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古玩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古玩人生-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道这是……”
  看着罗老踌躇的脸,众人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一点声音都不敢出,只能静静地等待着下文。
  “如果我没猜错。”张成深吸了一口气,“不知道罗老有没有听说过传说中的‘锈方筑色’?”
  听到这四个字以后,罗老略微地沉吟了一番,“你的意思是,这是传说中那已经失传的技术“锈方筑色”?”
  不是罗老不相信张成,而且那种技法只存在于少量的野史记载,而且差不多都是只言片语的描述,完全没有系统性的存在,所以这就导致后世对这种东西知者甚少。
  根据现在的资料记载,这种技艺主要是因为保护战乱时候一些珍贵的金属器材而诞生的,用一些奇特的方法在器物表面贴上一层锈迹,一方面遮挡了本来面目,另一方面也不会那么引人注意,在携带和运输的过程中不会那么轻易地被人关注到。
  张成看着罗老若有所思的样子,继续说道:“刚才那错金铭文上,也是体现出了这一点,错金地不为没办法进行涂锈填补,所以直接贴合上了一块铜,看起来有修补的痕迹,但这却是刻意为之,很明显就是有人在保护这把剑。”
  这样的设计十分得巧妙,可想而知原本这剑应该是很有价值的。
  “也就是说上面的这层涂层,并不是剑的本身生锈了,而是为了保护古剑避免生锈,做过的抗氧化处理?”
  谭江边回想起,正是因为这样,这把剑才能被氨水一次性去除上面的青铜片,那剑的本身才能露出宝光。
  他这突然之间明白了以后,不由得接口问道。
  “自然是如此,想起几十年前,哪里会有氨水重重东西,这些化学制剂都是后来才有的。经过这种东西浸泡的古剑,在原本肯定也有一套自己除锈的方法。”罗老点了点头,不得不感慨与这徐三赟的运气太好了点,这么简单就把上面的锈色给去掉了。
  如果这剑维持着原本的样子,那应该值不了多少钱。
  又或者他碰上的氨水没有经过谭江边调和,浓度过高,或者浸泡的时间太长,恐怕剑体表面也会受到损伤。
  而现在这东西如此得恰到好处,正是天意如此啊!
  罗老的脸上带着一股欣喜之色,指着那两个错金古篆。
  “这,正是这把剑的名字!”


第228章 传闻中的巨阙剑
  “张成,你应该知道春秋时期五大剑的名字吧?”罗老将那把剑放了下来,认真地看向张成,但手上却丝毫没有停止在奥金习惯翻找着什么。
  谭江边实在不好意思去问罗老在翻找什么,自己愿意帮忙。
  而张成只是思考了一下便直接地开口说道:“这个自然是知道的,五大剑包括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这在汉朝赵晔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以及袁康的《越绝书·外传记宝剑》中都有记载,而且《吴越春秋》中更是说这越五剑势铸剑大师欧冶子为了越王所铸造的,当时的越王正是勾践的父亲,其中的纯钧正是越王勾践剑,当然这个就没有那么明确的史料记载了。”
  罗老赞许地点了点头,“好小子,你知道的还真是不少,我也就直接地告诉你,经过我的判断,这两个错金的鸟虫篆,真是‘巨阙二字’!”
  这一句话,好像重磅炸弹,一下子就使在凹晶溪馆内的人群沸腾了起来,但凡对这东西有一些了解的人都会知道,那可是越五剑中的巨阙啊,怎么会如此简单地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呢?
  “真的假的?巨阙,开玩笑吧!那可是上古的玩意儿,要真的是这样,这小子岂不是发达了么?”
  “巨阙能这么大么?我看说不准!”
  “但是张老板和罗老两位这样身份的人认准了,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不知道三儿这次能挣个多少钱!”
  似乎是终于找到了什么,罗老弯下了腰,等他再次站起来的时候手里就多了那个被劈成两半的榆木盒子,他将那个盒子放到了剑地旁边,笑着看向众人:“古人的身高不必现代人,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说不定对当时的人来说,已经算是巨大了。”
  “罗老,您的意思就是说……这把剑真的是失传已久的巨阙?”虽然谭江边已经做好了这东西必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什么东西,但是在知道这把剑真正的存在价值以后还是大吃一惊,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了……
  怪不得张成说这不仅仅是一把王侯用剑,甚至还有这么高深的历史价值!
