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银行拼命去放贷,银行总放贷金额增加96万亿日元。各类消费信贷公司也野蛮生长。
与此同时,八十年代的东瀛,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他们太有钱了,民众的心飘了。
在七十年代,东瀛的银行贷款百分之四十都是给制造业,到了八十年代,制造业能拿到的贷款,连百分之二十都不能保证。
钱都跑哪里去了?
这些钱,都跑到了股市上,房地产上,海外收购上。
从5年9月到9年9月,东瀛股市上涨了3倍,土地价格上涨了4倍。那时间,东瀛几乎人人都是股神、投资专家。
由此,带来了社会消费的疯狂增长。
东京一条毫不起眼的街道上,都会挤满国际顶级奢侈品牌,到处都是排队买lv、抢古驰的人。
在东京最繁华的时尚商业区涩谷,到处都是穿着奢华品牌的女郎。据估算,平均每五个东瀛人就有一件lv的产品。
7年福布斯第一次公布球富豪榜,前10名里,第1名是东瀛房地产大亨堤义明,第2名还是东瀛房地产大亨森代吉郎,第3名同样是东瀛房地产大亨小林茂,第4名还是东瀛房地产大亨……
90年,球企业市值,前5名都是东瀛企业,前20名中东瀛企业占了14个。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一个东瀛企业准备买下纽约一栋大楼。
纽约人报价四亿美元,正准备交割时,东瀛人却送来了新合同,上面写的价格是六点一亿美元。
纽约人十分不解,东瀛方面就解释,因为他们老板刚刚看到世界吉尼斯纪录,单个大楼最高成交价是六亿美元,他就想打破这个纪录……
总之,用人傻,钱多来形容这个时候的东瀛人一点不为过。
经济越来越热,东瀛政府怕了,他们不得不加息。
90年一年,连续加息5次,基准利率从百分之二点五迅速上调到百分之六。
与此同时,大藏省开始施行限制土地信贷政策。
东瀛楼市、股市泡沫一下被刺破,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发展停滞。之后,东瀛政府疯狂举债刺激经济,几乎都无济于事。
7年的球首富堤义明,资产最高时高达1650亿美元。这个记录,一直到2019年都没有被打破。
东京的房价,到了2019年,才恢复到91年时候的一半……
和东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
因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魏玛共和国时期恶性通胀记忆深刻,所以,德国对宽松货币政策持保留态度,而是把重心放在国内,尤其是,稳定国内物价、产出上。
广场协议后,德国也下调存款利率,但下调幅度要小于东瀛,而且又在东瀛之前开始上调,也就是说德国货币政策比东瀛更稳健。
与此同时,德国企业、个人杠杆率也要低于东瀛。
德国并没有像东瀛那样疯狂刺激经济。所以,德国股市、房地产尽管有起伏,但并没有造成巨大的波动。
一个软着陆,一个硬着陆,结局完不同。
十多年后,东瀛原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总结说:“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并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当时东瀛政府采取了错误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前世刚工作的时候,约纳斯被派驻海外之前,学习最多的就是各国的经济比较,东瀛这个鲜明的例子一直是专家们最喜欢拿出来讲的。
因为对未来的了解,约纳斯才对自己投资东瀛的计划无比自信。
奥地利的投资盈利不算什么,东瀛才会是他真正壮大的机会。
七月十日,约纳斯他们结束了半个月的度假,返回了瑞士。
先用自己的商务机送了爱德华他们回英国,约纳斯与从英国返回的乌尔苏拉开了一天的会。
维克斯集团这家英工巨头对汽车厂一直视为负担,乌尔苏拉与他们的意向性合作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
不过,在涉及到具体出售的时候,两边谈的分歧比较大。
按照约纳斯的估计,两家工厂的售价应该在两亿美元到三亿美元之间,但是劳斯莱斯一家工厂的价格都要二点五亿美元,宾利的要价也在两亿美元以上。
这个价位,有些虚高啊。
………………………………
第二三六章 合伙与股份
后世的英国,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不是倒闭,就是卖给了国外。天才一住三五第一35d1
劳斯莱斯,宾利,迷你,罗孚,路虎,捷豹,阿斯顿马丁,没有一家留在英国人手中。
虽然这是英国这个国家的总体发展规划,但是也能看出在英国发展实业的艰难。
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孤立于欧洲的英国在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下,积极融入欧洲,加快了他们去工业化的进程。
98年,劳斯莱斯卖给宝马的时候,要价是五亿七千万美元。
但那是在美元快速贬值之后的价位,现在的美元比十三年后,可要值钱的多。
两点五亿美元,最少相当于后世的四亿美元了。
而且,劳斯莱斯在八十年代一直亏钱,几乎没有盈利过。
好的时候,一年赚一千万美元就兴高采烈,终于没有亏损了!
