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警探长-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茶城作为国内的边境城市之一,南邻景纳市,东南邻老挝和越南,森林密布,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这里与天华市不同,森林公安在这个地方的地位很高,也很常见。
  与周队对接的是这边刑侦支队的同志,大家简单交流了一下,明白了问题的情况。
  2011年是国家二代身份证更换的重要年份,2010年人口大普查之后,茶城就一直在推进这项工作,但是却远不如天华市这类地区推进容易,原因就在于地形复杂、民族众多、道路不畅。
  就在两个月以前,茶城的大饵自治县某地发生了泥石流自然灾害,虽然没什么大的人员伤亡,但是却严重影响了交通。每年六月到九月是这里的雨季,两个月之前的这场雨持续时间过长,雨量还不小,大饵自治县倒是能与外界通行,但是下辖的几个地区就不行了,基本上对外断了联系。
  其中,李某的父母就在这些地区其中的一个。
  既然目前交通已经有所恢复,事不宜迟,周队从租车行租了一辆长城的SUV,一天80块钱,去宾馆取消了住房,带上东西,买了一份最全的茶城地图,就奔向大饵自治县。
  这一路上没有高速,而且路途遥远,周林武和魏子翔换着开了三四个小时,才到达大饵自治县,一路上悬崖峭壁,四五次见到小塌方导致的石头堆土堆,以及正在清理路面的装载机和铲车,谁也没有睡觉的心思,都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下午时分到了大饵自治县。
  这里是边境,没有想象中的落魄,这里的服务业和市场还是很热闹的,四人去了趟当地的公安局了解了情况,接着吃了点当地的特色炖鸡,天色就暗了下来。要去的地区,距离县城可不近,开车一个小时,接着转牛车一个小时或者步行三个小时。据说摩托车也能上去,但是敢骑的不多。这还不是到村里,勉强算是镇吧。而真正到目的地,只有牛马等牲畜以及人的双腿可以走上去,机动车基本上都没戏。
  晚上大家早早就休息了,第二天早上六点出发,七点多就到了汽车的终点。这里有一片平地,大约有几百平米的样子,停着两辆老旧的中巴车、几辆国产或者进口的越野车,还有十几辆摩托车。
  再好的越野车到了这里,也只能望路生叹,这根本不是路况好不好的问题,最窄的地方路只有1米左右宽,啥越野车有办法?
  白松这算是时隔十几年,再次看到了牛车。
  他小的时候,在村里长大,那时候村里就有这种牛车,一辆可以拉三四个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赶牛的。
  几个当地老哥过来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问四人要不要坐摩托车进去,四十分钟就能到,被周队婉拒了,这地方太快了也不放心。这里山路太难走,牛车最多只能拉两个人,四人等了近半个小时,才等到两辆牛车,一人一次五块钱,四个人20块钱就能拉进去。
  颠簸了整整一个半小时,才终于进入了镇上,与其说是镇,也就一两百户人家,三两家小商店,镇上铺着石头路,来来往往的只有人、牲畜以及摩托车。
  这一路,屁股都要颠烂了,一路上和牛车的主人聊天,才知道,几人要去寻找的村子,从镇上出发,还有走上六七个小时才能到,这条路牛车也走不了,当地人主要是骑马,有一段路还是传说中的茶马古道。差不多要骑三四个小时,这种地方马需要休息,而且马走路的速度根本也不够快。
  镇上有很差的GPRS的信号,周大队在断断续续的信号中,和马支队反映了这个情况,最终还是决定租赁马匹和向导前往村子。一旦离开镇子,信号是保证一点都不会有,水电也就不用想了。
  四人去了这里的警务室,锁门没人,只留了一个电话,这会却没有电话信号,怎么也打不出去。无奈之下,根据老乡的指示,找到了当地的邮局点。
  到了这里,四人发现了重要线索。这里的邮政员老马,平均20天左右去一趟那个村子,由于前一段时间路毁了一部分,刚刚修复的差不多,已经有两个月没去了。但是老马每隔几个月,都会收到县里的邮件和汇款,他就会去那个村子,把汇款送到一户人家手里,四人一合计,这大概率是李某通过他人给父母汇款。
  最关键的是,前几天还收到了一笔汇款,2000元。老马正打算这明天早上去送一趟。
  2011年这会儿火车刚刚开始推行实名制,银行汇款的实名制虽然更早,但是一代身份证的实名做的还是远远不行,说白了就是塑料壳包着纸,因而这汇款单上面的名字“王芳”应该也不是真名。


第三十章 森林警察
  老马前往那个村子,一般都是早早的就出发了,然后赶着晚上之前回来。这会儿已经十点多了,现在出发,回来就天黑了。这些地方的夜晚,可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安全,就连老马,这么多年了,也是一直带着一些防身的药和一把刀。
