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当天被老师叫了家长。
但是见过朱志强之后,老师绝望了,同时对朱砂前两年能名列前茅感到不可思议。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是马小龙的帮助,才让朱砂有了前两年的成绩。
之后老师直接跟马小龙谈了一次,马小龙表示会尽可能帮朱砂辅导功课。从那之后,马小龙更改了对朱砂的辅导模式,不再填鸭,而是以理解为主。
好在近朱者赤,跟着马小龙两年时间,朱砂的脑子比上辈子同一时期好使了不少,虽然一开始有点别扭,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习惯之后,朱砂的学习成绩也就慢慢上去了。虽然不再像一二年级那样名列前茅,但也保持在了班级前十五,一个中上的位置。
这样也可以了,总比上辈子靠花钱上初中来得强。
但马小凤这个凤雏是真的没救了,哪怕有他这个三好学生的哥哥做榜样,马小凤依旧是榆木脑袋,不堪造就,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随便她吧!反正这辈子家里钱多的是,哪怕因为蝴蝶效应,不会再认识上辈子的老公,家里也有足够的钱让她衣食无忧,轻轻松松的过完一辈子。
朱砂初潮来袭,心理难免有些波动,为了让她安心迎接自己人生的第二阶段,马小龙这几天一直陪在她身边,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在她烦闷的时候陪她说说话,解解闷,总算是顺利度过了这血淋淋的几天。
随着第一次例假结束,朱砂恢复了以往的状态,整日里笑眯眯的,只是对他多了几分依赖,说话也多了几分温柔。
刚开始他还有点不太适应,但这是好事,他乐见其成。
就在朱砂初潮之后一个月,马小龙发现自己也有了变化。
这天晚上上大号的时候,马小龙觉得有点痒痒,下意识的抓了抓,这一抓,惊讶的低下了头。
长毛了。
“……”
马小龙摆出思想者的姿势。
这一天,终于来了。
终于脱离少年阶段,步入青春期了。
马小龙摸了摸大腿,还好,还没长腿毛。上辈子腿毛旺盛如毛裤,希望这辈子别再长了。如果还是长了一条毛裤……嗯,听说RB的激光脱毛术很发达,到时候走一趟就是了。
从卫生间出来,马小龙给自己溜了一碗龙须面,打两个鸡蛋,放一根肉肠,庆祝自己步入青春期。
家里人用怪异的眼神看着他,明明之前吃过晚饭了,what are you恁啥嘞?
马小龙不管那些,哪怕把肚子撑大了,还是坚持把整碗面吃完了。
打个饱嗝,捂着肚子,艰难的扶墙上楼。
痛苦,这就是长大的代价。
第二天,马小龙见到朱砂以后,第一句话就是:“我跟你一样了。”
“???”
……
马小龙在学校安心上学的时候,他制作的视窗系统终于开始了口碑发酵,许多拥有电脑的人不分先后的听说中关村出现了一款视窗软件,安装之后,操作起来会非常简便,比DOS强百倍。
有些人抱着怀疑的态度去了中关村,然后看到中关村卖电脑的柜台上有一台示范机,专门示范视窗系统的操作方法。
看过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留下了一百块钱,带走了安装软盘。
随着买视窗软盘的人越来越多,小龙科技的客服电话繁忙起来,来的都是订货电话,这家要一百张,那家要两百张,甚至有外地经销商找到小龙科技总部,一口气买走了上千张。
短短两个月时间,名为‘视窗94’的软盘在国内卖疯了,然后在国内的外国人发现了这件事,其中就有西方的科技公司,比如某软。
消息传回某软,某软的掌门人又惊又怒。
他们正在制作的视窗系统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马上就要上市销售了。
原本他们都定好了宣传口号:这是一场革命。
但随着华夏出现了视窗94系统,把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先手顿失。
第46章 压力越大,收益越大
时间很快到了年底,这时候小龙科技的公司已经装修好了,而之前制作的十万张软盘也被清空了,在马小龙的遥控指挥之下,马强生又去找代工制作了十万张,依旧供不应求。
这多亏了马小龙编写的加密小程序,只有输入正版包装上附带的密码,才能进行安装。以他放在2022年也是超级大拿的编程水准,整个九十年代的程序猿没有丝毫破解的可能性。
这就保证了软盘销量的爆炸性,不然放在这个遍地盗版的时代,那真是赔的底裤都不剩。
就比如杀毒软件,世纪之初的那几年,正版杀毒软件一两百,盗版却只要十块,你买哪个?
