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警探长-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侦查办案方面,白松可以说没有父亲水平高,但是这个案子他肯定是比白玉龙了解的更多。
  无论是临时起意去抓黄毛还是之后的所有事,白松在脑海里已经仔细分析了几十遍,即便他再笨,也肯定了一个答案…………这个事故一定是巧合。
  如果排除掉这些问题,白玉龙却还要在这么多领导和同事面前,问出这个话来,那真相只有一个…………父亲对他的安危表现出了额外的担忧。
  白玉龙当过这么多年警察,刑警是啥工作他最清楚不过,不至于因为儿子一次受重伤,就担心成这个样子,按照这里理论来分析,那就是白玉龙有其他事情,担心儿子被报复。
  也就是说,白玉龙因为自己的原因,对儿子有了额外的担心。
  白松拿着笔和本子,通过逻辑分析,最终得出了一个足以自洽的理论。
  白玉龙当初转换工作肯定是有别的原因,而且可能是这件事亦或者是其他事情,使得白玉龙有了一个仇人、而且这个仇人与白家的关系是不可调和的。
  也正因为如此,白松当初找工作的时候,白玉龙才会推荐他去外地,并且这么着急给儿子把房子给买好了。
  白松心中有了些许计较。。。
  其实关于父亲的事情,尤其是换工作的事情白松早就想了解了。。。
  等这次再回家,是时候了解一下这件事情的始末了。
  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中,白松也知道这种事过去这么多年,早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目前考虑的还是如何做好接下来的工作。
  大机关啊。。。会如何呢?


第三百零六章 260亿
  经侦总队不在市局大院,而是位于天北区,地点还挺偏僻的,白松提前做好了工作,知道在什么地方。
  4月15日早,白松开车到了目的地附近。
  经侦总队这里,附近有个废弃的工厂,还有几片平房,这里距离市区有点距离,白松上班要开车半个多小时,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堵车、有足够的地方停车。
  总队的院门并不大,不像一般的分局大门那么恢弘,门口围了七八个百姓,附近几家饭店、超市也没什么人。如果不看门口的牌匾,这里更像是一个镇政府。
  大门的正对面,并排着六七家律师事务所,即便是白松这种对律师行业没啥了解的人,也听过其中三家律所的名字,这都是天华市最有名的刑事案件辩护所,早早的都开了门。
  白松把车开到大门口,出示了一下证件,说明了来意,顺利的进了大院。
  停车和保安聊天的时候,白松听到门口的这几个人,应该是来询问案件进展的,几个老太太的钱投资之后全没了。
  这种事真的太多了。。。
  来这种地方,白松显得格外低调,这里彻底是人不生地不熟,白松进了院以后,看到院子很大,粗略估计足够二百辆车停放,现在已经停了一半的地方,他就刻意把车子停到了比较偏的地方,尽量不占用别人常用的车位。
  白松的车子挺破的,但是洗的很干净,停好车,白松突然发现了一个事情。刚刚停车的时候就感觉有问题,仔细一看,这周围的车子,好像不太对劲啊。。。
  附近至少有十几辆车子,每一辆都蒙着厚厚的灰,最起码也有几个月甚至几年没人动过了,有的车子已经盖上了布,还有的就那么摆在那里。
  但是即便是被蒙住的车,还是让人一眼就看出来车子的品牌,车子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太过于明显了。
  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迈巴赫。。。
  整个一豪车集中营,这里的车子随便的一辆,车子的购置税,都能买白松的车子十辆以上,就这么停在这里。
  涉案物品?
  也只能有这么一个可能了,这些平日里很难见到的车辆,就静静地在这里宝珠蒙尘,只能怪他们跟错了主人,任这是什么豪车,这么放下去,也废了一半了。
  跟这些车子一比,自己那也能叫车?
