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本杀店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剧本杀店开始- 第4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葛宏并没有刻意压低说话的声音,他这番话周围的人基本上都能听见。
  听葛宏这么说,原本对他们聊天内容不在意的旁人也不由得好奇了起来。先前和汪平修聊天的记者们也纷纷凑了过来,好奇地探出脑袋,想要挖一点精彩劲爆的新闻。
  七八岁开始写戏本子,神童啊!
  “老汪,是真的吗?”
  “几岁就开始写,有些夸张了吧。”
  “是不是小时候有这个想法啊,这几年才落实,所以说是写了10多年。”
  “有可能。”
  “这个比较合理。”
  “老汪,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放心,咱们什么关系,我们写报道绝对不给你添油加醋!”
  见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汪平修深吸一口气,将事情的原委娓娓道来。
  只见汪平修一声叹息,露出略带忧伤的神色,眼中满是怀念:“说起来,杏花这孩子也是苦。”
  “她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走了,杏花对她妈妈一点印象都没有。我原先不是经营了一个小戏团嘛,是早些年乡下戏团是个什么光景大家应该也清楚,走村串户的,一年忙忙碌碌下来也就赚几个辛苦钱,勉强糊口。”
  “杏花大小就身体不好,是个药罐子,她爷爷奶奶也不敢让她出门,就把她关在家里。那时候家里穷,也买不起电视,小孩子天天关在家里也不是个事。”
  “我爷爷是个教书先生,家里有不少当年留下来的书,《三字经》什么的。我爸闲来无事就在家里拿这些书给杏花启蒙,这孩子连1+1=2都还不会算呢,就会背三字经了。”
  众人纷纷点头,恍然:“怪不得汪经理这么有才华,原来是从小熏陶的。”
  汪平修接着编:“后来我爸妈去世了,我就把杏花接到身边带。我也不怎么会带孩子,杏花就天天待在戏团里和戏团里的演员相处,这时间长了就喜欢上看戏了。”
  大家懂了:“耳濡目染,怪不得。”
  “说起来,采桑女的故事其实是我们戏团当时的一位拉二胡的伴奏师傅讲给杏花听的。我记得那位师傅姓王,王师傅除了拉二胡,偶尔也会兼职写戏本子,戏本子的写法就是王师傅教给杏花的。”
  又有人懂了:“确实,当时有很多老前辈都会写戏本子,不论好坏,大家总归是愿意琢磨愿意写的。”
  “是啊,现在愿意写的人已经不多了。”
  汪平修战术喝水,留给围观众人讨论的时间,等大家感叹得差不多了才接着说:“所以严格来说,采桑女这个故事,杏花从8岁开始就已经动笔再写了,这也是她写的第1个戏本子。”
  “杏花因为身体不好,在学校里老是受同学欺负,所以实际上也没怎么上学,大部分时间都和戏团成员们在一起。”
  “后来戏团解散,我去外地做生意。杏花那个时候也有十四五岁,身体比小时候好一些,我就让她留在老家上学。”
  “我也是这几天才知道,原来这些年杏花一直没有放弃写采桑女。其实去年这个本子就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只不过有些地方她还不是很满意。这不是正好去年剧院戏团出去巡演嘛,杏花借此机会认识了不少戏曲演员,大家相互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杏花也受了大家的很多帮助,这才完成采桑女。”
  “与其说今天这部戏是杏花十年磨一剑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这么多年来业内的同行帮助杏花一起写出来的。这个戏本子不是杏花一个人的心血,是大家智慧的结晶。”
  “如果不是列位的帮助,杏花也不可能完成《采桑女》的创作。”
  听汪平修这么说,众人纷纷点头。
  “确实,我去年就听赵姐说过这事。”
  “赵姐也帮忙了呀,我是听小曹说的。”
  “好戏啊,好戏!”
  “没想到汪经理这戏曲居然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热爱。”
  “惭愧,真是惭愧。”
  同行们还在感叹,记者们已经开始奋笔疾书,把汪平修拉到一边。
  “老汪,再详细讲讲!”
  “你现在还有那位王师傅的联系方式吗?可不可以约个电话采访?”
  “汪经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继续创作采桑女的?”
  “老汪,明天汪经理有时间吗?我想和她约个独家……”
  “我呸,姓陈的你要不要脸,这么多人在这呢,你约独家,你凭什么约独家?”
  “就是,你的文笔也想越独家?老汪,麻烦给下王师傅的联系方式,我想和他约一个独家采访。”
  “姓楚的,你要不要脸?”
