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金霸主-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约纳斯现在是真正的出名了。

    十月十三日,约纳斯回到了国内,本来还准备立即回到学校上课,但是连续两天,他被安排了超过十五场专访。

    约纳斯那堪比最美花园的家,成为了不少报刊和电视节目的最爱。

    就连约纳斯的妈妈埃米尔,这个不靠谱了一辈子的傻白甜女人,这次也好好出了一次名。

    埃米尔虽然一贯不靠谱,但是从小生活在葡萄酒世家,从小就有一手精湛的葡萄酒酿造手艺。

    约纳斯家里的葡萄酒,都是她每年酿造的。

    约纳斯家的两亩葡萄田不用化肥,不用农药,完全靠天吃饭。

    不过今年的收成不错,采摘期被埃米尔确定在了十月九日。

    约纳斯回家的时候,她已经来了一周。在她的安排下,请了三个采摘工人,完全用手工采摘,挑选,手工酿造。

    约纳斯回到家,这个妈妈就在他面前开始表功。约纳斯连续做了两天大餐,才让她心满意足地回了法国。

    说起雅尼克订婚的事,她不仅没有半点介意,反而因为雅尼克的新女友是法国国家象征而倍感自豪。

    似乎跟一个大明星共用过一个男人,她还挺嘚瑟的。

    约纳斯实在有些无语,他这个妈妈,真是一个有福之人。

    (许多书友提到了音乐,好莱坞,体育的差别,在国内,体育明星地位最低,但是在许多地方,体育明星才有逼格。有钱人看不起歌手,演员,但是越有钱,越会锻炼身体。而且这不是主线,不会耗费太多笔墨的。)
………………………………

希望书友帮忙宣传一下

    老妖是个有点偏执,还有点强迫症的人,因为曾经的故事没有写完,就一心想要把这个故事写完。

    但是事实证明,现在写国外的题材似乎有点不受欢迎了。

    这本书是老妖最近几本书里面成绩最差的一本,如今三十多万字了,收藏今天才九千。

    这样的收藏,订阅根本不敢想。

    因为以前稍微有点成绩,签了长约,但是这个成绩,三江和强推都不要想了。

    没有这两个推荐,成绩没有起色,这本书的未来几乎没有了希望。

    不过,既然写了,不会像第一次一样进宫,肯定是要把这个故事写完,这是我的执念。

    我是个佛系写手,诉苦好像不是我的风格。

    只是希望各位书友帮忙宣传一下,有条件的,上架了能够订阅一下,让本书的成绩稍微好一点。

    毕竟,写手也是要吃饭的,没有成绩,没有收入,迫于生计,也很难坚持下去。

    上架可能还要过几天,还有几天的免费期。

    希望喜欢的书友能支持老妖,老妖也会努力写出精彩的故事。
………………………………

第一零五章 喧嚣

    十月十六日,琉森队的第十一轮联赛,约纳斯没有参加,而这场比赛,琉森队赢了,却也丢了一个球。

    这个时候,约纳斯的不失球记录就显得愈发珍贵。

    十月十七日,约纳斯推却了所有的应酬,重新回到了学校,开始投入紧张的学习当中。

    成为名人的他现在受到了学校的一些优待,不论讲师还是教授,他只要预约,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接见。

    每个老师对他落下的课程都开小灶,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同学觉得不公平。

    这就是名气的重要性。

    一个银行家的继承人,如果在学校受到优待,只会引发学生的反感。可是一个为国效力的运动员,受到优待,所有人都会认为理所当然。

    甚至同学们还会主动维护约纳斯受到的优待待遇,如果学校不给优待,反而是不公。

    虽然耽搁了十几天,但是集训期间,约纳斯一直在自学,并且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课外笔记。

    回到学校以后,落下的课程也很快就追赶了上来,甚至比许多同学的学习进度还要快一些。

    当约纳斯在学校当他的好学生的时候,福克斯公司以六亿五千万美元,转手了其百分之五十的股权,由托管方霍夫曼银行和新闻集团完成了交接。

    除了这百分之五十的股权,新闻集团还以两亿六千万的价格,从另一位大股东马文戴维斯的手中,买下了其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石油大亨马文戴维斯手里还保留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另有百分之十的股份在一些小股东和管理层的手中。

