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补偿自己的骨干员工,葛宏补了朱经理三倍票钱,然后快乐地坐到了黄金观看位。
戏还没有开始,葛宏坐在座位上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周边的观众。
3号剧场的第5排中间是一个很妙的位置,进可攻,退可守,坐在这个位置上可以很轻松的一览整个观众席,多转头就是了。
葛宏发现今天这场的观众和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周六和周日的票是昨天晚上的演出结束之后开始疯卖,最终售罄的。
基本上都是网络购票。
葛宏一开始还以为是这出戏有某个点吸引到了年轻观众,结果一进场才发现戏曲部演出的3号剧院还是那个熟悉的3号剧院,入目皆是头发花白的老头老太太。
戏曲部算是方圆剧院最不赚钱的部门,它不光不赚钱,它还亏钱,连隔壁木偶戏都不如。
如果不是有国家扶持补助,戏曲部早就大裁员了。
戏曲部的观众也是最特殊的观众。
基本上全都是老人家,这群老人家是不太会用软件购票的,通常都是去售票处排队买票。
方圆剧院有自己的戏团,每周都有演出,而且低价票非常便宜,因此有很多观众是固定周末看戏的。
演什么都看,有提前一周就把下周末的票买好了的,也有临时过来买票的,总之就是很随机。
这也是为什么葛宏一进来发现观众还是那些熟悉的观众的时候会很惊讶——原来各位大爷大妈会网上购票呀!
不过很快葛宏就不为这种小事惊讶了。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大爷手上拿着灯牌。
特大一灯牌,灯牌上的字也非常大,葛宏发誓他先前看到过的那些粉丝给偶像应援的灯牌上的字,绝对没有这块灯牌上的字大。
字还是明黄色的,特别显眼。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最离谱的是这个大爷抱着灯牌进来的时候吸引了无数大爷大妈的目光。
大家都很喜欢,觉得这东西真好,显眼!
还有人问大爷灯牌是在哪儿订的,他也要来一个。
大爷说是他托自己那个天天追星的孙女加急定的,昨天看完戏就让孙女去定灯牌了。
孙女也很靠谱,这么多年的星没有白追,这么短的时间就搞定了,是个孝顺的好孙女。
问灯牌是在哪定的另一个大爷更羡慕了,求大爷把他孙女的联系方式推荐给自己,他也想找他孙女订灯牌。
见证了这么多离谱的对话后,等到戏开始的时候,葛宏都麻了。
怎么说呢。
就很奇妙。
有一种你大爷真不愧是你大爷的奇妙。
台下的葛洪觉得很奇妙,台上的冯班主人都麻了。
他听了冯灵的建议,大胆看观众。
然后一眼就看见了第四排的裴老爷子。
你怎么在这儿?!
你不是号称自己年纪大了,身子骨吃不消受不了颠簸,不能坐车所以一直待在村子里不愿意外出吗?
你怎么大老远跑魔都来了?!
还坐在第四排!
虽然冯班主很惊讶,但这很惊讶并没有耽误他唱戏。
好家伙,裴老爷子都在台下坐着了,再唱砸可是真的对不起亲爹了。
伴随着冯班主的传“陛下口谕——”,《皇女传》正式开始。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午4点40分,3号剧场里再次传来振聋发聩的万岁之声。
声音特别齐,特别嘹亮,而且没有像前一天晚上那样喊很多遍,就喊了两遍吾皇就让众卿平身了。
这一次甚至不是年轻人先喊的,是昨天晚上看过《皇女传》的大爷大妈们喊的。
台上的演员开始谢幕,台下掌声如雷,每个观众都卖力的疯狂鼓掌,激动得涨红脸喝彩。场面夸张得不像现实中能发生的,倒像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情节。
葛宏坐在椅子上,呆呆的看着舞台,耳边满是大爷大妈们的赞美之声。
“真不错,老李没骗我!”
“好戏,真的是好戏!”
“这戏明天演不演呐?”
“明天应该是演的吧,可是周一到周四好像不演。不行,一遍根本看不够,我回去让我女儿再给我买几天的票,多看几天。”
“老钱还说这戏听都没听过不想来,哎哟,少看一场,悔死他。”
“少看一场不至于吧,老钱家离这里不就5站公交嘛,很近的,随时都可以来。”
“你不知道呀?这出戏是外来的戏团的巡演,方圆剧院外来戏团一般就演两个星期,总共就6场。老钱今天不看昨天没看,一下就少了2场,明天的票还卖完了,他少三场!”
“哦哟,那是得后悔死。”
“可不是嘛,要我说这个戏院的老板也是有问题。这么好的戏,这么小的剧场,一共两三百个座位一下就卖光了,赚钱都不晓得赚,换个大点的剧场嘛,不然我女儿也不至于买不到明天的票。”
“就是就是!”
