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领导,也欢迎林先生沐小姐。”校长看着孩子们献花之后,赶忙也上前打个招呼。
而就在校长上前打招呼的时候,各个班级的老师们正在整肃队伍。
甚至初三的学生们,还在赶紧布置讲台。
看到这一幕,林平想起了自己上学时候的景象。
自己上学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这些领导们下来视察。
学校把所有学生集合在操场上,听着这些叔叔大爷在台上啰里啰嗦一个多小时。
本来这些话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没什么吸引力,同学们交头接耳自然也就成了正常现象。
可是一旦交头接耳被班主任发现,一旦允许回到班级,势必会被班主任一顿训斥。
看着讲台布置完毕,林平直接走上台前。
他可不希望今天变成了领导们漫长的演讲会。
“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太行控股的创始人林平。
今天来到学校,是给大家送一些书籍文具还有一些衣物。
各个班里的老师整理好自己班的队伍,同时老师们记录一下班级里学生的鞋子尺码,还有衣服裤子的尺码。
尺码要按照男女学生分开来登记,所有的学生按照顺序领取自己的东西。我们先从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始,后面的班级赶紧统计自己的信息。”林平在说话的时候,飞行员们已经把物资搬到了讲台旁边。
林平看着飞行员们把物资一箱箱的搬了过来,沐言菲跟安然赶忙准备着书包跟文具。
书包跟文具,为了采购方便,沐言菲只采购了一个尺码。
不过看着书包的做工,林平还是比较满意。
即便是发给这些小学生,恐怕也够让他们用到初三毕业,甚至一直带到高中。
“文具盒这么重的吗?”拆开之后,安然拿着一个文具盒惊讶的说道。
“这些文具,在港城已经打包完毕。每个文具盒都是上下两层,里面都有十几支笔,铅笔钢笔圆珠笔都有,甚至还有两块橡皮。只不过这一次没有准备钢笔用的墨水,想着到了这边再采购。”沐言菲打开了一个文具盒,展示里面的东西给林平去看。
“铅笔跟圆珠笔就够了,不过钢笔给孩子们做个纪念也是不错的。”林平对文具盒非常的满意。
如果这些孩子们爱惜一些,这些笔用到初三至少没问题。
高中之后疯狂刷题的话,别说是十几支笔,就是几十只笔也是正常的损耗。
“每人两双鞋子,鞋子的外包装都有便签,上面写着具体的尺码。”沐言菲给林平过目了文具盒之后,又展示了鞋子。
“给那些小学生一个适合的尺码,然后再给他们配一双大一点的鞋子。毕竟是小孩子,鞋子几乎都是一年一换。
给他们一双大一点的尺码,明年或者是后年就可以穿了。衣服同样按照这个标准进行配发。”看着飞行员们一箱一箱搬来的物资,林平告诉所有人发放物资的标准。
本来县领导们还准备了发言稿,只是看林平如此的直接,而且县长也没有说话。
其他领导自然也不敢提醒林平,要不要让他们把发言稿读完。
毕竟这发言稿可是熬了很长时间写出来的。
如果不念一念的话,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不过,领导不说话,他们这些人也只能默默跟着做事。
很快,二十分钟之后。
一年级两个班级,老师已经整理出来了学生们的尺码。
一个小女孩儿怯生生的走在最前面。
最先发放的是书包,而发放书包的人是县长。
书包只有两个颜色,一个是粉红色,一个是天蓝色。
看着是小女孩走过来,县长拿起了一个粉红色的书包。
当书包交给小女孩的时候,感觉比他整个人都要大。
不过,摸着这书包的材质跟做工,相信可以够小朋友用很多年。
“好好抱着,到下一个叔叔这里领铅笔盒。”县长把书包交出去之后,低着头嘱咐道。
“跟县长伯伯说谢谢。”老师赶忙在身后提醒的说道。
小女孩听到老师的提醒,认认真真的鞠了个躬,然后怯生生的说道:“谢谢伯伯。”
看到小女孩的穿着,再看到小女孩儿怯生生的目光,县长鼻子有些发酸。
一任的父母官,他想做的事情太多了。
想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想让孩子们只需要安安心心的读书。
可是,太多的工作需要他去做。
然而这么多工作都需要经费的支持,可是上级领导也是勒紧裤腰带在过日子。
整个国家都没有多少经费,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而现在林平从港城采集到的物资,足够让整个县里的上万名学生,都能够在物质上有一个大踏步的更新。
在更偏远的一些乡,甚至有的小学生,上了三四年级都用不起洁白的作业本。
是家里的长辈们买一些发黄的草纸,然后裁切成为作业本的大小。
每个班级收作业的时候,当所有的作业本落在一起的时候,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
最让领导们感到无奈的是,一旦到了深秋跟冬天的时候。
尤其是到了冬天下雪的日子,孩子们保暖的衣服更是让人们揪心。
有些贫困的家庭,到了冬天孩子只能穿一双没有棉花的布鞋。