  三言两语之间,记者们已经快打起来了。
  话题的发起者葛宏也很动容。
  葛宏颇为感慨地吃完手上的甜甜圈,吃哽了,又大喝半杯霂草汁把甜甜圈顺下去,眼角泛着不知道是因为感动,还是因为甜甜圈吃哽了导致的泪水。
  “没想到啊,《采桑女》居然有这么一段让人动容的创作故事。”葛宏感叹道。
  “是啊,真没想到。”江祺面无表情地道。
  没想到汪平修的编故事水平又更上一层楼。
  江祺都没有办法判断这个故事是汪平修早就编好的还是现场编的。
  “江老板!”葛宏动容地道,“《采桑女》在魔都的巡演,请务必定在方圆剧院!”
  “去年的《皇女传》还是太仓促了,前期的宣传一直都没有到位。今年《采桑女》的巡演,我们方圆剧院一定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宣传,1号剧院演出,分成待遇不变。”
  “这么好的戏,这么好的故事,就算是不挣钱我也得给它宣传出去!”
  刚刚同样听完故事,正准备给悄咪咪找江祺聊分成比例,看看能不能谈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的其它剧院老板:……
  妈的,葛宏你怎么回事。
  你想卖人情,你私底下偷偷卖,你这么直接说出来,不就显得站在旁边的我很尴尬?
  我这是该听见了还是没听见?
  其它剧院老板挤出一个笑容:“葛老板说的好,这么好的戏,是该好好宣传!”


第535章 真是太可惜了
  一场酒会下来,不知道有多少剧院老板咬碎银牙,恨不得你出麻袋,我出棍子,他出大汉。等葛宏一离开雪村酒馆,就趁着夜黑风高,月色皎洁,雪地洁白,把葛宏套麻袋揍了。
  揍一顿都不解气,得早上起来再套麻袋揍一顿才解气的那种。
  妈的,太不是东西了!
  你葛宏家大业大,魔都那么大的剧院说开就开,还有闲钱养自己的舞团、话剧团、戏团,当然不差那三瓜俩枣的愿意赔本赚吆喝。
  我们不行啊!
  如果这些剧院老板认识当年游乐园装修的时候,被沈老板间接坑了的装修队老板们,双方大概会迅速结下深厚的友谊,一致唾弃葛洪和沈老板。
  呸,行业毒瘤!
  呸呸呸呸呸!
  有葛宏的神助攻,江祺这边的价格自然要好谈很多。
  葛宏的心意江祺笑纳了,但价钱不可能真的这么谈。如果真按先前《皇女传》时期的分成,这些剧院老板必亏钱。
  去年能抢到《皇女传》巡演的剧院,基本上都是各地有名的大剧院,江祺也没必要为了这点蝇头小利让合作伙伴们心里不舒服,结下梁子。
  酒会结束后,江祺第一时间给包括葛宏在内的全部剧院老板发消息,表示大家对《采桑女》的喜欢和对戏团的支持的心意自己收到了。诸位老板如此给《采桑女》面子,自己也不能得寸进尺,得便宜还卖乖占大家便宜,分成比例肯定是要重新谈的。
  有钱大家一起赚,就算是为了艺术做贡献,也不能让自己饿肚子呀。
  在葛宏的助攻下,分成事宜的后续谈论可谓是非常顺利。
  剧院老板们纷纷表示江祺如此大气,自己也不能小家子气,宣传方面肯定拉满,给《采桑女》最高规格的宣传待遇。
  第2天,汪平修正式入职宣传部。
  对于汪平修的入职,宣传部的各位员工们接受良好。
  虽然汪平修是个扬名游乐园的知名人渣,昨天酒会上汪平修亲口讲述的《采桑女》的创作故事也加深了大家对汪平修这个人渣的认识,但宣传部的员工们不在乎。
  宣传部,游乐园最忙的几个部门之一。
  别看游乐园一年到头也举办不了几个活动,似乎没什么要宣传的,王牌园区全都自带流量,但这不代表宣传部的员工可以闲着。
  自带流量,也是要后期维护的。
  娃娃屋、雪村、艺术馆、不可思议魔法学院、戏院、太平镇、玩具剧场,还有正在建设不知何时才能开业的星际主题园区,全都是宣传的重点。
  在游乐园开业之初,江祺是没有想到一个游乐园里可以有这么多值得打广告,宣传,营销,维护的东西的。
  不光江祺没有想到,胡清和沈丽蓉也没有料到。
  因此游乐园最初的部门设置非常的精简。
  宣传部需要负责的事情很多。
  活动策划、广告营销、员工内部活动、新园区新项目的宣传、就连公众号上的推文都由宣传部负责。
  宣传部忙不过来就推给运营部门。
  游乐园的宣传部可谓是广告部、企划部、品牌部等一系列部门的大融合大杂烩。
  宣传部底下可以有非常多个细分的小组,每个小组其实都是一个单独的部门。在员工食堂里,一个宣传部的员工和其他部门的员工聊天的时候,一定不会说自己是宣传部的,会直接说自己是哪个组的。
