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华夏好粤语的官微也趁着热度,主动发了一条和余生安单人相关的微博:
“期待余生安在好粤语舞台上的表现。”
周四,晚上。
余生安特意换了一件正式点的衣服,等下他要去假装丁朝歌的男朋友。
晚上6点20,丁朝歌母亲来到学校。
余生安陪丁朝歌一起去校门口接的人,面对“未来岳母”,余生安表现殷勤,寒暄、提行李、找话题
因为关系不是真的,没有那种真实的心理压力,余生安表现得格外从容大方,加上他本人的颜值属于那种小伙子长得比较帅呆了,因此给丁母留下了极佳的第一印象。
经过一番聊天,余生安发现丁母是个挺时髦的长辈,看娱乐新闻、追星、看网络、追偶像剧、玩抖音
吃饭的时候,她还主动问余生安:“小余,你看抖音吗?”
“看的。”余生安答道。
“你抖音多少粉丝?”丁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语气颇有几分优越感。
丁朝歌忙道:“妈,你就别炫耀你那三千个粉丝了。”
丁母瞪了女儿一眼,道:“我跟小余说话,你插什么嘴?”
然后转向余生安,继续问:“小余,你多少粉丝?”
余生安看了丁朝歌一眼,后者一脸无奈地撇撇嘴。
余生安道:“几百吧。”
丁母道:“你抖音叫什么名字?我等会看看,到时候帮你转发转发,给你涨涨粉。”
“阿姨还知道涨粉?”
“那有什么不知道的?涨粉、直播、打赏礼物我都知道。”
“阿姨厉害的。”余生安溜须拍马了一句,顺便把话题带远,让对方忘记问自己的抖音ID。
不料吃过饭后,丁母居然要跟自己加抖音好友,言语间,大有要提携自己一把的意思。
余生安无法,只好报出抖音号。
一分钟后。
“你是唱十年的那个小哥哥?!”丁母满脸震惊。
余生安:“???”
丁朝歌:“???”
“你,你怎么看得上我女儿的?”丁母满脸不解。
“妈!”丁朝歌断喝一声。
余生安强忍着笑意,心道:“果然天下亲妈都一样。”
余生安道:“阿姨你不知道,我有这么多粉丝,多亏了朝歌。”
丁母还是一脸不可思议,道:“我女婿居然是抖音网红,这,太不真实了,你们不会在骗我吧?”
丁朝歌一阵慌张。
余生安反应敏捷,伸手搂住丁朝歌的肩膀,笑道:“阿姨,我们怎么会拿这种事骗你?”
随后,余生安把二人从相识、相熟到相恋的过程说了一遍,提到香蕉、苹果等细节,总算让丁母半信半疑了。
9点半,余生安回自己寝室,到寝室不久,接到丁朝歌的微信:“THX。”
余生安微笑着回:“不客气。”
休息了一会,正要去洗漱,接到穆雨时发过来的一张微博截图,正是华夏好粤语官微发的那条微博。
不过这张截图的亮点不是官微单独提了他的名字,而是那条ID名为“越来越好”的网友留下的热评:
“官微单独给余生安发微我也是看醉了,什么时候三流抖音网红的咖位已经压过超一线全能偶像明星了?我家越到现在都没有单独的微博,他余生安凭什么?!!官微这样针对哥哥,我们需要一个解释!!!”
余生安一阵唏嘘,心中感叹道:“有内味了。”
然后回穆雨时:“这就开始了吗?笑哭表情”
三月底,余生安之前接的活动陆续开场。
3月28号,青年音乐节在南海市欢乐谷玛雅水公园拉开帷幕,这也是余生安第一次面对上万观众表演。
那震耳欲聋的欢呼、潮水般的掌声以及震撼人心的万人大合唱,也正式奏响了他逐梦娱乐圈的序曲。
第14章 写给十七岁的歌(上)
“我每年都是三月初就开始关注当年音乐节的消息,微博、各大论坛的音乐版块、12个相关交流群都有我神出鬼没的踪影,可以说,今年燕京的风笛和东海的蓝莓,我是志在必得,顺带一提,今年即使抢不到预售票,我也会去现场会一会各路黄牛同学。”
“基本确认,沈浪的快活乐队会在东海蓝莓首秀,就是不知道是5。1还是5。2,蹲一手后续消息”
“今天早晨,我刚流着口水从梦中醒来,媳妇突然趴到我脸上问我要不要去参加青年音乐节,去看余生安,话说青年音乐节是什么鬼?余生安又是谁?哥虽然年年参加音乐节,但哥也是有底线的好吧,去这种国内排名连前十都进不了的音乐节,听一个三流网红唱歌,我疯了?”
