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原本应该是快速传球,但罗杰斯做出传球假动作,收回右手,横向移动两步,再延迟二次出手。
比如说,原本应该朝着右侧传球,但这也是假动作掩护,罗杰斯原地完成调整,朝着中央或者左侧传球。
再比如说,原本应该是屏风短传,但罗杰斯充分利用蹬地力量,上步之后顺势出手,但短传转变为长传。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罗杰斯的口袋脚步能力来打乱出手时间,或提前或延迟,或真或假,或长或短。
最重要的是,利用罗杰斯的乱局判断能力来击溃防守的布局,开球之后,教练已经没有办法调整战术,只能依靠球员的临场应变,而罗杰斯则拥有出手主动权,他是场上唯一一个能够主动改变战术的球员。
忽快忽慢,忽长忽短,忽真忽假。还有,又跑又传。
整个进攻节奏完完全全掌控在进攻组手中,陆一奇奠定战术基调,而罗杰斯则拥有临场判断的权力——
这是陆一奇对罗杰斯展现出足够信任的又一个重要证据,就连罗杰斯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当陆一奇主动提出如此战术提案的时候,罗杰斯都不由表示了担忧,然而陆一奇却大手一挥地表示,“实践出真知。真正优秀的球员都是通过一场比赛一场比赛磨砺锻造出来的。要么就被比赛摧毁,要么就成为比赛掌控者。”
这是罗杰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陆一奇骨子里的自信与老道,还有比他更加骄傲的野心。不是言语说说而已,而是真正托付信任,这对于罗杰斯来说是一种全新体验——他从来都没有真正得到过的体验。
进攻锋线依旧需要补强,口袋脚步依旧需要训练,但整个作战核心与思路都发生变化,变被动为主动,并且充分发挥罗杰斯的天赋能力,在“精英四分卫原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罗杰斯的天花板上限。
陆一奇有着他的野心,他期待着罗杰斯能够释放出所有天赋能力,就好像尼尔森一样。
当然,想法是美好的,实际操作是复杂的。
休赛周归来之后,陆一奇才刚刚开始与罗杰斯沟通,他们需要磨合与实践;而且,进攻锋线现在也有着诸多问题,无法跟上罗杰斯的变化脚步。他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但芝加哥熊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实战练习对象。
因为芝加哥熊的地面防守强、传球防守弱;同时,洛维也更多强调前线施压,试图向罗杰斯施加压力来缓解二线防守压力,这一切都恰好契合到陆一奇的战术演练之上,罗杰斯就能够放开手脚尝试——
至少被角卫或安全卫抄截的风险就降低了许多。不是说没有,而是强度和风险都相对弱化。
这也意味着罗杰斯拥有更多发挥空间,于是,节奏控制也就初见成效。
第484章 轻松碾压
所谓的“节奏控制”,不仅仅是将进攻主动权掌握在四分卫手中,而且还是将进攻布局的优势也掌握在手中。
以芝加哥熊第一波进攻作为例子就特别直观:跑球。跑球。传球。
其中,三档九码选择传球是被逼无奈的选择,这也就意味着芝加哥熊进攻组丢掉了主动权;而此前两档进攻,双双选择跑球,可以说是相信跑卫和地面推进的能力,但侧面也可以说是进攻节奏相对平均。
地面进攻也同样具有节奏控制:由进攻锋线开路正面突破,由进攻锋线吸引火力而后跑卫在两翼寻找空档,由四分卫与跑卫互相掩护打乱视线,由四分卫完成“拱一码”,由全卫掩护半卫强行突破等等。
但芝加哥熊开场阶段没有能够预料到绿湾包装工居然迎难而上,用短板与自己硬碰硬,准备稍显不足;而地面进攻的节奏变化本来就相对死板僵硬一些,面对主队的咄咄逼人,客队也很快丢掉了节奏。
一档。两档。转眼也就来到三档。最后三振出局。整个对峙也不过就是眨眼的事情就颠倒了形势局面。
芝加哥熊进攻组的节奏控制是失衡且无效的,这也间接证明了这是一支以防守为主的球队。
绿湾包装工进攻组的节奏控制则是简单而高效的。
罗杰斯连续用假动作改变进攻节奏,摆出快速传球的阵型,却故意延迟出手,等待防守球员丢失重心之后再寻找传球目标,那么外接手也就能够利用时间缝隙来制造对位优势。
又或者是假跑真传、屏风短传的阵型,吸引防守前线上步之后,再转身完成传球,制造出短传区域的空档。
最出其不意的一次进攻有点类似于把戏进攻,杀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开球之后,罗杰斯毫不犹豫地主动跑出口袋,朝着右侧横向移动,准备寻找外接手德赖弗;但脚步扯出口袋之后,右脚刹车、原地转身,又朝着左侧横向移动原路返回,大部分防守球员的重心都已经被带乱,来不及回防。
这还不是结束。
罗杰斯朝着左侧快速移动,朝着左侧远端的詹宁斯做出一个传球动作,却在脚步离开口袋保护之前,利用腰部力量,将橄榄球传送了出去——不是詹宁斯、而是在中央地带靠近左侧槽位附近的尼尔森。
以假乱真的传球动作让防守球员防不胜防,第一次移动重心、第二次移动重心之后,就硬生生地被钉在了原地,眼睁睁地看着尼尔森火中取栗,周围明明聚集了三名防守球员,却没有人能够及时完成调整、上步防守。
尼尔森在一片群狼环伺的包围圈正中央摘下橄榄球,并且转身完成持续推进,从六码接球演变成为十八码推进。
芝加哥熊的整个防守节奏被彻底打乱,疲于奔命地被牵着鼻子走,地面防守与前线对峙的优势都没有能够发挥出来,跌跌撞撞之间就已经失去了先手,最后绿湾包装工完成达阵的一记长传,德赖弗也没有遭遇到任何有效拦截,轻轻松松地摘下橄榄球,转身甩开安全卫的补防,一个跨步就进入端区。
经过前半段的铺垫与酝酿,绿湾包装工的第一记传球达阵手到擒来,没有遭遇太多抵抗,主场就取得了领先。
“精彩绝伦!”
