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别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陈医生,别怂!-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了得!
  陈南开了眼了。
  陈南的脉诊,虽然是专家级,但是仅限于手腕部,也就是三关六部脉。
  但是,郑易复的这一个操作,陈南有所了解,但是并不完全知晓。
  这是一种古脉法。
  心为阴中之阳脏,体阳而性阴也,为君主之官,司神明。
  这个时候,郑易复问道:“有没有麻胀感至小指?”
  男孩儿点头:“有!很清楚……”
  “感觉小指有些酸麻的感觉,很不舒服!”
  郑易复微微皱眉,这一次把手放在了寸关尺上。
  凡叩少海无反应者,可用鹤咀劲、鸭咀劲等取通里、神门,但是……如果叩后仍无反应者为心气虚甚,为难治之证。
  对方少海反应灵敏,脉诊心气足。
  良久!
  郑易复下来,他依然没有找到患者的病因所在。
  王珩连忙问道:“郑老,怎么样?”
  李光明也是好奇的看着郑易复。
  郑易复叹了口气,如同讷讷自语一般,挠了挠头渝,有些疑惑的说到:“奇怪!”
  “明明心气有神,缓和柔顺,诸脉协调,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表现呢?”
  “其实,这个脉,不是罕见的脉!”
  “难,就难在,他太普通了!”
  “普通到就是一个正常的脉象。”
  “你们都可以去感受感受。”
  话音落下,李光明率先走了过去。
  他觉得,脉诊只是其一,要四诊合参。
  作为当下学院派的代表人物,李光明一出手,就套路化十分严重。
  但是!
  并不要“厚古薄今”,千万不要觉得学院派就不行。
  恰恰相反。
  学院派的出现,让现在多了很多年轻的中医。
  在系统的脏腑辨证支持下,配合中医内科学的分门别类的条理化,以及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的这些条理清晰的思路去看病,的确可以让现在的中医加快培养周期。
  快则十年,慢则不等,起码能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培养出来一批能看病的中医!
  这就很不容易了。
  中国很大!
  老百姓很多!
  医生很少。
  这样的学院派在如今,依然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至于民间学派、以及那些经方派等等,有多少不是从学院派里挣脱出去的呢?
  毫无疑问,学院派可以让你打下基础。
  真正想要成为大师,需要找到自己的路。
  李光明,就是一个典型的学院派要走的路,哪怕现如今,他
  依然走的是学院派的风格。
  在李光明看来,中医,不仅仅是要自己形成风格,而是要把自己的东西,传给后人,让他们少走弯路才是正途。
  所以,李光明在不断的用经方派、温病、以及金元四大家丰富自己的学术思想,让他的学生们可以丝滑的完成蜕变!
  中医,难得是什么?
  是入门!
  不是说你背下来的中医四大经典,背下来的方剂歌诀、中药药性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就可以治病了!
  不不不!
  记住,这个时候,你连屁都不是。
  你需要到临床中去,把这些东西彻底消化了,然后用那些名家之言,各家著作,去丝滑的把这些东西,形成你的临床思维。
  这个时候,你可以说,你入门了!
  此时,你也有三十左右了。
  这个年龄的医生,基本上临床上可以看一些杂病和常见病了。
  所以,不要偏信专家,可能专家开的药物,还不一定有年轻人有灵性。
  但是,专家治坏人的概率,却很低很低很低,年轻人就不一定了……
  基本上到了三十五四十左右,三甲医院中医,就不错了。
  言归正传!
  李光明上去之后,并没有先是进行舌脉,而是进行了体格检查。
  没错!
  这是一个严谨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
  体格检查并不是一无是处,是可以查出问题来的!
  接下来,李光明才开始了中医的检查。
  不得不说!
  这些专家的思路,无一不让陈南眼前一亮。
  到了他们这个地步,谁没点绝活?
  看着大家依次上去开始思考,陈南的内心,也多了几分其他。
  拥有专业级舌诊,专家级脉诊两项超强技能,让陈南内心也是信心满满,而且在这专家云集的地方,他自信也是有一战之力的!
  虽然自己的理论基础,以及各项中医思维、中医积累不如他们。
  但是……
  专家级脉诊啊!
  陈南多少有些小激动。
  等到众人依次皱眉离开之后。
  王珩不免叹气起来。
  一旁的大男孩笑着说道:“王叔叔,还有各位医生,谢谢大家了!”
