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灵觉得或许作者的心中早就有结局,只不过作者想要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可是任她如何想象,也想不出一个不以悲剧收尾的结局。
相当于命运坎坷的《再生缘》的作者,汪杏花所属世界《采桑女》的原作者无疑拿的是爽文剧本。
据汪杏花说,在《采桑女》诞生之前,作者本人只不过是一个多年科举一直未曾考取功名,穷得叮当响的穷酸书生,实在是穷得活不下去了就靠换笔名写各种三流话本过活。
后来有一次书生在卖话本的时候,听到两个闲汉议论某地的一个女商人,说那个女商人在丧夫后不安分守己的待在家里教子,反而出来抛头露面做生意,家中的长辈居然也不管教。
这句话被同样来书店买话本的某家小姐听到了,小姐气不过喊家丁来揍人,打着打着居然变成了大型械斗,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
正愁不知道该蹭什么热点写新话本子的书生灵机一动,决定用这个热点话题换马甲写戏本子。
考虑到大家小姐的愤懑,书生琢磨着写达官贵人家的女眷爱看类型的戏本子应该比较赚钱,于是《采桑女》就诞生了。
书生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收获了一大堆粉丝。
唯一可惜的是,在《采桑女》后,书生就没写出过这般惊世骇俗的戏本子。所以有关《采桑女》的来历一直有很多其他版本,许多人觉得以书生的水平压根就写不出《采桑女》,肯定是他捡了别人的佳作谎称是自己的。
因为种种谣传,导致《采桑女》的名声越来越盛,传到汪杏花所在的年代,《采桑女》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永恒的白月光了。
……
二楼包厢里,某位不知名的剧院老板打了个哈欠,四处看了看,找到桌上的二维码,扫码点餐。
“爸,妈,你们饿了没?想吃点啥?呦,江老板这边的餐食够丰盛的,虾饺、叉烧包、黄金糕、小笼包,还有云吞面、盖浇饭,炒菜也有。汉堡炸鸡……哎呀,正好晚上没怎么吃,来个全家桶。”剧院老板当场下单,“爸妈,你们要喝点什么不?”
“饮料种类也挺多的,红茶,绿茶,白茶,黑茶都有,还有柠檬红茶和茉莉绿茶,算了,来瓶可乐。”
老板爸瞥了一眼都40多了还喜欢炸鸡可乐的儿子,身子往后靠了靠,换了个同样舒服的姿势靠在椅背上:“来壶龙井。”
“大晚上的少喝点茶。”老板妈白了一眼老公,扭头看向儿子,“给你爸来壶开水就行,刚刚那个绿豆糕挺不错的,再来一碟。”
老板爸:“……来碟瓜子。”
老板继续下单。
很快,茶点,瓜子,炸鸡,可乐就送进了包厢,服务人员还贴心的送来了几条热毛巾方便擦手。
老板快乐地吃着炸鸡,问:“爸,你说如果我给咱们家剧院也加几间这种包厢,会不会……”
“想都别想。”老板的突发奇想被亲爹无情拒绝,“加包厢,你打算卖多少钱?”
“两千?三千?五千?还是八千?如果小百灵是你剧院里的演员,你想卖多少卖多少,可人家是吗?”
“我都不说小百灵,就这戏,你剧院里有人能写出来吗?”
老板:?
“这戏怎么了吗?”老板不解,“我觉得这戏不行呐,和《皇女传》比差远了。又臭又长还很无聊,小百灵唱得挺好听不假,可是剧情也太平了。不就是做生意那点事,也没啥打戏,一点都不热闹。”
老板爸妈:……
“不懂戏。”老板妈摇头。
“没救了。”老板爸也摇头。
“不过这戏放在现在确实没什么市场。”
“是啊,真是可惜了。要是早七十年……唉。”
发出类似言论的不止这一个包厢。
由于第3幕到第4幕之间的休息时间长,给了观众们充分的上厕所、闲聊和点茶水点心的时间,大家自然也会利用这个时间讨论一下前三幕的剧情。
相较于开剧院,但是可能真的不太懂戏的各剧院老板,坐在一楼的从业人员们无疑是非常懂戏的。
也无疑是非常喜欢的。
被汪平修抓来编故事,满足老板的好奇心和八卦欲的蔡佳敏女士,就非常喜欢采桑女。
蔡佳敏是唱昆曲的,对昆曲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昆曲因为发展的缘故,逐渐演变为被达官显贵们所追求的高雅艺术。