现在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华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称之为山寨大国,这种情况直到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后半部分才开始逆转,在此之前,哪怕华夏国内的正版产品都饱受盗版之苦。
马小龙经历过盗版的时代,所以一开始就给自己的视窗软件打上了防盗补丁,这才保证了自己的利益不被损害。
正版软盘成本价只有十几块,一张卖一百,利润相当可以,短短几个月就赚了一千多万。对现在的他来说,赚钱真是跟抢钱没什么区别。
就是交税有点多。
他当然可以做到‘合理避税’,但他没这么做,该交的税还是要交的,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同时也是为了竖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对未来有好处。
生意上的事,马小龙没怎么上心,他这段时间除了上学和辅导朱砂的功课,其他大部分时间放在了《仙剑奇侠传》的游戏制作,以及《仙剑奇侠传三》的漫画和小说上。
两年前,《仙剑奇侠传》的漫画和小说完结,但紧接着,实际内容是《仙剑三》的《仙剑奇侠传二》的小说和漫画同步发售了,宏大的世界观再次引发了销售狂潮,同时也诞生了一批较为忠诚的仙剑迷。
《仙剑奇侠传二》的小说和漫画在今年十月份同时完结,马小龙花了两个月时间,把实际内容是《仙剑四》的《仙剑奇侠传三》第一集 搞出来了。
出版社主编看到《仙剑三》的故事时间线又往前挪了几百年,一个劲儿的跟他吐槽:“小龙老师,别人出续集都是往后面续,你怎么越续越往前了?”
马小龙呵呵一笑:“我乐意。”
“……”主编被这个强大而又任性的理由打败了,不过他重新意识到了一个一直被忽略的现实——马小龙,今年才12岁。
三十几岁的主编摸摸自己英年早秃的地中海,内牛满面。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已是1995年。
1月中旬,《仙剑奇侠传三》的小说和漫画同步发售,仙剑迷们一哄而上,短短几天时间就抢光了首印的一百万册小说和漫画,然后所有人都被云天河这个野人,以及韩菱纱这个古灵精怪的红衣少女吸引到了。
和《仙剑二》复杂庞大的世界背景以及人物不同,《仙剑三》的人物和背景相对没有那么复杂,只有云天河、韩菱纱以及柳梦璃寻仙这一条主线,但是简单的故事却因为人物的出彩,外加感人的故事支线,让这部作品再次成为一款经典之作。
当然,这是之后两年仙剑迷对这部作品的评价,现在所有仙剑迷的感受都是“云天河也太没常识了,不愧是山顶野人”、“韩菱纱真可爱啊!这包包头,这身材,这性格,爱了爱了”、“卧槽!狗作者居然在柳梦璃出场前断了!?”、“有朝一日刀在手,杀尽天下断章狗!”之类的。
马小龙的漫画和写作技能都是lv3,深得断章精髓。每出一本,必定断在仙剑迷的心痒抓狂之处,这也导致他有了一大批的‘黑粉’,这几年可是没少往出版社寄刀片。
他倒是没啥事,反正受伤的是出版社的编辑。
编辑:“……”
不过粉丝嘛,只要之后的剧情让他们看的高潮迭起,叫好连连就够了,哪怕结尾依旧断在他们的抓狂处,还是会对作者不离不弃。
寄个刀片,骂两句老贼而已,不算什么。
不过马小龙为了有地方存放仙剑迷的来信和礼物,特意在天津卫买了十套房子。
虽然未来天津卫的房价比不得京城,但也是一线城市的水准,买到就是赚到。
感谢读者老爷的来信和礼物,请加大力度。
……
随着《仙剑三》的小说和漫画发售,马小龙也放寒假了。
升到六年级之后,真是每天从天黑学到天黑,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去学校围着操场跑圈,因为小升初的考试当中有三项体育考试,分别是五十米跑、投铅球、立定跳远。
五十米跑,男生要跑进七秒五才能拿满分,投铅球要九米满分,立定跳远是两米二五。
女生虽然难度低一些,但也是要考的。体育老师为了让学生拿到好成绩,要学生们每天早上七点前就要到校,然后围着操场跑十圈才算结束。
操场很小,十圈也就五百米,但对缺乏锻炼的小学生来说,依旧是比较大的强度。马小龙和朱砂倒是轻松又愉快,朱砂的体能比同龄的男生还要强几倍,别说五百米,一千米都没问题。
马小龙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年加点,体力已经是怪物级别了。
每天早上看着别的学生咬牙坚持跑步,他们两个却有说有笑,体育老师就想把这两个害群之马踢出队伍。
太没成就感了。
这还只是一天的开始,之后的学习更要命,中午放学,只准回家一个小时吃饭,然后就回来继续学习,一直学到下午放学还不算完,只给学生半个小时的时间吃饭,不管是买着吃还是回家吃,反正只有半个小时。半小时之后,回来继续学习。
教室里没有电灯,都是点着蜡烛学习,一直学到晚上九点才让回家。
回家之后还没完,你还得写作业,作业很多,没有两个小时写不完。
这特么,生产队的驴都没有这么辛苦的。
不过好处也不是没有,班上每隔一星期就要进行一次班级测验,这直接给马小龙带来了大量的额外技能点收益,四个月下来,他平白多赚了24个技能点,一年下来可就是48个技能点。
美滋滋。
高压之下,朱砂练功的时间都快荒废了,马小龙倒是还好,对别人来说高强度的学习,对他来说也就是动动手指的事。
现如今,他的过目不忘技能已经升到了lv5。
知道Lv5的过目不忘有多恐怖吗?看看说明吧!
