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湾奇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绿湾奇迹-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也是包装工球员面对陆一奇时所学习到的第一堂课:
  永远不要小觑陆一奇,永远不要耍小聪明,永远不要以为自己能够摸透陆一奇,否则,吃亏的永远都是自己。
  “不要在阿奇教练面前玩聪明玩计谋,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第二天的基础训练,整个训练强度与分量基本与前一天持平,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花样和种类。
  比如,核心肌肉群的训练。
  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的训练,前前后后不过几组技巧性的核心肌肉群训练,却比此前一个小时的基础训练还要更加辛苦,浑身上下每一块肌肉都被调动起来,汗流浃背、面红耳赤的水深火热着实是有苦说不出。
  “动作没有到位,再做一遍。”
  “虚报数字,少做一组,从头开始。”
  陆一奇的脚步就在球员之间穿行着,似乎就连背后都长了眼睛一般:
  主力外接手唐纳德…德赖弗趁着陆一奇从自己身边走过去的间隙,站在原地偷懒,吐着舌头模仿着小狗的模样,朝着陆一奇挤眉弄眼做鬼脸。
  结果陆一奇猛地转身,德赖弗扭曲着嘴脸的模样被抓了一个正着,尴尬而生涩得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陆一奇却也没有指责或者怒斥,只是微笑地说着,“从头开始。”然后就站在德赖弗身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德赖弗完成动作。
  那种如芒在背的恐惧,让德赖弗差点就要哭出来。
  更可怕的是,陆一奇悄悄离开了,德赖弗并没有意识到,坚持完成自己的动作,而后意外地在斜前方捕捉到熬陆一奇正在巡视其他地方的身影,这让德赖弗稍稍松一口气,正准备偷懒,没有想到陆一奇又猛然转头望过来。
  尖锐犀利的眼神仿佛能够看透德赖弗的所有小算盘。
  做贼心虚的德赖弗被吓得屁滚尿流,差点就直接跌坐在地上,此后的训练再也不敢偷懒耍赖。
  等整个上午所有训练结束之后,这群职业球员们才发现自己太过天真,训练强度依旧在悄无声息地挑战自己的极限,而他们依旧没有能够适应如此强度。
  午餐的时候,“抖抖抖”的叉子碰撞餐盘演奏大会如常上演,几乎没有人能够例外,包括尼尔森也是如此。
  正当所有球员和教练们正在享用午餐的时候,陆一奇的身影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不少人都注意到了——没有办法,陆一奇的存在感着实太过强烈,即使想要假装没有注意都无比困难;但球员们都无从得知陆一奇的去向,而知晓真相的教练组则专心致志地享用午餐,没有讨论,也就没有消息走漏。
  那么,陆一奇到底去哪儿了呢?
  ……
  “午餐就这样解决,没有问题吗?”
  瓦莱莉雅…格兰杰正在干巴巴地啃着三明治,肆虐的狂风让她不由拉近大衣衣领。
  明明已经进入六月了,但五大湖区域依旧是大风狂暴,站在户外总觉得自己随时都可能被吹跑了,就连三明治也没有什么味道,以至于她也分辨不清楚,自己到底正在吃三文鱼还是鸡肉的三明治。
  呼啸的风声之中传来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瓦莱莉雅条件反射地就转过身、挺直腰杆,摆出了攻击姿态,时刻做好“出击”准备。
  这一动作却让来人不由发出了轻轻的低笑声。
  瓦莱莉雅没好气地翻了一个白眼,“如果我说我介意的话,你又不会邀请我进去基地里面共进午餐。”
  “你没有询问,又怎么能够知道答案呢?”陆一奇双手背在身后,隔着训练基地的铁门,笑盈盈地说道。
  瓦莱莉雅眯着眼睛打量了陆一奇片刻,而后说道,“是的,这三明治一点味道都没有,你可以邀请我进入食堂享用午餐吗?我需要一点热的食物。”
  “抱歉,不行。”陆一奇的回答没有任何犹豫,以撞墙形式就完成了还击。
  瓦莱莉雅立刻就意识到自己被耍了,抬起手就把三明治的包装纸朝着陆一奇扔了过去。
  陆一奇却也没有闪避,抬手将那团包装纸轻松抓住,脸上还带着大大的笑容,“好球。”


第341章 二次交锋

  狂风之中,瓦莱莉雅的头发正在肆意飘舞着,那双明亮的眼睛恶狠狠地瞪着陆一奇,那咬牙切齿的模样似乎恨不得咬陆一奇一口。