格律严格,文辞古奥典雅,被达官显贵过于追捧的结果就是脱离世俗社会,成为普通老百姓根本就听不太懂的戏曲。
现在的昆曲相对原先来说要好一些,但依旧有非常高的鉴赏门槛。如果说江祺看《采桑女》是能勉强理解但不喜欢,那么他看昆曲可能就是不理解也不喜欢。
看都看不懂,怎么可能喜欢。
蔡佳敏一边非常喜欢《采桑女》,一边又为《采桑女》感到可惜。
好戏,可惜生错了时代。现在戏曲没落,愿意走进戏院看戏的观众已经不多,愿意来看这种戏的观众就更少了。
“要是这出戏能改成昆曲就好了,我也有机会上台唱唱。”蔡佳敏叹了一口气,“师兄,你看殷菲那表情。我听他们说台上唱戏的那个姑娘的艺名是小百灵,她是殷菲的亲戚吗?我猜刚回国,殷菲就疯狂打电话给我让我来这儿看首演,我记得前些年她那位得意弟子登台,她也没有这么积极过。”
蔡佳敏的师兄摇头:“应该不是吧,可能是朋友的晚辈。你是前段时间不在国内,不知道小百灵风头有多盛,全国巡演,场场爆满,前排的VIP票能卖到一两千一张,各大剧院防黄牛跟防贼一样。”
“黄梅戏这种小剧种能出这样一位演员,殷菲卖力宣传也不足为奇。”
“我听说不少剧院都在招收黄梅戏的演员,魔都好几家剧院的《天仙配》都登上大剧场了。我要是黄梅戏的演员啊,肯定在家里放个长生牌给小百灵供着,每天早晚烧几支香拜拜。”
蔡佳敏被师兄开玩笑的言论给逗笑了:“那是,要是咱们昆曲出了这样的演员,我也在家里给她供长生牌,省得我们专业年年招不到学生。”
蔡佳敏的师兄挑眉:“去年又没……”
蔡佳敏摇头:“难啊,每年都希望能有几个好苗子,每年都没有。”
说着,蔡佳敏两眼放光地盯着舞台:“要是小百灵是我的学生,我肯定……”
“别做梦了。”师兄摇摇头,“人家和你都不是一个戏种。”
蔡佳敏只能叹气:“唉,殷菲的命怎么就这么好呢?”
殷菲也觉得她的命好。
虽然,小百灵不是她的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不是她发现的,是她的前同事南宫芳发现的,且最开始向方圆剧院推荐《皇女传》的是杨晴。
但他也是给小百灵背过书的,不然单单靠杨晴一个人的推荐,方圆剧院怎么可能主动发出邀请。
如果不是自己背书,以游乐园这种唱戏环境,小百灵得唱到何年何月才能出……
殷菲打量了一下戏院的装修,戏台的大小,回想了一下刚才的各种设施效果。
好吧,唱戏环境是不错,但游乐园毕竟不是一个正经儿唱戏的地方。在游乐园里唱戏,何年何月才能出……
殷菲又回想了一下从去年开始游乐园上的热搜,和整个过年期间基本上住在热搜上的情况。
好吧,虽然在游乐园里唱戏出头好像也挺容易的,但是。
自己还是为小百灵的扬名出了一份力的!
比不上财大气粗的江老板,才华洋溢什么本子都能写的汪经理,殷菲自诩自己能排第三重要的伯乐。
排名第三也是伯乐。
更不要说自己还近水楼台先得月,先人一步,把好多学生派去剧院当实习生打杂。
之前殷菲派自己手底下天资还不错的学生去戏院当实习生的时候,不少同事还议论说她说收了钱把学生往火坑里推。
游乐园里的戏院能是什么正经地方,这不是坑害学生吗?
现在还有谁说这个话?
大家都想让殷菲帮忙走走关系,把自己的学生送到戏院里来打杂。
不光不要钱,还可以交实习费。
卷,都可以卷。
殷菲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边上最能卷的实习生,杨晴。
1楼的观众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的实力、影响力和职业拿到的邀请函,唯独杨晴是靠关系拿到的邀请函。
大家都是只带了一两天换洗的衣服和基本的生活用品,提着小行李箱过来的。唯独杨晴是带着三个大行李箱,抱着搬家的心来的。
“小杨啊,知道等演出结束了该怎么做吗?”殷菲小声问。
“殷老师,我知道!”杨晴压住声音激动地道,“戏团里的老师们唱戏辛苦了,如果唱完戏还要自己收拾后台打扫卫生的话就太辛苦了。”
“我是实习生,这种活就应该由我抢着干!”
“等戏一结束我就进后台,帮各位老师们干活。小百灵老师喜欢喝花茶,徐老师喜欢喝毛尖,白老师喜欢陈皮煮水,楚老师唱戏前从不吃饭,每次唱完戏都要吃一块巧克力补充热量。”
说着,杨晴拍了拍自己的包:“东西我都带好了,工作证也在包里。”
“殷老师您放心吧,我争取今天晚上就住进员工宿舍!”
