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警探长- 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事故,是天华市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事故,也是白松真正第一次经历过的超大事故。
  历史很容易被人遗忘,白松9岁那年,发生在他老家烟威市大牟区的某岛旁的大舜号海难,死亡290人,比天华港事故死亡人数还要多,几乎都没人记得了。
  但是这次事故,白松这辈子也忘不掉。
  他打算把这个事情写到他们要写的教材里,专门加入一个小节:“大型变动现场的痕迹采集方案。”
  。。。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九月过得比想象的要快得多,9月13日,现场清理完毕,接下来就是各种学习、警示教育和资料整理。眼见着就到了尾声。
  忙了一个多月,白松都没想过时间会这么快,港口的事情逐渐地得到解决。
  港口已经开始了复工复产,赵晗也已经在新的岗位上开始了工作。
  除了几位重伤的消防员会躺在并可能长期躺在上京的某个无菌病房内,其他的创伤都已经开始逐渐恢复。
  市局开始轮番休假整休了,一个多月来,谁也没有休息过。
  白松回到了九河桥派出所,和师傅孙唐等人坐着聊天。
  他看起来比谁都坚强,从这个事情发生,他受伤救人,一直到今天,没有人觉得白松会撑不住,但是他其实也不过是25岁而已。
  他不想给父母报忧,也不能和其他人表现出来,思来想去,还是回了他最开始来的地方。
  虽然他去九河桥派出所之前,在巡警那边还培训过几个月,但是这个所才算是他真正开始的地方。
  派出所有些变化,许久未来,各个组也进行了调整,有人退休,有人去了别的单位,也有新人来。
  “坐。”孙唐看着自己的徒弟,笑眯眯地说道。
  “师父。”白松给师父倒上茶。
  今天孙唐不值班,难得的不忙。
  “最近怎么有空来看我了?”孙唐喝了口茶,点了点头,徒弟倒的茶就是香。
  “天华港那边的事情结束了。”白松叹了口气。
  “我听说了。”孙唐道:“听说你伤好了之后也一直在忙那边的事情。”
  “您这么关注我吗?”白松有些惊喜。
  孙唐没搭理白松这句话。
  “还记得我师父给我留下的本子吗?”孙唐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盒子。
  “记得。”白松起身,看着孙唐拿出来的本子,又接着坐了下来。
  “新港支队的赵旭刚我不认识,但是之前消防部门的平绍军我是认识的,还一起喝过酒。”孙唐轻叹了一口气:“你不是总问我,为啥爱喝酒吗?”
  “因为您有心事?”白松小心翼翼地问道。
  “不是。”孙唐摇了摇头。
  “因为曾经的故人爱喝酒?”白松再次问道。
  “也不是。”
  “那是?”白松也不知道该怎么猜了。
  “因为我爱喝酒啊。”孙唐笑眯眯地道:“等我退了休,岁数大一点,我就戒了。现在就这么一个爱好,我可不想亏着自己。”
  白松皱了皱眉,他知道师父在偷换概念,但是却不知该怎么反驳。
  “哪有您说的那么惨,又不是喝一天少一天。”白松还是想明白了,师父说的不对。
  “看来你还没糊涂。”孙唐始终都是保持着淡淡的微笑:“行吧,我听你的,以后还真的少喝点了。”
  “师父。。。”白松有些无奈,这话题怎么回事啊,他明明不是在聊喝酒的事情。
  “哦?难道你来不是为了劝我少喝酒的事情?”孙唐问道。
  白松明白了,师父是在装糊涂。
  不过,看着师父装糊涂,他好像瞬间开解了什么。
  有些事,还真的是没有话能解开,所以,便没有解药。
  孙唐能教给白松的,也就是这个了。
  。。。
  (注1,别传谣别信谣,死亡人数是准确的。别相信网上动辄死了几百人之类的,每个牺牲消防人员都上了烈士名单,怎么可能遗漏)


第八百四十九章 新生
  人这辈子遇到的想不开的事情太多了,有人说任何人一生都可能有过50次以上的自杀念头。
  事故之后,赵晗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憋着这股气,最起码会憋几年。
  在几年的时间里,赵晗心中的这股气都不会散开,会始终含着这口气,心无旁骛地进行工作。这种状态其实挺可怕的,因为没几个人能做到。
  与赵晗这情况不同,白松在这个事件中,也是遇到了一个结点,有了心结。
  这种事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看淡,然后继续埋头苦干呢?
  不知道别人都行不行,总之白松不太行。五大队的其他四个人,也是一直心情好不起来。
  但时间总会过去,从师父这里聊聊天,喝喝茶,白松还是看明白了很多。
  心里永远不忘,但是要看得开。
  谁让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呢?
