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金霸主-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之所以知道这里,是因为约纳斯曾经给乔凡内和斯特凡打了电话,向他们索要菲亚特以及宝马公司的供应厂商清单。

    宝马公司的供应商清单比较简单,因为他们的产品线就只有宝马车。

    但是菲亚特不同,他们有十几个品牌的汽车,上百款车型,除了汽车,还有九大行业。

    集团还经营商用车辆、农用机械和建筑机械、冶金、零部件、生产系统、航空、出版通讯、保险和相关服务。

    他们可是空中客车飞机制造公司最大的供应商之一,还生产火箭配件。

    当然,约纳斯对那些没有兴趣,他主要要的是汽车配件供应厂商目录。

    这些资料在外界也可以搜集,但是却不可能如同总装厂一样,知道哪家的质量更好,哪家的自主知识产权更齐全,哪家的价格的便宜,哪家的科技最先进。

    乔凡内在询问了约纳斯的意图之后,给约纳斯送来了他需要的资料,还在这里玩了一天。

    等到约纳斯生日这一天,他带着苏珊娜和斯特凡一起来到洛伊克巴德为约纳斯庆生。

    斯特凡见到伤还没有痊愈的约纳斯眼眶就红了,虽然没有太多肉麻的话,但是这副表情看的约纳斯肝颤。

    他只能装作没有看到,询问了他一番上学报到的经历。

    在认识约纳斯之前,斯特凡就已经申请了距离他家只有不到三十公里的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院。

    以至于去华夏,东瀛旅游的时候,斯特凡一直在抱怨,认为自己该选择苏黎世大学经济学院,跟约纳斯做同学。

    但是很显然,他妈妈没有同意他换学校的想法,他依旧只能去法兰克福大学上学。

    活了两辈子,约纳斯也受不了这种“喜欢”啊,只能“辜负”他的偏爱了。

    虽然在这方面约纳斯有些受不了他,但是他在做事方面,比乔凡内要踏实多了。

    乔凡内只把供应商清单给了约纳斯一份,但是斯特凡接到约纳斯的委托,把宝马公司所有的供应商,每一个供应商的优劣,都列举的清清楚楚。

    甚至,他还根据宝马公司近三年的采购经验,质量评比,对每家公司的前景进行了评估。

    可以这么说,光是这样一份供应商的评价,卖个几十万一点问题没有。

    约纳斯也对他的这份清单更加重视,因为根据前世的经验,意大利汽车在华夏水土不服,而德国汽车,在华夏经济发展起来之后,牢牢占据了华夏高档汽车市场。

    也就是说,宝马汽车的供应商,比菲亚特汽车的供应商,更具有投资潜力。

    当然,这不是汽配公司的锅,而是不同国家的造车理念不同,导致了配件生产供应方面的差异。

    在品质上,一家配件公司的品质不过关,绝对没有生存的可能。


………………………………

第二零二章 主要目标

    以阿美尼亚为例,他们地广人稀,汽车追求的的是宽大,舒适,豪华。

    相比较而言,他们不会追求省油,不会追求精确操控。

    而一直沉浸在日不落帝国辉煌中的英国,一直追求古典,厚重,奢华。

    在科技应用,新技术开发上,他们总是慢人一步。

    法国这个世界上最早掀起革命的国家,一直以时尚,科技,前卫著称。

    他们的汽车也是同样的风格,充满了浪漫气息和个性化。

    不过,他们的自视清高就像他们的艺术电影一样,除了他们自己,没有几个人能接受的了。

    而意大利人造车的理念同样具有鲜明的风格,他们热情,奔放,性感。

    不过因为欧洲的城市拥挤,道路狭窄,欧洲国家对小型车的偏好是华夏人根本不能理解的。

    德国继承了他们稳重,精致,细心的民族性格,他们的汽车融合了欧美两地的优势,追求卓越的品质与耐久性。

    所以在全世界,德国车永远的最受欢迎的。

    相比较而言,东瀛这个国家对品质同样重视,他们因为资源缺乏,一直与阿美尼亚反其道而行,追求的是汽车的省油性。

    虽然他们的汽车在品质上比德国车略逊,在奢华上比也比不上其他国家,但是他们的价格便宜,省油,逐渐占据了世界汽车发展趋势的潮头。

    华夏可以说是说是全世界民族性格最复杂的国家,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赋予了这个国家最复杂的思想,也比任何一个国家更加追求全面性。

