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们发现我的秘密了,大家好,我非常荣幸成为绿湾包装工的主教练。”
惟妙惟肖的声音模仿让现场不少记者都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直接笑了出来:
这……这难道不是费城老鹰的主教练安迪…里德吗?
陆一奇的表情和声音模仿着实太过相似,至少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的程度,如果不是陆一奇的体型和脸型差异着实太大了,估计还会更加相像。
瞬间,新闻发布厅现场就洋溢着一片笑声。
拉斯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刚才还不是严肃到紧绷,似乎随时都会爆炸一般,怎么转眼之间就欢声笑语了?那个家伙到底施展了什么巫术?他确定不是什么地狱魔鬼吗?
比起言辞犀利、作风强硬的姿态来说,有些耍宝、有些调皮、有些随意的年轻人模样才更加符合陆一奇的年龄,而短短一个采访过程中,陆一奇就能够轻松地掌控现场气氛,真正能够称得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更是展现出了他的强大人格魅力。
如果说此前绿湾包装工的首次官方亮相,记者们领略到这位菜鸟教练的雄心壮志;那么今天这场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记者们就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这位年轻教练绝对不甘于作为一个过渡的替罪羊。
虽然赛季依旧漫长,未来依旧未知,但至少,陆一奇以一场胜利开启了2008赛季,这就证明了他的能力。
接下来陆一奇的表现必然引发更多注意,恐怕关注度还会持续走高:
张扬。强势。话题。胜利。华裔。年轻。俊朗。挑衅。铁腕。
这些关键词全部碰撞在一起,很难想象观众能够忽略这样一名充满个性又充满魅力的焦点话题人物。
就连老道的记者们都不得不承认,他们对陆一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短两次接触就已经树立了强烈的冲击。
新闻发布会之上的最后一个问题,又有记者旧事重提:
“阿奇教练,在季前赛开始之前,你曾经说过绿湾包装工的赛季目标是跻身季后赛,现在这种想法发生了改变吗?”
面对提问,陆一奇展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眼神盛满了星辰,“给我一个改变的理由。”
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而是一个要求。
如此回应的方式却比任何话语都更加坚定也更加强势,由内而外的信念拥有一股强大的力量。
无可挑剔!
新闻发布会现场,绿湾当地记者毫不吝啬地就为陆一奇送上了掌声,这才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主教练。
即使年轻,即使青涩,即使华裔,即使面对诸多不利局面,球迷们也愿意表示支持,他们所需要的非常简单,不是一场胜利,而是一种信念——无论面对什么困境和难题都全力以赴地朝着胜利进发的信念。
这就已经足够!
比起赛季末才能够见分晓的季后赛席位来说,绿湾球迷们更愿意看到陆一奇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
现在,他们看到了,从对阵明尼苏达维京人到赛后新闻发布会,陆一奇真正展现出了自己的铁腕与强硬。
也许在此之前,球迷们愿意支持陆一奇,仅仅只是为了尽快安稳球队而已,不希望再节外生枝地制造动荡与混乱;那么从今天开始,球迷们愿意真心实意地敞开怀抱,静观其变,看看陆一奇到底能够带来什么。
这种微妙的情绪变化,正在绿湾小镇之间悄然弥漫——
不少球迷依旧秉持着质疑的态度观望,毕竟陆一奇的履历表真的乏善可陈;但现在他们愿意给陆一奇更多展示的时间和机会,这就已经是重大进步了。
赛后新闻发布会结束的时候,到场记者都忍不住互相交谈起来,分享着自己的喜悦和亢奋:
他们都期待着一位话题人物能够登场,为联盟带来更多话题和焦点。现在看来,陆一奇非常值得期待。
正如周一夜赛舞台的重要性一般,次日新闻反馈信息也同样重磅,超过三百家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了这场比赛,并且浓墨重彩地介绍了陆一奇的闪亮登场,从级别到热度都截然不同,真正展现出了职业联盟的能量。
罗杰…古德尔是在周二晨间新闻之后才得知相关消息的,因为所有新闻媒体之上铺天盖地全部都是陆一奇的新闻,即使想要忽略都非常困难,更何况,他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相关消息。
第370章 宣传攻势
“包装工强势击败维京人,在动荡之中稳步启航。”
“联盟首位三十岁以下的主教练以胜利完成首秀。”
“华裔主教练首场NFL比赛表现完美。”
“周一夜赛:绿湾包装工闪耀蓝堡球场,阿奇教练强势征服绿湾。”
“历史之夜!诺亚…陆的每一个脚步每一个举动都在书写联盟全新历史!”