  当初,誓言里提到,随时愿意为这个事业牺牲,就真的不是说着玩的。
  用赵晗的话来说,把前人未走完的路走完。
  于德臣师傅牺牲的时候,孙唐和于师傅另外一个徒弟,一起接过案子,漂漂亮亮地把案子忙完。孙唐几次要去刑警,最后还是留在了九河桥派出所。
  对于孙唐来说,他在所里比任何地方都熟悉。
  四组好几个五十五岁以上的老民警,有孙唐在,谁也不敢欺负这些人,四组的马希、冯宝也都在,现在还有了新人,但是孙唐是唯一的灵魂。
  所以,孙唐他不会走。
  基层是个特别特别容易迷失自我的地方,白松走过不少地方,和很多派出所打交道,像九河桥派出所四组这种地方,非常少。
  白松刚刚去三木大街派出所的时候,也是在四组,当时组里的王静警长不管事,米飞飞天天精力不放在工作上,任旭没人教,社区民警推诿,这环境,任旭这种新来的怎么活得下去?
  也就是任旭是个能吃能睡、任劳任怨的人,若是个普普通通的警校生在这种地方待几年,可能心气都磨平了。
  再次回到所里,白松还是找回了自己的路。
  孙唐想守护这个小小的警组,过着自己的好日子,喝点小酒,其实也还是在走于师傅的路。于德臣天天说自己恨铁不成钢,说自己的徒弟孙唐不求上进,但是他却始终爱着这个徒弟,多少年前的东西都保存着。于德臣知道,无论如何,这就是孙唐的选择,也是孙唐的路。
  什么叫自己的路?
  让你能够心安理得、让你深夜中回首往事不会自责的路,就是自己的路。
  。。。
  “现在牛逼了,回来都空着手了?”冯宝看着白松就吐槽道。
  “我回来都是蹭,想占我便宜,没门!”白松大笑道。
  “回来看你师父?”马希问道。
  “嗯,看师父,顺便看看大家。”白松道。
  “在那边怎么样?”冯宝问道。
  “也挺累的。”白松道。
  “扯吧,市局走市财政,绩效奖金发的比我们都早,活也不累,再累能有所里累啊?”冯宝道。
  “你说是就是。”白松也不反驳。
  “嘿!”冯宝乐了:“到底是当了领导的人,说话就是不一样。得了,不和你说这些了,我还是了解你的,就算把你扔监狱里看犯人,你都能想办法扣点线索出来办几个案子。”
  “哈哈哈,对对对。”马希大笑:“他就闲不住。”
  “谁让我选择了这个工作呢?”白松耸了耸肩。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冯宝没好气地说。
  “晚上有空吗?今天不值班,晚上坐坐。”马希道。
  “我去不了。”冯宝摇了摇头:“我闺女住儿童医院,我得去看。”
  “那行吧,下次下次。”
  冯宝是天华市本地人,家住天华市北武区,每天上班都是坐高铁到天华站,然后转地铁,接着步行去单位。下班也一样。有时候开车,就得开40公里左右。
  他家庭条件还可以,在郊区,车房都有,但是父母身体不好,老婆没有正式工作,岳父岳母身体也不好。前年有了孩子,孩子有免疫系统疾病,每年都要去儿童医院最少住两个月的院。
  他现在还是派出所的副警长。
  如果说抱怨,有多少人比冯宝更累?
  但是,冯宝从来都是那么乐观,仿佛这些东西都很正常,每天依然是六点多起床上班,下了班去医院看女儿。
  “冯宝,你们家隔哪个单位近?”白松问道。
  “对啊!”马希立刻听出了白松的话外之音,“白松,你现在可是市局领导了,小冯上次申请回老家,被那个谁的事情给耽误了,现在你给帮帮忙啊。”
  “我试试。”白松点了点头。
  “你要是把这个事办成了,他能回北武区了,压力能小一大半,到时候咱们去北武区找他喝酒,他得好好请你一顿。”
  四组的感情深,就体现在这里了,大家都为他人好。在很多警组里,大家并不希望别人走,因为走了就会让自己更累,但是四组却都希望冯宝能回去,谁也不愿意看他这么累。
  “没事,这个事跟你没关系。”冯宝看得开,“再说我家糖糖三岁之后就不会那么容易生病了。”
  “回头再说吧。”白松暗暗记下了此事。
  。。。
  从所里离开,白松回到了五大队。
  从明天开始,他就得去蓟北区和王华东一起开展培训工作了。
  本来是9月开始的培训,被推迟到了10月份,五大队的培训人员暂时没有变化,还是白松和华东。
  这一次,白松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从这4批次,共800多人的优秀队伍里,选出一个队伍来,参加明年的红蓝对抗比武。
  白松他们,不参加了。
  红蓝对抗比武,除了比武还是交流学习的活动,五大队已经没有兴趣再去争第一了。因为上次参赛的良好成绩,这次参与培训的人,没有一个不想参加下一届大比武的,这绝对是一份荣耀!