    其他国家的人买车,会有明确的指向性。

    比如说追求宽大,豪华;比如说追求省油;比如说追求便宜;比如说追求操控,比如说追求安全等等。

    他们都知道汽车的生产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层面,能够兼顾两个方面,三个方面,就已经满足了。

    但是华夏人买车,总想十全十美。

    既想汽车宽大,又想省油,既想便宜,又想奢华。

    而且,很多人买车是为了面子,为了攀比,所以更在乎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奠定汽车品质的内在。

    在华夏经济发展的四十年中,人民经历了从没钱到有钱的过程,但是这个基本理念从来没有变过。

    没钱的时候,便宜,省油的东瀛车是最爱。

    到了有钱的时候,品质更卓越,更宽大的德国车成了最爱,这也是只是选择上的变化。

    大部分汽车厂商都不能理解华夏人的思维,特别是个性的法国人,意大利人,他们进入华夏的时间最早,却最终铩羽而归。

    他们的特长在生产个性化车,追求品质,个性,时尚,操控。

    但是他们不知道华夏人喜欢的是跟风,喜欢的中庸,喜欢的是大,豪华。

    阿美尼亚的车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华夏人的需求,但是他们不拘小节的品质,让他们的车在耗油上华夏人难以接受,而且小问题也比较多。

    他们错过了华夏发展最开始阶段,进入华夏的时间也晚了一点。

    东瀛人可以说是最了解华夏人的邻居,他们造出了华夏人喜欢的车。

    可是他们的品牌影响力有限,以及两国的民族矛盾一直存在。在华夏人有钱了,选择更多以后,也逐渐被冷落。

    德国车从一开始改开,就进入了华夏市场,他们的汽车品质可靠,一直是华夏最受欢迎的品牌。

    特别是在华夏人有钱以后,他们没有丝毫架子,根据华夏人的爱好,造出了特供华夏的加长车型,让他们车一直受到欢迎。

    相比之下,法国车和意大利车的份额,逐渐丧失……

    组建汽配联盟是增加行业影响力,但是,约纳斯也必须要建立一家汽车总装厂,拿到一个受欢迎的汽车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从上游到下游的巨无霸。

    而且,这个巨无霸必须要符合华夏人的喜好,依靠华夏的发展寄生,跟随华夏一起发展起来。

    宝马暂时是不用想了,因为他们在七十年代开始,已经逐渐建立起了豪华品牌。

    十年后,宝马进入华夏市场还有生存基础,在如今普通百姓年收入只有几百人民币的八十年代,只能依靠平民汽车才能立足。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许多汽车品牌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是有更多的公司,已经深陷泥潭,失去了竞争力。

    八十年代,可以说是汽车行业大浪淘沙的十年,整个汽车行业的整合力度,是之前的几十年都无法比的。

    如今才是84年,德国汽车品牌就有十一个已经消失,英国消失的更多。大部分汽车品牌都是大型公司吞并。

    德国第三大汽车公司欧宝,因为几个主力车型滞销,已经裁员了近三万人,变成了母公司通用公司的负担。

    像劳斯莱斯和宾利,他们现在屈身在世界最大的军火公司之一英国维克斯集团名下,苟延残喘。

    而后世几被易手的路虎,如今也要破产,被英国政府连年补贴。英国政府连年卖,就是没人要。

    如今,英国政府逼着维克斯公司接手路虎,简直是把维克斯公司当垃圾场,什么公司都往里面塞。

    不过,维克斯公司可不能小看,他们控制着英国的军舰,火箭,航空,国防电子,可以说就是英国的国营军火公司。

    而且这家公司生产从海里到太空,所有的武器。

    像劳斯莱斯的兄弟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全球最牛的三家飞机发动机生产企业之一,就是他们旗下的公司。

    不过在后世,约纳斯没有听过这家公司,应该是后世被分拆了。

    总之,如今这个时代,是最容易涉足汽车行业的时代,有许多小公司都是大公司的压迫下难以为继。

    这里面,约纳斯最看重的还是在奥地利格拉茨的斯太尔。

    他们除了生产重卡,坦克,军火,还有一家完整的轿车总装厂产业链。

    从钢铁冶炼,到模具压铸,从金属工艺,到严苛的品质把控总装,他们都具有完整的技术。

    可以说,他们就是汽车界的富士康。

    他们不仅生产自己的品牌汽车,还代加工生产奔驰的大G,近年还在生产宝马公司的拳头产品宝马三系。

    除此之外,约纳斯看重他们,还因为他们具有世界最先进的材料工艺和知识产权。

    斯太尔原本是军火公司,在一战之前就开始生产火炮,二战时期生产毛瑟步枪,曼利夏步枪。

    他们还有自己的钢铁冶炼厂,所以拥有世界先进的材料工艺。

    除了为发动机厂家供应各种合金材料,他们还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热镀锌工艺。

    也正是因为这项工艺,所以他们才会受到许多汽车厂家的重视,委托他们进行全车组装加工。

    热镀锌工艺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出现,是钢材防蚀方法中应用最普遍的、最有效的工艺措施。