  游乐园发展至今,宣传部从十几个人的小部门,壮大成如今有9个组的大团队,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新晋员工,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有成员,因为承受不住压力,或者种种原因调走或者辞职。
  人事变动,在宣传部里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汪平修的到来,除了为宣传部的员工们在吃饭的时候增加一些谈资外,并没有改变什么。
  毕竟宣传部的大多数人和戏院都没什么交集,很多员工只认识冯灵,不认识汪杏花。一个自己都不认识的其他部门的经理的人渣爹,确实不值得过分关注。
  最多在汪平修路过自己工位的时候,抬眼多看两眼,在心里感叹一下,这个人渣长得还挺人模人样的,啧啧啧。
  3月8日下午2点,汪平修抱着汪杏花帮他写好的报告去江祺办公室汇报工作。
  入职新部门第1天,汪平修打扮得非常正式。黑色西装外套,白色衬衣内搭,再配上一条深色领带,颇有成功人士的味道。
  成功人士将闺女代写的报告递给江祺。
  江祺接过报告看了两页,就知道这个报告肯定是汪杏花代写的。
  这也可以理解,汪平修才刚来一个星期,一来就搞谍报工作,手机都还没玩明白就开始在微博上扒人家小号了,哪有时间学习怎么写报告。
  从汪杏花常年帮亲爹代写引战文章这件事可以看出来,汪平修大概率不善文墨,一手歪歪扭扭的丑字也能证明汪平修平时不怎么写东西。
  就是不知道汪杏花帮亲爹代写报告收不收钱。
  江祺合上报告,问:“我听说蔡佳敏直接定了半个月的雪村19号木屋。”
  雪村的19号木屋是小户型,两层小楼,价格比个位数木屋要便宜一些。现在是初春,雪村木屋的价格普遍便宜,一个晚上只要4k-5k。
  一口气定半个月,也要大几万。
  蔡佳敏是昆曲顶流,江祺见她昨天晚上对汪杏花如此有兴趣,本想让汪杏花和蔡佳敏多套些近乎,看看能不能帮忙宣传,送些礼能不能大力宣传。
  没成想江祺这边还没开始送礼,蔡佳敏那边就给江祺花钱了。
  一个招呼没打,连夜在网上全款定了半个月,江祺这边想卖人情退款都不知道该怎么退。
  汪平修一看江祺的状态,就知道江祺现在想聊的不是正式的工作,而是有趣的八卦,连忙切换状态。
  “是这样的,不光一口气定了半个月的木屋,还一口气包了半个月的戏院包厢。”
  “所以……她这是想留在戏院里,一口气看半个月的《采桑女》?”江祺猜测。
  “不是。”汪平修摇头,“除了蔡老板外,其实还有一些邀请来的客人订了雪村的房间。他们定的时间都不算长,短则一两天,长则三五天,这才是想留在游乐园里看《采桑女》的正常状态。”
  “一出好戏,连看个几天足以过瘾。一口气看上半个月的豪客,有,但不多,蔡老板显然不属于这类人。”
  听汪平修这么说,江祺更好奇了:“那她是为什么?”
  “她有求于杏花。”汪平修道。
  江祺:“……她认真的?”
  汪平修郑重点头:“显然是的,昨天晚上我编的故事反响不错,但可能用在蔡老板身上有些弄巧成拙。”
  “蔡老板在知道所谓的采桑女创作历程后,更加坚信杏花是能写出她想要的昆曲戏本子的人。”
  “今天一大清早,蔡老板就去戏院了,现在估计还在戏院里‘交流’呢。”
  “什么?!”江祺大惊,这么精彩的事情居然没有人通知自己,江茶是……
  哦,他忘了,第6次会议临近,江茶这几天天天出外差,出去跟踪报道去了。
  唉,损失一员听八卦大将啊!
  “走,去戏院看看。”江祺起身,还不忘带上报告,“边走边和我说其他人的情况,现在确定愿意帮《采桑女》宣传的人有多少?宣传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汪平修瞬间切换回工作状态,紧随其后,跟在江祺后面边走边汇报。
  路上,有一些只闻汪平修其名,但不见其人的员工看见汪平修跟在江祺后面汇报工作,还以为他是哪个部门新来的高管,颇为惊奇,连忙向同事们宣传这个八卦。
  咱们游乐园有个新来的高管,特卷,跟在老板后面都不忘汇报工作!
  戏院里,买了便宜茶票,进来喝茶看戏的观众们都已经入座了。
  正月十五之后戏院就重新开业了,晚上唱大戏,下午卖茶票。茶票还是老价钱,晚上大戏的戏票涨了30块钱,也不贵。
  和先前巡演时的票价比起来,游乐园的戏票还是一如既往的物美价廉。
  重新装修之后戏院面积扩大,戏台也分为了大戏台和小戏台。下午唱小戏台,晚上唱大戏,为了图方便,采桑女的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