  从这里,白松和师傅、同事聊完,重新选择了目标,明白了自己的路。
  。。。
  注:冯宝此人,是作者身边的原型人物。


第八百五十章 分头行动
  事故的风波逐渐淡去,十月份,市局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安排。
  9月28日,来自华国警官大学和华国刑警大学的二百多名新警正式加入天华市公安局的队伍。这一批的学生白松就一个都不认识了,因为差了四年。
  天华市现在有差不多3万警察,每年新招差不多1000名,主要是来自两大警校、天华警校和军转干部,少部分是社会招考。
  这样庞大的群体,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每天都要继续前行。
  。。。
  蓟北区。
  白松来这边忙过几次案子,当初办理运输公司的案子,被运输公司老板和他的几个手下坑死的那个司机,就被埋在了这里的一座山上,后来白松带着警犬过来找到了尸体。
  这里山清水秀,有著名的盘山风景区。
  当年那个没见识的乾隆还说过“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不得不说,这位童鞋去哪里玩,都能把当地夸一段,这么多年以后还能促进当地旅游…
  …
  培训的基地就在盘山的山麓,白松要在这里待四个周,从头到尾,而华东每个周只有周三需要来。
  总负责人是刑侦总队十三支队的李政委,负责这一次行动的各类安排,同时他和白松也负责挑选下次红蓝对抗比武的人员。
  白松他们肯定不会再去了,已经夺冠了,就应该把更多的交流机会给别人。首先是展示了夺冠省份的气度,其次也能让更多的人得到锻炼。
  而因为上次是白松等人取得了好成绩,所以明年的人员挑选依然由刑侦部门负责,经总、禁总等单位靠后站。
  到了这里之后,白松感觉到了一种轻松。
  这两个月,天华市虽然也偶有命案,但都是激情杀人等为主,全部都24小时内破案,白松他们也没有工作需要去忙。尤其是第二个月,大家已经把集合创作的《侦查学》写完了,剩下的就是慢慢排版了。
  五队的五人对此倒也不着急,打算继续修订半年,再考虑发出版社。
  。。。
  周一,他跟着所有人学习了一天的理论。这是必须的。
  入秋后的蓟北区是个好地方,各种农副产品都丰收,这里的柿子之类的山货很有名,白松买了不少,给欣桥还寄过去一些。
  这些东西老家都有,他也就没给家里寄。
  天气转凉之后,秋高而气爽。
  。。。
  10月13日,星期二。
  白松打算把授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证据学,第二部分是犯罪侦查论。 
  证据学他主要讲几个方面,第一是讲自由心证原则,第二是讲嫌疑人陈述的逻辑性,第三是讲免证事实。
  自由心证原则是警察比较缺少的一个学习的东西,因为这东西主要是规范法官的。
  现在基层工作和往年已经不同,并不是警察把人刑事拘留了就行,一般都要求办案能让检察院逮捕,并且最终可以诉出去,进而判决。
  所以,警察也需要了解法官的一些东西,对证据的证据力进行严苛的预审。
  。。。
  白松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二百名优秀的年轻刑警,清了清嗓子:“自由心证的问题,我就讲到这里,这个是有助于办案的一个原则,但并不是我们的本职。我要讲的一个重点,就是嫌疑人陈述的逻辑性。”
  “关于逻辑性,简单的来说,嫌疑人的供述,首先要满足他自身的逻辑,第一是时间逻辑和空间逻辑,第二是行为逻辑。作为嫌疑人来说,想躲避侦查很常见、避重就轻更是家常便饭,还有的压根就闭嘴什么也不说,这些大家都很清楚。这个问题,我要分享一个我的办案思路,就是证据册。每个案子的主侦刑警要亲自参与到每一位嫌疑人的讯问中,要。。。”
  可以说,白松把自己的经验全都倾囊相授,至于免证事实,倒是很基础的东西,十几分钟就讲完了。
  讲课的重中之重,还是侦查论。这是五大队集合写的书的内容,比起绝大部分科班的书籍,这些来自基层人员写的东西更加符合基层的工作。
  白松把自己参与侦办的多起案件的思路给大家讲了一下,绝大部分人都听得很认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