    新闻集团买下了福克斯,默多克对电影部门没有做出很大调整,依旧以阿兰莱德为首。

    但是他从派拉蒙电影公司挖来巴里迪勒,开始大力发展福克斯电视网。

    巴里迪勒是好莱坞的传奇人物,他从一个小角色成为派拉蒙的CEO,其传奇经历颇受推崇。

    但是他不是一个纯正的电影人,他的人生目标是建立第四大电视网,但是派拉蒙无意向电视行业发展,所以他选择了加盟福克斯。

    由于美国的法律规定了非美国国籍的人士不能同时拥有报刊和电视网,默多克现在首要工作是移民美国,变成一个美国人。

    美国跟瑞士不一样,瑞士不是移民国家,很难入籍,但是美国只要有钱,入籍只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在司法部正式通缉马克里奇之前,他就已经已经把自己的股份托管给了霍夫曼银行,一切都按照正规的商业程序,政府部门也抓不住他一点把柄。

    这种托管,基本上就是银行先把与市价差不多的钱付给马克里奇,接管了福克斯的股份,然后再跟默多克交易。

    至于说从霍夫曼银行手里要回这些股份,那么霍夫曼银行的“损失”谁来承担?

    何况,马克里奇在国会的势力可不小,加州也是民主党的“地盘”。

    这场交易因为霍夫曼银行的插手,比“历史上”的交易要顺利的多。

    当初因为受到政府的阻碍,这场交易从82年底一直到84年,花了两年的时间,才交易出去。

    这一笔交易,霍夫曼银行的获利就是千万级别以上的。

    更主要的是,霍夫曼银行现在成为了新闻集团的股东。

    如今的新闻集团可不是后世几百亿市值的大型传媒集团,他们至今没有上市,一直是举债扩张。

    他们至今只在澳大利亚和英国布局,公司的全部价值不超过十五个亿。他们能收购福克斯,都是靠银行贷款。

    如今购买福克斯价值九亿一千万的股份,实际出资还不到三亿,剩下的六亿,折算成了百分之二十六的新闻集团股份。

    而这六亿,名义上是霍夫曼银行出资,实际上大部分钱还是马克里奇的。

    只不过,马克里奇如果要用钱的时候,霍夫曼银行必须要支付他的账单。

    霍夫曼银行虽然成为新闻集团的股东,但是新闻集团没有上市,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一家在瑞士的私人银行,成为了新闻集团的股东。

    虽然这笔交易很大,但是雅尼克的精力其实在这方面耗费的很少。

    他的主要精力用在通过各种手段,将一些资金洗白上面,具体的股权交易,都是通过第三方的财务公司进行。

    对他来说,上百亿的资产管理才是重中之重,这笔股权交易只是顺带为之。

    83年,对每一个石油行业的人来说,这都是艰难的一年。

    自从1974年以来,石油价格从每桶5美元以下上涨到83年的35美元。

    在此之前的79,80年,国际油价因为波斯革命和两伊战争,甚至一度突破四十美元。

    因为油价上涨导致的消费降低,发达国家和欧佩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博弈。

    在巨大的压力下,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恢复对世界石油市场的控制,他们在成立25年来首次同意削减石油价格。

    聚集在伦敦的13个石油输出国还规定每天生产石油不超过1750万桶,比目前每天的最高限量少100万桶,但比目前的实际产量仍高出至少350万桶。

    这个差额,是为了未来需求上升做准备。

    欧佩克对石油市场失去控制,发达国家为了控制世界经济进行全方位的遏制,石油市场一片混乱。

    但是,正因为这种混乱,导致了次级市场交易非常活跃。

    现货石油涨价,石油企业需要转移价格风险,建立空头合约。现货石油降价,则需要建立多头合约,获取风险收益。

    每一张多单和空单都是石油交易双方的博弈,目的是为了保持收益的稳定。

    在市场上,一味做空或者做多,基本都是不可能的,除了投机者。

    但是针对投机者,交易双方都有制约的方式,因为市场在交易双方手中控制着。

    想对付投机者,他们有的是办法,唱衰市场或者为市场浇油是最常用的手段。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美国每年在开春季节都会对大豆等农产品市场进行预测,说今年收成不好,大豆要涨价,然后建立大豆多头合约。

    等到大豆快成熟了,又转过来说:哎呀,预测错误,今年风调雨顺,大豆丰收。

    这个时候,因为在期货市场已经赚到了预期的利润,他们就可以低价倾销大豆。

    而巴西和阿根廷的农民就哭了,美国的大豆卖那么便宜,他们跟着这个价格卖,就要亏本了啊!