  但陆一奇脸上依旧带着浅浅的笑容,“格兰杰小姐,我已经说过,这是全封闭训练,我们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你的同行们都已经选择离开,而你依旧在这里坚持,这不是我的选择。我没有必要负责。”
  今天清晨,超过六十名记者齐齐聚集在绿湾包装工的训练基地之外,希望能够采访陆一奇以及球员成员。
  尤其是刚刚接手首发位置的罗杰斯、球队防守组最大牌的伍德森等几位关键核心球员。
  从法弗收回退役宣言开始,这一个多月以来,绿湾包装工始终是新闻焦点,关于陆一奇的新闻更是喧闹震天。
  但新闻也仅仅局限于热闹层面,各大媒体还是把视线集中在法弗、汤普森等几个热门的关键人物身上,并且关切着整个事件的后续发展,反而是置身于漩涡中心的陆一奇,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棋子一枚。
  “傀儡木偶”,哈里斯如此称呼陆一奇,不是他自己的想法,而是媒体的主流想法,他们都普遍认为陆一奇是汤普森的傀儡,没有实权也没有能力,仅仅只是汤普森用来清洗球队、确立强势地位的过渡角色。
  一直到纷纷扰扰的闹剧逐渐走向尾声,事情尘埃落定,绿湾包装工的封闭训练营也悄悄地拉开序幕,媒体的瞩目焦点这才重新回到了球队本身,关注着这支刚刚经历动荡的球队接下来到底会走向何方。
  于是,熙熙攘攘地,记者们就全部聚集在训练基地之外,用实际行动要求采访机会。
  其实,阵仗终究还是不大,六十多名记者的规模,也就是普通球员转会的体量而已,距离“轰动隆重”还有很大差距,这也能够再次感受到陆一奇影响力的贫瘠,以及各大主流媒体的态度,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就连中文媒体也没有什么动静——
  2008年的焦点新闻是奥运会,同时,橄榄球在华夏的普及率又不高,甚至暂时还没有电视台购买NFL的转播权,即使陆一奇创造历史地执掌一支职业球队帅印,但中文媒体稍显后知后觉,暂时没有能够察觉到如此壮举的背后意义,偶尔浏览到英文媒体的新闻,却也没有给予相对应的重视。
  不过,对于陆一奇来说,没有关系也没有差别。
  六十名记者也好,六百名记者也罢,他都不在意,与数量多寡无关,而是他的注意力需要全部集中在球队身上,从接管球队到调整战术再到磨合球队,更不要说他还需要适应职业球队主教练的繁琐日程,工作还有很多很多,然而时间却并不多。
  留给陆一奇的考验时间只有短短一个赛季,是成是败、是王是寇,本赛季结束之后就将直接揭晓答案。
  所以,媒体是否追捧又是否惊奇,对陆一奇的影响真的微乎其微。
  接到门卫通知,陆一奇斩钉截铁地确认了自己的指令:
  谢绝一切采访。
  如果是积威已久的资深教练,他的指令只需要一遍就能够贯彻实施下去,但二十九岁的陆一奇没有如此威望,每一个决策每一个指令都必须传递出自己的坚定,否则就连门卫都可能质疑陆一奇的决定。
  “任何媒体”,这就是陆一奇的原话。
  所谓封闭训练,就是彻彻底底与外界隔绝,除了每天晚上与家人沟通的电话时间之外,其他时间段一律切断联系;更不要说什么新闻记者了。
  然而,午餐的时候,陆一奇却得知,训练基地门口还有记者在等候着,他认为自己需要出面强调立场,这才现身——
  不是为了接受采访,而是为了驱赶记者。
  没有想到,依旧守候在门口的却是熟人,ESPN的瓦莱莉雅…格兰杰。
  此时,其他记者都已经转身离开,一个小小的陆一奇还不值得他们在这里风吹日晒,只有瓦莱莉雅留下来了。
  面对陆一奇的斩钉截铁,瓦莱莉雅的表情微微僵了僵,主动挑衅到,“你确定?你出现在这里不就是为了接受闪光灯洗礼吗?结果没有看到大批大批记者用摄像机镜头瞄准你,你现在是恼羞成怒了吗?”
  如此解读也是非常记者了。
  陆一奇却没有辩解,因为一旦开始辩解,就要进入胡搅蛮缠的阶段,他对着瓦莱莉雅轻轻颌首示意,“这是最后一次。”
  他的最后一次现身,其实就是让瓦莱莉雅没有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但落在瓦莱莉雅耳朵里,却是挑衅还击,“你在威胁我吗?”
  “哈,那也是一种解释。”陆一奇没有反驳,而是欢快地笑了起来,随后也不再停留,转身迈开了脚步。
  瓦莱莉雅意识到自己的激将法并没有成功,着急地往前冲了两步,对着陆一奇正在离开的背影扬声呼喊到,“从接手教练位置开始到现在都没有接受过采访,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想说的吗?对于那些质疑者和挑衅者?”