  罗老拿起了一张白纸,在健身上轻轻一划。
  “嗤——”
  随着那轻微的声音想了起来,白纸直接被裁成了两断,而且切口十分得整齐。
  如果是一般的白纸就算被这样裁开,他们也不会说什么,但是这可是传说中的西山纸。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好像一气呵成那样,完全没有什么预兆地就被分割,实在让人有些心惊,毕竟西山纸的厚度和韧性都要比一般的纸更好一些。
  众人也没想到这看起来黑黝黝的剑刃,断然如此锋利,不管是木盒还是白纸都轻而易举地斩断了。
  罗老拿着哪站白纸说道:“传说在巨阙刚浇筑而成的时候,越王手持巨阙坐在露坛,有人驾车路过,因为行驶过快导致其饲养的白鹿受到了惊吓,越王因为自己的爱宠受到了伤害,所生气的抽剑只是轻轻地挥动了一下,那马车便受到了剑气的影响直接飞了出去。”
  当然,据说越王也没有想到回是这样的事,拿着剑又砍向了家里的铜鼎,一如切米糕那样十分地顺手,所以直接就把这剑取名为“巨阙”。
  “也就是说,这错金铭文,是命名以后才浇铸上去的?”张成有些疑惑。
  对此罗老也只能诚实地摇了摇头,“这只是一个传说,无从考证。而且错金本很也可以是在剑身成型以后才命名的,所以也并不影响这东西的成型。”罗老笑着解释道。
  “如果确定是局缺件,那就是真的欧冶子铸造的?”谭江边追问道,他怎么感觉如果这东西真的是春秋出品,那么最后的结局可不一定会把这东西留在他们凹晶溪馆啊!
  “根据《越绝书》记载,欧冶,就是传说中的欧冶子,确实是春秋末期越国人,他出生于东周列国纷争之中,越国当时被楚王列收为属国。少年时代,欧冶子对冶金技术有着超高的天赋,近来才跟随自己的舅舅开始冶铸青铜剑。他的智慧非凡,被现代人认为是中国古代铸剑大师的鼻祖。后来的文献《吕氏春秋》中也有记载: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
  罗老看着在场的一些人,都对这件事很是感兴趣,自然愿意给大家科普一下。
  毕竟所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正是了解古董文玩行当的重要经历之一。
  随后张成想了想又补充道:“大概在上个世纪,民国时就已经出土了越王勾践剑,那时候那把剑便十分的锋利,而且完好如新,刀身是用相当纯粹的青铜铸成,上面还有黑色花纹,经过检测,还发现了里面含有锡、铜、铁、铅、硫等多种成分,可想而知在当时的时代下,铸造工艺毕竟远超了时代。”
  前世里,都说正是这一考古发现,才为春秋时期的铸剑技巧找到了事实依据,也为欧冶子铸剑的记载提供一个实物的佐证。
  也从侧面证明了,传说中的越五剑并非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可是这把剑上没什么花纹啊?”谭江边一边听着一边提出了自己的异议。
  张成对这把剑几乎也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随即摸着那把剑一边说着:“这剑看起来通体黑色,比青铜底还要更黑一点,而且因为剑体很大,所以就没有用花纹来装饰就足够的刚猛了。”
  他说的这些也不过就是自己的猜测而已,毕竟是一代大师欧冶子的真正想法,哪里是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可以揣测的呢?
  “那这把剑比起越王勾践剑价值如何?”徐三赟迫不及待地开口,问出了大家都很想知道的事。
  “这把剑不管是从历史文物的层面还是价值层面应该都不如越王勾践剑,但是其价值也不会低,而且差不多算得上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宝物了。”
  罗老点了点头,心下似乎已经有了想法,他那宽厚的脸上泛起了一阵红光,看起来徐三赟并不是那种一心扑在钱上的人,所以他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第229章 黄花梨木匣
  张成一下子就知道了罗老的意思,心里一沉,心想这位老人家有提到了“历史名品”,莫非又是在暗示这个徐三赟把东西捐给博物馆?
  他如此想着,脸上也跟着法身了一些变化,那徐三赟乎也想到了什么,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似乎很是不能做出决定来。
  “你这小子啊!”罗老看着张成那苦大仇深的样子,不由得笑道:“你是不是担心,人家拿出这样的宝物,结果还被我这个不讲理的老头子建议给捐赠出去?是不是啊?”
  张成听了以后,嘿嘿傻笑了一下,“不瞒您说,这如果是我的东西,罗老您说什么是什么,我肯定二话不说直接就给捐出去了,可是这来凹晶溪馆的就是客人,哪里有让客人捐赠的道理呢!”