    靠着这种手段,美国大豆打败了南美的大豆,成为国际市场的宠儿,而南美的大豆无人问津。

    假如你是重生者,知道市场行情,跟着赚点零花钱肯定是没有问题。

    可是你如果敢在市场上大手笔地开出多单或者空单,这个时候,美国只需要把大豆库存一段时间,就能让你亏的血本无归。

    这还是能看得见的大豆,像石油,铜矿等能源商品,都是在地下。

    一个重生者,哪怕知道市场行情,你敢大量的开出空单,多单。哪怕是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涨价或者跌价,欧佩克一个减产,增产,就能让你亏的血本无归。

    任何时候,投机者永远不可能占据市场的主流,靠投机来控制市场,只是笑话。

    特别是外汇市场,外汇价格变动永远是跟着政策走,你不掐住一个国家政府的脖子,就敢恶意炒他们的外汇,一个政策变化就能让你亏的血本无归。

    约纳斯前世不是一个内行,但是因为职业的关系,也不算是一个小白,知道这里面的风险,所以他才坚持要在大学里面打好基础。

    他了解市场行情,但是不代表市场就不会变化,如何应对蝴蝶效应,才是一个重生或者穿越者应该认真研究的。

    雅尼克没有约纳斯的历史经验,但是他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应对能力。

    今年以来,他一方面要为所有人管理好资产,进行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盈利调节,另一方面,也要将一些原本被人关注的资金隐藏起来。

    特别是在通缉令正式发布以后,许多属于马克里奇的资金都要改头换面。

    马克里奇也壮士断臂,将一些不能隐藏的资金捐给了犹太国,西班牙,英国,瑞士等国,另一部分资金,通过各种操作,变成了似乎跟他毫无关系的资金。

    如今,他在表面上最大的资产,就只有里奇国际公司的股份,个人资产,也降到了十亿美元以下。

    马克里奇每天悠哉悠哉地游山玩水,除了里奇国际的一些公司事务,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理。

    但是实际上,他控制的资金就有百亿,至于他能影响到的人,影响到的资金流向,难以计数。

    就在十月,他还出国了一趟,应邀到奥地利的欧佩克总部进行协商。

    这次出行,三大间谍组织,两国军方为他提供保护,在国际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不少媒体都拍摄了他出访的车队,比阿美尼亚的总统出访派头都还要大。

    而阿美尼亚呢?他们只能嘴上抗议一番。

    在这件事上面,哪怕是他们最亲密的盟友,也认为他们的吃相太难看了。

    欧洲各国全力支持里奇,就是为了打破他们对能源市场的控制。

    十月底,雅尼克终于从繁忙的资金调动中暂时轻松了下来,他来到了巴黎,要为自己的订婚礼做准备了。
………………………………

第一零六章 婚姻

    媒体关于约纳斯的宣传展开以后,人们才发现,原来约纳斯的老爸也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竟然不声不响就把欧洲影坛第一夫人给拿下了。

    雅尼克相貌英俊,身家亿万,身为一个离异的银行家,跟凯瑟琳相比并不差。

    他们的订婚计划被“泄露”出来之后,立即受到了整个欧洲的关注。

    凯瑟琳是法兰西的电影女神,法国人民对她的爱戴只有埃菲尔铁塔才能相比,她是法国的全权代表,是法国公众投票选出的法国国家象征。

    她冷艳、华美,代表着法国女人的浪漫与骄傲。她还有一个“欧洲第一夫人”的尊称,是一位在世界上尤其是欧洲备受推崇的演技派大明星。

    阿佳妮,于佩尔她们这些法兰西玫瑰跟她相比,都要差一个档次。

    碧姬芭铎和索菲亚罗兰在作品上,跟她也没有可比性。

    她在72年离婚以后,一直没有绯闻传出,这一次竟然要订婚……

    当雅尼克来到巴黎,他很快就被巴黎的媒体给疯狂包围。

    现在,他比约纳斯还要出名了。

    巴黎第五区,这里是巴黎学术气息最为浓厚的地区,各个大学和研究所大都选择在这里。除了大学,这里还是文艺界人士最喜欢居住的地区。

    除了大学,公园,研究所,这里还是鼎鼎大名的塞纳河左岸,巴黎圣母院距离这里也近在咫尺。

    被记者疯狂围堵的汽车停在了一栋三层的别墅门口,临街的一面,只能看到古朴的围墙和充满艺术气息的铁栅栏。

    这还是雅尼克第一次来凯瑟琳的家中,一个月之前,他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向凯瑟琳求婚。

    虽然他很喜欢这个女人,但是对他来说,最不缺的就是漂亮女人。

    跟埃米尔离婚之后,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再结婚。

    但是现在,他需要一个名人妻子。

    两个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