赵蕾用眼角余光瞥他一眼,一脚油门到底。
  前镇到长市是一段相当长的距离,坐着无聊,路上颠簸又不能静心看书,他几乎是在车载音乐中睡过来的。
  “这是哪?几点了?”
  不知睡了多久,等他从迷糊中醒来时,发现奔驰停在了一间屋子里。
  闻言,前排驾驶座的赵蕾回答:“这是岳麓区麓山南路,你的房子里。”
  接着她瞅瞅手表:“还差10来分钟4点。”
  听到这话,老男人意识逐渐清明,终于反应过来了,这是自己在长市的大平层,当初是为了接近米见家而买的。
  同时也明白,自己在车上睡着了,赵蕾为了让他多睡会,所以一直没喊醒他。
  张宣动了动身子,开门下车,走出车库,在大平层里里外外转一圈就突然问:“邵市的房子很久没去了,而希捷这半年又在大西北,你有空去张罗一番。”
  赵蕾听了默不作声。
  现在身边就她一个,得先管老板的安全,至于老板的风流债,对她来说只是一个搭头工作,可管可不管。
  张宣似乎猜透了她的心思,定定地看了看她,末了没头没尾来句:“我给你加工钱。”
  赵蕾眼皮往上拉了拉,仍旧没动静。
  张宣服气了,抬脚愤懑地往米家赶。
  赵蕾亦步亦趋跟上。
  为了来往方便,大平层离米家不远,很快就到。
  “咚咚咚……”
  三楼,张宣伸手敲门。
  “谁?”几声过后,里面传来米见的询问声。
  “是我。”张宣喊。
  “呀”的一声,有些老旧的木门开了,米见轻声开口:“你怎么就来了?”
  迎着她那清澈明亮的眼神,张宣反问:“你这好像不欢迎我?”
  米见微微一笑,把门全部打开,侧让到一边让他进来:“才两天,没想到你会这么快。”
  张宣看着她眼睛说:“当初离开的时候,不是说了两天回来么。”
  米见略微偏头,不跟他对视:“我以为那‘两天’只是一个口头语,没想到你当真。”
  不等他回话,她接着关心问:“家里还好吧?”
  这个“家里”,既包括老张家,更指的是杜家,特别是双伶。
  闻弦知意,张宣回答:“放心吧,还好,要是不好,一时半会我也过不来。”
  听闻,米见半弯腰给他拿双鞋替换,不再深问。
  换好鞋,张宣在屋子里逛了一圈,没见到刘怡和米沛,遂问:“叔叔阿姨呢?”
  米见倒一杯凉茶递给他:“妈妈在学校上课;爸爸交货去了,要几天才能回来。”
  见茶几上摆放着报纸,而报纸上的新闻刚好是有关他和手机的报道,老男人打趣:“在家很想我吗?用报纸解相思。”
  米见莞尔,“这些日子国内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你和你的新手机,宣传你公司很厉害,让人有一种你和你公司做什么成什么的感觉。”
  张宣有点愣,才反应过来,从商城到银泰资本到银泰科技,再加上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自己年纪轻轻确实有些过头了。
  不过下一秒就在想,以现在自己的身份,过头就过头吧,难道还能有人把自己拉去解剖不成?
  最多把老夫归属于历史上的王勃之类的天才罢了。
  这么一思绪,他顿时开阔几分,伸手拉过她来到沙发上坐好,说:“我这有个梦,你帮我解解。”
  米见好奇:“什么梦?”
  张宣道:“我老妈经常做梦,梦境中有一片油菜田,有好多蝴蝶在油菜花上翩翩起舞。”
  话毕,他眼神灼灼地盯着米见:“她老人家说这梦最近出现了好多次,你说说,这代表什么?”
  米见一开始没完全懂,过会儿后,脸上忽地浮现一抹浅浅的娇羞,扫他一眼,安静没答话。
  见她装傻,张宣加尖一句:“我出门前,老妈问我,什么时候来京城照顾你?”


第975章 麻烦来了
  张宣加尖一句:“我出门前,老妈问我,什么时候来京城照顾你?”