“赛前准备和开场战术执行方面,绿湾包装工确确实实技高一筹,阿奇教练再次向我们展现出了运筹帷幄的能力。仅仅从开场阶段两支球队的前两波攻防交手来看,阿奇教练成功压制住了史密斯教练。”
“绿湾在进攻端与防守端都展现出了精准到位的针对性战术,芝加哥基本没有太多抵抗,拱手就将优势让给了对手。”
“洛维…史密斯必须快速做出调整,在赛前战术准备层面上,芝加哥暂时落后,如果想要快速扭转局面,史密斯教练必须进行有效的针对性调整,否则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因为绿湾具备这样的能力。”
“虽然现在绿湾的战绩只是四胜五负而已,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五场失利之中,四场的比分差距都在一记达阵之内。绿湾具备了实力,他们只是在调整而已,伴随着赛季的推进,他们正在走上轨道。”
正如分析评论员所说,如果洛维不能快速完成调整,那么陆一奇是绝对不会手软的,比赛节奏就要进入他的掌控范围。
后续比赛进程就证明了这一点:开场前两波攻防局势奠定了整场比赛的基调。
芝加哥熊在攻防两端都没有能够挣脱绿湾包装工的天罗地网。
进攻一侧,传球进攻基本被废,地面进攻也陷入泥沼,跑卫福尔特背负着整个球队的重量蹒跚前行,但表现远远无法与明尼苏达维京人的阿德里安…皮特森相比较,全场比赛连连遭遇撞墙,表现低迷。
防守一侧,防守前线的施压战术没有能够发挥足够作用,反而屡屡被牵着鼻子走,迫使洛维不得不调整防守侧重点——增加二线防守力量,但收效甚微,角卫和安全卫表现低迷,直接被对手碾压。
本场比赛,绿湾包装工的外接手团表现异常出色,德赖弗、尼尔森、詹宁斯、琼斯等四名球员的接球码数齐齐超过五十码,其中德赖弗和詹宁斯的接球码数都破百码,完全可以说是打爆了对手的二线。
比赛早早就已经失去悬念,第四节比赛彻底成为垃圾时间,就连绿湾包装工进攻组也没有再继续冒险高举高打,如同猫戏老鼠一般开始控制比赛时间,而芝加哥熊的反击如同瘙痒一般,还是没有制造威胁。
“3:40”。
终场比分定格在这一数字上,主场作战的绿湾包装工轻松横扫芝加哥熊,其中防守组展现出了赛季揭幕以来的最佳状态,只允许对手完成了一次任意球得分,几乎就要零封对手,耳目一新的地面防守引发了无数惊呼。
相较于始终表现出色的进攻组来说,防守组的进步与提升无疑更加值得讨论——重点就在于芝加哥熊的地面进攻并不是谁都可以欺负的无名小卒,这也侧面证明了绿湾包装工的强势,成功地在联盟引发了诸多讨论。
第485章 外战外行
常规赛第十周、第十一周,绿湾包装工连续以绝对强势的姿态击败明尼苏达维京人和芝加哥熊两位同区死敌,球队战绩也就一举来到了五胜五负,胜率刚好达到50%。
更重要的是,绿湾包装工重新回到了争夺季后赛的行列。
本周,明尼苏达维京人客场输给坦帕湾海盗,而芝加哥熊则输给绿湾包装工,于是,国联北区这三支队伍的战绩齐齐来到了五胜五负,杀得难分难解。
现在,常规赛还剩下最后六周——字面意义上的——每一场比赛的胜负都可能改变国联北区的格局,进而影响到季后赛的格局,接下来的每场比赛都是刺刀见红的强强交锋,就看哪支球队率先掉队。
常规赛第十二周,明尼苏达维京人对阵杰克逊维尔美洲虎,芝加哥熊对阵圣路易斯公羊,两支队伍的对手都相对较弱,这是必须赢下的比赛;绿湾包装工则将前往客场挑战新奥尔良圣徒,又是硬战。
从赛程难度来说,绿湾包装工无疑是情况最为严峻的,因为新奥尔良圣徒的领军人物正是四大精英四分卫之一的德鲁…布里斯。
事实也证明了如此猜测,当比赛落幕的时候,明尼苏达维京人和芝加哥熊双双击败实力相对羸弱的对手,保持着齐头并进的强劲势头,常规赛战绩来到了六胜五负,而绿湾包装工在客场则面临着严峻考验。
这也是继佩顿…曼宁之后,陆一奇率领着罗杰斯面对第二位顶级四分卫,具备以一己之力改变战局的四分卫。