  “我没有关系的,并不影响我生活。”
  “谢谢大家的诊治。”
  “我这病虽然奇怪,但是不发作的时候,还挺正常的。”
  听见这话,王珩有些无奈。
  这个时候,陈南走了出去:“我能试试嘛?”
  看见陈南走来,对方男孩儿也有些好奇。
  因为陈南太年轻了,也就二十多岁,这么年轻的中医吗?
  李光明笑着介绍到:“王院长,这位就是陈南。”
  王珩顿时眼睛一亮。
  这就是陈南?
  田院长口中那个中医奇才?
  田孟山可没少吹嘘陈南。
  这让王珩自然有些好奇,要知道,田孟山作为晋省卫健委副主任,晋省骨科医院院长,他的权利和地位都很高。
  他如此推崇陈南,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王珩主动握手笑着说道:“年少有为!”
  “陈医生,请。”
  陈南看了一眼周围的专家们,并没有怯场,而是自信走了过去。
  舌淡红,苔薄白!
  和正常人没有区别。
  脉诊!
  才是关键。
  也是陈南的杀手锏。
  一时间,周围的专家们看向陈南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
  有好奇的,也惊讶的,自然也有笑而不语的。
  毕竟,一个年轻人,真的能有多厉害?
  中医重在积累,哪怕世家子弟,也是如此。
  二十多岁能有造诣的,太罕见了。
  就是那些幼时学徒出身的,也不过如此吧!
  而陈南把手静静的搭在了大男孩的手上。
  伴随着那清浅的脉率传到手心,陈南似乎可以清晰的抽丝剥缕一般细细的去感受患者的五脏六腑十二经络……
  这就是专家级的脉诊!
  每一点搏动,沉迟浮数了然于胸。
  每一次触碰,微细弦弱跃然于指。
  每一次跳跃,虚实滑涩应然于纸。
  三指禅二十七部脉,二十六种病脉都在进行着一次梳理。
  可是!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陈南……依然没有感受到变化!
  这一次,他愣住了!
  前所未有的一幕。
  要知道,自己这可是专家级的脉诊啊!
  这已经超过了太多太多的人了。
  如果说专业级就是主任级别,那专家级绝对是宗师级别,坐镇一方的大佬。
  绝对是不逊色于这些院长的。
  可是!
  自己竟然没有感受到变化?
  这是怎么回事?
  陈南震惊了。
  说实话,系统带来的强大感让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
  陈南不信邪!
  暂停几分钟之后。
  陈南再次把脉。
  他闭上眼睛,眉心紧促。
  脉率再次传来!
  应指和缓,往来甚匀,这是一个绝对正常的脉象啊!
  缓脉,便是健康的脉象。
  亚健康都不会出现这种脉率的。
  不浮不沉,恰在中取。
  不迟不数,一息四至。
  欣欣然、悠悠然、洋洋然,从容柔顺,圆净分明!
  这分明就是正常的脉象啊?!
  怎么回事?
  陈南不信!
  休息片刻,继续来!
  此时此刻,周围众人已经欣慰的轻笑起来。
  李光明看着执着的陈南,没有吭声,执着是好事儿,不应该被笑。
  郑易复则是转身看着众人,瞪了一眼。
  房间了再次安静了下来。
  陈南闭目不语,内心细细揣摩。
  微于缓者,即为微,细于缓者,即为细,虚实长短、弦弱滑涩,无不皆然。
  芤革紧散、濡牢洪伏、促结动代,以缓为度!
  可是,患者并没有出现任何一种怪异的情况啊?
  就在陈南失望的准备放下手离开的时候。
  忽然,一阵声音在身后响了起来。
  陶训义呵呵一笑:“小陈!”
  “你别试了!”
  “再试,也试不出来的。”
  陈南放下手,好奇问道:“陶老,为什么?”
  陶训义深吸一口气:“脉诊,特别是三关六部脉诊,并非能看到所有的东西!”
  “血症不脉诊、痿症不从脉、偏正头痛不问脉论……很多疾病,这些都是诊断不出来的!”
  “你让开一下!”
  “我来试试!”
  说话间,陶训义便走了过去。
  对着男孩说道:“你站直了,然后放松!”
  说完之后,陶训义便用平指劲,以食指平对颈横纹有动脉处候之。
  这是……
  陈南顿时瞪大眼睛。
  不在手上,而在脖颈之处。
  这是……人迎气口脉!
  陈南自然知道这种脉法,但是现在几乎没有人用了,只有那些民间中医偶尔使用。
  这是因为!
