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199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时代之1993- 第6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闻言,张宣不再问,用商量的口气跟双伶说:“我也买50张吧。”
  杜双伶听得没一点意外,笑吟吟地应了声好。
  聊了小半个钟头,等到双伶离去后,老男人骤然松了一口暗气,目光落在窗外的木棉树上,心里在想,要是双伶能跟文慧一直这样和平相处该多好,哎……
  掏出手机,给文慧发短信:我在报纸上看到了,恭喜!祝你大卖。
  两分钟后,文慧回短信:谢谢。
  恭喜完毕,张宣质问:这么大的喜事,你怎么没提前通知我。
  文慧:我跟双伶说了的。
  得嘞,又在将老夫军,他决定装死,问:以前你答应我了的,等专辑完成后,我当你第一个听众。
  文慧拉开抽屉,看着里面躺着的一张签名专辑回短信:第一张专辑我留下来了,下次给你。
  张宣眼神一亮:真的?
  文慧:嗯。
  张宣:我要签名,还要你送一句话。
  文慧:好。
  张宣:最好你涂上口红,在上面留一个口红印记。
  文慧静了静,把手机放桌上。
  等了半分钟未见回复,张宣打字:行吧,你不给,下次我自己来取。
  见他说话越来越露骨,文慧决定换个话题:你“暮光之城”第三部写完了吗?
  张宣:明天应该能写完,你想看?
  面对他,突破心里障碍的文慧比以前坦诚了许多:前段时间一直在练习钢琴曲,想换换脑子。
  张宣:写完后,我亲自送过来。
  眼神在“亲自”二字上逗留些许,文慧没问他什么时候送过来。
  张宣问:你爷爷身体怎么样?
  文慧手指在按键上抡了抡,最后打字:瘦了很多。
  张宣顿了顿,瘦了很多?是不是意味着越来越差了?
  张宣问:你家里人知道了没?
  文慧回答:我说服了爷爷,告诉了家里。
  不等他回话,文慧又来了一条短信:我爷爷委婉地提到过你几次,想见你一面。
  张宣愣住了,好半晌才回复:好。
  接着他问:需要注意什么不?
  文慧:不用,我来接你。
  一句“我来接你”,压力满满的老男人瞬间释然,既然文慧都敢出头了,他还有什么可怕的?
  要钱有钱,要命有命,怕卵子!
  张宣回:那就这样说定了,等忙完这阵子我就过来。
  文慧:来之前告诉我。
  张宣:可以。


第996章 火爆,要不再生一个吧?
  复旦大学被围了。
  随着文慧钢琴专辑火爆上市,随着好评如潮,全国媒体记者闻风而动,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把复旦大学围住了。
  目的是希望采访文慧本人。
  僵持了半日,但文慧始终没有现身,后面还是复旦大学校方派人进行了解围。
  不过这依然不影响其在国内的热度。
  作为在国际上唯一获得钢琴大奖赛冠军的国人,年纪轻轻就被公认地冠以“钢琴家”名号,文慧无疑是非常耀眼的。
  甚至不客气地讲,文慧作为女生,在她成为李斯特国际钢琴大奖赛冠军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创造了一项历史,她是首位在国际上闯荡出偌大名声的华人钢琴家,其地位在特定人群里是丝毫不亚于张宣的成就和名誉。
  而她如今频频被西方国家以表演嘉宾的形式邀请参加各类大型演凑会,与业内顶级大咖同台炫技,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肯定。
  三个词可以形容国人对其热切态度:极其难得!为国争光!与有荣焉!
  这一天,文慧成了全国焦点,成了媒体的宠儿,报纸在大篇幅报道她,电视也在报道她,甚至还上了央视早间新闻和午间新闻。
  真可谓是轰动全国。
  这一天,全国最响亮的名字只有一个,文慧。
  这一天,文慧的侧身照成了无数少男少女痴迷的偶像,典雅端庄,随意挽起的黑色长发上插着一根珍珠篦子,配合她的身材和气质,浑身散发着东方古典韵味。
  正是这一份引人注目的气质,欧美很多知名媒体都不约而同地这样形容文慧:迷人的东方钢琴家。
  看到国外这样报道,张宣有些欣喜,心里在想:这些鬼佬的眼光总算他妈的正确了一回。
  当张宣正在细细翻看这两天的报纸时,房门悄悄开了,探进来一个脑袋。
  张宣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动静,抬头问:“有事?”
  被发现了,杨蔓菁干脆跻身进来,迈着猫咪一样的步伐,悄悄说:“哥,文慧真的是我嫂子?”
  张宣看着她,没做声。
  杨蔓菁在他侧面坐下,双手夸张地比划比划:“你不知道,刚才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文慧的报道,我爸妈还有我爷爷都围绕她讨论了半个小时。
  话里话外那语气好羡慕哩,还拿我做对比,说我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真是可恼……”
  张宣听笑了:“以你的性格,你没回击?”