“老婆已经连续三天向我安利余生安,感觉我们的婚姻要走到尽头了,请允悲”
“卧槽,十年也太好听了吧,这歌怎么写出来的?!余生安牛逼破音!”
“已经抢到南海青年音乐节的票,多亏了老婆!”
“出发去南海!这两天可能会刷屏,请大家谅解,如果觉得被打扰,可提前屏蔽我朋友圈。”
“哇擦,现场人好多啊,看到不少人举着余生安的牌子应援,余生安的人气已经火爆到这个地步了吗?”
“余生安登场了,不出意料,全场沸腾!我都怀疑今天到场的观众有一半是余生安的粉丝,老婆刚刚也使出吃奶劲尖叫了一声余生安的名字,呵呵,看来今晚回去要好好跟她谈谈了。”
“开始唱明年今日,不得不承认,余生安台风很有感染力,唱歌声线也超棒,妥妥的明日之星啊,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祖师爷赏饭吃吧。”
“接下来要唱十年了”
“什么鬼,第一句就开始全场大合唱???”
“我特么傻了,余生安就开了个头,中间接了几句副歌,然后收尾时唱了几句,全程由观众唱完!这也太轻松了!不过,万人大合唱真的听多少遍都觉得震撼啊!!”
以上字全部摘自一位普通白领周云学的朋友圈,作为一个骨灰级音乐迷,他几乎年年都要参加至少一场音乐节,今年参加了3月底的南海青年音乐节之后,决定跟老婆一起入坑余生安。
他关注了余生安的微博和抖音,开始留意他的新闻,比如他最近参加录制了一档名气不显的综艺节目,比如他为某三线品牌站台,比如他参加了一个化公司的线下活动
整体看起来,他现在接的通告都偏低端,应该是刚在抖音走红时接的合作。
希望他以后越来越红,有机会带老婆去听一次他的演唱会。
4月,春意浓重,屋外阳光烂漫。
余生安偶来兴致,带着两个班的同学去操场上课。
90多号人围成一个大圈,余生安抱着吉他,坐在大圈中间,跟大家聊音乐、讲一讲和音乐有关的故事、再点评几句娱乐圈当下最红的歌手。
不知不觉就过了半小时。
余生安结束一个话题,突然点了高二3班唐必然的名:“唐必然,你报名参加市里的歌唱比赛,歌曲选好了没有?”
唐必然站起来,回答道:“选了一首,郁晨的那年雨季。”
余生安冲他招招手,道:“上来给大家唱一遍。”
唐必然也不扭捏,落落方方地走过去,接过余老师递过来的吉他,稍微试了试弦,然后开始自弹自唱:“那年雨季,穿上牛仔裤的你,骑着单车像装了羽翼”
唐必然的声音很有活力,唱歌时,身上散发着一股无法替代的青春气息。
不免让人感叹:年轻真好。
“选择了方向,就迎着阳光,无拘无束地生长”
很快一首歌唱完,余生安带头给他鼓掌。
“唱得很好,提个小意见,这首歌直抒胸臆即可,不要太用技巧,你的嗓子足以驾驭此歌。”掌声停下后,余生安提点了一句。
“好的,谢谢余老师。”唐必然诚恳受教,然后回到自己刚才的位子。
余生安正要借题发挥,跟大家讲音乐的自然之道,2班班长程楠突然大声道:“余老师给我们唱一首!”
结果,一呼百应。
“余老师来一个!”
“唐必然已经唱了一首,余老师轮到你了!”
“我们大家掌声有请余老师给大家来一首十年!”
余生安自成名之后,早就料想到有这一天,笑着伸手压住大家的喧闹,道:“明年今日和十年就不唱了,已经唱了太多遍,不过,既然有人提到唐必然同学唱一首,我必须要和一首,那我也不好耍赖,就给大家唱一首相同题材的,十七岁的雨季。”
同学们自是不吝掌声。
余生安轻弹吉他,随意自然地唱道:
当我还是小孩子
门前有许多的茉莉花
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当我渐渐地长大
门前的那些茉莉花
已经慢慢地枯萎不再萌芽
什么样的心情
什么样的年纪
什么样的欢愉
什么样的哭泣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我们有共同的期许
也曾经紧紧拥抱在一起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
却发现成长已慢慢接近
余生安刚开口唱了几句,就瞬间抓住了满场同学们的心,那轻快中带着一丝怀旧的旋律,那优美得令人沉醉的歌词,轻易击中了这些少年少女们的心事。
尤其是副歌部分直接点出“十七岁那年的雨季”这个年龄阶段,更是让同学们充满代入感。
午后阳光,暖风吹拂,一种奇妙、温馨的氛围随着余生安的歌声在场中蔓延。
现场90多位学生,九成以上今年17岁,他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余老师唱的这首歌就是为他们写的,而且很有可能是即兴创作!