  白松无语了,围着几辆车转了转,欣赏了一番,好吧。。。真的该换车了。。。
  停好车子,才八点钟左右,陆陆续续地有车子开了进来,白松直接拨通了曹支队的电话。
  “白队是吧?你直接来404会议室吧,八点半就有会,你过来跟大家熟悉一下。”听声音,曹支队估计有50多岁了,但还是挺随和的。
  这里有三栋楼,但是只有一个是高楼,白松很快的就到了曹支队说的屋子,这是个会议室,但是与一般的会议室不同,这里面至少摆着七八个大柜子,每个都是满满当当的。
  这种柜子堪比三队档案室里文件柜,也就是说,单单这个会议室里面的案卷,就能比得上三队档案室的一半的数量。
  白松算是第一个来的,想了想,坐在了第二排,主要是后面的桌子上都是案卷,初来咋到,乱翻别人的东西不仅不礼貌,而且违反纪律。
  很快的,一个五十多岁身穿白衬衣的警官推门进来,应该就是秦支队所说的曹支队了。
  曹支队看着大约55岁左右,头发很短,微胖,让人看着就很容易有好感。
  在学校的时候,白松一天到晚总能看到白衬,而刑侦支队的院里却一个都没有,此时突然看到里面穿白衬衣的警官,白松连忙敬了个礼。
  曹支队回了个礼,随即摆摆手:“别客气,坐,一会儿八点半才会来人,你在这边等会儿,等开完会,我找俩小孩带你转转,了解一下这边的情况。
  之前通电话的时候感觉你很年轻,但是看你比我想象的还年轻,白队这应该不太到30岁吧?”
  “额,曹支队,我再有半个月,就23岁了。”白松心道自己看着这么老了吗。。。
  “23岁?23岁就现职副科了啊?英雄出少年,不错不错,咱们这边的案子,就是需要年轻人,看来你们那边的小秦还算是不错,知道给我们来点精兵强将。”曹支队着重地读了一下“精兵强将”四个字。
  “曹支队您过誉了,我来就是学习的。”白松客气的说道。
  “嗯,行,那就一会儿跟着大家好好学学。”曹支队点了点头,示意白松坐着等会儿,接着就出去了。
  嗯?不按套路出牌啊,不应该互相客气一下吗?
  白松发现,他刚刚提到自己的年龄的时候,曹支队的态度一下子就发生了变化,白松有些疑惑,想了想,大体知道了什么原因,这怕不是把自己当成官二代来镀金的吧?
  想到这里,要是别人可能会有些郁闷,但是白松不悲反喜。这样的领导才是最适合带着大家干活的,而不是那种一上来就打听你的出身啊、家庭啊那种。。。
  市局的同志好像都非常守时,8点20分的时候,这里还一个人都没有,而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屋里陆陆续续的进来20多个人,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大家都挺安静,看到白松也就是多看了一眼,没什么别的变化。
  8点25分,曹支队和另外两个领导进了屋子,没有任何开始的话,介绍了一番白松,立刻就开始讲起了案子。
  这个专案组,叫做”笛卡金融专案组”,是针对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成立的专案组,这整个会议室里的所有案卷,全部是这一个案子的一部分。
  没错,这只是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仓库的案卷,包括了大量的数据和电子数据。
  专案组不仅有在场的这些人组成,前段时间有几十个银行的工作人员被调到了这里,现场配合经侦总队办案。
  目前案子已经进入了中期,人员基本上也都抓了,经初步查实,涉案金额,超过260亿。


第三百零七章 初步了解
  这就是赵队说的涉案金额非常大?这也着实是大的没边了吧。
  怪不得在场的各位警官都如此淡定沉稳,在这个案子下洗礼这么久,任谁都会成熟许多。
  屋子里的人,一半左右的人是从各个分局借调过来的精兵强将,现在案子已经进入了中期,最早的时候,专案组成员超过150人。现在逐渐裁撤、轮换,依然有四五十人之多。
  这种案子,很多人做的就是最基础的工作,不需要对整个案子都有了解。比如说,取笔录、调取银行证据、整理证据和流水信息等等,都是一些很辛苦的基础工作,一天忙上十四五个小时算是家常便饭。
  曹支队等人没有单独顾及白松的情况,还是继续着案子的进展过程,目前案件的难点,还是在梳理线索,把证据链继续完善补充,因为涉及的东西太多,待定罪量刑的时候,一份证据都不能少。
  白松学习司法考试的时候,曾经听说过一个案例。
  某船厂受某国公司雇佣生产一艘数万吨的大型游轮,技术很先进。这个船厂的生产能力很强,按照委托方的技术要求和图纸,如期交付了这艘游轮。
  数年后,该船厂自主生产销售了一种游轮,从头到尾与之前的都有些非常相视,行事风格颇有某皮尺汽车大厂的风格。
  后来这个委托方一看,这不是抄袭吗?立刻申请知识产权诉讼,认为该船厂侵犯了这个委托方的专利。
  然而,这是一艘数万吨的游轮!