  杨蔓菁笑嘻嘻道:“我当然回击了啊,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们羡慕文慧可以,但也得看清他们自己是啥身份呀。
  再说了,文慧这么厉害、这么了不起又怎样?不还是我哥的胯下之臣嘛。”
  说着,杨蔓菁挤眉弄眼:“胯下之臣唷!YOYOYO……!”
  张宣无语:“你是皮痒了是不?”
  杨蔓菁探头:“哥,你当初是怎么追上文慧的?”
  张宣偏头,指着自己的脸蛋:“就我这脸蛋,还用追?”
  杨蔓菁惊讶:“难道是文慧追的你?”
  张宣不要脸地嗯一声。
  杨蔓菁明显不信:“啊?小十一说文慧很漂亮,说你在大学一直是跟在她后面的哈巴狗,这也是她追的你?”
  张宣不满了,眉毛微蹙:“小十一是这样跟你讲的?”
  涉及到自己最好闺蜜,杨蔓菁赶紧摇手:“不是不是,我猜的,要不是文慧太漂亮了,小十一不应该早就被你睡了么?
  可小十一到现在都还是黄花大闺女,要么是你那方面不行,要么是还有比她更好的替代品呗。”
  张宣扬起手想揍人:“我现在好歹是百亿大富豪,你别没大没小,不然打了你,你爸妈都会装作没看见。”
  杨蔓菁煞有介事地猛点头:“你这话我信,就我妈那势利眼,现在别说你打我了,就算你把我弄上床了,都会假装不知道。”
  张宣气得,起身就把手拍了过去。
  杨蔓菁对此早有准备,手还在空中时,就赶忙往后闪躲了,对他瞪眼珠子说:
  “哎呀,你别这样过激行不行,我就说句玩笑话呐。
  而且从古至今都有表哥娶表妹的说法,我们楼下就有一例子,不信的话,你可以去问问你舅舅哈。”
  张宣本来想追着暴打她一顿,但想到外边的舅舅舅妈,又忍着坐了回去,“说吧,你找我到底何事?”
  杨蔓菁瞅了瞅他,耐心瞅了瞅他,半晌后试探着回到原来的位置,坐下说:“哥,我想要文慧的签名照。”
  张宣没好气道:“我都没有。”
  杨蔓菁撇撇嘴:“她人都是你的,随时可以抱随时可以摸,你还要什么签名照?”
  张宣:“……”
  见他脸色没那么高兴了,学会了察言观色的杨蔓菁赶忙狗腿似地给他倒杯茶,换个话题说:“小十一最近心情不太好,我觉得你应该去看看她。”
  张宣不动声色问:“你见过她了?”
  杨蔓菁认真了几分,“因为你的事,她和月明阿姨一直在闹矛盾。”
  张宣示意她继续说。
  杨蔓菁讲:“月明阿姨旧事重提,还是希望小十一出国留学,彻底把你忘了,但小十一压根没把这话当回事,所以就一直闹嘴。”
  听到这话,张宣似乎理解今天小十一在办公室的举动了,如同猜测的那样,果然是做戏给她家里人看的。
  于是问:“她爸爸什么态度?”
  杨蔓菁思考一番说:“在这件事上,进叔叔好像一直是充当和事佬,甚至在我看来,更倾向于小十一的。
  原因很简单,他可能觉得就一个女儿,这个年纪已经错过了出国留学的最佳时机,不想骨肉分离。”
  张宣低头喝着茶,没发表意见。
  等了好会,没见他说话,杨蔓菁忍不住问:“哥,你表个态啊!对小十一,你到底什么态度啊?”
  张宣不急不躁一口气把茶喝干,放下杯子悠悠地说:“我的态度小十一早就知晓的,问题不在我这,在她那,得她自己想通才行。”
  杨蔓菁眼睛大亮,双手撑着桌子探头急促问:“这么说,你不排斥她咯?”
  张宣懒得理会,伸手推开她的狗头。
  晚上,张宣躺在床上睡不着,先是给双伶和米见打了电话。
  稍后想了想,找到小十一号码,打过去。
  没想到小十一拒接了,来短信说:我正在陪我亲爱的妈妈看月亮,找本小姐啥事?
  不等张宣回复,她又发来一条短信:陪聊可以,暖床今晚不行。
  张宣问:为什么不行?
  小十一:你不是在你舅舅家么?我身体被你上手时很敏感的,我嗓音又糯又清脆,我要是过来他们今晚都休想睡好。
  张宣服气,打字:没什么事,就是随便问问。
  小十一问:今晚我是第几个被你问候的。
  张宣告诉她:第三个。
  小十一:顺位还挺靠前,看来今晚杨蔓菁找你了。
  张宣:是。
  小十一发短信:别担心我,我和我妈这20年来闹嘴习惯了,就算没有你,一样会吵个不停,这是我们的交流方式。
  张宣:你们的交流方式真特别。
  小十一:也不能怪我的啦,主要是我妈不够强势,总让我觉得有机可乘。
  张宣:你希望她用菜刀追着你砍?