同学们看着余生安,脸上的表情逐渐崇拜。
“余老师真的太厉害了,随口一唱,就可以这么好听!”
一会下了课,两个班的同学,都哼着“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共同的期许”的歌词返回班级,路上其它班的同学听到他们哼的歌,不免暗暗纳罕、隐隐期待本班音乐课的到来。
下课后,唐必然私下找到余生安,希望可以用他课上那首新歌去参赛。
余生安当然不会反对,答应替他排练。
说到排练,清明之后不久,华夏好粤语要开始录制百强赛,也就是100到30的晋级赛。
在正式录制之前,肯定也要排练。
其实100进30这个赛程对他来说,难度不大,穆雨时给他报的参赛歌是明年今日,这约等于是明著作弊。
因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首歌都拥有着绝对优势,加上他现在的人气和流量,节目组也不会随随便便把他淘汰。
所以,只要他正常发挥,基本是稳稳晋级。
他要考虑的是接下来30强的积分赛和之后的淘汰赛。
按照赛制,他如果要想一路杀到总决赛,除了明年今日,至少还要另外准备5首粤语歌,其中还有两到三首命题歌。
若非歌手出身,这真的是个很大的挑战。
晚上,他照例去操场跑步。
刚跑了一圈,突然看到旁边篮球场的篮球架下坐着一个人影,孤孤单单的,有点可怜。
他一时好奇,慢跑着过去,发现那道身影居然是个女生,那女生坐在篮球架下,神情呆滞地盯着地面,不知道在想什么。
那个表情看得余生安心中一动。
又想起他高三那年发生的那件事:隔壁班一个男生因为月考没考好,被老师、家长连番训斥,最终跳河自杀。
就在他跳河的那天中午,余生安在楼梯口碰到过他一次,当时没有在意他的状态,事后回忆时,才惊觉那个男生当时脸上的表情就是万念俱灰,带着几分决绝。
人最怕的事情之一就是,被某个恶性的念头纠缠住,然后越想越想不通,直至钻了牛角尖。
余生安一度遗憾没有及时察觉那个男生的异样,如今又一次遇到类似情景,他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理。
想到这里,他朝那个女生走过去。
第15章 写给十七岁的歌(下)
曾胜男的成绩在班级里一直是中等偏上,偶尔可以考进前十名。
根据一中往年的升学率表现,她绝对有望211,甚至可以挑战985。
但3月份的月考,她的英语和综合双双发挥失常,总分只考了556分,名次掉到了25名之后。
在距离高考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她成绩突然下滑成这样,对她父母和班主任的打击,可想而知。
班主任先找她谈了一小时的话,又跟她父母谈了半个小时,接着她父母又跟她谈了一个小时。
各种大道理,各种批评指责,各种期望鞭策最终汇聚成一张庞大的阴影压了下来。
“你再这样迷糊下去,不要说985、211,你重本线都可能上不了。”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两个月了,转眼就过去,再不醒醒,真就什么都没有了?难道你想再复读一年?”
“我跟你爸省吃俭用,供你上学,不缺你吃,不缺你穿,不就是希望你能考一所好大学,将来找份好工作吗?你说你考这些分能对得起谁?”
“家里什么事都不让你管,不让你操心,就光让你念书,你怎么都念不好呢?”
“我跟你爸当年是想念书念不上,想考大学考不了,你现在倒好,什么条件都有,就是不想好好上学。”
“为什么人唐英姿每次都能考全校前五,你连班级前五都考不到?难道她比你多长了一个脑子?”
那些声音在脑海中徘徊萦绕不绝,彼此交汇,最终在脑颅中形成共鸣,抽走了她思考的能力。
她觉得整个环境变得无比压抑,感觉自己已经无法吸取氧气。
她从自习室逃出来,漫无目的地走到篮球场,心中滋生着一个念头:自己的人生已经无望了。
似乎陷入绝望境地的她,在心中和父母对抗,和班主任对抗,她嘶吼着反驳他们、质问他们,肆无忌惮地宣泄着自己内心的委屈和不忿,最后,归于一个想法:
或许只有自己死了,他们才会在意这一切,他们才会感到后悔和痛苦。
她坐在篮球架下,思考着自己的死法,思考着自己死后,爸爸妈妈和老师们的反应,莫名觉得一阵快意。
就在这时,她听到一阵脚步声,漠然抬起头,看到音乐老师余生安走了过来。
余老师,现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