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探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警探长-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唐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笔录取完,于德臣看一眼,直接撕了扔垃圾堆:“写了些啥破玩意,重新去取笔录。”
  一个半小时后,再拿来第二份,“毫无进步,重新取。”接着这份笔录就能被扔进纸篓。
  直到第三遍回来,于德臣才会说两句,说一下哪里不对,但是这一份还是一样的结局,扔掉。
  第四份取完,可以说一天都过去了,孙唐胳膊都要断了,只能苦哈哈地等待师傅的认可。
  这一份,有时候于德臣点点头算是过了,有时候还要第五份。
  这曾经对孙唐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如果是现在的90后之类的,估计早就和师傅打起来了,手写的东西哪有那么简单,又不是现在打印的。
  也因此,孙唐直到后来,一直对于德臣颇有微词,孙唐想到那段时间学徒的时光就有些生气。
  但是,“本事”这东西骗不了人,是长在自己身上的。
  审讯,取一份法律上没有纰漏、过程完整、证据链充分、合法的笔录,有那么容易吗?
  这东西上课学得再好,也不如实际中练一练,孙唐在于德臣的严加管教下,不出几个月就已经可以把笔录取得很好,去一些部门扛起大梁。
  说真的,也就是孙唐性子惫懒,也没什么太大的追求,不然怎么也是个科所队长了。
  此时,孙唐看到这些,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回想自己20多年的警察岁月,在之后的日子里,当主办民警、当刑警、当派出所警长。。。所有的岗位走来,单位领导始终把他看做业务尖子,一般也是客客气气的,凭什么?
  还不是凭自己有个严师!
  “人家白松,警官大学毕业的,又好学,你当年那样子,你自己看看,你取了些啥?还有脸说人家白松。”于德臣十分喜欢白松,不由得又吐槽了孙唐两句。
  这几句话,孙唐没有丝毫不乐意,连忙放下案卷,扶着于德臣的胳膊,“哎呀,师傅,你教得好你教得好,以后啊,白松在这里跟您学本事,您可不能吝啬啊。”
  “去去去,你自己徒弟你不带?”于德臣坐下:“行了,你收好了,搁我那里放了这么多。。。年了。”
  “好好好。”孙唐连忙收了起来,不让白松看到。
  丢不起这个人啊,孙唐现在看笔录,可以说能一目十行,看到自己当初取的笔录,里面有的干脆就是问道“这个事情肯定是你偷的,你给我从实交代”、“我告诉你,你给我注意态度,否则。。。”。。。
  这要放在现在笔录敢这么取,妥妥的执法漏洞、诱供,孙唐自己都在想,这笔录他现在一看都想撕了。
  看了看白松,孙唐心里还是舒坦,年轻啊,就是好。不过转过头来,孙唐看了看已经临近退休的于德臣,他面色略有些沉重,老于的状态,不太对劲啊。
  于德臣没有顾孙唐的眼神,拿过一本用夹子夹好的案卷,“这个是案子的整体脉络册,这东西不会附卷里送到检察院,只是为了咱们看卷方便,也便于随时补充。你可以把这个看作是这个诈骗案的证据册外加人员结构图,只不过更加完整,这个我昨天晚上又整理了一番。
  你拿着,多看看,这个案子我给你说了两天,你差不多也能端起来了,剩下的就是协调各部门,不过咱们分局你也待了20多年了,应该都认识,无非是检察院和法院的关系你不熟,有两天就熟悉了。”
  “好”,孙唐结果卷册,仔细地翻了翻。
  “师傅,于师傅,马上9点了,一会儿支队派大车去机场接马支队他们几个人,你们去不去?”白松问道。
  “你去吧,我们就不去了,估计有电视台的人在,你把你头发整理一下,精神。。。点。”于德臣看了看白松,笑的很舒心,“年轻,多一些朝气。”


第一百八十章 公之斯文若元气
  冬末初春,仍有些阴霾。
  这两年,上京、天华、冀北一带,沙尘暴已经罕见,取之而来的是每年近200天的雾霾天气,这几天不刮风,上午的雾霾,居然比早上还重,让人看着就有些压抑。
  从市局、分局、分局刑侦,不同部门安排的总共七八辆警车,三四辆大车,已经提前半个小时在机场候机处静静等待着,除此之外,还有天华市电视台的人。
  电视台的架势可比白松遇到的那一次要大多了,光是记者就七八个,而且看样子还不是同一个媒体,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尽可能地向前站一点。
  白松等人站在最前面,本身他一种想往后站,但是于政委说他气质还可以,让他往前站,结果被推了几次,他就跑到了最前面。
  飞机是准点到达的,这么多人在这里等着,引起了机场众人的广泛关注。
  谁啊?这么大派头?