  现在做什么?回到自治县,重新查一下汇款的情况?这当然没什么必要。
  周林武和老马商量了一下,打算以加酬劳的方式让老马跟着走一趟,老马拒绝了,他是一个很负责的邮政员,不可能收周队的钱,也不打算变更他的行程安排。但是老马还是给周队介绍了一个当地的小伙子,可以做向导,一天50元钱。
  周队对老马很信任,就同意了。
  公务员出差是有补贴标准的,一般情况下,他们四人都是坐火车,但是情况特殊,比如这次案子急、路途远可以申请坐飞机。除此之外,还有每天固定的餐补和住宿补贴。这些钱基本上刚好够紧着点花,而且,租车这样的费用是不给报销的。好在这边的物价确实很低,住宿费都是几十元这样子,吃饭也很便宜,因而每个人估计能富余几百元,这些钱就用于租车和现在租马、雇向导这种情况了。
  滇马是一种耐力不错、身材矮小、负重尚可的南方马,用于赛道基本上能赔的裤子都剩不下,但是踏实肯干、皮糙肉厚,是这里交通和运输的主力。最主要的就是,这种体重只有六七百斤,身高不到1。6米的马极为温顺,速度不快,四人都是新手照样可以骑。
  老马介绍的当地的小伙子是个少数民族人,汉族名叫马志远。不得不说,这里的当地人起汉族名的时候,姓马的倒是很多。
  小马今年二十四岁,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这边做点小生意,同时也当向导,汉族说的还算不错。
  由于当年战争的原因,很多附近的村庄都是当年避难的人所留,汉族很多,白松他们要去的村子,就是汉族人居住为主。
  简单的见了小马,马志远的意思是早点吃点午饭就出发,晚上住在村子里,他在那边有认识的村民,可以在村民家借宿一夜。
  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周队并不想再耽误一天的时间。
  马志远这次去,带了八匹马,其中两匹马还带了货物,六匹马用于骑行,虽然只有五人,但是还是多带了一匹。四人也都有自己的背包,带了一些昨晚在县里准备的食物和森林药品,都穿着长袖长裤,饱餐一顿,周队又找了个有信号的地方,给支队打了个电话,就出发了。
  一路上,并不像之前想的那样廖无人烟、地面泥泞,而更像是由压过的路面和石板路组成,而且走一段距离就会看到几匹马或者人。
  骑马比起坐牛车,要颠簸的轻一点,但是还是腰酸背痛,不熟悉马性的四人在过一些狭窄路段的时候简直都要吓死了,只能听小马的话,压低身体,让马自己走着通过。
  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马队在一片空闲的地方休整一下。
  这一路走到一半,还算是非常顺利,但人和马都很累,需要休息一下。两个小时了,之前骑马的新鲜劲早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大腿两侧生疼以及腰酸背痛。
  正休息着,前面的路传来喊闹声,声音由远及近,一分钟后,一行三人三马从小路里走了出来。
  两名警察,一名嫌疑人。
  估计全国各地,也只有这地方有这种特色了,抓人配马,而且警察没办法和嫌疑人共骑一匹马,因为滇马实在不够大。嫌疑人带着手铐,双手握着缰绳,马技明显比白松等人高超很多,手被铐住依然能够骑的平稳。两名警察一前一后,把嫌疑人骑的马夹在中间,后面的民警还在嫌疑人的马上绑了绳子,不给他逃脱的机会。
  前后两匹马上,马屁股两侧各绑了两个笼子,有两个是空的,剩下两个盖着布,看样子里面有什么东西。
  警察看到这里有五人,也是紧张了一下,接着看到了马志远,就安心了起来。这个附近的村民和居民太少了,少到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差不多认识。天天在这附近跑来跑去做生意的小马他俩自然认识。
  “刘哥、孙哥,又抓到偷猎的了吗?”马志远主动去打了招呼。
  “嗯。”被唤作孙哥的警察点了点头,没有多说,这里有外人,他不想节外生枝。
  周队一个人走向前,拿出自己的警官证给刘警官看了一下,并简单说明了来意。孙警官看了这个情况,居然是同行,天底下警察是一家人,自己人当然放心,再说白松他们四人一看就有一种警察那种气质,他和被唤作刘哥的警察一起下了马,跟大家打起了招呼,互相递了烟。
  这一块休息的地方没什么草木,只要踩灭了烟头就没啥隐患,几人抽着烟,话就更近了,聊了起来。
  孙毅是这片地方的警务室民警,刘天华是辅警,他们俩还都不是常见的治安派出所的警务室警察,而是森林公安的警务室人员,今天追一个偷猎的人员,早早出发,这会儿已经是要回来了。
  “这小子,不学好,从小就不干啥正经玩意。”孙毅把偷猎的小伙子也从马上拖了下来:“你这小子,你当着这么警察、前辈的面,我再说你几句,你这次抓这两个动物,在这卖也就卖个千八百的,能进去好几年,你值得吗你!”
