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奇敏捷地站立了起来,然后朝着瓦莱莉雅伸出了右手。
瓦莱莉雅迟疑了片刻,握住陆一奇的右手,借力站立起来。
“我保证,下次专访会发生在更体面的场合,至少我会准备饮料和食物,并且确保椅子保持干净状态。”瓦莱莉雅举起双手信誓旦旦地保证着。
陆一奇不由轻笑了起来,“还是下一次吧。”
拒绝了?
居然拒绝了?
瓦莱莉雅眯着眼睛打量陆一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陆一奇没有丝毫意外,简单地解释到,“赛季还没有结束呢,真正的战役即将打响。”
他当然知道,ESPN的专访意味着什么——也许,这就是他打开知名度的敲门砖,真正在职业联盟传开自己的名字,并且为未来寻求主教练的工作奠定基础;但同时,他也知道,比起采访所构建起来的名气,胜利和冠军才是最好的名片。
他可以接受采访,享受属于自己的光环,却在普雷斯以及其他教练组成员心中埋下一根刺,影响更衣室的和谐,进而导致球员状态出现波动。
他也可以专心致志地投入比赛,为即将到来的冠军争夺战准备,然后等待赛季结束之后再接受采访,届时,他可以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荣誉。
对于陆一奇来说,这不是一个困难的决定。
第242章 一条短信
夜色斑斓,夕阳残影。
瓦莱莉雅静静地注视着陆一奇,她意识到,自己还是小觑了这位教练。
她明白,他的年轻和种族,无疑将会成为NCAA本赛季的重要看点,无论堪萨斯州立大学在最后两场冠军赛之中表现如何,他都将如同彗星一般横空出世,这也是她产生兴趣的原因,忍不住探究更多。
但她此时才意识到,他的老道与睿智,还在期待之上,即使面对ESPN的专访,即使面对创造历史的辉煌,也依旧能够保持宠辱不惊的冷静,单单是这一份胸襟,就已经展现出了与NCAA不符的成熟。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对ESPN说“不”的。
“期待着夺冠之后再见面吗?”瓦莱莉雅打趣了一句。
陆一奇抿了抿嘴角,理所当然地说道,“如果没有夺冠的话,你们也就失去兴趣了。”这才是媒体的真相。
瓦莱莉雅轻笑了起来,“我们角逐新闻爆点,却不见得是豺狼虎豹,请不要把我们与华尔街那群西装混淆。”打趣之间,陆一奇却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这让瓦莱莉雅满眼都盛满了笑意,对陆一奇越来越感兴趣了,然后,她就伸出了自己的右手,“瓦莱莉雅…格兰杰。”
陆一奇低头看了看瓦莱莉雅伸出来的右手,落落大方地摆放在自己眼前,自信而坦然地挺直了腰杆,刚才短暂的尴尬和混乱已经放在了身后,于是,他也伸出自己的右手,完成握手动作,完成自我介绍。
“陆一奇。”
瓦莱莉雅用力握了握陆一奇的右手,却发现对方的手掌如同岩石一般坚硬,无法撼动分毫,反而是她自己的手掌隐隐作痛,但表面上,她还是很好地隐藏住了自己的情绪,微笑地说道,“期待下一次的见面。”
两个人没有再多说什么,松开右手,而后双双转身离开。
远远走出几步之后,瓦莱莉雅这才龇牙咧嘴地揉起自己的右手,嘴里忍不住嘟囔地吐槽“那家伙到底是什么东西做的”;随后就意识到,自己的背影可能泄露情绪,连忙又挺直腰杆,硬生生把跑步鞋踩出了高跟鞋的效果。
“就算表演搞砸了,退场也必须保持优雅。”瓦莱莉雅如此想着。
晚上返回酒店洗澡完毕之后,抱着膝盖坐在沙发上,瓦莱莉雅却不由再次回想起自己与陆一奇的某个交锋瞬间:
调查工作?
为什么他会提醒自己需要做好调查工作?对于记者来说,调查工作是基本功课,她当然也完成了自己的准备功课,那么到底出现了什么纰漏呢?难道是她遗漏了什么关键消息?亦或者是错过了什么重点?
灵光一闪,瓦莱莉雅快速打开了笔记本电脑,打开陆一奇背景资料的相关页面——这些资料着实不多,她此前已经翻阅过数次,却没有什么收获,但这次不同,她有目的性地寻找着,很快就找到了:
毕业院校:密歇根州立大学。
毕业专业:新闻系。
毕业论文:浅述网络时代体育新闻娱乐化的社会成因以及未来社会影响。(优秀毕业论文)。
“什么?”
瓦莱莉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为什么遗漏了如此重要又如此关键的信息,整个胃部灼热起来,她忍不住从沙发上跳起来,仰天长叹、原地打转,“那家伙肯定笑到肚子痛,上帝,我以后没脸出现了。”
该死!