  如果是明星,犯得着来这么多警察吗?如果是大领导,这得是多大的官啊。。。
  只是好奇归好奇,机场的群众素质也都比较高,没多少人围观,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这里的没什么闲人,大家都赶着一小时后的飞机呢。
  马支队等人,簇拥着几位市局的领导干部,第一批出现在了接机口,几个记者立刻上前,把准备多时的问题一股脑的抛了出去。
  在马支队这批人后,是两个受了伤的警察,其中一个胳膊上还挂着石膏,但是身材依旧英挺,神色坚毅。
  再之后,就是三人一组,两名警察押解一名犯罪嫌疑人,一共有十几组,每一名嫌疑人都戴了头套,也没人知道谁是主犯谁是从犯。
  市公安局的同志简单地推辞和感谢了一番媒体,指出将尽快召开一次发布会,并给了现在所有的媒体做了登记,邀请大家届时参加,算是把媒体的朋友们甩开,待所有人都到了这里以后,就准备上车了。
  此时,于政委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现场人虽然多,却也井然有序,这么重大的场合,于政委打算把手机关掉,一会儿再接,但是看了一眼电话,是分局指挥室的,他疑惑了一下,还是接了电话。
  “什么!如何了??在哪??”于政委刚刚听了三句话,就神色大变,又听了两句,忙道:“好,快点,给我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我马上到。”
  于政委剧变的脸色,一下子感染了全场。
  马支队紧跑几步近了过来,匆忙问道:“怎么了?”
  “老于,刚刚在办公桌子上心脏骤停,现在正送往中心医院抢救呢。“于政委简单的说了一句,随即看了一眼旁边的人:“快,开车带我去医院。”
  “我也去!“马支队一脸严肃,随即转头跟市局领导报了歉,转身迅速离开。
  包括白松在内不止一人,丝毫不顾这边的情况,立刻起身离开,连忙跑出了机场。
  现场记者面面相觑,这是发生了什么?几个记者四问,却发现所有知情的人士,居然全部走了,这边这么大的阵势,难道不用管了吗??
  机场路上,几辆警车,响起了警笛,超速通过了一个个路口。
  “开快一些,出了问题,我承担。”一向极为稳重的于政委,此时依然面不改色,沉心气静,如此之快的车速,他丝毫没有任何表情变化。说完这句话之后,于政委一个字也没有再说过,沉稳如无底深渊。
  十几公里的路,二十多个红绿灯,三辆警车,15分钟就到达了,车子还未停稳,几个车门就打开,包括马支队、于政委在内的所有人迅速“跳”出了车子,小跑着进入了急诊病区。
  几人刚刚到急诊病区的大门,于政委的手机突然又响了。
  于政委的手机声音很小,急诊区附近非常嘈杂,但是十几个人都一下子滞住了前行的脚步,仿佛被一堵墙,拦住了前进的路。
  于政委也自然停了下来,他一路上都没敢打电话问,也不希望接到任何电话,但是,到了这里,还是接到了。
  “嗯,嗯,好。”于政委面色不变:“我知道了。”
  在场的十几人,没有一个是笨人,此时,大家都知道了怎么回事了,有两个和于德臣共事多年的老刑警,一下子瘫软在了地上。
  白松此时,脑子整个是嗡嗡的,他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天是,三月五日,学**纪念日啊。。。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啊?
  白松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想什么,一个小时前,于师傅不是还在教导自己吗?
  怎么就?