他们现在还没有买下古德伍德的大片土地,就喊这么高的价,的确有些虚高。
维克斯集团是干什么的?这家集团可以说就是英国的国防工业总公司。
从海里的潜艇,驱逐舰,航母,到陆地的坦克,装甲车,到空中的飞机,以及雷达,导弹等等,是他们在生产,制造。
劳斯莱斯就是在他们的手里被拆分成了罗尔斯罗伊斯和劳斯莱斯。
生产飞机发动机的罗尔斯罗伊斯是他们重视的,但是生产汽车的劳斯莱斯,他们根本不在乎。
这个时候,他们喊这么高的价,恐怕不仅仅是品牌的溢价,更多是老大帝国的骄傲。
约纳斯问道“乌尔苏拉阿姨,以你跟维克斯集团的接触经验,感觉还能挤出多大的水花?”
乌尔苏拉笑道“约纳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我们不是一家成熟的汽车公司,维克斯方面还担心我们会经营不善,造成工人失业。
在我们没有证明我们的能力之前,他们需要一笔上亿的资金做担保,作为确保工人利益的担保金。”
约纳斯问道“也就是说,四亿五千万美元,实际上购买两家工厂的成本是三亿五千万?另外一亿是担保金?”
“可以这么说。”
约纳斯心里一松,如果是这样的话,成本就要另外算了。“那么一亿的担保金是如何计算?”
“我们成功经营三年以后,然后逐年归还百分之十。十年之后,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也就是大约三千万美元,是不会再还给我们,而是直接进入养老金账户。”
“那么购买成本还有没有可能降低?”
“如果我们是大众,通用,还有可能,但是我们只是汽车行业的新军,即使再谈,最多也只有很小幅度的降价,同时要接受苛刻的条件。”
“那么,德勤的审计人员,对两家工厂的评估呢?”
“他们两家工厂在克鲁的固定资产只有不到两亿美元,甚至只又一亿六千万美元左右。但是,加上他们的品牌,他们成熟的工业体系,配套的供应商系统,销售系统,以及熟练工人,还是能值个三亿美元左右的。”
德勤现在跟霍夫曼投行的关系紧密的很,约纳斯相信他们的估值绝对是稍微偏向霍夫曼投行的。
“那就等于是已经溢价了五千万美元,然后还要再承担一亿美元的破产担保金。”
乌尔苏拉点了点头说道“虽然是这样,但是我依旧认为这两家工厂值得收购。”
“为什么?”一开始乌尔苏拉可不这样认为。
乌尔苏拉笑道“品牌效应。我们是汽车行业的新军,如果将世界上唯二的奢华品牌拿下,有助于我们在这个行业的发展。”
的确是这样,就好比后世的印度塔塔,一开始,华夏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印度汽车品牌,但是等他们收购了路虎捷豹之后,登时就广为人知。
约纳斯不在乎几千万的溢价,他们霍夫曼投行进入汽车行业,目的不是为了生产汽车赚多少钱,而是为了投行寻找一个支柱产业,未来向财团方向发展。
这个时候,把世界最奢华的两个汽车品牌拿下,有助于提升霍夫曼投行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
不过,约纳斯又考虑到了另一个问题。
“乌尔苏拉阿姨,你认为也没有必要重组投资架构,所有的股权都置于霍夫曼投行,而霍夫曼投行又是私募基金,这对未来的股权交持不利。”
“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就重新注册新的集团公司,最少在目前来说,我们离不开合伙人的资金。但是长远发展来说,将合伙性质的资金与股权资金分开,更有利于你掌控公司。”
约纳斯点了点头说道“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如果将所有的股权都置于一家公司名下,会在霍夫曼投行没有完发展起来之前,就形成一个巨无霸。像东瀛的三井,三菱,他们可是一直保持隐蔽的低调。”
乌尔苏拉却提出了一个问题。“约纳斯,如果组建控股式的集团公司,你准备拿出多少股份来满足合伙人们的需求呢?”