“低调备战!高调登场!绿湾包装工新任主帅信心满满地庆祝首场胜利。”
“谁是诺亚…陆?NFL应该开始注意这个年仅二十九岁的年轻人了。”
“临危不乱!随机应变!诺亚…陆展现出主教练风采。”
“剑指季后赛:给我一个改变目标的理由?”
“‘NCAA和NFL的工作没有区别’——来自诺亚…陆的信念。”
爆点!
爆点!
还是爆点!
洋洋洒洒的劲爆新闻标题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整个北美市场没有人会错过这场盛宴。
诚然,背负着“首位三十岁以下”、“华裔教练”、“首次担任主教练”、“NCAA直升NFL”等等关键词的陆一奇吸引了无数焦点,从绿湾包装工赛季前的正式官方新闻发布会就可以看得出来;但再多关键词都比不上一场胜利。
而且还是新赛季正式揭幕战的周一夜赛,同时还是百年同区死敌的强强对决,这些话题噱头就让胜负结果越发引人注目。
如此一来,“陆一奇”的热度就直接爆表了!
罗杰…古德尔在次日清晨第一时间就阅读到了相关新闻,有些意外,但更多还是期待,跃跃欲试的期待。
作为联盟总裁,在遥远未来的2020年,古德尔是NFL历史上最成功的领导者之一。
他率领着联盟经历了数次大风大浪的考验,一举让NFL成为比奥运会和世界杯更加成功也更加赚钱的体育赛事,影响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展开来,并且还在持续不断地扩展版图,影响力仍然在持续走高。
但是,在当下的2008年,古德尔却正在面临着棘手困局,步履蹒跚、颤颤巍巍,每一个脚步每一次决策都是在高空绳索之上行走。
2006年,NFL面临着新老交替的重大历史时刻,古德尔从五名候选者之中脱颖而出,在当初候补行列之中,他不是最受欢迎的那个,却也不是敌人最多的那个,最终胜出更多是一次渔翁得利的中庸选择。
没有人看好他的前景。
上任仅仅不到两年时间,古德尔还没有能够站稳脚跟,今年的金融危机就席卷全球,NFL自然也不能例外。
如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NFL现在也面临着历史拐点,古德尔的决策和举动都将决定整个联盟的命运。稍稍一点点迟疑又或者是疏忽,就可能导致整个联盟整个产业的低迷;更不要说方向性失误的致命可能了。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古德尔注意到了陆一奇,集中了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多重元素而闪亮登场的陆一奇。
不是因为陆一奇的履历或者能力,也不是因为陆一奇承载的历史记录,而是因为陆一奇的华裔身份。
从其他方面来看,陆一奇成为联盟首位华裔主教练,确实在方方面面挑动着人们的底线,必然引发诸多争议。
但从商业利益来看,“历史上第一位华裔主教练”,却蕴含着无数商机,整个华夏乃至于亚洲市场都能够成为潜在蛋糕。
置身于金融危机风波之下的NFL,可以用得上这样一位“先驱人物”,古德尔自然也时时刻刻地关注着陆一奇的一举一动,但他还是稍稍有些保留——如果陆一奇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呢?如果陆一奇无法赢球呢?
现在情况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赛季揭幕战的胜利还是其次——仅仅一场胜利还远远不到欢呼雀跃的时候;最为重要的应该是陆一奇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这才是能够制造商机的关键因素:
一个强硬的铁腕的还能够赢得胜利的教练,没有人能够拒绝。
撇开其他不说,华裔和亚裔观众的关注度就已经有了保证,至少在收视率和话题焦点方面能够制造出足够热点,这对于正在饱受金融危机摧残的NFL来说,至关重要;至于能否成为扭转全局的关键,就等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了。
面对如此局面,“二十九岁”、“NCAA出身”、“首次正式主教练经历”、“执教履历仅仅五年”等等关键因素,原本可能是人们质疑陆一奇的诟病缺点,现在却演变成为炒作话题的最佳关键,越是惊悚越是神奇,话题效果就越出色。
毕竟,“独一无二”才是真正的珍贵。
如果说此前还有些迟疑犹豫,那么现在古德尔就已经没有任何迟疑,拿起办公室的座机拨通了内线:
第一步,联盟必须在新闻媒体报道和舆论导向方面制造更多声势。
“首位亚裔教练的首场正式比赛登场周一夜赛:强势取胜!横空出世!再次创造联盟历史!”
