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多数!”
之所以对着媒体说,就是为了试探,试探华人的反应,试探外界的反应。
这种试探不单单是从媒体上,暗地里,各州政府也在进行试探,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试探。
柔佛州,郭家。
郭先生从车上下来,迈步走进柔佛州王宫。
马来是君主立宪加联邦制度,国王也称呼苏丹,但实际上,国王是每个州的统治家族,也就是州苏丹轮流做的。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当然,地方州权利很大,很多时候根本不屌国王的,以柔佛州苏丹为例,就两次拒绝担任苏丹。
今天郭先生就是被柔佛苏丹叫来的,事先没说是什么事,但绝对不是好事就对了。
见面寒暄一阵,柔佛苏丹便提出,现在舆论让州政府压力很大,这里毕竟是马来,他是马来苏丹,不得不为马来人谋取福利,“所以,郭先生能不能多招聘一些马来员工,提高一下马来员工的待遇,这也是为州,为国家做贡献了。”
郭先生面露难色,人是说招聘就招聘的吗?
提高待遇更是不可能,马来员工本来就不行,如果给他们提高了待遇,那华人员工待遇不是要提高的更多。
那人工成本将大量上涨。
这是一种持续性的伤害。
“我们很认真考虑,开会好好研究一下的。”郭先生只能如是说。
考虑考虑就是没办法考虑。
接触华人这么多年,苏丹这话还是听的明白的。
脸上不动声色,继续问道:“郭家有几处农场,还是马来建国之前从英国人手里拿到的吧?”
郭先生眉头再次皱了起来。
“这是一份资料,郭先生看一下,那些土地原本所有的部落的后人给政府递交申请,要收回那些被侵略者夺取的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
郭先生接过报告,并没有翻看,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或者说不是第一次在华人身上发生了。
“郭先生也知道,侵略者并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他们是没有权力出卖这些自古以来就属于马来人的土地的。”苏丹笑眯眯地看过去,声音不疾不徐地说道:“当然,我们知道郭家当年也是花费了一些代价从英国人手中买来的,但,这么多年过去了,郭家在这片土地上汲取了无以计数的利润。”
“所以,他们提出了一个补偿方案。”
“这事情恕郭家不能答应,土地买卖是合法进行的,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那些产业属于郭家!”事情到了这一部,由不得郭先生再含糊了。
如果单单是要回去那些土地,只要给予补偿,郭先生也不是不能同意,可现在看来,苏丹的胃口更大,他们不单单是想将郭家的地拿回去,更想让郭家赔钱!
这是绝对不行的!
有了这些土地,后面的橡胶、棕榈种植园呢?
那些矿山呢?
不合法的头一旦开了,那就全都不合法!
第423章:郭家危机
有时候,回答需要委婉,有时候,回答需要坚决。
起码现在郭先生遇到的情况来说,他绝对不能含糊其辞,给苏丹依斯干达任何软弱的暗示。
从柔佛王宫离开,郭先生坐在车内,神色明暗不定,脸色难看。
他早就知道这帮土著在给予郭家的财富,而且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个人两个人。
毕竟,郭家的财富比柔佛州的苏丹还要多的多的多,对于这些懒惰、愚蠢的土著来说,嫉妒是一定的。
在马来扎根百年,郭家人也从未改变过对土著的看法,看不起就是看不起。
包税制这种东西,最早是葡萄牙人殖民者搞出来的,后来,葡萄牙人被荷兰人赶走,但这种管理制度依旧被保留下来,再后来的主人是英国人、日本人,对于殖民者来说,这很正常。
殖民者并未想过将殖民地变成本土。
可对于土著来说,特么的,你是土地的主人,部落的首领,基本的管理都做不好,准确的说都懒得做,税都懒得自己去收还要雇佣外人……
这得是多懒惰,多愚昧?
好吧,让他们自己管理也确实不大可能,他就没那个能力。
这样的人,这样的统治者,这样的民族,怎么可能让人看得起?