被疯狂吐槽的真·剧院老板葛宏:……
看完整场《皇女传》的葛宏只想拉着大妈的手深情的说:大妈,你怎么不早和我说啊!
我真傻,真的,在周一的票2小时17分售罄的时候就应该反应过来,把后面的演出剧场改成1号剧场。
葛宏不是没看过戏的小年轻,他看过不少戏,也看过那些大师们的戏,所以他才知道《皇女传》有多好,小百灵唱得有多好。
葛宏敢打保票,不出两天,整个方圆剧院的工作人员看见小百灵都要叫她一声冯老板。
《皇女传》的艺术造诣可能没多少,但它是一出非常成熟的戏剧,是一出所有人都能看懂的戏,而且非常像是为主角量身打造的戏。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个戏团里有一个非常会写戏的人在为小百灵量身写戏。
一个极有天赋、极其年轻、未来可期的戏曲演员,配上一个水平高超,了解市场,能为她量身打造戏本子的作者。
这都不是前途无量了,这是前途上铺满了夜明珠,怕夜明珠不够亮还拿400瓦大灯替她照亮了前行的路,顺便在夜明珠上铺了一层红毯怕她走着硌脚。
葛宏在心里盘算起来。
看戏和看话剧,看音乐剧,看舞剧不太一样,后面几种愿意看很多次,反复看的人很少。但戏好看,不差钱有时间的人是真的愿意每天都来看,一看就十天半个月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女传》的观众们是只增不减的。
一定会有新观众进来,但老观众不一定会出去。
这种时候,2号剧场的530个座位就显得很不够看了。
周一、周二、周三的票已经售罄了,周四的票还没放出来。
这种时候,再不把《皇女传》挪到1号剧场里,葛宏就真的是大爷大妈口中的连钱都不晓得赚的傻子老板了。
如果1号剧场的票也能售罄……
葛宏倒吸一口凉气,这场面真是想都不敢想呀!
如果真有那一天,葛宏觉得他逢人聊天第1句话一定是:“诶,你怎么知道《皇女传》是在我们剧场演出的?”
杨经理真是他们方圆剧院不可或缺的骨干呀!
一签就签了两周的合同,方圆剧场如果没有杨经理可怎么办呀!
葛宏在考虑什么时候能把1号剧场腾出来。
上一次使用1号剧场还是三个月前,打扫和检查设备需要时间。
而且1号剧场的舞台那么大,小百灵她们也需要时间重新排练走位,这也需要时间。
现在是周六,周一肯定是来不及的。
周二可能也有点悬。
不知道周三可不可以……
算了,还是周四稳妥一些。
葛宏离开3号剧场,打电话给工作人员,让他们务必要在周四前把1号剧场收拾出来。
然后通知杨朝歌,周四的《皇女传》在1号剧场演出。
葛宏没有提周五的演出,因为他要先把周四的票放出来试试水。
去1号剧场演出,票价肯定要往上涨。
虽然葛宏觉得小百灵的表演是完全配得上涨价后的票价,就算再翻两倍也配得上,但涨价势必会劝退一部分观众。
可是又不可能不涨价,再加场就要重新谈分成,1号剧场演出剧院这边的成本也很高,票价便宜剧院的利润就太低。
葛宏觉得如果周四的票能够在周二前卖出50%,周五、周六、周日的《皇女传》就继续在1号剧场演。
1号剧场连演4天,又是方圆剧院的一个记录。
葛宏既紧张又兴奋。
听着不远处散场的大爷大妈们激动地讨论,葛宏觉得这个新记录也不是不可能实现。
“我听说现在的小年轻会蹲人要签名,这个蹲人怎么蹲的你们知道吗?在哪里蹲?我倒也不是想要签名,我就是想合照。”
“回去让你孙女打听一下嘛,她不是追星嘛,她肯定懂。”
“对对对。”
葛宏如梦初醒。
这种时候他担心这么遥远的事情干什么?
这种时候当然应该去休息室要签名要合照,趁小百灵的妆还没有卸,拍个合照发朋友圈炫耀啊!
他可是方圆剧院的老板,这点暗箱操作的特权总该有吧!