  人迎气口之部位,医家有二说,一说在手部,一说在颈部。
  很多道医、藏医、以及民间高手都认为,人迎气口脉即结喉两旁人迎穴处。
  所谓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足阳明胃经穴也,但诊胃时不用它,用其候上下气血盈亏!
  食指为天候心肺,中指为人候脾胃,无名指为地候肝肾!
  这是一套十分精妙的诊脉方法。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武侠电影里面,有高手看病人伤势的时候,把手置于对方脖子处的原因。
  当然了……现代医学在心肺复苏的时候,也要观察颈动脉搏动。
  但是,这却不仅仅是颈动脉搏动那么简单。
  郑易复看出来了陈南的疑惑,说道:“这种人迎气口脉,现在使用的很少了。”
  “正常的人迎气口脉如银丸冲天鱼贯而行!”
  “讲究四正,
  六动!”
  “其实……手腕上,也有人迎气口脉。”
  “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
  “但是,现在一般以寸关尺三关为准。”
  “所以,现在的医家,逐渐不去使用人迎气口为主要的脉诊办法了!”
  郑易复毕竟是经验老道见多识广的老专家了!
  人家见过的市面很多。
  但是,老人的话却让陈南幡然醒悟过来。
  或许……
  自己应该换个思路去诊治?
  想到这里,陈南豁然开朗起来。
  不过,自己终究是缺乏临床经验啊,虽然身上有宝库,但是遇事仍旧不知变通。
  这诊脉一路,绝对不是死的。
  而是活得!
  正如郑易复老爷子手扣少海,以求线索。
  陶训义老先生脖颈处寻人迎气海寻真知。
  脉诊!
  博大精深,自己……太过狭隘了。
  想通之后,陈南便不再说话,耐心等待这陶训义诊断。
  候人迎脉当注意轻取,重取时间不宜过长、用力不宜过猛,所以没多久,陶训义便走了下来。
  但是此时!
  他的眉心,和刚才的紧锁,截然不同。
  他淡淡的对着郑易复和李光明说道:“我感觉到了一些异常!”
  “但是,却抓不住线索!”
  “毕竟,我对这人迎气口脉把握终究是差了火候!”
  郑易复连忙问道:“你把出什么来了?”
  陶训义面色凝重:
  “我只能感觉中指处有所异常。”
  “但是……具体我却找不到原因所在。”
  郑易复深吸一口气:“中指为人候脾胃!”
  “有点复杂了!”
  “脾胃犯病,怎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情志异常,这种疾病,一般不会和脾胃有关系的吧?”
  李光明也是点了点头:“没错!”
  “应该不会!”
  顿时!
  众人再次陷入了泥潭之中,再也无法深入半步,只能再次讨论起来。
  而此时。
  陈南听完陶训义的话之后,没有犹豫,直接走了上去。
  他也不在意别人说他什么了,毕竟,身为医生,若是在意周围人的脸色和情绪,而忽视疾病,这绝对不是正确的选择!
  果不其然!
  伴随陈南过去,周围的众人议论不少。
  毕竟,大家都觉得,陶训义陶一手老爷子都不一定能找到异常,你一个小伙子,是不是有些贪功了?
  没错!
  大家都觉得陈南急于表现自己。
  【叮!恭喜您,收到来自周围众多同行专家医生的差评,差评正在收集。】
  【温馨提示:成功诊治之后,可以根据差评积攒,获得相应的奖励!】
  陈南听见系统提示,没有在意!
  他很清楚,这个疾病想要诊断都是难事,能别提治疗了!
  绝对是难上加难!
  但是,如果不去尝试,不去坚持,你怎么会有进步呢?
  而且,你是医生,你要做的就是诊治患者,畏惧其他干什么?
  一旁,远处!
  杨鸿年看着陈南三番五次继续上台,内心被触动了。
  他也想上去!
  但是他怕。
  他看着周围的这些专家们,内心没有底气,他怕错了,怕被笑话。
  可是……
  为什么陈南会上去?
  一而再,再而三!
  哪怕前面都是陶老、郑老这些大佬,陈南依然不为所动呢?
  陈南为什么不怕?
  这一刻!
  杨鸿年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脸,都是这一张臭脸啊。
  杨鸿年苦笑一声。
  谁会在意自己?
  为什么要害怕呢?
  之前也是,畏手畏脚,前怕虎后怕狼,最后被虎狼分尸。
  往前走走,说不定自己比自己想的要优秀呢?
  说不定自己是武松能打死老虎呢?!
  为什么不去尝试呢?
  这一刻,杨鸿年内心羞愧不已,却也被陈南的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