殷菲鼓励性地拍拍杨晴的肩:“加油,不是老师我不帮你,实在是现在实习生的名额太难抢了。”
“等今天晚上的演出结束,《采桑女》的名声传出去,别说你这种还在读的学生。就是那些已经毕了业的师兄师姐,登过台的,可能都会想方设法挤破了头要进这里。”
“小杨啊,你别看《采桑女》可能不卖座,等以后在演出的时候可能也不会有《皇女传》那么受欢迎。但这才是真正的好戏啊!”
“《皇女传》可能还会有,但《采桑女》难得。20年后可能大家已经忘了当年《皇女传》的辉煌,但绝对还会有人唱《采桑女》。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知道你能把握其中的利害关系。”
“我知道的,殷老师!”杨晴郑重点头,“我妈说了,如果今天留不下来,就想办法交赞助费让我进去。”
殷菲:……
差点忘了,你也是个家里有点小钱的富二代。
对不起,打扰了。
第533章 心理素质
舞台上的表演还在继续。
采桑女在经历迷茫和抉择后,放弃了在众人看来来之不易的婚事,彻底走上了经商的道路。
族叔骂她糊涂;闺中密友劝她考虑清楚;乡亲们悄悄议论采桑女一定是在外做生意有了相好的不三不四所以不敢嫁人;父亲怨自己病重拖累了女儿的亲事,觉得采桑女不可能好端端放弃一门好亲事,一定是男方嫌弃采桑女年纪太大又曾经抛头露面在外面做生意单方面悔婚。
采桑女没有对纷至沓来的规劝和指责做出任何回应,只是一个人坐在屋中,对着桌椅婉转地唱出了心中所想。
曾经的她,为了父亲,为了弟妹,为了家庭,放弃婚宴,顶着外人的议论和指责艰难学习经商做生意。
被同行陷害过,被官差为难过,被村民欺负过。采桑女艰难度过了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坎儿,为的都是他人。
现在她生意颇有起色,父亲身体好转,弟妹也长大成人,甚至还有同样做桑蚕生意的商户不嫌弃她是一个27岁的老姑娘,愿意求娶,眼看生活就要迎来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采桑女却犹豫了。
她不想要这样幸福美满的结局。
十三、四岁的采桑女一心只想着嫁人后相夫教子,和所有同龄女孩一般过完短暂且平凡的一生。命运将它推向了另一条道路,现在到了拨乱反正的时候,她却不愿意回来了。
父亲的自责,族人的职责,弟妹的不解让采桑女痛苦,但导致她痛苦的事业却让她感到欢欣。
人生何其短暂,她这一生都在为亲人而活,现在她再次走到了命运的交叉路口。这一次她不想为别人而做出选择,她想为自己而做出选择。
采桑女推拒了亲事,带上银钱,准备离开故土,去更遥远的地方闯荡。
临行前,采桑女的亲人和朋友来码头为她送别。
父亲将早已为采桑女准备好的嫁妆塞给她,弟弟送上了自己积攒的几十文铜钱,妹妹为采桑女求了平安符,族叔虽然脸色不好但还是来送别,让采桑女如果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回来,族里也不差她这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子一口饭吃……
在亲友们的送别下,采桑女踏上了离乡的船,真正开启她波澜壮阔的一生。
第四幕,终。
第4幕到第5幕之间有5~7分钟的换场时间,见大幕拉下,包厢里爱吃炸鸡的老板这才觉得舒畅了很多,往椅背上一靠,美滋滋地猛吸一大口已经不冰的冰可乐。
“这样才有意思嘛!”爱吃炸鸡的老板道,“一直在这个又封建又落后的小地方奋斗有什么意思,生意做得再好也逃脱不了一个嫁人的命运。采桑女这边最多算一个原材料生产地,连织女都没多少,靠采桑卖蚕丝能赚多少钱?肯定得卖绸缎才赚钱啊,还一直纠结这个纠结那个,早就该离开这里了,早5年前就该离开了!”
老板妈没好气地瞪了聒噪的儿子一眼:“不懂戏!”
“就是!”老板爸附和,“起承转合你懂不懂?没有前面的铺垫你能觉得这一幕好看吗?采桑女一个靠种田采桑为生的农户家的女儿,你指望她一开始就直接觉醒背井离乡出去做生意?做梦呢?你记得你最开始出去做生意的时候赔了多少钱吗?”
“我记得不光是赔钱,光被骗就骗了7……”
听老爹开始翻自己的旧账,爱吃炸鸡的老板连忙抬手:“停停停,看戏就看戏,爸你说我干什么?我那就是……就是……一点点商业决策上的小失误。”
“呵。”老板爸充满嘲讽的一呵,彻底终结了话题。
等到大幕重新拉开,爱吃炸鸡的老板才突然蹦出一句:“爸,你说这部戏咱们剧院要不要邀请小百灵来巡演啊?”
“我感觉就戏可能不怎么赚钱,这要是把小百灵请过来巡演票卖不出去,咱们剧院就亏大了。都是葛宏这个小子开的好头,分成比给得那么夸张,搞得我们都只能开更夸张的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