  闻言,米见不再躲避他的吃人眼神,四目相视,悄无声息地望着他。
  张宣伸手揽过她腰腹,十分认真地说:“我妈很喜欢你。”
  米见还是静静地看着他。
  张宣心一横,拦腰抱起她往卧室走。
  时间地点不对,米见矜持不让,但张宣三句话就把她说犹豫了。
  一句是:我老妈年纪大了,想要你给她生个孙子。
  二句是:我希望老张家的第一个男孩是我和你的孩子。
  三句是:我如今家大业大,却没有子裔,对我很不利。
  老男人说完,就忘情地吻住了她。
  米见听到这三点,心里有些触动。
  第一点要是搁以前,她不敢想。但今天信了,因为这个男人不会骗她。
  而第二点,在他的过往言辞中有据可循。甚至由于他灌输多了这种想法,她隐隐有了心理准备。
  至于第三点,米见最担心,也最不想见到。可她长大了,早已不是单纯的小姑娘,明白这个社会的弱幼强食和贪婪。
  同时不自觉地,她脑海里还补充了第四点:和双伶的约定。
  想着约定,想着三点,还没回过神的米见猛然发现自己已经从客厅到了床上。
  身上扎着一个人。
  原本想要跟他讲讲道理,但看到他那完全宠溺和沉迷的眼神时,心里又动摇了。
  于是动摇着动摇着,彻底失去了控制……
  ……
  ……
  欲念如火。
  一个小时后,放了两把大火的张宣终于把自己给烧迷糊了,死睡了过去。
  从浴室出来,米见随意把头发挽起来,随后就坐在床边发呆。
  望着熟睡的他发呆。
  她从没想过,会在大白天、会在自己家里、会在自己卧室迁就他。
  还没结婚就迁就了他……
  如此不知道过去了多了,当听到外面传来动响时,米见身子微微前倾,替他拉了拉薄薄被褥,接着起身调了空调温度,最后出了房门。
  出门,关门,米见一眼就看到了刘怡。
  正在给茶壶倒开水的刘怡同样也第一时间看向了女儿。
  细细打量一番,她感觉见宝比以往更动人了,整个人多了一丝明媚气质,多了一丝女人味。
  身为过来人的刘怡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不动声色地问:“张宣来了?”
  “嗯,来了。”
  米见被亲妈看得浑身发烫,却强自镇定地说:“他赶了一天路,比较饿,晚餐多打点米。”
  把烧壶中的开水倒干净,盖上盖子,刘怡像往常一样出声:“上完第八节课才回来,不太早了,你陪妈妈做饭。”
  “好。”米见应一声,跟着进了厨房。
  一开始,母女俩寂静无声。
  一个忙着打米煮饭,一个忙着洗菜择菜,谁也没开口说话。
  只是刚洗好空心菜,蹲着的米见忽然身子一滞,下一秒放下手里的菜,起身又去了卧室,找出卫生巾进了淋浴间。
  三分钟后,米见洗干净手回到了厨房。
  全程目睹了女儿状态的刘怡这次再也忍不住了,压低声音问:“你们采取安全措施没?”
  米见看一眼亲妈,窘迫地不知道怎么回答?
  眼神像雷达一般再次扫过女儿一遍,为了不让女儿为难,刘怡不再深追,转个话题问:
  “他妈妈叫什么名字?”
  米见回答:“姓阮,邻里小孩都喊秀琴婶子。”
  刘怡又问:“今年多大?”
  米见想了想,道:“听他说好像是新中国成立那年出生的。”
  刘怡说:“那就是49年的,今年上50。”
  刘怡继续问:“他妈妈知道你吗?”
  这问题她以前也问过,但此次问和以前的问不一样,问题看似一个,意思却完全不同。
  米见洗完空心菜后,接着洗毛肚,低个头许久才说:“知道。”
  听闻“知道”两个字,刘怡放心了。
  种种迹象表明,见宝对张宣完全不设防,她这个做娘的怎么能没有一点顾虑?
  得知他在,刘怡把晚餐做得很丰盛,四菜一汤。
  等张宣吃得差不多了时,刘怡突然问他:“这么多年了,也没跟你家里人见过面,等哪天你妈妈有空了,安排我们两家人见见。”
  张宣看了看一脸恬静的米见,自然满口答应:“好,等到秋收完,我找个合适的机会让我妈去京城。”
  ……
  另一边。
  在洞口给弟弟过完50岁生日后,贺香兰谎称有事去京城,瞒着杜钰母女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敦煌。
  她之所以瞒着杜钰,是因为从小看到大、深知两姐妹的感情,这会成为她此行的阻碍。
  傍晚时分,陶歌走到希捷跟前,小声问:“今天的事情忙完了没?”
  希捷头也未抬,笔在白纸上簌簌有声:“陶姐你来了,马上就好。”
  陶歌探头瞅瞅,挨着她坐好,打趣道:“今天别忙了,张宣来了,先回家吧。”
  希捷面上露出浅浅的酒窝,明显不信:“他要是来了,早就过来显摆了。”
  同时她心里还想:他要是真的来了,陶姐你也没空来消磨我了,估计早陪他去了吧……
  见她不受骗,陶歌说起了正事:“你妈来了。”
  正在整理今天笔记的希捷抬起头,甜甜一笑:“陶姐,邵市距离敦煌可有千里之遥,她老人家要是来,怎么得也会先给我打个电话。”
  陶歌翘起二郎腿,从桌上拿起一片西瓜咬一口说:“你要是不信,就回去看看,估计你妈正对着你床头柜的相框发愁。”
  希捷怔了怔,观察一番陶歌面部微表情后,果断放下纸笔,起身往这边的住所赶。
  眼瞅着希捷离开,眼瞅着希捷背影消失在办公室门口,陶歌掏出手机给张宣发短信:你在哪?