    在建筑工业中,用于各类工业及民用建筑的轻钢龙骨、建筑层面板、瓦楞板、卷帘门等;在家电和轻工业方面,用于各类家用电器的外壳和底板;镀锌钢板广泛用于轻工、家电、汽车和建筑工业。

    75年,通用公司才开发出了汽车外壳材料的热镀锌工艺,从此以后,世界各汽车生产大国都在努力开发和研制以防腐蚀为目标。

    在汽车工业中,热镀锌工艺用于汽车车体的外壳、内板、底板等。

    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可极大地改善汽车工作状态、延长寿命并节省能源。

    但是,汽车用热镀锌工艺可谓是这项工艺的尖端科技,其中包括钢基体的化学成分,钢板表面的轧制质量,热镀锌镀层厚度的均匀性,合金化的最佳结构及工艺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而且还要综合考虑焊接性、涂敷性和成型性等一系列因素。

    这项工艺如今全世界做的最好的不超过五家公司,一直到后世,华夏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镀锌钢材。

    某国产车型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了国产的镀锌板。结果汽车上市不到两年,就出现了大量的车门生锈,车漆起壳现象,那个品牌的汽车,从畅销变的半死不活。

    到约纳斯穿越的时代,几乎是难以为继。

    光是凭这一点,斯太尔公司就绝对值得下手。

    不过,这家公司如今军火部门和汽车部门还没有分开,想要收购,不是那么容易。

    因为前世喜欢大G,约纳斯对这家公司略有了解,他们后世被麦格纳汽配公司收购,说明他还是有机会的。

    约纳斯看了看斯特凡这个小子,忽略了心中的那点腻歪,问道:“斯特凡,你对格拉茨的斯太尔公司了解多吗?”

    一听约纳斯求帮忙,他立即开心说道:“你想了解什么?他们如今是宝马的代工厂,我们有专员驻在那家公司,想要了解他们的信息很容易。”

    这样的积极,约纳斯不利用一下都过意不去了。反正他是糖衣吃掉,炮弹绝对不收。

    在他们面前,约纳斯也不用隐瞒自己的想法。“我想了解一下他们两大私人股东以及奥地利政府对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的分歧所在,想看看自己有没有机会控制这家公司。”


………………………………

第二零三章 回家

    从最开始想要蛊惑乔凡内和苏珊娜到华夏投资,到现在约纳斯想要自己组建汽配集团,他的心态一直在不停变化。

    不过,这种变化是在进步的。

    从前世的一个普通人,变成现在这样一个一句话就能改变其他人命运的大人物,约纳斯以非常快的速度适应着。

    位置更高,就需要看的更远,考虑的更加全面。

    对乔凡内和苏珊娜他们来说,约纳斯的变化其实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从约纳斯让他们搜集资料,他们就猜到了约纳斯想要干什么。

    约纳斯想整合汽配行业,形成自己的竞争力,他们也是喜闻乐见的。

    配件行业要依托汽车品牌厂家生存,同样,汽车品牌厂家也需要有实力又能跟自己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的配件厂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而且,他们也不怕约纳斯跟他们竞争。

    瑞士是一个地域狭小,资源匮乏,人力资源成本又非常高的国家。

    83年,瑞士的人均收入就是意大利的将近两倍,比德国最少高百分之三十以上。

    想在这个国家进入汽车行业的下游,是十分困难的。

    连宝马现在都要把一些工厂搬到人力成本更加低的国外,更别说组建一家新品牌了。

    苏珊娜问道:“约纳斯,为什么突然之间想要进入汽配行业呢?”

    约纳斯半真半假说道:“因为跟乔凡内是好朋友,加上上次见到你之后,我突然有了这个想法。

    霍夫曼投行需要建立一个支柱行业,以此来达到稳定的长期收益。而汽配行业目前处于一种大浪淘沙的阶段,许多公司在大公司的压迫下难以为继。

    如果整合这些企业,形成竞争力,霍夫曼投行最少在二十年内,不用担心回报问题。”

    苏珊娜问道:“我的意思是为什么是汽配行业?”

    “因为这个行业的门槛更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