  陆一奇依旧没有回头,也没有回应。
  瓦莱莉雅越发急切起来,“一次,就一次采访,电话采访也可以。我只需要三十分钟,这就已经足够了。”
  “回去吧,格兰杰小姐。”陆一奇的声音顺着风声飘了过来,依旧带着那浅浅的笑意,似乎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模样,让人恨得牙痒痒。
  瓦莱莉雅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那么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接受采访?你就准备当乌龟吗?一直到新赛季开始吗?你确定不发表任何声音吗?即使我说你是乌龟,你也不准备回应吗?你真的要等待官方新闻发布会吗?诺亚…陆!”
  喊着喊着,陆一奇的身影就消失在拐角处,瓦莱莉雅只是对着空气嘶吼,这让她产生了浓浓的挫败感:
  “该死的家伙!”
  转过头,注意到门卫那似笑非笑的视线,瓦莱莉雅这才意识到自己狼狈不堪的姿势,全然没有淑女形象。
  每次都这样,上次是这样这次也是这样,似乎只要遇到那家伙就没有好事!
  瓦莱莉雅连忙站直身体,拉了拉衣服下摆,对着门外露出一个笑容,“那就是一个混蛋,对吧?”
  门卫嘿嘿地笑了起来,“但这个混蛋就是我们的教练。”
  “……”瓦莱莉雅停顿片刻,终究还是转身离开了。


第342章 习以为常

  陆一奇与瓦莱莉雅的短暂交锋,只有门卫看在眼里,其他人没有捕捉到任何风声,包括教练组在内。
  他们唯一能够知道的就是:媒体记者的骚乱就这样平息了,后续也没有任何新闻报道出现,安静得不像话。
  在那之后,媒体记者再也没有出现,绿湾包装工似乎就这样被遗忘,隐藏在五大湖的偏远地区安心备战。至此,“法弗退役风波”所带来的休赛期风波终于完完全全平复消失,新赛季的大幕徐徐拉开。
  日复一日,每天置身于水深火热的包装工球员们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每当自己稍稍适应训练强度的时候,训练计划又会做出局部调整,并且根据不同位置、不同球员越来越细化。
  这就好像是马拉松长跑的旅程一般,第一阶段并肩前行之后,不同球员进入不同岔路,再后来岔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尽管基础训练依旧在一起进行,但细分化的训练却正在区别群体。
  一直到冲刺阶段,所有球员又重新汇聚在一起,朝着终点前进。
  而整个过程,每位球员都在不断挑战身体极限,一点一点地挖掘出自己的潜能,训练强度和反馈效果都十分明显。所有一切都在陆一奇的掌控之中,没有人能够逃脱。
  最可怕的事情就在于,久而久之,球员们自己也已经习惯了,没有大惊小怪地抱怨,也没有鬼哭狼嚎地抗议,就这样坦然接受了;以至于后来训练计划做出调整,削减基础训练和力量训练、增加战术训练,整个强度明显有所调整,球员们反而有些不太适应起来。
  “难道被开发出了自虐型人格?”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么也看不出陆一奇的能力,毕竟,科学训练只是“健身”而已,终究不是橄榄球。
  等待基础训练渐渐细分化之后,球员们也渐渐意识到:每个位置每位球员的训练,其实都是针对性的规划,与陆一奇的战术体系相辅相成——
  从进入训练营的第一天开始,陆一奇就在布局了,悄无声息地将自己的战术意识与理念融入日常训练。
  这一份掌控力和全局观,轻松完爆所有球员。事实上,不要说球员了,即使是教练组成员都没有能够看出陆一奇的规划,那些看似无心的一步棋,在后续计划总是能够派上用场,战术意图逐步显露全貌。
  如同棋盘布局。
  这才是陆一奇真正厉害的地方,等球员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整个棋局布局已成,他们只能直接傻眼。
  睿智。成熟。冷静。狡猾。强硬。
  陆一奇正在一步一步地展现出自己作为主教练的智慧。
  如果说球员们都只是棋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教练组成员就是旁观棋局的助手,他们就能够提前一步窥探到陆一奇的棋局落子,尽管不是全貌,却也能够触类旁通,这也让他们越发感叹。
  不仅仅是感叹陆一奇的成熟稳重与聪明睿智,更多是感叹陆一奇的老道。
  整个教练组之中,陆一奇率先拜访的是进攻锋线教练乔…菲尔宾。
  不是因为菲尔宾是进攻组的最资深成员,而是因为他是进攻锋线教练——不是四分卫教练或者外接手教练,而是从进攻锋线入手。
  陆一奇与奥古斯都、菲尔宾真正地坐下来从长计议,对进攻锋线的比赛风格做出调整,并且相对应地修改调整训练计划,而后又拉着跑卫教练德加和进攻锋线助理教练卡朋,陆陆续续地完成战术调整。
  绿湾包装工进攻组,不缺乏传球进攻的经验,暂时不需要担心,但进攻锋线却是根深蒂固的一个弱点。
  改造进攻锋线,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四分卫,一方面则是为了打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