葛宏急匆匆地前往休息室暗箱操作去了。
第460章 大爷大妈们有的就是时间
周日下午的演出不出意外地获得了空前成功。
皇女登基的那一刻,台下的观众都不用等台上的群演喊,自己就自觉的在台下高呼万岁。
当然,这群观众们还是那些熟悉的老头老太太。
只不过手上抱着大字灯牌的老粉丝们又多了一些。
这些灯牌一看就是这群老粉丝们自己定做的,什么颜色的字都有,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紫的,白的,跟商业区闪烁的霓虹灯一样。
唯一的共同特点就是字都很大且亮,牌子也大。开场闪一下谢幕闪一下,只要台上的冯灵朝某个灯牌多看一眼,举着灯牌的大爷大妈就能乐得嘴角咧到耳后根。
周日的演出结束后,冯灵她们破天荒的没有换衣卸妆。在休息室里喝点水休息了半个小时后,转战去2号剧场排走位。
冯灵她们每换一个剧场就要排一次走位,不是因为舞台不一样大,而是因为观众席不一样。
论舞台,3号剧场和2号剧场的舞台差不多,但观众席就就不一样了。
3号剧场一共只有300多个座位,2号剧场530个。就算这些座位原本就因为位置不同而售价不同,冯灵也觉得该提前多练几次,找到最好的位置和角度,让那些只能抢到边边角角位置的观众尽可能的有好的观戏体验。
周四场在1号剧院,冯灵打算等周一演出结束后就提前去1号剧院的舞台排走位。
1号剧院属于方圆剧场的一个参观的景点,因为平时根本不怎么使用剧场,来了新人基本上都会带他们去1号剧院看看,见见世面。瞧瞧方圆剧场最大,设备最好最豪华的剧院是个什么模样。
江祺他们第1天来的时候杨朝歌就领着大家参观过,只不过那个时候的1号剧场因为三个月没有演出,最近也没有提前定好的演出所以没什么人维护,看着有种荒废的落魄。
后来江祺仔细想了想,觉得那种荒废的落魄应该是因为那时候1号剧场没怎么开灯导致的。
真正收拾出来的1号剧场,那是相当的气派。
老板葛宏一声令下,方圆剧院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都忙活起来,方圆剧场在短短一天之内就被收拾得焕然一新。
荒废的落魄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剧院的气派。
灯光全亮,站在舞台上,哪怕台下一个观众都没有,只有在检查座椅,维护设备,打扫角落的工作人员,给人的感觉就和站在其他的小舞台上不一样。
江祺站上舞台感受了一下,这种感觉就像是哪怕前一秒我还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但站上舞台的这一刻我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
聚光灯下,没有什么是比舞台上的人更加闪耀的。
真没见过这场面的冯班主第1次站到舞台上走位的时候,甚至还感叹了一句:“我要是能在这个舞台上演一次主演,那真是祖坟冒青烟,死而无憾呐。”
然后冯青华就给冯班主浇了一盆冷水:“爸,你就别想了,与其指望你还不如指望我。你在3号剧场演出一开始腿都有些打抖,要是真在这儿唱主角,那还不得一开口就破音。”
最后这父子俩差点在1号剧场的舞台上打起来。
1号舞台上的这一点小插曲暂且不提,在这短短几天的功夫,江祺是深刻的领会了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明知出头很难,却还要往娱乐圈这个圈子里挤的俊男美女们。
因为当大明星真的很爽!
这几天的时间,江祺算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了戏团从默默无名到万众瞩目的全过程。
第1天戏团刚到魔都的时候,只有戏曲部的人相对热情,大家还只是单纯的合作的同事关系。
江祺不是说方圆剧院的工作人员捧高踩低,实际上他觉得方圆剧院的工作人员都挺不错。
杨朝歌因为戏曲部经费不足的原因,没有办法安排环境好的酒店,戏团众人只能住小旅馆。但小旅馆的条件好,干净卫生,老板人也热情,这说明杨朝歌在挑旅馆的时候不是随便找了一家价格便宜的就定了,而是经过认真挑选的,是用心且负责的。
方圆剧院戏团的演员们也很热情,在演出还没有开始之前就主动向冯灵等人介绍剧院的情况,介绍附近吃饭的小馆,交流戏曲,是非常不错的同事。
但这只是单纯的同事相处,同事待遇。
现在,冯灵是纯纯的明星待遇,大明星。
酒店换了,换成了剧院边上的知名酒店。一开始还是冯灵和江祺住单间,其他演员双人间挤挤,后面直接所有人都能住单间,冯灵和江祺升级成豪华套房。
酒店早餐不合胃口?
没关系,杨经理亲自为你挑选各色早餐,送餐上门。
盒饭不好吃?
没关系,葛宏联系知名饭店开小灶,定制豪华盒饭。
休息室太小,演出一结束就一堆工作人员挤进去追星怎么办?
换,换大的,换最大的!
追星得排队,得预约,还得限额。
票场场售空,大家都想看《皇女传》,一到演出时间一群工作人员就挤在门边,朱经理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