过目不忘(lv5):你的眼睛就是影印机,你的大脑就是提取器。
六年级的课本早被马小龙看完了,就连老师要求买的各种课外习题也都被他看完了,而且其中的内容只要他想,立即就能提取出来,照抄都没这么快的。
就因为这,别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马小龙在写小说,画漫画;别人在写作业的时候,他在敲代码,制作仙剑游戏。
偏偏老师还没法说他,每次考试都是满分,你怎么说?
天才就要特殊对待,没人会找他的晦气,那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有一次数学老师不信邪,看他在课堂上写小说,把他叫到讲台上解题,结果马小龙不但把题解出来了,还给出了六种解题思路,其中有四条思路数学老师都不会。
数学老师当场自闭,从此之后再没找过他的麻烦。
第47章 朱砂凶猛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今年1月1日,一首《冰糖葫芦》可是把卖糖墩儿的高兴坏了,眼瞅着快过年了,赶紧搞了个大喇叭,一边放歌一边卖糖墩儿。
这歌喜庆,又应景,许多路人听了歌,想到糖墩儿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口水疯狂分泌,想着五毛钱的玩意儿也不贵,要么买一串儿解馋,要么买几串儿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反正这段日子,卖糖墩儿的都赚翻了。
走在街头,今年商业街明显比去年萧条了。前两年,小镇东面的红旗路有了一个大型批发市场,许多小店老板觉得那边更有商机,于是舍弃了这里的门店,到批发市场当批发商去了。
再加上商业街的门店建筑过于老旧,自然会慢慢萧条下来。
再过几年,这里就会彻底废弃,然后就是拆迁,彻底化作历史的尘埃。
马小龙用相机记录下这里的萧条景象,心里有点儿难过。
儿时的记忆,就要消失了。
一串糖墩儿出现在眼前,马小龙扭头,就见朱砂含笑看着他:“想什么呢?”
“这里前几年还那么热闹,现在却萧条了。”接过糖墩儿,咬一口,荸荠的(有的地方叫‘马蹄’),没酸味儿,爱吃:“估计再过些年就拆迁了,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拆迁不好吗?”朱砂咬一口山药的,道:“可以盖新房子。”
“拆迁当然好,但是我们童年的记忆都在这些旧房子里,拆迁之后就没有了。”马小龙说道。
朱砂看着他挂在脖子上的相机,问道:“所以你这几年一直到处拍照,就是为了留住童年记忆?”
“你这么聪明,要是都用在学习上就好了。”马小龙笑道。
朱砂翻个白眼,道:“没事就走吧!”
“哪去?”马小龙问道。
“回家。”朱砂道:“给我当陪练。”
“……”
二年级的体育得到了拳脚技能,三年级的体育得到了兵刃技能,从那之后,马小龙就成了朱砂的陪练。
几年下来,朱砂的战斗力应该比上辈子同年龄段强不少。
据朱砂自己说,寒假第一天,她和朱志强最强的手下打了一场,虽然输了,但只是惜败,而且没输在技巧上,只是输在了力量和体型上。
让一个一米六几的十二岁女孩,打一个一米八几的成年壮汉,也是难为她了。
不过马小龙很纳闷,朱砂似乎对练武过于执着了,从两人认识开始,五年多的时间,朱砂几乎每天都在练武,哪怕进入六年级,学习的喘不过气来,朱砂依旧会抽出至少一小时的时间练武,为这,有些时候作业都写不完。
就算想当武打明星,也不用这么拼吧?而且这两年几乎丢掉了花里胡哨的招式,越来越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