  。。。。。。
  大家都反应迟钝了,过了几秒,才有几个人把两个瘫软在地的老刑警扶了起来,白松则一直愣站在那里。
  “行吧,都撤”,马支队死死地咬住了牙关,“准备一下讣会。”
  马支队咽了一口唾沫,都感觉唾沫是苦的。
  在境外,马支队等人历经了千辛万苦,大家流汗流血,都毫无怨言,虽然主力人员大量离开,马支队却十分放心,因为于德臣在。
  马支队刚刚到刑警队担任副大队长的时候,老于就在刑警部门的预审科工作,两人相识已经十几年,于德臣不仅仅是一位长者,更是一名师者,这些年出自他门下的徒弟,有的即便离开了警察队伍,去了检法司安监律纪。。。都是一方人杰,为整个九河区的法制建设,功不可没。
  急性冠脉综合征,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病,也是患病1小时内致死率最高的病,没有之一。
  老于有心脏病,也曾经做过搭桥手术,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真的能遇到这个情况。
  几车人,于政委自己留在了医院,把其他人都请走了。
  马支队点了点头,带着大家都离开了医院,此时在这里,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白松如行尸走肉一般,站在了队伍的后面,随着大家的步伐,一点一点的上了车子,他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刑警大院的。


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时已入人肝脾
  院子里的气氛,宛如战时。
  萧瑟紧张,所有人的表情,都一片铁青。
  几个来看守所提讯犯罪嫌疑人的律师,看到警察们的这个样子,也变得噤若寒蝉,走路的步伐都快了很多。
  会议室里,空无一人,孙唐还在医院,桌子上斜着摆着的,是于德臣写的案件脉络册和散放在桌子上的花镜。
  马支队到了会议室,轻轻地拿起了这一本册子。
  白松也看到了这本册子,在这本册子旁边,是于德臣自己写的,155页的起诉意见书。
  七万多字的起诉意见书,基本上可以写一篇博士论文了。
  马支队翻了翻,站定在那里,闭上了眼睛。
  所有人都一言不发。
  “人怎么样了!”会议室的门突然被人一下子推开,马支队睁开了眼睛。
  “殷局、田局,人,走了。”马支队轻声说道。
  殷局长和田局长其实早就知道了结果,但是从马支队嘴里听到,殷局长重重的叹了口气:“因公牺牲,我给市局报上去,这个事,我要报到市委市政府,报到公安部。。。”
  接着,殷局长转头跟田局长说道:“田局,通知一下家属,注意方式方法。。。算了,别通知了,开车去他家,都接过来。”
  。。。
  殷局长安排了几句,从马支队手里接过了两个厚厚的册子。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殷局长看了看,轻声说道。
  作为公安分局长,殷局长可是公安部门的真正专家级人物,内行中的内行,这极为工整的脉络册,遒劲有力得字体,丝毫挑不出一点毛病的文书。。。殷局长放下册子,也不知道说啥,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于德臣的去世,在短短不足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似乎就传遍了整个九河区。
  刑侦支队门口的空地上,陆陆续续的来了一些车子,大众迈腾、帕萨特、奥迪A6。。。也就是半个小时的时间,门口停了差不多三四十辆车子。
  这么多人,没有一个人多说什么,丝毫没有嘈杂之声,有很多都是司机开车带着来的,门口保安只能请示了一下领导,全部放行。
  院子里人越来越多,要是平时,田局长和马支队等人怎么也得去打打招呼,但是此时,他们正在同时面对更重要的一行人……于师傅的家人。
  医院早已经开具死亡通知书,遗体也已经送入冰窖暂存,于师傅的妻子,此时已经满头斑白。
  马支队此时最怕的,也最不愿意面对的,那就是于德臣的妻儿了。。。
  珍而重之地,马支队将于德臣的一些遗物,放在了他妻子王女士的面前。
  几张照片,几个简单的功勋章…………一等功,几个笔记本,一些小杂物,两箱书。。。这就差不多是于德臣在单位放的全部东西了。
  “嫂子,是我对不住老于。”田局长站在于德臣的妻子面前,满脸肃然,“我有责任。”
  马支队张了张嘴,没说话。
  王女士旁边,是今年快要30岁的儿子和一岁多的孙子。马支队此时都在想,如果老于的妻子、儿子,在这里大声哭、质问他们这些领导干什么吃的,他心里都会舒服一点,但是没有,有的都只是沉默,就连还不怎么会说话的小孙子,都十分安静,眨巴着大眼睛,看着众人。
  王女士拿起一个一等功的功勋章,轻轻地抚摸着冰凉的奖章,慢慢拿了起来,转身放在了孙子的手里。
  “谢谢局长同志了,如果能够选择,我还是希望他,能,能有所作为。”王女士声音不大,却把白松的眼睛都说湿润了。
  这时,门被缓缓打开,开门的是殷局长,后面站着的七八人,白松在视频会议和报纸上至少见过四五个,此时也排着队走到了王女士和儿子的面前,为首一人,是市委的一位领导,握了握王女士的手:“我们对此感到十分遗憾,于先生是伟大的、先进的党员同志,他的牺牲,是天华市的损失,我代表天华市委市政府,给您这边,带来些许慰问,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谢谢,我先去一趟医院吧。”王女士对这些都不甚看重,最终还是忍不住,泪水涌了出来,马支队立刻递上了一条干净的热毛巾。
  王女士要去医院,没人拦着,她走在最前面,后面市里区里的领导跟着,到了院里,大院里此时已经密密麻麻地站了上百人。
  所有人看到王女士那一刻,都让开了道路,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