新奥尔良圣徒,成立于1966年,并不是一支历史悠久的球队,但在短短半个世纪的历史中,这支球队却命途多舛,就如同球队的名称“圣徒”一般,在朝圣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荆棘,遍体鳞伤饱经沧桑。
1970年,圣徒队正式加盟NFL,在第一年选秀大会之上,他们以榜眼签选中了密西西比大学四分卫阿奇…曼宁(Archie…Manning)——
彼时,谁都不知道,曼宁家族将成为橄榄球职业联盟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阿奇…曼宁的二儿子佩顿…曼宁、三儿子伊莱…曼宁双双成为了联盟史册之上重要的一页,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另外,阿奇…曼宁的大儿子库珀…曼宁(Cooper…Manning)高中时期是明星外接手,可惜因为脊髓狭窄的先天疾病而被迫放弃橄榄球,后来佩顿…曼宁背负着哥哥的十八号球衣延续了两个人的橄榄球梦想。
在阿奇…曼宁的率领下,新奥尔良圣徒就开启了自己漫长而艰辛的职业联赛之旅。
球队成立之后,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提高球队的竞争力,前前后后更换了多位教练,甚至包括了纵横联盟的顶尖教头,但成绩还是始终没有起色,浮浮沉沉、跌跌撞撞。
在1971年到1985年期间,他们仅仅只有一个赛季的胜率超过了五成,从未进入过季后赛;并且在1978年取得了联盟常规赛扩展到十六场之后的最差战绩,一胜十五负,一直到今年——目前底特律雄狮依旧是一胜难求,非常非常有希望刷新记录。
漫长的低谷似乎完全看不到任何曙光。
1985年,汽车销售业大亨汤姆…本森(Tom…Benson)购买了球队,并且在1986年,聘请了前芝加哥熊的球队经理吉姆…芬克斯(JIm…Finks)以及吉姆…莫拉(Jim…Mora),这也成为了圣徒队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1987年,建队二十年、加入联盟十七年之后,他们历史性地第一次杀入了季后赛。
在两个吉姆的率领之下,圣徒队迎来了球队历史上的第一个巅峰期,1990年、1991年、1992年连续三年杀入季后赛,其中1991年夺得了进入联盟以来的第一个分区冠军,但伴随着球队经理芬克斯因为肺癌去世,球队再次滑入了深渊。
从1993年开始到2006年,他们仅仅只在2000年进入过一次季后赛。
2005年,新奥尔良遭遇了卡特里娜飓风,整座城市满目疮痍,不仅摧毁了无数人的生活,同时也摧毁了圣徒队的崛起希望,甚至因为球场遭到了严重破坏,他们不得不辗转不同的球场来举办主场比赛,流离失所。
从来不曾真正站在巅峰的圣徒队,却始终在流浪、始终在挣扎、始终在饱受痛苦折磨。
2006年,再次回到了新奥尔良扎根的圣徒队,赢得了这座城市的尊重,即使再最危难的时候,球队也不曾放弃、不曾离开,现在,这座城市需要他们重新回来,唤醒人们的希望,在灾难之后开启漫长的重建工作。
这一年,成为了圣徒队第二个辉煌年代的开启。
前任达拉斯牛仔的助理教练肖恩…佩顿(Sean…Payton)走马上任,并且在佩顿的坚持下,他们在自由市场之上做出了球队历史上最大的赌博——
签下了圣迭戈闪电的四分卫德鲁…布里斯。
当时,布里斯饱受肩伤困扰,并没有能够完全从手术之中恢复过来,闪电队没有开出高价续约合同,于是布里斯进入自由市场,圣徒队以六年六千万的合同完成了这笔大胆而冒险的交易;同年,他们还在选秀大会之上完成了至少三个重要的关键选秀,构建了球队基石。
可以说是肖恩…佩顿成就了德鲁…布里斯,也可以说是德鲁…布里斯成就了肖恩…佩顿。
在佩顿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