站在酒店房间的地毯上,瓦莱莉雅宣泄着自己的懊恼,一头金色长发被揉成鸡窝头,然后她低垂着脑袋,认真想了想,又重新打起精神来,再次拿起了电脑,进入谷歌,开始搜索陆一奇的毕业论文。
“论文论文论文……啊哈!这儿!抓住你了!”
酒店隔壁房间正在召开吐槽大会的ESPN团队都可以听到那欢呼的声音,一个个面面相觑、满头问号,然后一个声音迟疑地询问到,“瓦尔(Val)是不是受到什么刺激了?我们需不需要过去确认一下情况?”
……
陆一奇并没有嘲笑瓦莱莉雅的打算,他还准备在媒体圈子里几乎扮猪吃老虎一段时间,没有必要太早暴露自己,就假装今天的小插曲不曾发现过——即使瓦莱莉雅指证,他也会义正言辞地否认一切的。
另外,现在陆一奇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等待处理,没有时间回想一位媒体记者所带来的拙劣表演:
编辑短信。
对于老一辈来说,执笔撰写书信,一字一句都需要慢慢斟酌,满纸墨香的涂涂改改,就是心情反复的真实写照。
对于年轻一辈来说,编辑短信就是自己的“书信”,虽然看不到删改部分,但捧着手机来来回回删除、编辑、修改、斟酌,最后全部删除,只剩下空白对话框,就好像什么都不曾存在过一般,这是属于他们的忐忑。
现在陆一奇就正在经历如此过程:抬头挺胸地端坐在客厅沙发上,双手捧着手机,如同正在捧着圣经。
“妈妈,我们又赢得了一场胜利……”
“妈妈,下周球队即将……”
“妈妈,赛季结束了,我们进入了……”
“妈妈,你身体还好吗?爸爸呢?”
“妈妈,这周我们……”
“妈妈,我们成功击败了密苏里大学……”
“妈妈,赛季还有两周就结束了,今年球队进入了冠军赛阶段……”
反反复复,删删减减,看似没有太多区别的话语却始终在斟酌,然而陆一奇也不知道自己正在斟酌什么,因为那些话语都没有任何意义,干巴巴得毫无灵魂,只是一堆无意义的符号组合,翻来覆去也都是同样一堆废话,那么修改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但内心的忐忑与不安却始终在烦躁着,即使不断告诉自己必须冷静下来,也只是徒劳。比赛过程中的冷静与睿智,在此时根本派不上用场。
总觉得自己好像又成为了一名小学生。
最后,陆一奇干脆把手机丢在了桌面上,猛地站立起来,气呼呼地转身朝着浴室方向走去,准备洗澡;走了一半,又重新绕了回来,拿起手机,快速编辑了一些文字,不管不顾地咬紧牙关就按下了发送键,然后丢下手机,转身一溜烟地朝着浴室跑了过去,就好像手机是一个穷凶极恶的魔鬼一般。
“妈妈,球队进军冠军赛了,我将会场边指挥球队。我会在售票处为你们预留两张球票,以下是地址。”
第243章 父母之心
“妈妈,球队进军冠军赛了,我将会场边指挥球队。我会在售票处为你们预留两张球票,以下是地址。”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生硬而死板,没有情绪也没有波澜隐藏其中,感受不到任何生命力。即使是工作邮件,公事公办的语气可能都不会如此呆板,就好像一只死鱼了无生趣地躺在砧板上,发表了上述言论。
他知道,这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但他也无法确定什么才是最好的,反反复复也找不到一个正确的表达方式,然而他还是希望能够发送这条短信,于是事情就这样了。这就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犹豫与迟疑的最后,他就这样将短信发送了出去,然后,等待着一个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的回复。
他自己也清楚地明白这条短信多么糟糕,所以他现在不想看到手机,远远地,远远地逃离到视野之外。
……
此时此刻,就在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纽约法拉盛区的一间公寓之中,一台老式的黑色诺基亚平板手机亮了一下,伴随着清脆的短信提示音,然后盈盈光亮又重新黯淡了下去。
正在通过国际频道观看“还珠格格”重播的江文瑾,随手拿起手机,阅读起短信,正在咀嚼苹果的动作不由就停顿了下来,反反复复阅读着短信,五味杂陈的错杂情绪就在舌尖泛了开来,却无法做出反应。
她就这样呆愣在原地,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短信,那不过短短数行字,她却逐字逐句地细细阅读着。
似乎可以看到那些文字背后的小心翼翼和反复斟酌,就连那些根本不存在痕迹的删除印记,也全部都隐藏在拘谨生涩的遣词造句之上——知子莫若母,她知道这是陌生的陆一奇,把所有情绪都隐藏起来的陆一奇,独自在外拼搏而不得不坚强起来的陆一奇。