这样的标题应该足够耸动,又不至于太过露骨,应该非常适合第一波宣传攻势。
轰隆隆。
轰隆隆。
得到NFL官方支持应援的陆一奇,认知度与人气度就踩着火箭一路蹿升,以横空出世的姿态成为联盟的超级新星。
新闻媒体方面也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此起彼伏地为他宣传造势,劲爆话题所制造的浪潮也就紧随而至——
“纽约邮报”成为了靶子。
诸多新闻都义正言辞地报道了拉斯…维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挑衅言论,将NFL与NCAA的矛盾直接公开化;但这些媒体都毫不犹豫地站在了陆一奇这一边,话里话外都在支持NFL和NCAA,表示两个联盟都同样重要。
NCAA和NFL两个联盟的官方也都先后发表了相关正式声明,前者强烈谴责“纽约邮报”不合时宜的表达方式,要求当事记者必须正式道歉;后者再三重申NCAA也同样重要的官方立场,表示没有大学赛场也就没有职业联盟。
轰!
整个新闻事件就直接炸锅了,熙熙攘攘的讨论声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虽然依旧有着少数球迷支持拉斯的言论,但整体舆论方向全部都站在了陆一奇这边——
要知道,也许NCAA没有NFL赚钱,但NCAA的球迷基础甚至比NFL还要更加广阔,死忠球迷数不胜数。
没有人喜欢自己支持了一辈子的球队被瞧不起。
第371章 华裔少年
“我,拉斯…维尔,再次正式向NCAA广大教练和球员表示歉意,也再次向NCAA二级分区联盟的所有球队和球员表示歉意。
我的言论是不负责任也没有根据的,这是不专业也不成熟的表现,严重伤害到了相关人员的心情。这是我的错误。
抱歉。”
原本,“纽约邮报”还以为这又是另外一场新闻炒作,并没有给予太多重视——正面言论和负面言论必然存在,更不要说NFL和NCAA之间的二三事根本就是心照不宣的共识,只需要等待热点过去就没事了。
却没有想到,短短四十八小时之内,事情的发展就隐隐有些失控了,整个NCAA上上下下都团结一心地表达了对陆一奇的支持,甚至还有许多不认识陆一奇的教练和球员们也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整个言论走势正在越来越激进,眼看着“纽约邮报”再不发声,可能就要成为过街老鼠了,拉斯这才赶快发表了道歉声明。
但第一篇道歉声明却被认为缺少诚意,网络之上依旧可以看见大量的声讨,连带着“纽约邮报”也跟着一起遭殃,最后报纸本身也被迫表达了正式立场——不是道歉,而是表达态度,“我们也同样平等地支持NFL和NCAA。”
事情这才总算是稍稍平复下来,没有再进一步蔓延扩散,但社交网络与传统媒体的齐齐关注还是成功制造了绝对热点,即使是平时对橄榄球乃至于竞技体育都没有任何兴趣的普通人,也或多或少听说了相关事件,茶余饭后的话题总是能够捕捉到只言片语。
李承祺就是其中一员。
“诺亚确实挺酷的。”
“不,我不这样认为,那是因为他第一场比赛取得了胜利,而且是一场大胜,所以他才能够大放厥词。如果接下来的比赛输球了,他就将必然面对成倍成倍的压力,这才是竞技体育的真理。胜利者就能够大声。”
“好吧,但你依旧不能否认,作为一名亚裔,敢于如此大胆地挑衅,还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这点我认同。他是一个聪明的家伙。”
“那场比赛你看了吗?我有些好奇这个亚裔教练到底是怎么赢球的了。”
“不,我没看,我看了海豚的比赛,最后时刻居然输给了喷气机?简直不敢相信,第四节的战术是什么东西?”
李承祺端着自己的餐盘,站在学校食堂的入口处,叽叽喳喳、熙熙攘攘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蜂拥过来,但他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同学、陌生的环境,所有一切都让他心生胆怯。
十二岁就跟随着父母来到美国生活,两年时间转眼飞逝,但他依旧没有能够适应这里的生活节奏,满眼都是陌生,内向安静的性格让他始终游离在同学圈子之外,甚至就连英文口语也依旧不太流利。
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今年九月,他正式从八年级升入九年级,从初中进入高中,并且进入一所全新学校,他暗暗告诉自己,他需要做出改变,他需要更加主动,他需要融入学校,他需要结交朋友,所有一切都是全新的。
但开学已经过去一周了,事情依旧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更加难熬。九年级的世界带着更多大人的混乱与无序,初中进入高中的不安与陌生又因为全新学校而进一步放大,瞬间就将李承祺逼迫到死角。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午餐应该坐在哪儿。
“嘿,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