想到这里,约纳斯登时无语了。
在发展初期,约纳斯是借用了利益集团的资金,集中资金办大事。
好处是这一年多的时间,约纳斯的个人资产就从五亿美元,翻了两倍到十五亿美元左右。
但是坏处同样明显,现在的霍夫曼投行变成一块大肥肉了,人人都看到约纳斯和罗杰斯赚钱的能力。
作为合伙人式的私募基金,每个人的资金都依旧是属于自己的,只是由约纳斯和罗杰斯来负责投资,收取百分之二十的盈利服务费。
他们对霍夫曼投行的任何事务,都没有插手的权力,而资金也可以在合约期到的时候撤出。
可是如果组建股份公司,他们的资金没有抽出的权力了,同样也对霍夫曼投行的事务有了插手的权力。
每一种方式都有好有坏。
投资实业,是必须要股份制的,要不然的话,今天投资十亿美元刚拿下一家公司,合伙人要把资金抽出去,那就会导致投资失败。
而约纳斯不想放弃控股权,可是如果不给足够的利益给其他合伙人,约纳斯就会成为过河拆桥的典型,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约纳斯想了想说道“经济学的本质之中,有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之分,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的空间关系,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包括金融与企业结构都能成为这件事的主要考量基础。”
乌尔苏拉一针见血地问道“你是想要将金融主体与产业客体分开?”
“施瓦奇教授已经在帮我设计管理结构,只是因为我们的股权投资还没有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所以现在缺少必要的因子。”
乌尔苏拉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想继续利用合伙人的资金,也愿意继续替他们赚钱,却不想他们干涉霍夫曼投行的投资,更不容许失去对企业的话语权。”
“可以这么理解。”
乌尔苏拉说道“那么,第一步你就应该将霍夫曼投行现在与合伙人签订的资金管理方案进行重新划分,你要确保每个时间段内的霍夫曼投行的资金不能出现缺口。”
“这件事还需要乌尔苏拉阿姨能多出一点力。”
乌尔苏拉点了点头。“我可以帮你组织合伙人们重新签订投资协议,将霍夫曼投行现在控制的资金分成两个阶段,不管哪个时间段内的资金抽出,都不会影响到股权投资的管理。但是,约纳斯,我能得到什么?”
“我会赠予你百分之一股权投资公司的股票,这百分之一不受以后股权变化的影响。”
乌尔苏拉靠在沙发上伸出了手。“约纳斯,合作愉快。”
身为股权投资公司的总经理,乌尔苏拉很清楚这个股权投资公司以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
即使是现在,约纳斯在奥地利的股权就已经超过六亿美元,而今后还会又巨额的资金继续投入。
如果按照现在的计算,六亿美元的百分之一不过六百万美元。但是以后呢?就以收购劳斯莱斯和宾利来说,增加四亿美元的投资,乌尔苏拉的股权就相当于增加了四百万。
当然,乌尔苏拉值这个价,且不说她的管理能力,光凭她能成为约纳斯与利益集团之间的纽带,能帮约纳斯解决各种纠纷,她就值得花大价钱笼络。
利益集团那边的大佬们,手里可是有超过两百亿美元的资金在希曼投资,华尔街的斯坦哈特手里。
只要稍微流向霍夫曼投行,约纳斯的资金就不会担心枯竭。
将投资金额与乌尔苏拉的回报联系在一起,也不怕她会不用心办事了。
虽然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好,再好的关系,也要给乌尔苏拉足够的回报。
“我现在就回苏黎世,跟维克斯集团联系,你准备好,说不定我们明天就会出发去伦敦。”
约纳斯笑了起来。“乌尔苏拉阿姨,赚钱要紧,但是也不要忽略了生活的意义。”
乌尔苏拉起身抱住约纳斯的头,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口笑道“对于一个已经五十多岁的女人来说,生活中值得追求的东西已经很少了。金钱和权势才是我最重视的。”
………………………………
第二三七章 进展顺利
约纳斯,欢迎你到温莎城堡做客。天才一住三五第一35d1”
去年约纳斯来英国,爱德华并没有邀请约纳斯住到温莎城堡来。
但是一年多的时间,约纳斯将个人资产从五亿美元,发展到十几亿美元,一到伦敦,就被王室安排的礼宾车接到了温莎城堡。
这不能说爱德华势利,他一个还在上大学的学生,又不是长子,在家族内部并没有太多话语权。
也不能说王室势利,只能说明约纳斯的重要性增加了。
一个继承了五亿财富的二世祖不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