  “不瞒您说,我今天来正是想让张老板给我估计出一个价格,然后带着这个东西去暗场子交易……”眼见着凹晶溪馆内的人少了一些,徐三赟才开口,“如果有买家能够出一个好价钱,那也算是给我的工作增添一些启动资金才行。”
  说到了暗场子,张成自然知道是哪里,“拍卖的话我当然是知道的,不过这把剑显然就从未如图,而且经过特殊手段保存,虽说实在民间流传着,说不上是传承有序,但也算是长期为人拥有,底子干净,而且也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不过这位小友。”
  看着罗老笑眯眯的样子,张成忍不住生出了一股恶寒,这老头子不知道又在打什么主意呢!
  他每次这么笑,肯定就是有什么生意要谈了。
  “你要知道,这东西不管是流入谁手里,都不会展示出他真正的价值!”罗老说得满腔热血,“倒不如你把这东西给上交国家!国家肯定会念及你的好,当然了我也不是白白的要你的宝贝,北京博物馆下发了一批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国外的古董文玩,如果你这边可以,我一样可以向上级申请,买下你这宝贝,虽然价格可能会比外面的低,但是会给你相应的报酬,你的社会地位自然也会有所变化。”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行家一开口就知有没有。
  想来罗老之前是真的没有想把自己的东西收入博物馆的打算,毕竟现在的这几句话,说的人真的是有一些难以把控才是。
  “我懂了,谢谢罗老指点,我会好好考虑一番的,如果我到时候有了决断,是不是再次来到凹晶溪馆找您便可以了?”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徐三赟冲着罗老深深地鞠了个躬,随即转身离开。
  “我觉得这人可不会轻易地把东西捐出去。”张晨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冲着罗老开口道:“他看起来还是满需要钱的样子。”
  罗老笑了笑,摇了摇头,“要不怎么说你还是小,成小子,你要知道,这人很显然就是要靠家底儿过活的,所以他需要的不仅仅是钱,更多地需要社会地位,才能帮他带来更多的收益。”
  其实罗老这么想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因为之前他给博物馆捐赠的东西也算是价值不菲,但是之前从张成手里买来的那些宝贝实在是让他爱不释手。
  所以他正在想着应该如何给博物馆一些新的东西,如果徐三赟愿意把巨阙给博物馆,那么他也不再担心了。
  当然了他肯定也不会直接坑别人的东西,必然是要给钱的。
  “这才几日没有来,你这馆里得宝贝可都快比得上一个小型的博物馆了。”罗老完全没有要走的意思,尽管张成已经暗示谭江边让他赶紧送罗老回家。
  “你说巧不巧,我刚好手上九头一套茶具,需要一个木匣。”罗老笑着说道,随后指了指放在一边架子上的一个紫褐色木匣。
  老人家十分认真地看着那个东西,那盒子木质细腻,花纹美观,上面的贝壳也没有杂质,颜色浅的地方是褐黄,深的则是紫黑色!
  靠近它那么一闻,还带着一股幽幽的木香。
  入手感觉十分的扎实,而且从大小上来看,也很符合,他的需求。
  张成并不是不喜欢罗老,而是他现在已经发现了自己每次有了什么好东西,这些老玩虫不由自主地就来了,随后自己店里的宝贝就一个接着一个的被熟人买走。
  他们凹晶溪馆的客人和新客恐怕都以为这里什么玩意儿都没有呢!
  看着张成吞了吞口水,似乎现在想对策,罗老直接先发制人,“没想到这么一个盒子居然是海黄的,确实很贵重!”
  罗老点了点头,海黄的名声如雷贯耳,这盒子的档次一下子就被提升了。
  正所谓任由三六九等,木头也有花梨紫檀。
  在这些红木之中以海南黄花梨和印度国的小叶紫檀最为名贵,朗玉儿之所以能够成为城里最大的木材商,正是因为手里握有这两个巨头。
  海南黄花梨简称海黄,价格高得离谱,所以很多时候一些人还会用越南的黄花梨来代替这东西,但是价格完全不能相比。
  而海黄又有油梨和糠梨之分,油梨用行话说就是油格,颜色大部分都是深褐色和紫色的。比重很大,油性也足,所以价格也很高。
  而糠梨则被称为黄梨,颜色多没有那么好看,是浅黄色和黄色相间的,虽然密度不高,油性也不足,但是纹理确实难得的漂亮!
  罗老能够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块好料子,不仅上面的纹路好看,而且颜色也亮得很。
  如果他没说错这东西肯定是紫油梨老料,按照目前的行家来说,如此顶级的木料,差不多已经飙到了几十万,而且这个盒子块头不小,重量应该也一斤超过了五斤,那就是几万的木料钱。
  但能把东西做得如此板材规整,表皮精致,属实算得上是一件精品了。
  所以按照他的猜测,张成如果出手这盒子,价格应该也在三万到四万之间才是。
  张成实在不好意思把自己的要价和罗老说,到最后竟然反过来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