  小十一:如果她用菜刀砍我,你会帮我挡刀么?
  张宣回答很干脆:不会。
  小十一:真是个无情的男人。
  张宣:互相理解理解吧,我家大业大,女人那么多,我死了谁养活她们。
  小十一:我替你养。
  张宣:我怕你吃了她们。
  小十一笑眯眯地打字:我在你心里这么可怕?
  张宣:要不然呢?你自己想想。
  小十一似乎懂他的潜在意思:嗯……,这事本姑娘确实得好想想。
  见女儿一直在埋头发短信,发着发着脸上满是笑容,旁边的秦月明和苏进对视一眼,心知肚明。
  秦月明给丈夫一个眼神,率先走回卧室。
  苏进意会,尾随跟了进去。
  秦月明把卧室门关上就小声说:“肯定是张宣。”
  苏进没反驳,也是这么认为的。
  秦月明见此十分严肃地说:“苏进,你得跟我站在一条线上,别眼睁睁看着你女儿往火坑里跳。”
  苏进摇摇头:“没用了,已经来不及了。”
  秦月明紧紧逼迫:“你不试试怎么知道?”
  无奈,苏进把今天在办公室看到的一幕说了说,然后道:“你还是消停点吧,从小你就想管她,可没一次成功过,你越管,她逆反心越大。”
  秦月明听得心一紧,语气颤抖地问:“他们在办公室那、那个了?”
  苏进说:“我不能完全确定,但你女儿你心里有数,要是真对一件事上心了,八匹马都拉不回。至少你和我拉不回。”
  听到这话,秦月明彻底歇菜。
  好久好久,秦月明在屋子里转圈圈说:“不行,我得会会那张宣。”
  苏进反问:“见可以,但见到张宣后,你怎么说?”
  秦月明回答:“有什么说什么,想说什么说什么,我如实说。”
  苏进问:“你觉得事后女儿会听你的?张宣会听你的?”
  秦月明立在原地:“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四面相视,苏进叹口气:“趁还能生,要不想点办法再生一个吧?”
  秦月明顿足,顿足……


第997章 茅塞顿开,等个机会
  看到大街小巷都是关于文慧钢琴专辑的报道,米见散步时顺手买了一张,回去安安静静听了一下午。
  觉得好听,于是又听了一遍。
  两遍过后,她突然想起自己的好友那雯曾经跟她说过的一句话:你家张宣家业这么大,要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靠山,以后不一定守得住。
  当时听到这话时,米见下意识想到了陶歌,但听完这张钢琴专辑后,她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文慧的身影,久久不散。
  无独有偶,钢琴专辑不只米见买了,陶歌也买了。
  莉莉丝、董子喻和小十一似乎都很有默契,跟着相继买了。
  陶歌听完后,第二天就回到了敦煌,对正在摆弄摄像机的希捷说:“歇歇,姐给你带东西回来了。”
  希捷从摄像机后面探出半个头,甜甜一笑:“陶姐,什么东西?”
  陶歌坐下,翘起二郎腿:“一张钢琴专辑。”
  对最近的大热新闻希捷有所耳闻:“那文慧的?”
  陶歌点头:“国内的钢琴家,除了她的,其她人我懒得浪费这个时间。”
  希捷走过去拿着钢琴专辑看了看:“好听吗?”
  陶歌说:“你可以试试,很不错。”
  希捷对着专辑封面瞧了良久,忽地问:“听说文慧是中大毕业的?”
  陶歌笑了,“是,还和杜双伶是很要好的闺蜜。”
  闻言,希捷轻叹口气:“你不应该把这东西带回来。”
  陶歌揶揄:“我带不带都一样,他不会为了你这棵树放弃整个森林的。”
  希捷问:“他还有几片森林?”
  陶歌回答:“除了一个未来有可能的苏谨妤你不知道,其她的你都见过了。”
  没想到希捷说:“我知道苏谨妤。”
  陶歌听了不意外,略微一想就明白过来了:“杜钰告诉你的吧?”
  希捷抿笑着没做声,把钢琴专辑缓缓放下,转而问:“香江那边的事忙完了?”
  “快了。”
  陶歌说一声快了,然后反问:“你的摄像技术学的怎么样?纪录片‘我从汉朝来’什么时候开拍?”
  希捷听出了弦外之音:“我计划明年年初开拍,你有时间帮我?”
  陶歌右手拍了拍大腿,仰头望着头上的蓝天白云道:“我又不是他保姆,想玩就玩。”
  希捷也不拆穿她,一副很高兴地样子说:“那正好,有你在,我有底气些。”
  陶歌问:“你这是怕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