  被抓的小伙子头压的很低,他是和马志远一批长大的孩子,他比马志远还大一岁,在一起上的初中,彼此都熟悉,犯了事被马志远看到,他更难受了。
  “让你们笑话了。”孙毅转身对周队说:“我们这边人少,不比大城市,有时候抓来抓去,就是这几拨人,不知悔改的傻小子,啥时候挨枪子了算是结束了。”
  “都一样,我们那边也是。在押人员的培训,任重而道远啊。”周队感慨道。


第三十一章 意料之外
  这会儿是下午两点,大家也都不是很急,就又抽了一轮烟,继续聊了聊。毕竟孙毅等人对这片地方十分熟悉,孙毅告诉周队,要是去了村子里没地方安排,提他的名字,就一定有好几户可以借宿,周队感谢连连。
  因为好奇,四人还看了一下,两个笼子里的小动物,是两只鸟。一只是白色毛发的猫头鹰,另一种看样子也像猫头鹰,但是头有点像。。。
  有点像一只猴子。。。
  “这个,是猴头鹰?”白松吐槽道。
  “哈哈,小兄弟你差点说对了,这个叫猴面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只翼展打开有足足50厘米,属于成年猴面鹰了,被这小子抓的时候受了点伤,我们回去给他治疗好再放生。”孙毅看着猴面鹰的目光略显柔和,铁汉柔情,这也算是一种阐述了。
  “对了。”白松突然想到了什么:“孙师傅,问您一下,咱们这里,有人抓野生穿山甲吗?”
  “穿山甲?怎么问这个?”孙师傅想了一下:“有,这片森林里就有。而且有马来穿山甲、印度穿山甲、中华穿山甲等几个不同的品种,这也是我听当地居民说的,具体的,我就看到过一次马来穿山甲,还是走私过来的。”
  “嗯,没事,我就是问问,我曾经在天华市发现了一只这东西,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流出来的。”白松说道。
  “哦?中华穿山甲吗?那可真的不多见了,我估计,按照某些地方这个吃法,用不了十年,中华穿山甲就算不灭绝,也基本上功能性灭绝了。唉。。。“孙毅叹了口气,利益熏心,天底下警察再多,也拦不住逐利的人群啊。
  ”这么惨。“周队等人也唏嘘,要说他们办的案子确实也很多,但是这方面的却没法和森警比。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吧。“孙毅提到这个有些伤感:”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国宝,也是我们现在保护最好的大熊猫,曾经的活动区域有多大吗?在几十万年前,他们的活动区域曾经北至华北平原、东至胡建、南至越南、西至横断山。而现在,仅仅是秦岭到凉山山系,占着全国三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上还算是大熊猫生活区。这片近几十年无数人努力才建起来的保护区里,栖息着上万的野生动植物。估计过些年会建立真正的国家保护区吧。这么多年,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有不少在和盗猎的斗争中牺牲,身死荒漠,才勉强有了今天。”
  孙毅又瞪了盗猎的小子一眼:“这次出来,你要是还干这个,你看我不先把你扔回你们部族,让你们族里的老人把你腿打断了!”
  聊完,大家也都休息的差不多了,大家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上路。天下公安是一家,有了联系方式,就更没了距离。
  马志远带着四人,在一个路过的村子里卸了一点货物,下午五点,到达了村子。
  这是一个汉族村落,一共有七八十户人家,房子基本上都是很老旧的房子,以木质和土灰为主,村子里的路也仅能过马,这里的人们世代以耕作为生,近些年才有人出去打工。马志远带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这里需要的东西,在这里马志远可是很受欢迎的,除了以钱作为交易方式,他还支持以物换物。而这里,也是重要的普洱茶产区,别看偏远,品质可是相当不错的。
  几番打听,终于找到了李某的家。这是一家看着不错的房子,虽然依然是土墙木质结构,但是依然看着很新,与周围的房子能形成明显对比。
  马志远带着四个外人来到村子,村里的人也见怪不怪了。这几年,国内兴起了徒步、穿越、探险的热潮,这些偏远的村落依然有极客们来追寻,事实上越是偏远,越有人想去。
  这一户人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