这也是殖民者走后,财富和国家的经济命脉依旧被华人掌控在手中的原因。
这么多年,苏丹和本地贵族的给予一直伴随着郭家和所有的华人富豪,暗地里的小手段一直存在。
但,郭家也不是好欺负的,亚洲糖王,名声便传东南亚,哪怕在欧美,行内人也都知道郭家。
害怕国际影响,加上很多经济命脉都掌握在郭家手里,他们也不敢过分。
三瓜俩枣的,郭家也就打法了,但这次胃口太大了,郭家退不得。
当然,无论是郭先生还是苏丹依斯干达,大家都知道事情不可能做绝。
抢夺一些资产是会有的,但,赶尽杀绝是绝对不会的。
原因嘛,也简单。
这些土著不是没有尝试过从华人手中抢夺产业过来,他们觉得自己很聪明,很有能力,那些产业到了他们手里一样能赚钱,而且赚的更多。
但实际情况就是,原本的优良资产,到了土著手里,没两年就变成负资产了,直接赔了个干净。
这就很尴尬了。
说到底,还是没那个能力。
这也是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明明受制于资本家,却拿这些资本家毫无办法的原因。
特别是对于那些雇佣了大量工人的资本家毫无办法。
哪怕明知道有巨大的问题,依旧只能帮忙掩盖,很多时候大家以为是权钱勾结。
事实上,并不是,或者说并不全是。
想象中,政府可以强势出手抓人,直接接管企业,保持平稳运营,并不会造成什么失业什么的影响。
事实情况却不是如此,资本家根本不屌政府。
是政客不想将公司弄到政府手中,国企化,增加自己的权利吗?
不是的……
事实情况是,公司到了政府手中,没俩月就会扭盈为亏,变成负资产……
然后就是破产,下岗潮……
一堆麻烦接踵而至……
全世界的官僚都一个样,等国企破产卖给私人后,稍稍整顿,哎,立刻扭亏为盈……
当然,你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另说,比如东边的基建。
言归正传,现在柔佛州的苏丹和当地贵族看中的就是郭家手里的钱!
或者是那部分用来收租的地产、矿山、种植园等很难赔钱的产业。
当然,到他们手里最多是个收支平衡,不能再多了!
一路心情压抑地回到家,召集家里的兄弟儿子们过来开会。
现在舆论环境很不好,他很怕苏丹政府强行动手。
“这舆论风潮到底是怎么来的?”大儿子郭孔丞一脸烦躁地问道。
(郭孔丞,曾经与邓丽君订婚。)
“最早从泰国挂起来的,那边一家报纸报道了一组统计数据,最近这些年马来富豪榜和财富变化。”郭先生皱眉回道:“之后被兴城媒体报道,然后被转载到国内,便引起了这股风潮。”
“今天有本地人游行。”五哥郭钦宝皱眉说道:“堵在公司门口,有媒体拍摄,本地的警察根本不管,影响很恶劣。”
“好了,不要说这些了!”郭先生摆摆手,“当务之急是说说,如何应对苏丹政府。”
“这次苏丹政府胃口很大,我们根本不可能满足他们的胃口……”
一番商议,定下一个初步策略。
首先,找兴城李家帮帮忙,从国际社会上给予一些关注,让苏丹政府投鼠忌器。
二,联络所有马来华人富豪,共同发力,买通媒体,转换风口。
三,联络其他国家华人富豪给予苏丹政府压力,如果政府不能保证公平有序,那么出于资金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会从马来撤资,减少与马来的商业往来。
四,买通港岛媒体,大肆报道马来的排华行为。
五,联络英国人,希望英国人出来调停。
从头到尾没有东边,大家都知道,这时候东边在装死,没能力管,当然,东南亚富豪现在也不敢让东边管……
不管还好,就怕东边一插手,事情反而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英国人将东南亚视为禁脔,严防死守东边,至于美国爸爸在东南亚扩张势力……嗯,同宗同族,嗯,资本无国界,然后就是难懂的话,美国爸爸呼吸着快活的空气。
美国同样不想让东边的手伸过来。
就是现在自顾不暇的老毛子,也不想让东边朝着外面伸手。
全世界就没有人想看到他们。
只是,这次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朝着他们想象的地方前进。
……
三天时间,风潮不但没有过去,反而有种愈演愈烈的架势。
兴城李家确实帮忙的,给苏丹政府打了电话,表达了对马来当前发生的舆论对立风潮的关注,但,苏丹政府根本没理会。
华人富豪一起攻略媒体,确实让一些媒体转变了口风,不在报道类似的事件,无论是夸奖华人的,还是质疑财富的,只报道一些其他热点事件,希望转换公众视线。
只是可惜,还是有近半的媒体没有达到收买效果,依旧在报道,那风潮就扭转不过去。
期望的港岛媒体报道确实有了,邵老六很给力,但,并没有引起什么水花。