  张宣回:米见家。
  陶歌思考一番,大拇指抡动:最近走得开吗?
  张宣问:怎么了?
  陶歌说:来趟敦煌吧,姐想你了。
  张宣回:别闹,到底什么事?
  陶歌说:希捷可能遇到麻烦了。
  张宣拿着手机来到阳台,拨通电话,焦急地问:“希捷遇着什么麻烦了?”
  陶歌盯着手机屏幕,这男人前后的变化让她有些恍惚,随即摁了电话。
  张宣再打。
  陶歌拒接。
  连着打两个,陶歌还是没接,甚至关机。
  张宣无语了,不过陶歌这么一通操作,反倒让他心安不少,要是希捷真遇到有事,这姐们是绝对不会这样耍性子的。
  再说了,有陶歌这靠山在,希捷能出什么幺蛾子呢?
  他找出希捷保镖的电话号码,发短信询问:希捷最近怎么样?
  女保镖回复:一切如旧,早上6点起,晚上12点睡,生活没什么变化。
  张宣:希捷今天有没有遇到麻烦事?
  女保镖回复:没有。


第976章 盘问
  张宣:希捷今天有没有遇到麻烦事?
  女保镖回复:没有。
  瞅着“没有”二字,他收起了手机。
  不过张宣明白,陶歌绝对不会无中生有,说有麻烦,那希捷肯定是遇着事了。
  只是这事可能并不大,甚至跟希捷和自己的感情状况有关。
  思及此,他把心缓了缓,现在人在米见这,没有大意外是不会一时脱身去敦煌的。
  倒是10月份过后,应该去一趟西北。
  不管是为了希捷,还是为了陶歌,或者为了不辜负阮秀琴同志的期待,此行非去不可。
  心思已定,张宣回到客厅,同米见和刘怡母女俩聊了会后,出门散步去了。
  ……
  敦煌。
  当陶歌提到“相框”时,一向淡定从容的希捷心里有些慌。
  这么多年了,她把自己所有的心事都寄托在了相框上,要是被亲妈看到了,那自己就像脱光了衣服的小丑,无处遁形。
  带着焦急的心情匆匆忙忙赶回住所,一进门就同客厅中的贺香兰碰了个照面。
  “妈,你怎么突然来了?也不和我说一声?”
  进到门口,脸上的忧虑消失不见,希捷脸上洋溢起了舒服笑容。
  正在客厅看电视的贺香兰起身拉过女儿的手,抱怨说:“你啊,以前总是在电话里说一切都好,你爸担心你报喜不报忧,再加上我也好久没见到你了,妈一时心血来潮就过来看看你。”
  希捷伸手挽过亲妈胳膊,甜甜一笑:“我这住的是两室一厅,有冰箱有空调,还有独立卫生间和阳台,你看到了吧?应该放心了吧?我可是没骗你们。”
  住所贺香兰早就细细看过了,心里有数,这条件比她的办公室都好,甚至抵得上她家子的条件了。
  不过谁也不是傻子,条件过分的好,反而让她起了更多疑心。
  贺香兰问:“我来的时候,屋子里坐着一个人,对方自称陶歌,妈跟她寒暄了小会,她是什么人?”
  希捷解释:“她是我领导的堂妹,人很好,如今和我以姐妹相称。”
  贺香兰问:“是京城人?”
  希捷说是。
  想起陶歌的谈吐气质,贺香兰又问:“家里不简单吧?”
  希捷说:“她爸爸是粤省的银角大王。”
  听到“银角大王”,贺香兰愣住了。她在职场摸爬打滚这么多年,自有一定的识人之能,但也没想过陶歌会有这么大的能量。
  希捷一直惦记着卧室里的相框,趁亲妈愣神的功夫,她一溜烟进了卧室。
  只是进去后,她就傻了,原本放在床头柜上的相框不见了,这让她好一阵急。
  不过到底是希捷,反应不慢,很快就从杂乱的头绪中恢复清明,判断相框应该是被陶歌动了手脚,不然以亲妈的脾性,就算看到了照片,也不至于来个毁尸灭迹。
  这般想着,希捷暗暗松了一口大气。
  环绕屋子一圈,见所有物品没有动过的痕迹后,希捷又回到了客厅。
  见女儿挨着自己坐下,回过神来的贺香兰问:“那陶歌今年多大了,结婚了没?”
  希捷不明所以,一时没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