  光图纸,就拉了整整五辆卡车。
  白松作为一名警察,都立志成为一个知识比较丰富的人,那么法官呢?法官自然也都是博学之辈,但是遇到这个事情还是捉襟见肘。
  当然,我们丝毫不怀疑,这个海事法院(注1)的数名法官组成的合议庭很专业,也相信这个案子找到的几个专家辅助人是行业专家,但是。。。
  五卡车的先进图纸,数以百吨重的书籍、图画、文字和大量的电子资料。。。
  如果你是法官,怎么办?
  。。。
  而这个案子,因为涉及重大刑事犯罪,那么就不能轻易地搞糊涂账,把整个案子的脉络整理清楚,是必然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很多人都说,为什么,政府不管呢?
  这个问题展开了说,就很复杂了,毕竟金融这种东西,有时候确实是需要更自由的市场。
  但是,根源还是在于,很多有了一点存款的人,他对于自己的金钱,支配能力低的吓人。尤其是很多年龄稍大,父辈一直过苦日子,自己又攒了一点钱的人。
  从未支配过金钱,逐渐的有了积蓄之后,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钱放银行里?似乎跟不上通货膨胀。
  买房?又不太够。
  买车?不行啊,不能随便花了,要攒着。
  投资?
  那好吧,怎么投资?
  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投资公司宣传:
  “银行的理财许诺4%的利息太低了,门口的金融产品,稳定可靠,利息9%,后面有如何如何的国家大部门给许诺稳定。。。“
  “咱们的理财产品,紧跟时代,投资西亚、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
  “是,我们的产品有风险,但是您可是第一批的会员,前面的吃肉啊。。。”
  总之,各种许诺又不要钱,很多人都:10万进去,12万出来;再拿3万,15万进去,18万出来;再拿12万,30万进去,一分钱出不来了。。。
  而这个笛卡金融,利息稍微低一些,因而资金链的长度可以存续更长一点,然后就成了这么庞大的一个问题。
  可惜了笛卡尔这么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现如今被人当成了骗钱的名号了。
  白松有点跟不上这个会议的节奏,他手头也没有案卷,只能拿着本子记了不少东西,大体了解了一下这些情况。
  可能是白松从头到尾一直在记笔记的缘故,会后,曹支队还是安排了一个人,带着白松去找了个宿舍。而且最关键的就是,白松被编入了这个专案组,可以自由地翻看整个案子的材料。
  这个宿舍是双人宿舍,两张独立的单人床、两个柜子和两套办公桌。舍友白松还没见到,估计也是个副职领导。
  案子该抓的人都抓的差不多了,案子的密级下调了一次,白松签了保密协议,整个案子的所有材料都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翻阅。
  对于案子的情况,有证据册。案子的专案内勤是经侦总队的一个副大队长,叫王威,今年34岁,从案子的开始到现在一直跟进这个案子。
  看得出来,曹支队看到白松的年龄,似乎不太想把案子交给白松做什么,对他没有进行任何安排,白松也懂原因,收拾好了住处之后,主动去找了王威。
  王威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见白松敲门进来,连忙起身,倒了杯茶。
  “王队您好,我是九河分局新来的,过来找你了解一下案件的情况。”白松也不知道王威是个什么样的人,直接表明了来意。
  “哦,刚刚开会时见你了,白队长是吧,别客气,这里有证据册的复印件,你拿一份去看一下,基本上案件的脉络都在这里,看完记得还回来。”王威说话不偏不倚,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个盒子。
  一套复印件还需要归还啊,白松有点不太喜欢这种被限制的感觉,但是还是接过了盒子。
  “哪个是证据册?”白松看到盒子里一共六本卷,问道。
  “都是。”王威接着拿出一个收发文簿,“麻烦签个字,复印件有点多,也只复印了四五套,别弄丢了。”
  “好,没问题。”白松看着屋子里的材料,表示了同意,签完字就回了宿舍。
  这个盒子,掂量着有三四斤重,这里面装着的,是整个案件目前为止的证据册和案件简介,基本上都是王威整理复印的东西,记录着这案子的始末。
  注1:海事法院,审理海事和海商案件的专门法院,级别为中级人民法院配置。上诉法院为对应的省高院。


第三百零八章 冷落
  翻开这个案子的证据册,白松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
  可能是案子刚刚走到中期、案子又太过于复杂,这些证据册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如果是外行,根本完全看不懂。
  不过好在,白松这段时间,至少整理和阅览了上千本案卷,有的案卷摆的顺序不对,从中间来说阅卷对他来说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个案子再复杂,也是殊途同归。
  硬着头皮,一点一点地翻着、啃了两个多小时,面前算是能看明白一点了。
  初步统计,这个案件的被害人遍布全国,超过3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