面对这样的情况,县里面想要解决,甚至给每个学校的贫困生额外发一些过冬的物资。
以前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可是效果并不是很好。
首先是县里面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无法照顾到绝大多数人。
只能每个学校寻找最贫困的几个学生而已。
可是这样的资助,会让很多人心生不满。
大家都觉得,家家户户都是一样的贫困。
凭什么那些孩子能够得到新的棉鞋棉衣棉裤,而他们家的孩子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而现在,林平给学校每一个学生统一配发,只有这样才不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论。
当所有的东西平均分配到每一个人手上的时候,才会没有乱七八糟的不满。
小女孩抱着书包来到了第二物资发放点。
第二个物资发放的是文具盒,发放物资的是林平。
林平直接把文具盒放到了书包里面。
“平时就装一两杆笔,把不用的笔都放在家里面让父母保管好。等需要的时候再拿新的,听清楚了吗?”林平看着小女孩儿嘱咐的说道。
“嗯。谢谢叔叔。”小女孩儿再次鞠躬。
而到了下一个物资发放点,是沐言菲在发放鞋子。
配合沐言菲发放的是安然,毕竟一次性发放两双,而且一大一小的配置,工作量有些多。
除了安然之外,几名飞行员也在帮忙。
领鞋子的时间有些长,甚至还亲自让孩子穿了一双在脚上。
另外一双鞋子,则是放到了书包之中。
不过小女孩儿好像是害怕自己的旧鞋被丢掉。
试穿完毕之后,就想要马上脱下来。
看着女孩脏兮兮的脚丫,沐言菲有些轻轻的皱眉。
安然注意到这一瞬间后,承担了所有的穿鞋任务。
沐言菲意识到自己有些抗拒,于是强迫自己蹲了下来。
“你帮他们挑大小,我来帮他们试鞋子。”安然在这一刻像是一个天使一样,毫不嫌弃的帮每一个小朋友试穿。
好在帮小朋友试穿的过程之中,老师们也在帮忙。
而且前几名孩子试穿过之后,知道这些尺码的标准之后,后面的学生穿起来顺利了很多。
不会再因为号码出现巨大的错误,而导致穿不进去或者太大。
熟悉了这些尺码标准之后,领鞋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用试穿,稍微比划一下就知道大小。
领完鞋子之后就是衣服,县里教育部门领导们以及宣传部门的领导负责分发。
看着每一个人都在卖力的工作,这些领导自然也是格外的卖力。
而县里电视台的同志们,抓紧时间记录这一切。
发放物资的过程中,两辆卡车也开了过来。
看到卡车也来到学校,沐言菲赶忙对着林平说道:“这里面都是冬天烧火的炉子。
另外,还送来了一些油盐酱醋茶,米面肉蛋奶。
这些东西会送到食堂,这个冬天的物资,保证每个班每个同学都能吃得到。
以后村长家的孩子就不用再带饭了,甚至连餐盒都不需要带,因为采购的餐盒足够每个人分发一个。”
物资发放整整两个多小时之后,才勉强发放了一半人。
书包跟文具盒最为轻松,可是鞋子跟衣服还需要一点时间去调试。
导致发放速度远远拖慢了行程。
“校长,麻烦你让老师们来发物资。我跟县里的同志们,到食堂还有宿舍去看一看。你们就无需陪同了,只需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领到自己的东西就行。”林平不想把时间全部浪费在发发物资上面,而是亲自去看看现在孩子们的住宿环境,跟食堂的就餐环境,以及大家能够吃到的东西都是什么。
第417章 艰苦的条件
现场的物资发放已经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此时在场的每一名老师都已经熟悉了发放的流程。
每个人需要领取的物资,大家也都看在眼里。
即便没有县领导,即便林平沐言菲不在场,也并不妨碍大家按照秩序发放物资。
很快,发放物资的工作由老师们接了过来。
而县里的领导们也暗暗的长出一口气。
大家一行人开始在学校里参观考察,争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大家并没有直接去到食堂,而是先来到班级里查看情况。
“这些课桌椅似乎有些年头了?”林平清楚地记得,自己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使用的那些破破烂烂的课桌,甚至上课的时候桌子都能散落成一堆。
此时虽然提前了十几年看到这些课桌椅,但是岁月的痕迹人就异常的明显。
“咱们县里如果把所有学校的课桌椅统一换一遍,多长时间能给出个准确的数字?”林平看着身边的县长问道。
而听到林平的问话,现场立马把头看上身边教育部门的同志。
毕竟详细到多少套课桌椅,这个数字还真的就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来。
以前在文件上看到过,不过即便看到的文件,也仅仅提到需要新的财年更换多少套课桌椅,又或者是需要维修多少套课桌椅。
从来没有一个文件提到,整个县里更换需要多少?