即使取得胜利,即使创造奇迹,即使沐浴光辉,他也始终独自一人在外闯荡奋斗,就连通知喜讯的对象都没有。
莫名地,鼻头就微微发酸,满嘴苦涩炸裂开来,不由慌乱地闭上眼睛,强忍着那苦涩冲鼻的凶狠撞击,硬生生地将情绪压制下来,大口大口地咀嚼着苹果,试图用这样的动作来掩饰自己的仓惶与窘迫,但砰砰撞击胸膛的心脏却在隐隐作痛,那些狼狈根本没有办法掩饰,咬苹果的动作就这样停了下来。
她也想念陆一奇。她也想念她的儿子。
江文瑾从来就不喜欢陆一奇打橄榄球。
准确来说,不是针对橄榄球,而是针对所有体育项目,因为江文瑾不认为成为职业球员是生活的未来。
体育项目,作为兴趣爱好,没有问题,强身健体的课外活动是必要的,她也喜欢看到儿子出去锻炼身体,健康成长,而且还可以结交朋友;但作为职业规划,这就显得不靠谱了——不管是在华夏老家,还是在纽约唐人街,江文瑾都不曾听说过谁家的孩子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球员,拥有稳定生活。
更何况,从小学开始,陆一奇每次橄榄球训练回来都是遍体鳞伤,青一块紫一块,磕皮流血都是家常便饭,扭伤摔伤也是屡见不鲜,“你这是去打战还是训练”,江文瑾充满了困惑,心疼孩子身上的淤青,对橄榄球更是没有好感。
不过,陆一奇的学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橄榄球生活能够帮助申请大学,再加上陆一奇再三表示自己真心喜欢,而不是在学校被欺负被霸凌,江文瑾这才没有严令禁止,让陆一奇的橄榄球生涯得以延续。
然而,当陆一奇大学毕业的时候,表示自己放弃成为一名记者而准备成为一名橄榄球教练,江文瑾就不由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也许当初在中学的时候,就应该阻止陆一奇,斩断所有可能,那么事情是不是就会不同?
江文瑾希望陆一奇能够收拾起那些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寻找一份稳定工作,规划一个职业生涯,然后结婚生子,拥有一个家庭,拥有一个生活。可以的话,能够在纽约或者新泽西购买一套房子,真正扎根,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就是她全部的愿望: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
这有什么不好?
这有什么不对?
江文瑾不明白。
现在,江文瑾依旧无法明白陆一奇的想法,但渐渐地,一条一条短信,一场一场比赛,陆一奇坚持不懈地汇报着这些年的努力与改变,在橄榄球教练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步,她开始能够体会到陆一奇的心情:
他正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以自己的方式,坚定不移地奋力拼搏着,并且一步一步地看到了未来。虽然艰辛,虽然未知,虽然困难……但这确实是他发自内心渴望的东西,他也正在努力实现它。
这是否有些耳熟——
当年,陆家言决定跨越太平洋来到这片陌生土地,为他们、为孩子打拼出一片天空,又何尝不是如此?
没有人知道这是否能够成功,也没有人知道这片土地有什么正在等待着他们,家里人也只是懵懵懂懂地明白一个模糊的概念,然后迟疑地询问到,“一定要这样做吗?难道没有更好的选择吗?安安稳稳地在家里打拼不行吗?”
那些问号,一个接着一个,永远没完没了,他们夫妻两人也无法给出答案。
但江文瑾还是选择站在了陆家言的身边,跟随着陆家言来到了大洋彼岸,在这里开辟出一片全新天地。
现在陆一奇是否正在追随着父母的脚步呢?
“可是,为什么偏偏一定要是职业体育呢?难道记者就不行吗?难道他不能在新闻媒体行业闯荡出一片事业吗?不是人人都说纽约是全世界的媒体中心吗?为什么就一定要选择教练呢?”
江文瑾依旧有着无数的困惑。
然而,今天阅读陆一奇的这条短信,江文瑾却产生了一种想法:
如果她愿意站在陆一奇身边表示支持,就好像当初支持陆家言一样,那么,是不是可以为陆一奇减轻一些负担呢?他们一家三口的关系是不是可以改善呢?陆一奇是不是可以更加专注地追逐自己的事业呢?
最近一段时间,江文瑾常常想起陆一奇,此时,阅读着那条短信,思念不由再次泛滥,握着苹果的手无力地耷拉下来,满嘴都是苹果的果肉,却忘记了咀嚼。
第244章 半步退让
最近一段时间,江文瑾总是回想起陆一奇还在小学的时候,来到陌生环境而结交不到朋友,但他也没有害怕恐惧,而是积极主动地融入当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