单纯中文媒体报道没用,大家要的是引起外国媒体注意,比如BBC,比如新闻集团,比如新世纪传媒,比如哥伦比亚电台……
包括郭家在内的人富豪也拜访了英国大使馆的一些人,但,英国人也只是口头上表示了关注,实际屁动作没有。
外交大臣方面确实注意到了,但,讨论之后决定继续观望,事情并没有到无可挽回的境地,现在下场,无法展现自己的重要性。
深谙搅屎精要的英国人很敏锐地判断出来,这里面有其他人在搅风搅雨,在没有看明白的情况下不能贸然下手,现在还不是搅屎的最佳时机。
唯一起到作用的还是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人富豪,经济方面的警告让苏丹政府有所收敛,再没有政府方面人员跳出来公开说什么。
但,暗地里,马来各地跑出来游行的本地人却一下多了起来。
游行示威、罢工什么的是合法的。
郭家,众人都是愁眉不展,警察中基本没有华人存在,一直握在苏丹政府手里,警察不作为,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正常经营已经受到影响了。
另一边,郭先生挂点电话,眉头紧锁,这几天,他们已经感觉到有人在背后推动了,从前以为是苏丹政府,或者邻国政府。
最近几天发现并不是。
苏丹政府影响不了其他国家的本地媒体,更影响不了那些外媒。
所以,刚刚郭先生给港岛邵老六打了个电话,港岛是东南亚金融中心,媒体中心,那边消息更灵通。
“怎么说?”五哥低声问道。
“确实有人在背后运作,给那些外媒了都打了招呼,没人报道最近在东南亚发生的事情。”
“是什么人在背后害我们?”郭家人一脸惊怒。
“老六也没办法,他在传媒界的影响力仅限于东南亚,查不到是什么人,但肯定不是普通人。”
“我看,与其现在跟苏丹政府周旋,钱花在这些地方,还不如直接找人帮忙呢!”郭孔丞还年轻,想法跟他老爹他们不同。
老头们想的是宁事息人,是明哲保身,是平息影响,是维持现状,他们不喜欢改变,现在就已经是最好的了,任何改变对他们来说都意味着麻烦。
但年轻人气都盛,受不了这个委屈!
“找人?找谁?”郭先生冷哼一声,“现在这种情况,谁能让苏丹政府放弃,不提有没有这种人,即便有,人家为什么要帮忙,需要付出的又是什么代价?你确定比苏丹政府带来的麻烦小?”
郭先生考虑问题很全面,不得不说很有道理。
只是,郭孔丞朝着门外一指,一脸恼怒地说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些人必须赶走!”
郭家门外的不远的街道上,满是游行示威的本地土著,这还是政府方面考虑影响,不想做绝,没让游行人群真的堵门。
可每次游行队伍走后,满地垃圾不说,路上,路边,屎尿满地,实在恶心人。
特别是对这种大家族来说,门口被人拉屎撒尿,太不吉利了。
郭先生稍稍沉默,半晌问道:“找谁?你有目标?”
“有,找保护伞!”郭孔丞直接说道:“全球最大的军事承包商,只要给钱,他们什么都敢干,苏丹政府怎么了,还不是被他们打的屁滚尿流,最后丢了林梦地区不说,还要高价买他的火炮!”
“他们现在业务扩张,不单单接受战争任务,也接受安保业务!”
“保护伞的舰队就在隔壁兴城,咱们也不求他们来跟苏丹政府战斗,只要保护我们郭家的产业,难道还不行?”
“我不信保护伞的军队开进来,苏丹政府还能安然坐在这里!”
“咱们治不了他们,洋人还治不了他们吗!”说着,郭孔丞挺胸抬头,一脸的傲气!
郭先生被儿子说的一愣一愣的,当然,他也承认儿子说的绝对没错,真请美国人过来,苏丹政府绝对要退缩,问题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苏丹政府怕保护伞,因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对方更凶恶,可对郭家来说,更是强大,万一引狼入室呢?
这不是郭先生杞人忧天,这在漫长的东方历史中简直不要太多。
历来,东方的商人,非常抵触接触武装势力,接官不接匪,容易引火烧身。
除非自己做的就是强盗生意!
听到父亲的说法,郭孔丞跺了跺脚,“爸,这都什么年代了,现在安保生意多了去了,这就像是古代的镖局,人家也是要信誉的,又不是只做咱们一家生意,东南亚到非洲,几个国家政府的生意他们都做,你这……”
郭孔丞很想跟他爹说,您了太看得起自己了!
“那就真跟苏丹政府闹翻了,不行!”郭先生还是犹豫,到时候合同期结束,保护伞的人拍拍屁股走了,他们就要独自留下承受苏丹政府的怒火了。
也就是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