虽然文件中的确有大概的数字,提到整个县城有多少小学生,有多少中学生,以及有多少高中生。
既然有提到具体的学生数量,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些学生数量来定制课桌椅。
只可惜一时之间突然间问到的问题,脑子里一片空白想不起来。
好在教育部门的同志马上回话:“全县的师生,算上各个村子里的小学幼儿园。一共是一万两千五百套。
不过去年的时候,有维修加固一千三百多套。
还有就是,有些课桌椅还能够正常的使用没有任何损坏。
如果进行替换的话,五千套到八千套都是可以的!”
虽然数字很是笼统,但至少有了一个目标范围。
“从账户上去支取,沐言菲小姐签字就行,具体要做到什么样的标准,接下来的事跟沐言菲小姐对接。”林平提出了任务,而具体执行全部落到了沐言菲头上。
沐言菲很乐意接受这个任务,毕竟花钱不多,却照顾到了整个小县城的大多数人家。
从小学到高中,相信很多人家都是受益者。
虽然对于孩子们来说,课桌的新旧无关重要,只要没有使用上的危险即可。
但是在更换课桌椅的同时,却能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环境。
“这教室里的灯未免也太暗了些!全县的所有学校,至少目前来说都通了电灯吧?”林平继续问道。
“是的!全县所有的学校,都能保证恶劣天气的时候,有正常的电灯可以使用。”教育部门的同志马上回应。
“那有没有学校房子已经出现了裂缝,或者夏天的时候出现了漏雨?甚至有的房子已经是危房,严重威胁到上课的孩子们。如果有的话,这些房屋的改造,交给之前修桥的那些领导们。”翻新加固房屋,这事儿林平没有交给沐言菲。
毕竟一旦牵扯到翻新加固,将要面对的问题只多不少。
反正修桥的那些领导们,要在县里绝大多数村子里考察逗留,甚至还要监督桥梁的设计跟建造。
刚好这段时间,可以把附近的学校翻新一遍。
“好,真的是太感谢了!”对于整个县里的学校的翻新与加固,这件事的难度。尤其是对于县里向上面申请资金的难度,不亚于修一条高速公路。
教育部门实在是缺钱,除非是房子出现了严重的危房现象。
否则的话,能挺一年是一年。
如今整个县城所有的学校都翻新加固一遍,这么大的工程,以后十几二十年,恐怕县里再也不用为这些学校担心。
这可是一件大功劳,对于任何领导来说,能做成这件事都是荣耀。
县长非常的开心,毕竟教育门的钱最难申请,现在一下有了这么大的财神爷出钱,心头大患总算得到了解决。
“我代表全县师生,真的感谢贵企业如此之重的善意。我相信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一定不会忘记贵公司的帮助。
希望这些孩子们将来学业有成之后,能够有机会到贵公司上班。
等学校修缮完毕之后,我们一定会在每一所学校功德墙上,牢牢的记下这一笔。让后来的学生们,也能亲眼看到,是谁帮助了学校。”县长说话的时候有些动容,毕竟教育可是一件大事,正所谓百年树人,如今能得到巨大的改善,恐怕要造福整整三四代人。
林平没有打官腔,而是表示这仅仅是小事一件,不需要刻意的铭刻在学校功德墙上。
而且林平知道,只有当代的学生,他也只有那些领了书包文具盒服装的孩子们。才会感谢自己的付出!
而对于那些过些年才上学的孩子,他们恐怕对这件事没什么感觉。
即便摸着书桌,也并不会觉得这是新的。
没有体验过旧,哪里知道什么叫新!
很快,陆续参观了几个教室之后,林平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